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设计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初步认识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实现以上目的教师首当其冲而教师只有从教学设计入手,在教学行为上转变,才能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是优化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优化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只有优化了教学方法才能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设计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初步认识

张玉生

问题提出:“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发,“标准”确定的数学课程总目标明确了数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即: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新一轮课改教材正在使用,这意味着新一轮的课改即将全面展开,课程改革即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每个个体求得自身充分发展的内在需求,课程的重要作用是要赋予学生为发展潜力,发挥才能,把握命运所需要的思维,判断,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即把课程教学看做是一种与学生个性不断成熟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内在历程。要实现以上目的教师首当其冲而教师只有从教学设计入手,在教学行为上转变,才能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 设计 优化 标准 认识

一、优化教学思想,体现“新课标”要求

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是:课堂教学设计主体的多元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不同的学习设计不同的教学,教学设计贯穿教学全过程。其中教学设计即教案的功能及形成发生一些变化,特别是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提倡前设计,即课前教案及修改;中设计,课堂中出现情况的处理设计,包含教师预判设计,突发事件设计;后设计,课后反思不仅是简单的课后反思而更重要的是课后反思提高。教学设计的一般形式:

传统的教案模式:

主要是:1.目标、任务(重、难点)、授课类型;

    2.步骤、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课后记等。

新课程教案形式:

学情分析,内容分析(知识、能力、情感、目标),重难点,方法。

教学过程安排又分为几段,每一段都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等环节安排。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首先是教学思想上的优化:摒弃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的思想,而应注重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例如数学学科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在努力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才能保证教师在教学行为上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正所谓教学思想上的科学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正确。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是优化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例如概念数学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突破抽象关

2.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掌握概念

3.明确概念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正数与负数,正角与负角,旋转的逆时针与顺时针,平面几何中定义的角与三角函数中的任意角等概念,都具有相互矛盾对立统一的性质。如:ax2+bx+c=0(a≠0),在b2-4ac≥0时才有意义;随着知识的完备性和科学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将实数集扩大到复数集。这就是实数与虚数的对立双方转化统一于复数集。又如函数和反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微分与积分等概念,都体现了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4.具体性与抽象性相统一

例如棱锥概念的掌握,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在具体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观察其主要特征,抽象概括出:“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这就是在具体性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概念。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感到直观形象,记忆牢固,掌握准确,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从认识过程上看,学生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起点,是具体性上升到抽象性的开端。如果没有这个开端,学生的学习往往会停留在空洞的概念上,而无法形成数学的真正技能和带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落实“新课标”要求

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包含“教法”与“学法”两个方面。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因此,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优化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只有优化了教学方法才能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是“教”与“学”的优化。

这次课改,将学生学会学习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法: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变“教”为“导”,“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促进“学”,基于此,需要教师认真地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在学法上要努力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值得提出的是:“自主”强调的是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答案,“合作式”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事,这样就要求变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其次是教学过程上的优化,设计总是为内容服务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上不断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和课改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目标,以师生、生生互动、多媒体的合理使用为途径施教。整个教学过程应体现:准、实、新、活、美。

三、优化教学内容,实践“新课标”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优化,即科学的解决教师“讲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不仅只注重考虑所教授的知识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而代之的是要考虑的所学内容应是基础的、必需的、为其终身发展必备的,真正体现课改后知识与技能的统一,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的新课程的构建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课改后教材处理的弹性明显增大,所学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降低了难度,而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则提高了,说到底是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上优化。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教学内容上的优化呢?

下面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1.展示概念背景

导引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以熟悉的正方体为例,复习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后,请学生观察图中的几对异面直线。提出了一个新任务:怎样刻画异面直线间的这种相对位置,或者说,引进一个什么数学量来刻画这种相对位置。

这样引入新课,揭示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出现的背景,将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暴露给学生,使学生沉浸于对新知识的期盼、探求的情境之中,积极的思维活动得以触发,思维的主动性待到进一步的提高。

2.创设求知情境

情境设计阶段:我们知道平面几何中用数学量“距离”来刻画两平行直线间的相对位置,用数学量“角”来刻画两相交直线间的相对位置,那么用什么来刻画两异面直线的相对位置呢?角和距离——揭示课题。

我们还知道两异面直线不相交,它们又确实存在角度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个角以它的大小来度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一道题:

一张纸上画有两条能相交的直线a、b(但交点在纸外)。现给你一副三角板和量角器,限定不许拼接纸片,不许延长纸上的线段,问如何能量出a、b所成的角的大小?

通过旧知识的迁移探测问题,为新知识的形成开辟通道,

3.精确表述概念,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思维的准确性是指思维符合逻辑,判断准确,概念清晰

(1)启迪发现阶段设计:引导学生分析本课开始部分几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分别可用哪两条相交直线的角(锐角或直角)来度量。至此,教师让学生自己来概括得出新概念——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其间,对学生表述上的任何微小缺陷与不当之处,老师应诱导启发。在正式给出定义时要求语言简练、准确,符合逻辑性和科学性。

(2)解剖概念阶段:设计提问,这角(或平行线)一定可以作出来吗?角的大小与作法有什么关系?这里提出的就是定义的合理性(即存在性和确定性问题)。

通过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得到: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规定在(0,π/2]内,那么它的大小,由异面直线本身决定,而与点O(一线的平行线与另一线的平行线的交点)的选取无关,点O可任选。一般总是将点O选在特殊位置。

这样引导学生“解剖”定义,使学生看到抽象的数学术语和符号与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了解整个定义的结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4.运用新概念,升华知识

巩固深化阶段:在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之后,应立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引入概念”时提出的问题(或其他问题),在运用中巩固概念。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理论基础,又是进行再认识的工具。如此往复,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达到培养思维深刻性的目的。

例1,求本课开始时的几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及距离。

启发学生寻求一题多解,不仅可以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使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并学会从众多解法中,优选最佳方法.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例2,M、N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B1、B1C1的中点,求MN与AD所成的角。

思路1:过M点作MG∥BC交CC1于G,MG、MN所成的锐角(或直角)为所求。

思路2:连BC1,则BC与BC1所成的角(锐角或直角)为所求。

思路3:连BC1、AD1,则AD与AD1所成的角(锐角或直角)为所求。

这样设计至少有两个好处:其一,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其二,再一次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

学生错解分析;

复习小结设计。

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优化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通过启迪和引导,使学生参与到分析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提高教学的课堂时效性,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在实际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开发,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的目的。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初步的认识,有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叶尧城主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何克抗等著,《数学系统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3〕毕田增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