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解读中国思想史

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解读中国思想史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谈及侯外庐翻译的《资本论》,并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思想史。借鉴《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侯外庐形成了以经济、社会、文化、哲学思想的全方位综合性视野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方法论。侯外庐先生通过翻译《资本论》,提出要写一本“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可惜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出现,这一宏愿未能实现,这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个缺陷,这种缺陷至今仍然存在。

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解读中国思想史

2013年12月份,方校长送我一本他主编的《中国思想史经典著作精读》。同时谈及侯外庐翻译的《资本论》,并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思想史。《资本论》翻译版本有1930年时由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陈启修先生翻译的版本、郭大力和王亚楠的本子、陈仿吾译本和侯外庐的译本。其中前两者全部翻译,侯外庐的译本只翻译了第一卷,陈启修的本子只翻译了第一卷第一分册第一、二、三章,在昆仑出版社出版。在读大学期间,侯外庐的《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史》《韧的追求》我都读过,关于侯外庐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思想史,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读书》杂志就有一篇文章介绍,并与冯友兰的研究进行对比。

侯外庐译本的意义一方面是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而更为重要的是他充分吸收了《资本论》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他说:“研究历史,首先要知道生产方式,根据生产方式来区别某一社会的经济构成,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性质。反之,如果不应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特定历史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就难以用自然史的精确性去判明这一时代的社会性质,揭示历史的规律性,历史研究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科学依据。”侯外庐通过翻译《资本论》,“从经典原著掌握观察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确立了他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他认为研究社会经济形态,关键要研究特定历史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即特殊的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相结合的特殊方式。根据这一原理,他剖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特征。

借鉴《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侯外庐形成了以经济、社会、文化、哲学思想的全方位综合性视野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方法论。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跟一般的哲学史和思想史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运用了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对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文化思想、哲学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正如侯外庐先生在《韧的追求》一书中所总结的,撰写《中国思想通史》的指导原则和研究方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社会史以至思想史,说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实事求是,从材料实际出发,进行分析研究”。侯外庐的《中国古典社会史论》,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俄文译稿中阐述的理论,从探讨“亚细亚生产方式”出发,论证了中国古代社会“早熟”与“改良”的特点。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思想史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著作有多种,复旦大学葛兆光的、台湾地区著名学者韦政通的思想史等。但是现有思想史的研究都有缺陷,葛兆光把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探讨思想史的元问题。这些思想史只研究了中国哲学史、一般的知识史、社会史。却没有包含法律思想、宗教思想、经济学思想,特别是缺少经济学思想的内容。侯外庐先生通过翻译《资本论》,提出要写一本“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可惜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出现,这一宏愿未能实现,这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个缺陷,这种缺陷至今仍然存在。

2014年1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