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探究中提高_《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

在探究中提高_《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探究中提高_《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_新课程数学教学案在生活中探究 在探究中提高——《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湖北省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 肖 君背景与导读《统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在愉快中回忆统计初步知识,这样不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巧妙复习了旧知,而且很自然的引入新课。并把数据填在课件中的统计表里。

在探究中提高_《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_新课程数学教学案

在生活中探究 在探究中提高——《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

湖北省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 肖 君

背景与导读

《统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与上一册教材比,最重要的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因为统计的数据的增大,如果还用1格代表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以后还会学习用1格表示5、10或更多的单位。

片断与反思(www.guayunfan.com)

[片断一]

结合生活,激情引趣

出示四季美丽的图片。(课件出示、教师朗诵《四季歌》)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一起看看吧!(播放课件,四季图)。你们从片子里看到了什么?你们喜欢什么季节呢?为什么?

生1:我喜欢冬天,因为冬天可以堆雪人。

生2: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有好多美丽的花。

生:……

师:其实我也喜欢夏季,因为夏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哟!

师:隔壁二(6)班同学,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的人数画成了一幅图,(课件出示《最喜欢的季节》的统计图)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是怎样看出来的?

生1:我发现喜欢秋天的人最多。

生2:我看到了喜欢春、夏、秋、冬的各有几人。

生:……

我们是根据以前学过的统计初步知识知道的,那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简单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等效果将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相连,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愉快中回忆统计初步知识,这样不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巧妙复习了旧知,而且很自然的引入新课。学龄儿童对色彩鲜艳物品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和探究兴趣。新课开始后,我顺应学生心理趋势,用多媒体出示的四季鲜艳画面和优美音乐下伴着老师的朗诵深深吸引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片断二]

巧设问题,创设情景

师:秋天真美呀!树叶儿黄了,在这色彩斑斓的季节里,学校准备带我们去秋游。恩施有那么多有名、漂亮的景点(出示龙麟宫、民族大观园、森林公园、儿童乐园景点图案),所以学校决定这次秋游的目的地由同学们自己来决定。你们想去哪儿?

生:……

师:哟!大家都想去很多美丽的地方,那就请你们拿出小纸条,在你最想去的地方下面画上一个记号,注意只能画一个。(收集卡片)

秋游最想去的地方

师:现在同学们的卡片都在老师手上,你最想知道什么信息?

生1:我想知道想去那里的人最多。

生2:我想知道想去儿童乐园的有几人。(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地方)

师:请四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人数,可以用画○、画□或画·等方法。(老师可适当的添加自己的一票,以便统计的数据全是双数)

记录完后得出结果,并总结什么方法最简便,引出画“正”字的方法又快、又不易出错。并把数据填在课件中的统计表里。

秋游最想去的地方

[反思]

在教学中我没有采用过去那种老师告诉数据,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的方式。而是利用当地民族旅游特色,一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操。一边用学生喜欢集体活动这一特点出发,让他们亲身体验选择、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由于调查方法不同,记录数据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让学生用画○、画□、画·等方法体现收集数据的多样性,最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引出方便、常用的“正”字法。

这个环节我的问话有些不妥,其实我认为学生可能会采用“举手”或“分开站”等更直接方法统计数据,但课堂上学生并没能说出来。我分析如果在整理数据之前先启发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去整理繁杂的数据,孩子们可能会在更开放的教学空间中得到更宽敞的思维平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意识到问话环节的不对,在后面的练习中我补充了“举手”等整理数据的方法。这是我在以后教学中还应改善之处。这样才能真正的营造一个思维的空间。

[片断三]

围绕新知,合作探究

师:在整理数据画统计图时发现想去大观园的人数超过了老师准备的格子,这该怎么办呢?(讨论)

生1:再在上面画几个格子。

生2:把它画在旁边的格子里。

生3:可以一个格子表示两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好些,为什么?

生4:我觉得画在旁边的格子里不好,因为那样土就混在一起了,这样不好看,不容易分清。

生3:我觉得一格表示2个人好,因为那样10个格子就可以表示20个人。

师:你们太棒了!想了这么多好办法,真了不起!你们更同意谁的意见呢?为什么?

请学生在前面演示1格表示2个单位的画法,并在统计图上涂颜色。

[反思]

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动力源泉。这里利用已收集的数据而“方格不够”的实际和学生拟掌握的统计图基本绘制方法,巧设疑难,为孩子提供思维空间。在这里我安排了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能互相启发。由于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孩子们自己提出来的,孩子们更是乐此不疲地去发现、尝试。最终用他们自己想出的“一个方格代表2个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从清楚、美观的角度思考把统计图创造出来。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也为以后学习用“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学习作铺垫。同时在操作中感悟了“替换”、“对应”的数学思想。

[片断四]

巧设疑难,深化新知

师:儿童乐园里有好多有趣的玩具(课件播放玩具录像),你们玩过这些玩具吗?最喜欢玩什么?

生:……(看到玩具片断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

师:最喜欢玩过山车、海盗船、碰碰车、高空飞机的分别举手,但注意每人只能举一次。(在老师的参与下有意识出现单数的情况)你能把刚才统计的全班《最喜欢玩的玩具》的统计图完成吗?学生小组完成。

生1:呀!老师,那喜欢玩海盗船的有11人怎么画呢?

师:哎呀!是呀!这可怎么办呢?那就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吧!(鼓励学生小组讨论)

生2:那可以用半格来表示。

生3:我可以左、右半格来画。

生4:我觉得这样不好,应该上、下半格来画。因为我们看统计图时是看竖条上面对着几,如果左、右半格画,可能会使别人看不清楚。

(学生画后展示作品)

[反思]

这里我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具来调动新课后疲倦的情绪,过山车等玩具的图片出现把孩子们带到了游戏的乐园。他们都争着说什么好玩、什么有趣。这正是我所需要的。让孩子们用“举手”等形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并完成练习。我在单数这个环节中没有直接传授画的方法,而是给孩子空间想象。但我没想到,孩子会说出分左、右半格来画的方法,还展开了到底哪种方法好的辩论。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能简单的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转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片断五]

课堂延伸,感受多样

儿童乐园好大呀!不知道你们玩累了没有,我可有点口渴了,来点儿饮料怎么样?可同学们的口味不一样,拿出手中的乒乓球,向自己喜欢喝的饮料前管状通明条中投进去。来选定同学们最喜欢喝的饮料。

师:你们观察投球的结果,和我们学习的什么很相似了?(条形统计图)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统计的方法,你能说说吗?

生:我们教室里每星期贴的小红旗就是。

生:……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它的奥秘!

[反思]

设计课堂延伸,为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学生会画1格表示2个单位的统计图,即本课即将结束时。我设计让学生在管状通明条中投乒乓球来选择自己喜欢喝的饮料的游戏。乒乓球能像条形统计图一样直观的反映出统计结果,既复习了条形统计图又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动手操作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统计的多样性和生活化。最主要是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探索数学的欲望。

点评与拓展

“统计”是数学知识,更是数学方法,本课着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们感知“统计”的实用性、广泛性等。教学要立足于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肖老师在教学中也非常注意这一点的体现。

1.首先在设计上,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导入设计巧妙,充分刺激学生视、听觉,还配上“四季歌”,由诗意的氛围调动学生注意力,使人感觉眼前一亮,带动学生不自觉的进入课堂。结束新课时,又回到生活中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多样性。使整个过程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数学理念。

2.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第三册统计一课中,书中用喜欢的小动物乌龟等开始新课。但老师在设计中结合教学实际变革教材,选择学生特感兴趣的秋游活动来展开新课。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将秋游的目的地定为大家选择最多的地方,营造出学生想学习数学的氛围。

3.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整个课堂由始至终的问题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这样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发挥其主动性,在生活中探究。新课深入时,教师采用学生最喜欢的海盗船、碰碰车等来设计练习。让学生自己统计最喜欢各种玩具的人数,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小组讨论的帮助下完成统计图。在格子不够这一环节里,学生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再添上几个格子;把它占两列格子;1格表示2个单位等方法时。教师并没有评断谁对谁不对,而是让学生自己说出1格表示2个单位方法好的原因。尊重每一位孩子,倾听他们的发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在探究中得到提高。

4.充分挖掘人文价值。

结合恩施民族特色的本地实际,运用恩施人为之自豪的人文旅游景观贯穿整节课,教师就能很容易的营造情景。最终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积极解决的态度,还使孩子们体验到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点评: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教科所 向登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