首页 历史故事 杰士王勃_少年诗歌天才杀人案_中国士人的故事

杰士王勃_少年诗歌天才杀人案_中国士人的故事

时间:2022-06-2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杰士王勃_少年诗歌天才杀人案_中国士人的故事杰士,才智特出的人,杰出的人。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诗赋极富才华,文学史上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确然,王勃聪慧,时人公认。王勃当然对自己的贵胄资质很满意。在虢州,王勃遇到一生中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打击。王勃性情轻浮,人格的确存在败笔。王勃的政治水平和人道常识因此而大打折扣。后来人一提起王勃,就认为他的早逝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

杰士王勃_少年诗歌天才杀人案_中国士人的故事

杰士,才智特出的人,杰出的人。“十数年间,异人杰士必穆穆于王庭矣。”(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武曌以淫牝秽乱唐室,实旷劫所无之变,而一代英才杰士俯首臣伏,无敢声其罪者。”(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人。祖父为隋末大儒王通。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齐州长史等职。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诗赋极富才华,文学史上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三十岁不到就陷海溺毙,后世叹息为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实际上,当朝吏部侍郎裴行俭曾予他的才华负面评价,说:士人致远,先须具备见识度量,而后才是写作学问才华。王勃虽有文才,而心性浮躁浅露,哪有能享爵禄的气度!确然,王勃聪慧,时人公认。他最大的问题,是视生命如草芥,居然私杀官奴。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书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表荐,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制科,对策高第,授予朝中散郎之职。此时王勃才十七岁。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十分爱重,召为修撰。时诸王经常斗鸡为乐,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中因有“血战功成”、“割以牛刀”的字眼,不料遭唐高宗詈骂,说这样的文章分明是挑拨众王,当天就把他赶出了沛王府。这是王勃第一次受打击。后出游蜀地,与杨炯等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与卢照邻、骆宾王等并称为[1]初唐四杰。他们一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清新刚健,开创唐诗新气象。其实,若单论出身,王勃家世显赫,断非其他三杰可比。唐人有崇尚郡望的习气,有依之壮门楣的习俗。社会十分讲究家族渊源,有身份的人都想法提高门第。王勃当然对自己的贵胄资质很满意。“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2]一个人少年时代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李贺《致酒行》中这两句形容王勃再恰当不过了。王勃在《观内怀仙》一诗中,发出了“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3]的心声,隐隐骄傲。

骄傲是把双刃剑,既是傲视凡俗的资本,又是招忌而害命的暗器。咸亨二年(671),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朋友凌季友时为虢州司法,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在虢州,王勃遇到一生中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打击。王勃“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4]王勃这一下犯了大事,不但私匿官奴,更擅夺性命,治罪下了死牢。这是做人的污点。当朝吏部侍郎裴行俭在评点“初唐四杰”的为人与命运时说:杨子沉静,当能做到令长,其余能得到善终就是幸事。

果然,676年秋,王勃远行,去交趾看父亲,落海不幸溺毙,年仅二十七。(www.guayunfan.com)天才短命,令人扼腕。然而,后人不要忽略了他私杀官奴的劣迹。生也何恩,杀之何咎?王勃性情轻浮,人格的确存在败笔。儒家讲仁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官奴是不是人?前有“天下莫贵于生”[6]之道义,后有“民吾同胞”之西铭,焉用杀?王勃的政治水平和人道常识因此而大打折扣。

后来人一提起王勃,就认为他的早逝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其实,诗也好,赋也好,文学只能表达一时之情,不能型塑一个时代的思想和精神。

注释

[1] (后晋)刘昫:《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上》,中华书局,1975

[2] (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 李贺·致酒行》,中华书局,1960

[3] (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五十六 王勃·观内怀仙》,中华书局,1960

[4]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王勃传》,中华书局,1975

[5]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中华书局,2006

[6]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仲春纪第二·贵生》,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book/lscq/0002.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