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诗歌朗诵技巧与训练

诗歌朗诵技巧与训练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成功的诗歌朗诵是“阳春白雪”般的表演艺术,更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那么诗朗诵有哪些基本要求呢?第三句的“爱”和“晚”均采用拖腔,“爱”抒发深深喜爱之情。“晚”字要以柔和的音调把上声调值读全。朗诵时注意语调的变化,以突出主题。分别是三个音步和四个音步。
诗歌朗诵技巧与训练_新编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教程

古人云:“好文章掷地做金石声。”诗歌作品尤其如此,它往往以独具的澎湃激情、新奇想象、深邃意境与和谐韵律,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功的诗歌朗诵是“阳春白雪”般的表演艺术,更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那么诗朗诵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朗诵出诗的情味

读诗如品茶,都强调“出味”。读诗要读出诗的情味,就要运用语调的腾挪跌宕、声音的高低强弱、节奏的快慢变化,来表达不同类型的诗情。读诗应对语调进行艺术的加工渲染,或淋漓酣畅,或婉转徘徊,或跌宕高亢,使有声语言化成色彩,变成形象,让听众在听觉中负载着诗中的文字意义,产生移觉作用,步入深邃的诗境之中。训练: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首诗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朗诵的时候,要注意运用高低变化、拖长字音、轻吐重读和拖腔上扬等技巧,将作品中那种时而恬静、时而喜悦、时而热情豪放的情绪表现出来,给听众以爽朗、振奋的感觉。诗的一、二句写远景,朗诵时,要给人以恬静、舒适的感觉。第三、四句写近景,应读得热情豪放。“远上”的“远”重而长,把听者的视线引向又高又远的山上。“斜(xiá)”字音轻轻拖长,使人联想到小路蜿蜒伸入山巅的情景。第二句的“有”低而拖长,“人家”两字长短均匀,流露出喜悦之情。第三句的“爱”和“晚”均采用拖腔,“爱”抒发深深喜爱之情。“晚”字要以柔和的音调把上声调值读全。“霜”与“红”用拖腔来对比,而“叶”与“花”则用加重“叶”字的读音和“花”形成对比,以显示“叶”比“花”还要好看。朗诵时注意语调的变化,以突出主题。

2.朗诵出诗的意境

感人的诗常常以激情炽热、形象鲜明、意境深邃、余味无穷见长,但诗的抒情主要是通过创造意境来完成的。朗诵者只有抓住诗句具体而细微之处,去思考、去想象,深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诗人的情思,在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在心底引发自己强烈的感情,借助各种语言表达技巧,与诗人一起吟哦,才能使诗歌意境全出。训练:

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谈笑中。

这是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中的一段开场词,也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开场词”。这首词把对历史的见解和咏叹融会在对具体景物的描绘中,以实写虚,意境深远,抒发了对世事沧桑的深沉感慨之情。上阕借景咏史,写了长江、浪花、青山、夕阳,景象阔大,气势雄浑,朗诵的语气中要有悲怆之感。下阕以人咏史,写了渔樵的饮酒、笑谈,展现世事的沧桑,朗诵时,语气要洒脱,但暗含酸楚,有长叹之感。

3.读出诗的音乐美

诗歌属于韵文,它的音乐性主要是通过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表现出来的。诗歌的节奏是诗人情怀的写照。朗诵诗歌,把握节奏如同唱歌要合乎节拍、跳舞要“踩住音乐”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要读好诗歌的节奏,读出音乐美,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读好诗歌的音步。所谓音步,即是诗句中的语音停顿单位,一般是一个实词或一个词组为一个音步。节奏主要由音步来体现。一个音步就是一个节拍。如,五言诗是三个音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七言诗为四个音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现代诗也有音步,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分别是三个音步和四个音步。现代诗的音步大小不一,跨度不一,诗句在延续过程中就会产生错落有致的节奏。具体到一首诗来说,音步行进的速度和停歇时间的长短,要视诗歌的内容和风格而定。

二是要读出诗的韵脚。诗歌大多是押韵的,朗读时要将韵脚的音节稍稍拖长,读得响亮、清新、平仄分明,这样听起来会更和谐优美,委婉动听,从而显示出诗歌的音乐美。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中“烟”、“川”、“天”三字是押韵的,如读得响亮一些,就会形成音韵回环呼应,产生一种和谐悦耳的韵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