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区域是一个国家的组成单元,是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西部地区由于其生态经济类型独特的情况,可以从理论上推断出它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贡献方式就是要突出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经济区评价实际上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运用于各类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方面的实践。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_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是一个国家的组成单元,是国家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各个区域因其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存在着经济区位和生态区位差异,各区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影响着生态经济区评价,导致了不同区域可能属于不同的生态经济类型,而区域的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决定了它在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贡献方式。西部地区由于其生态经济类型独特的情况,可以从理论上推断出它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贡献方式就是要突出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

一、区域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是地球表层某特定范围内的地域综合体,有其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要素特征,及其固有的形成、发展过程与演化机制,人类利用区域资源的社会经济活动必须在认清这种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遵循区域固有的演化规律,发挥人类的智力因素,才会使区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持续地提供物质财富与良好的环境空间。因此,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充分地考虑到区域这一环,重视区域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及其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结构、自然环境因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由此,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也具有区域差异性,从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空间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到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同时,可持续发展是以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为基础的,片面强调任何某一因素,都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区域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只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可持续发展要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公平性。

以上分析说明,保护和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保护和提高总体(国家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因此,了解区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的环境空间和发展基础,正视区域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客观存在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针对区域内各种自然和生态环境因子,以及人力资源、生产、消费、市场、基础设施等构成的发展与支持能力,合理定位区域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够为区域中人类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高度的物质文明,才能够从总体上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经济区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区评价是国际上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它由以往的区域发展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演进而来。它是为了解决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矛盾的一种综合解决方案。生态经济区评价实际上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运用于各类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方面的实践。它是在区域范围内,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改善区内生态环境,制定科学、合法、操作性强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其目的就是要协调资源的经济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因而,生态经济区评价也许是人类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条全新途径。

对区域发展进行生态经济区评价要受到一系列因子的影响,在诸多的因子中,其中往往影响较大的限制因子构成了影响区域发展和生态平衡的主要矛盾。促进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分析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现实情况,发现其中影响较大的限制因子,也就是要寻找西部地区落后、欠发达、生态失衡的根源,通过努力,调整和改善当前的生态经济结构,提高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区域系统的功能,变生态失衡为生态平衡,变落后为先进,变欠发达为发达。H.钱纳里教授曾经提出:由于结构失衡造成可利用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是“落后”的本质特征。因此,欠发达区域不能简单对比发达区域结构来建立自己的发展模式,而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发展过程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资源转化效率相一致。当效率因此提高后,在新的发展基础上,还会有新的制约限制因子产生,这样,区域发展的生态经济结构和功能变换不可能一步到位,不是一次性和一劳永逸的,而是具有阶段性和持续性的。所以,对区域生态经济结构功能上限制因子的调整和改善应该是一个不断解决与更替的过程。因此,生态经济区评价工作也应该是长期的、动态的。

以往在评价区域特点与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只注重在说明自己区域资源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即提出发展优势与克服劣势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而没有看到本区域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本区域自身,还要决定于本区域与区域外更大区域(如国家、全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一个区域其资源是优势或是劣势,其经济水平是高或低,都是与其他区域相互比较而言。本区域甲资源多乙资源少,不能因此得出甲为优势乙为劣势。如果其他区域甲资源更多而乙资源无,相比之下本区甲为少乙为多,优势是乙。如果站在宏观的层面上衡量,区域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这是因为各区域生态经济结构不同的必然结果。为此,在评价区域发展状况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还不能仅仅看其资源的经济比较优势,还要根据该区域的经济区位和生态区位,统筹考虑其在宏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应该具备的功能,所应发挥的作用。

(二)区域的生态经济类型

区域的生态经济类型划分是生态经济区评价的前提,是探讨和确定区域发展模式的基础。若要对区域发展模式正确科学定位,就必须从全国宏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点出发,对区域的经济区位和生态区位进行定性,界定区域的生态经济类型。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农地、森林、海涂、淡水、能源、矿产等)、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数量、质量、产业间分布、再生产状况等)、资金或称经济成果(包括现金等构成的货币性资金,更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燃油等非货币性资金)三大类决定生产力要素资源的数量进行区域生态经济类型划分。这样,可以将区域划分为四种基本区域类型(简称“四分法”,徐华,2003),即:

1.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类型。

2.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类型。

3.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发达类型。

4.自然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类型。

根据生态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在此,增加生态环境(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情况)为第四项决定生产力要素的资源,这样,又可将区域进一步细分出四种基本区域类型(简称“新四分法”),即:

1.生态盈余、经济发达类型。

2.生态盈余、经济欠发达类型。

3.生态赤字、经济发达类型。

4.生态赤字、经济欠发达类型。

按照徐华“四分法”的研究结果,中国总体上属于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类型,人均GDP按汇率值仅为世界人均的16%,按购买力平价值计算也只有52%,与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自然资源为世界人均的237%,GDP为世界人均的600%)相差甚远。从中国的区域情况看,除了云南、新疆等少数省区属于人均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经济欠发达类型外,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为自然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类型。如果依照“新四分法”,则西部地区中,除了西藏等少数省区属于生态盈余、经济欠发达类型外,其他省区都属于生态赤字、经济欠发达类型。

(三)西部地区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应有的主要贡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区域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应有的主要贡献方式取决于其生态经济结构,取决于区域的物理和社会空间。物理空间主要表现为自然和经济的支撑条件,自然支撑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和地理位置,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空间场地等的储量、分布、已开发利用的程度、继续开发利用的潜力、后备储量的前景等;经济支撑条件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购买力、生产协作体系、生产服务体系(含供水、供电、交调、通信、金融、技术支持、培训、劳动市场、法律事务、仲裁、咨询等)和生活服务体系(含医疗、教育、居住、休闲等)、社会空间由政治人文社会支撑条件构成。政治支撑条件包含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式和力度,地方性法规政策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办公效率、廉政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等;人文社会支撑条件是指居民的人口构成、文化素养、职业精神、风险偏好、娱乐爱好、饮食休闲习俗等。

由于西部地区以生态赤字、经济欠发达类型为主的特征,也由于社会分工和地区分工的深化,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越来越由彼此孤立与阻隔走向相互联系与依赖事实,决定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是对可持续发展贡献中的重中之重。现实情况也表明: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江河的发源地在西部地区,上游的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长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必须深入开展西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历史重现。从区域和规划入手,按照生态规律组织经济活动,超越传统经验式环境管理阶段,突出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超越开发与环境冲突的传统模式,发展特色与绿色相结合的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超越粗放型农业和人为破坏生态环境阶段,从开发建设的源头控制生态破坏,实行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超越片面追求开发忽视生态保护的建设阶段,超越传统的末端治理阶段,实行由单纯依靠点源生态环境治理向依靠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转变,加强源头和全过程的控制。总之,就是要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对可持续发展中的贡献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判断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充分顾及资源的临界性,应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为前提,而不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通过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价,足以证明这一观点,也能够充分说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从根本上制约着本区域甚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上文中阐述的那样,囿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内容上的过于复杂和人类认识上的非常有限,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毫无争议地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标准化的度量和判别,并准确无误地衡量某一地区、某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为了避免某单一方法自身的局限性,增加判断结果的可信程度和说服力,本节中一方面从已有研究成果中选择了一些认可程度较高、影响较大的方法与结果,另一方面,按照容易了解、方便操作、简单可行的原则,利用可得的信息资料,采用生态足迹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概略的多角度、多方法评估与判断,以期使研究结论相互印证、更趋科学、更加可靠。

研究结果表明,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的角度衡量,西部地区中除湖北和新疆进入全国前20名外,其余均排在20名之后,其中西藏、贵州、青海、宁夏和甘肃为最后5名。从五大支持系统的情况看,虽然西部地区的多数省区市在各方面均居全国后列,但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已经成为牵扯西部甚至全国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之一。

生态环境状况的优劣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压力总指数(即生态压力指数和环境压力指数的集成)加以反映。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包含了水土流失率、水蚀模数、风蚀模数、森林覆盖率和荒漠化率,环境压力指数的计算包含了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和CO2排放。据此原理计算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总压力指数,在全国生态环境压力总指数按生态环境恶化程度排序的前20名中,西部地区占据了9名,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宁夏。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远远差于全国的一般水平,总体上属于生态环境比较差的区域,是从整体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全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