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感受_《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

提升感受_《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升感受_《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_新课程数学教学案贴近生活 提升感受——《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湖北省荆州市实验小学 王运芹背景与导读《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内容。)组1:我们组称了1千克的沙子和1千克的苹果。组2:我们组称了1千克的白糖和1千克的鸡蛋。组3:我们组称的是1千克的毛线和1千克的大米。

提升感受_《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_新课程数学教学案

贴近生活 提升感受——《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

湖北省荆州市实验小学 王运芹

背景与导读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教材在此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并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本案例力求体现以下一些特点:(www.guayunfan.com)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以问题为先导,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4.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与体验,强调在过程中理解和感悟。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走进生活,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一定喜欢逛超市吧,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超市的食品柜看看。

(放录像:每种商品包装袋上的质量采用放大定格3秒的方式。)

师:看了这么多食品,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每一种食品的包装袋上都写有重量。

生2:有的食品用“千克”作单位。

生3:有的食品用“克”作单位。

师:哪些物体上写的是“克”,哪些物体上写的是“千克”呢?你能各举两个例子吗?

生1:一筒薯片重350克,一根火腿肠重40克,一袋茶叶重400克……

生2:一袋大米重25千克,一壶油重5千克。

生3:前天我才称过体重,也是25千克。

生4:我发现比较小、比较轻的物体上面写的都是多少“克”,而比较重的东西写的都是多少“千克”。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表示物体有多重就要用到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反思]

让学生将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新知识自然地建立起联系,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的学习更有挑战性。

[片断二]

亲历体验,建立表象。

师:我这有一个2分硬币,你们知道它有多重吗?猜猜看。

师:我们分小组来称一称,看谁估量的最准。

(分组活动,教师指导。)

师:一枚2分硬币正好重1克,请每个同学拿一枚2分硬币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究竟是多重。

师: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掂一掂2分硬币的重量,同时想一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呢?

生:一枚校徽、一粒纽扣、一颗图钉、一小块橡皮……

师:请每个小组称出四堆盐,分别重1克、100克、500克、1000克,每个同学都掂一掂这四堆盐的重量,先用左手掂一掂,再用右手掂一掂。

师:1000克的盐就比较重了,如果让我们称出更多的盐,用“克”作单位就不太方便了,我们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师:(指着第4堆盐)这堆盐如果用“千克”作单位,正好是1千克,那么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关系呢?

(完成板书:1千克=1000克)

生:每位同学拿出2袋500克的精盐用双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师:请同学们从自己的食品袋里拿出1千克的物体掂一掂,并想想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接近1千克呢?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反思]

除了充分利用实物,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外,本案例更重视学生操作,让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让学生看一看、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品,并要求学生左手掂、右手掂、双手掂、睁眼掂、闭眼掂,反复感受1克和1千克的质量,通过多种形式把抽象的质量单位具体化。学生操作多,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陶冶。

[片断三]

合作探究,共同升华。

(学生分小组从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小组内每人掂一掂这些物品。然后各小组汇报称得的结果,并把物品举起来给全班同学看一看。)

组1:我们组称了1千克的沙子和1千克的苹果。

组2:我们组称了1千克的白糖和1千克的鸡蛋。

组3:我们组称的是1千克的毛线和1千克的大米。

师:看一看,再掂一掂1千克的毛线和大米,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1:它们是一样重的。

生2:我发现1千克的毛线放在讲桌上有一大堆,而1千克的大米只占一点点位置。

师:这说明什么呢?

生3:(迫不及待地)我知道,即使两个物体同样重,但它们占的位置却不一定相同。

组4:我们组也称了1千克的苹果,还称了1千克的书。我发现1千克的苹果有8个。

组1:(插话)不对,1千克的苹果应该是5个(边说边举起他们组的苹果)。

师:这两个组究竟谁说得对呢?同学们能帮他们解决吗?

(学生们窃窃私语:肯定有个组称错了。突然一个学生跑上讲台掂两袋苹果,又用秤复查,最后恍然大悟地告诉大家:“同学们别争了,他们称的都是1千克的苹果,可每个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呀!”)

师:想象一下,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比较,会怎样呢?

(学生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快速做出了判定。)

[反思]

通过称1千克不同的物体,从体积、数量等不同方面来比较,虽然质量相同,但在体积与数量上却有很大的区别。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互相启迪、调整思维,发现这一数学现象,更有利于让学生牢固建立1千克的表象。

[片断四]

模拟购物,拓展应用。

师:我们分小组掂一掂、估一估自己带来的物品有多重,再选择合适的秤称一称,看看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完成下表。估计准确的同学可以为自己画上一颗星。

师:下面我们重新分一次组,按同学们带来的物品分类,组建一个“食品超市”。看一看你们带来的物品,可分为哪几类呢?

生:可分为水果、副食、粮油三大类。

师:好,请同学们带好自己的物品,分成三大组坐好,现在来了三位“采购员”,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售货员”最称职。

生1:我要到“粮油组”买100克的味精、50克的五香粉、500克的水饺,再买350克的汤圆。(自言自语地)我这些东西共重多少克呢?是多少千克呢?

生2:我爱吃水果,我要买1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鲜枣、1千克的香梨,哎,哪种水果的“堆头”会最大呢?

生3:妈妈总说我是只小馋猫,这不,零食又吃完了,我得再采购点。350克的薯片、100克的咪咪虾条、50克的豆豆糖、200克的旺仔牛奶,妈妈只准我买1千克的零食,我还能买多少克的东西呢?

师:我也买了1千克的苹果、3千克的鸡蛋、1000克的鱼,你们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1:王老师买的这三种物品一共重多少千克?

生2:买的苹果和鸡蛋共重多少千克?

生3:鸡蛋比苹果重多少千克?

生4:鸡蛋的重量是鱼的几倍?

生5:再买多少克鱼,鱼才和鸡蛋一样重?

……

师:这节课后,我们班将举行一次野炊活动,因为需要步行前去,所以每人只准带1千克的物品,以免路上背不动。请同学们课后到商店里调查一下,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合起来大约是1千克呢?怎样合理的安排一顿野炊生活用品呢?调查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指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付出“个人劳动量”的多少,直接决定学生主体发展的前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领域,主要体现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上。纵观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交流合作,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尽可能地增大学生“个人劳动量”,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

点评与拓展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数学学习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本案例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还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了学生身边的事物,如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根据超市买回物品的质量)、模拟购物、课后调查等活动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触摸数学”,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意识和能力,尽可能的通过“生活化”来实现数学化,让“生活数学”和“书本数学”达到更高层次的整合。

2.注重实践与综合应用,体现生活数学化。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可见,数学的生命力在于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个学习领域,就是要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动手、动脑“做数学”,在多样的方式中不断获得丰富的学习数学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认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也就是说,让学生从现实经验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

本案例中,教师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以问题为先导,设计了模拟“食品超市”的购物活动,打破了传统封闭式的教学过程,在课堂上重新进行小组自由组合,构建了生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购物活动还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特点,教师通过创设购物环境,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让学生切切实实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尾声还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野炊活动,布置课后调查使得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达到了“课虽尽,趣更浓”的效果。

数学只有回归生活,才会显示其实用价值;学生只有回归生活去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更深切地感受数学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点评: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 杨国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