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际关系 见面说话技巧与话术,见面的技巧

见面说话技巧与话术,见面的技巧

时间:2022-08-11 人际关系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彼此间陌生的朋友相见,更要注意介绍的技巧。以物介绍法与交往对方初次见面,在对方不了解你的情况时,一般是先将名片递给对方。但是,初次见面一般不宜深谈,有些话语要待时机适当时再谈。自我介绍法这种介绍必须有一定的条件,适用于一定的范围。②我是××大学××系的×××,请多指教。另外,握手时一般是只握对方的手指部分,即使为了表示热情也不可将对方的手掌全部握住。尤其是男士握女士的手绝不可超过手指部分。

社交,就要与人打交道。无论你是干部还是学者,也无论你是商人还是普通老百姓,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避免不了要与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与人打交道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如何与人相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相见,又如何让对方敞开心扉、坦诚相谈,如何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以利于进一步发展友谊,是社交之初就要周密考虑好的。

万事开头难。有了良好的开端,社交就成功了一半。

在交际场合有缘结识的朋友,相互介绍是第一步。

尤其是彼此间陌生的朋友相见,更要注意介绍的技巧。介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照介绍方式的正规与否,可分为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

正式介绍是在较为正式、郑重的场合作介绍。它有两条通行的原则:一是把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把下级介绍给上级,把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把未婚的介绍给已婚的。二是把年龄和职务相当的男方介绍给女方,如果双方在年龄和职务上有明显差别,那就按第一条原则的顺序介绍。在使用这两条原则时,要注意最好先提一下后者的名字。因为先提某人的名字是对此人的一种敬意。比如,要把一位姓张的男同志介绍给一位姓李的女同志,可以这样说:“李处长,让我来把张处长介绍给您好吗?”然后再给双方作介绍:“张处长叫张建国,是××部××处的处长。李××处长是××部××处的处长。”

非正式介绍则不必拘泥于上述程序,方式可以随便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友好而愉快的气氛比什么都重要。主持人或介绍人可以先起个头,逐一作简单介绍,也可转为作自我介绍。

2.按照介绍媒体的不同,介绍可分为以物介绍法、熟人介绍法和自我介绍法。

以物介绍法与交往对方初次见面,在对方不了解你的情况时,一般是先将名片递给对方。对方看你的名片时,一般会重复你的单位或职务、职称,这时,就可简单介绍一下有关你的情况,以补充名片上的不足。如果人数很多,则可选择另外的时机再介绍自己。

熟人介绍法人在社会上交往的朋友多了,有时就可能由朋友做介绍来进行社交活动,认识新的朋友。在熟人将你引见给生人的时候,只能代你介绍一下你的职业、单位和姓名,待熟人介绍完了后,你可接着介绍一下自己的来意或者自己的一般情况,也可直接谈自己想要做的工作。但是,初次见面一般不宜深谈,有些话语要待时机适当时再谈。

自我介绍法这种介绍必须有一定的条件,适用于一定的范围。一般是到一个新的单位或周围没有熟悉的同志,只能采用此法来介绍自己。

自我介绍要做到恰当得体。一般地说,介绍的语言要既简洁明了,又能使对方从你的介绍中找到继续谈下去的话题;既能使对方通过你的介绍对你有所了解,又不使对方觉得你在自吹自擂。

请比较以下三种自我介绍方法:

①我是×××,请多指教。②我是××大学××系的×××,请多指教。③我是××大学××系的× × × ,1995年毕业于××学院,×××教授是我的老师,我曾在××大学教过学。

第一例介绍语言过于简单,对方在听了介绍后,除了名字外一无所知,很难把话题接下去,作进一步的交谈。第三例有画蛇添足之嫌,太罗唆,给人一种自吹自擂的感觉,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对方很有可能会因此而不愿与你作更深的交谈。第二例则既简洁,又能使对方找到接着谈下去的话题。如:“噢,××大学,出了很多著名教授啊。那可是培养高才生地方。”或“××大学,是一所著名的大学。你们学校的现任校长是谁啊?有多少教职工?”这样,双方就能很自然地找到话题,使彼此间亲近起来。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介绍,一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事先了解双方的基本情况和有无结识的愿望,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更是如此。如果实在来不及或一时无法了解,则可让双方自我随机了解。

第二,介绍时说话要清楚,不可含糊不清,尤其是姓名、职务等一定要让人听清楚。由于汉字的音义形关系复杂,有时还要说明具体是哪几个字,这样也更容易让听者明白。

第三,被介绍者除年长者和妇女外,一般应起立,同时点头微笑有所表示。为他人作介绍时,要有礼貌地手掌向上指向被介绍者,而不可用手指指点点。

握手是人们常用的见面礼节。不论是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也不论是初次相见还是老朋友相会,见面时人们最通行的礼节首先就是握手。即使为了表示亲热而采用拥抱礼节的西方国家,人们也是先握手,再拥抱。

握手看起来很平常,却需要特别讲究礼仪。握手是最常用的触摸语言,是双方感情的传导体。握手可以用来表示友情、问候和祝愿;也可以用来表示谅解、和解和理解;还可用来表示诚意、平等、合作和期待。握一次手,表示的意义常常超过需用许多语言才能表达的意义以及某些用言语无法表达的东西,透露不少自身的秘密。比如,柔软、随意的握手让人觉得其自信心很低。而相反,许多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紧张或缺点,握手时故意过分用力和显出傲慢的态度,这其实是在虚张声势。而用劲握住对方的手的挤压式握手方式,则很可能是为了补偿其信心的缺乏。所以,在社交时,要特别注意握手的礼节。

年龄、性别、职务、地位差不多的人握手可以顺其自然,随便一些,只要用右手握,不要戴手套,手要干净就行了。但在有明显差别的人之间却需要讲究一点先后顺序和握姿、时间及力度。

握手的顺序在较正式的场合,握手的正确顺序是:男女之间,待女士先伸手;老少之间,等长者先伸手;上下级之间,待上级先伸手。随后是男士、晚辈、下级或职位低者再马上伸手呼应,切不可抢先,也不可等对方已经伸出手来了,你还没有反应。在家里待客,客人来时,一般是主人先伸出手来表示欢迎;而当客人告辞时,主人应等客人先伸手说“再见”,然后相握,而不可自己先伸出手来。否则,就让人有自己可能不受欢迎,主人在“赶我快走”的感觉。

握手的姿态一般是掌心向上或向左。掌心向下压着对方去握手,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目中无人的感觉。另外,握手时一般是只握对方的手指部分,即使为了表示热情也不可将对方的手掌全部握住。尤其是男士握女士的手绝不可超过手指部分。

握手的力度我们日常生活中可看到许多人,为了表示热情,与人握手时用力过重,以致弄疼了对方,这就给人以粗鲁之感。而

月有的人则只用指尖与人触碰,或虽是握手却一点也不用力,像一条没有骨头的鱼,给人以敷衍了事之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轻不重地用手掌和手指握住对方的手,接着再稍微上下摇晃几下。这种安稳而不过分用力的握手,表示出一种“我生机勃勃、稳重可靠”的自信。

握手的时间长短一般的关系,特别是异性之间的握手,不宜时间过长,通常不超过三四秒钟。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喜欢拉着别人的手问长问短,说起话来没完没了,表面看起来很热情,而实际上效果并不好。当然,握手也不可很短促,触碰一下就作罢,好像碰着一块烙铁一样,那样,别人就会觉得你一点热情也没有,仅仅是走形式而已。

称呼,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可是它却是任何社会中的人都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人与人交往,尤其是初次交往,称呼不当往往会引起情感上的障碍

人际交往非常重视气氛的和谐,重视感情的交流,这就要求人际称呼语的运用不但要能显示自己的存在,引起对方的注意,建立交往联系,还要能表明自己对对方的态度,传达一定的情感。

一次,我国著名的演讲专家曲啸同志应邀到一管教所给劳教人员作报告。面对年纪轻轻的罪犯,怎么称呼呢?如果称罪犯,他们无疑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教育是不利的;称同志,显然是不行的。最后,他使用了“触犯国家法律的年轻朋友”这一特别称呼。这一称呼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些劳教人员听到这一称呼时竟激动地鼓起掌来,有的还激动得哭了。报告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称呼具有情感性,就会打动对方。

一般情况下,我们如何称呼别人呢?

首先,称呼其身份。直呼其名对上级或长辈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对平辈也不够尊敬,所以要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就必须恰当地使用称呼。例如称呼对方的身份、职务,如厂长、校长、书记、经理、老总等。称呼身份也可用于自称。如小李是张老师的学生,他听了老师的讲课后,说“学生记住了”就比“我记住了”更富有情感。

其次,使称呼家庭化。中国人多认为家庭关系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在社交场合,人们要拉近双方的关系,增加情感成分时,可以使称呼家庭化,即借用家庭称呼来显示双方的关系亲密。例如小孩对与自己父辈和祖辈年龄相仿的人称“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年轻人对自己朋友的父母称“伯父”、“伯母”;青年男女中更是常用“大哥”、“大姐”相称。这种家庭化了的称呼传达了异常浓郁的、有时也是异常微妙的情感信息。再如,在马路上遇到陌生人,即使我们只问个路,称呼“大哥”、“大嫂”也比称呼“同志”要好一点。蔬菜市场里的菜贩,都知道见了顾客喊“大哥”、“大姐”等,和其他的称呼相比,其生意要好做一些。

在称呼别人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使用鄙称、贱称。像称呼老年人为“老头”、“老家伙”,相信哪个老人听了也会生气,虽然他们有时这样称呼自己。对各行各业的人,都应尊敬地称呼为好,如称售票员同志、称司机师傅就较好;而称“卖票的”、“开车的”就不太尊重他人的人格了。遇人就喊“哎”、“喂”,也会令人讨厌。一个例子可说明此问题。

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一个小伙子走到一个岔路口想问路,正好碰到一位老大爷在路边大树下乘凉,他喊:“喂,到×××怎么走?”老大爷理都没有理他。小伙子又喊:“老头,到×××怎么走?”老大爷抬起头,什么话也没说,用手朝左边的路指了指。小伙子便朝左边的路走去。过了一会儿,小伙子返回来,诚恳地对老人说:“老大爷,刚才是我错了。请问到×××应该怎么走?”老大爷说:“刚才我也没有给你指对路。我是想教训教训你,遇到我们这些老头不能称呼‘喂’、‘喂’的,要有点礼貌才行。”说完,便给小伙子指了到×××的正确的方向。

第三,称呼还要注意得体。要切合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类型,切合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的发展的程度,切合周围的环境。

斯大林夫人娜佳的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斯大林称呼运用不当而引起的。

在庆祝十月革命15周年的晚宴上,情绪极好的斯大林,当着大家的面,喊他的妻子娜佳:“喂,你也来喝一杯!”这句话在家里说,是一句很普通且充满了人情味的话。可是,当着那么多党政高级官员和外国代表的面,就显得亲热而随便,不够庄重和得体了。从来就认为自己不是附属物的娜佳,年轻气盛,感到受了羞辱,一时又未想到用什么妙语来化解自己的不满,于是大喊一声:“我不是你的什么‘喂’!”接着站起来,在所有宾客的惊愕中退出了会场。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娜佳已经躺在血泊中了,手里握着“松牌”手枪。

为了一句话,送了一条命,而且是芳龄二十有二,正当青春韶华的年轻生命。这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称呼一定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周围的环境,注意当事人的接受能力。

第四,注意使用对称敬词和自称谦词。对称敬词是尊重对方,自称谦词则是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而对自己使用的一些称呼。

旧时以“尊”、“贵”、“大”、“台”、“玉”、“宝”等构成的对称敬词,现在的书信中还可经常见到。比如,“恭候尊驾光临”,“尊驾”就是对对方的敬称。尊驾,也可以换用“大驾”、“台驾”,意义相同。再如,称对方意见为“尊意”、“尊见”;称对方家属为“宝眷”;称对方居宅为“尊府”;称对方年龄为“贵庚”、“高寿”;称对方家族或门第为“尊门”、“华宗”;称来访者为“贵客”、“嘉宾”等等,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敬意。

用谦词自称的做法,是我国的一种良好的交际传统。就连古代的帝王,也用“孤”、“寡”一类的谦词自称。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在书信中,用得较多的是“愚”、“愚下”、“下愚”、“敝”、“敝人”、“卑人”、“鄙”、“鄙人”、“鄙夫”、“不才”、“区区”等。由此而称自己的见解看法为“愚见”、“愚意”、“鄙见”、“鄙意”,称自己的身躯为“微躯”、“贱躯”,称自己的著作为“拙著”、“拙文”,称自己的住所为“寒舍”、“敝斋”、“陋室”、“蜗居”等,不一而足。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交际面的不断扩大,人们已经能够接受西方人的一些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在称呼上也是如此。譬如,对男人的称呼,一般都可称先生;对女子的称呼,则注意兼顾其身份。对未婚的女子,一般称小姐;对已婚的女子,可称太太。而对老师的爱人,一般不适宜称其为太太,而是称师母,这样才能表示尊敬。但是,对于一个不明底细的女子,称“小姐”比贸然地称她“太太”要好一些,无论她的年龄多大。宁可让她微笑地告诉你她是太太,也不可使她面带愠色地纠正你说她不过是一个“小姐”。

寒,就是寒冷;暄,就是温暖。顾名思义,寒暄,就是问寒问暖。它是人们相遇时说出的表明意识到对方存在以及表明自己的友好态度的话语。我们平时路上遇到熟人时点点头,接电话时说一声:“您好!”既是礼貌,也是一种寒暄。

寒暄的主要作用在于交流感情。比方说甲找乙有事,见面后,见乙正在洗衣服,一般先寒暄一句:“您在洗衣服啊?”等对方有所表示(如点头或回答:“是啊!”)后,才言及正题。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甲的这句搭讪等于是废话,明明看见对方在洗衣服,还用问吗?但从交际功能看,这句话又不可不说。因为它既是对乙的招呼和提醒:有人找你;又表示了轻度的歉意:打扰您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联络了感情,烘托了融洽的气氛。

寒暄的主要功能是联络感情,所以尽管它比较单调、平淡且重复,却不可忽视。两人路上相见,本来很熟悉,却都视而不见地擦肩而过,既无体态语(如点头微笑),又无言语表示,只能给人以傲慢、无礼的印象。而在某些正式场合(如记者招待会),倘若主持人开头一句话便是“请大家随便提问吧”,则显得既突兀又草率。所以,交往时寒暄语不可不说。做老师的到一个班上去上课,第一次上课时一般都要说一些寒暄语,而不是直接上了讲台就说:“今天,我们讲第一章……”如果那样的话,且不说学生们怎么反应,就是自己也会感觉不妙。

据社会学家的研究,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与生人见面后的4分钟内,只宜作一般性的寒暄。如问候、互通姓名、相互介绍、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应绝对避免提出易于引起争论的问题。至于与老朋友或熟人见面,要选择好话题,基本原则是体现出与对方的相知,以及对对方的关心。如“近来身体好吗?”“最近忙吧?”等等。如此寒暄,能够使对方感受到感情的温暖,而且也比较容易回答,易于展开对话,交流感情。

当然,寒暄并不是仅仅问一些一般的、常识性的或自然状态下的东西。在与外国人交往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五不问”。因为外国人特别讲究尊重个人的隐私权,凡涉及个人隐私的一切问题在交谈中均应回避莫问。这五不问是:年龄不问、婚否不问、经历不问、收入不问、住址不问。当然,如果对方主动讲,那就不存在失礼的问题了。

在人际交往中,寒暄的方式具体来说,可有以下几种:

第一,问候式。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形式。交往者可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对象进行不同的问候。比如,从年龄上考虑,对少年儿童可问:“几岁了?”或“上几年级了?”对老年人问:“您身体好吗?”对成年人问:“工作忙吗?”从职业上考虑,对老师可以问:“今天有课吗?”对作家问:“又有大作问世吧?”对朋友、邻居、同事的问候就更为丰富了,即使是对不认识的人的问候,如果用得好也能够密切关系、增进友谊。

美国《读者文摘》1989年5月号刊登了一篇《简单的四个字创造了……星期一早晨的奇迹》的文章,说明了一句简单的问候语的作用:

在去芝加哥上班的路上。

根据不成文的规定,谁也没有讲话,大家躲在自己的报纸后面,彼此保持着距离(人们彼此不相识,彼此无关系,没有交往需要,互相都不理睬,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编者注)。

汽车在树木光先、融雪滩滩的泥泞路上前进。

“注意!注意!”突然一个声音响起。

“我是你们的司机。”他的声音威严,车内鸦雀无声。

“你们全都把报纸放下。”

“现在转过头去面对着坐在你旁边的那个人。转啊!”

全都照做,无一人露出笑容,这是一种从众的本能。

“现在,跟着我说……”是一道用军队教官的语气喊出的命令:“早安,朋友!”

大家跟着说完,情不自禁一笑。知道不是被绑架或抢劫。

一向以来怕难为情,连普通的礼貌也不讲,现在腼腆之情一扫而光,彼此界限消除了。有的又说了一遍,彼此握手,大笑,车厢内洋溢着笑语欢声……

“早安,朋友!”四个字一出口,奇迹出现了:“彼此的界限消除了”,“车厢内洋溢着笑语欢声”,为什么这四个字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

“早安”是一句问候语,是亲善感、友好感的表示;“朋友”,是把对方当成朋友,更是一种信任和尊重。虽然初次相逢,如果没有交往的需要,人们往往互不理睬,但在潜意识里,作为社会中的人,还是希望能与他人建立联系,人与人之间能够友好相处。只不过由于“难为情”、怕“碰钉子”以及一些诸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心理在作祟,使人们之间有了种种交往的藩篱。“早安,朋友”这四个字,一旦说出口,双方都表达了亲切、友好的愿望,彼此间的距离缩短了,藩篱拆除了,不仅解除了坐车的寂寞,而且增进了信任,沟通了关系,活跃了气氛。

第二,言他式。这也是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一种寒暄方式。在西方国家,人们之间见面,尤其是陌生人见面,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因为西方人一般避讳别人问一些涉及个人情况的问题,所以他们见面,大都以言他式寒暄开始,然后再进入正题。“今天天气真好啊”,“这里的环境很幽雅”,类似的问候对双方来说都是可取的。

第三,触景生情式。这是针对具体的交谈场景临时产生的问候语。比方对方刚做完什么事或正在做什么事以及将做什么事(根据对方的职业特点及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推测),都可以作为寒暄的话题。譬如:“上班去啊?”“下班啦?”以及前面我们举的例子:“您在洗衣服啊?”这种寒暄,随口而来,自然得体。但是,这种寒暄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对象。譬如:“吃了吗?”“下班啦?”是我们中国人见面常用的一句问候,但见到别人从卫生间里出来就不能用。

双方初次见面时,上述寒暄方式无疑是最常用的。但是,如果一时实在找不到共同的话题,则可从对方最熟悉的事情、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或当时当地最吸引人的新闻谈起。例如,与农村老太太谈她养的鸡,与年轻的媳妇谈她的孩子,与企业经理谈他的产品,与工人、职工谈市场物价,与年轻人谈体育比赛或电影文学等,都是很好的话题。有些人对交谈话题存在误解。最普遍的误解是:只有不平凡的事才可以谈,才值得谈。误解之二是,必须谈一些深奥的、能显示学问的题材,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

实际上,不平凡的事情确实是有趣的谈话话题,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它感兴趣。人们除了爱听一些奇闻逸事外,更大量的是爱听、爱谈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普通话题。例如,孩子大了,该进哪所学校比较好?最近应该在饮食上注意什么才能预防疾病?这周播放的电视剧,哪一部比较好看等等。至于那些深奥的话题,则听者更少。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身边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物都是很好的话题。既可以与对方谈理想、谈社会责任感、谈生活哲理,也可谈工作体会、谈同事关系、谈知心朋友、谈友谊爱情,还可谈书籍、谈戏剧、谈电视、谈电影,谈自己的欣赏感受等等。另外,最好的话题是就地取材,即按照当时所处的环境来觅取话题。但是,对于下列情况则要注意:

对于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不懂装懂;对于朋友的失败、缺陷和隐私,不要在公共场合去议论;对于容易引起争执的话题,要尽量避免;不要到处诉苦和发牢骚,这不是争取同情的正确方法。

彼此陌生的人进行社交,双方在心理上有一道无形的障碍,担心自己很可能遭到冷遇或拒绝。因此,接近对方的方式是很重要的。采用适当的方式不仅能够消除对方的紧张心理,也能给自己增添信心,促使交往双方进一步交谈。在各种接近方式中,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找到双方的共同点,以共同的话题打开交际之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总可以找到相通之处,而且经过交往和相处,还能克服一些差异,使彼此接近,关系融洽。这就是积极寻求共同点的重要意义。

人们都喜欢与志同道合、脾性相投、情趣一致的人友好相处,而不愿与好恶不同、性格相扰、志趣迥异的人同行为伍。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趋同心理”所决定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类确实存在着一种“趋同”的心理现象。古人为我们所留下的关于友情方面的成语中,许多都反映出了这种“趋同”心理。如:莫逆之交、气味相投、声应气求、同病相怜、志同道合、亲密无间等等。

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心理也时时刻刻在左右着我们、影响着我们。譬如,在异地他乡,即使是美妙的旋律也不见得能使你动情,而一声熟悉的乡音却可以令你倍感亲切。再譬如,当你唇枪舌剑地与人争辩时,你对对方的支持者会产生反感,而对赞同你的人,却会充满感激之情。调查表明,当青年人遇到苦闷或选择恋爱对象等问题时,向同龄朋友求助比向长辈求助的高6. 6倍,比向老师求助的高5. 9倍。

心理学家们在一次实验中,把十多个互不相识的男性被试者关在一个又小又闷的地下防护所,让他们在一起生活了10天。10天后调查他们的关系发展状况,结果发现: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人,最容易成为朋友。

柴可夫斯基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意见和感情相同,比之接触更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子,尽管两个人隔得很远却也很接近。”任何同类事物之间,都必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更何况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的人类之间,其相似点更是不胜枚举。诸如同学、同乡、同龄、同事以及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兴趣爱好等,都可以成为交往的沟通“媒介”,关键是要找到这种相似点并加以利用。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巧借地缘关系。地缘关系,是指人们在地理上的联系。比如,与对方是同乡,或者同地居住、同地工作、同地逗留以至同地游玩过的人,都可能产生某种地缘关系,都可能找到双方亲近的“纽带”。

地缘关系自然不能等同于交往关系。居住在同地的人虽存在着地缘关系,但他们却不一定相识,并非都存在着交往关系。但是地缘关系却的确是一种影响和制约交往关系的客观因素。与对方交谈,如果通过口音或其他方式了解到对方是四川人,而你又到过那个地方,你就可以说:“您是四川人?四川我去过,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啊!物产丰富,风景优美……”哪一个人不愿意别人夸赞自己的家乡呢?

毛泽东就是利用这种技巧的高手。

1949年国共谈判时,毛泽东分别接见一些国民党政府的代表。4月中旬的一天,刘斐先生受到接见,他忐忑不安,不知怎么开口。毛泽东看到这种情形,先把正事放在一边,问:“您是湖南人吧?”刘说:“是,我是醴陵县人,与您是邻县,老乡。”毛泽东高兴地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一来,刘斐的紧张心理就得到了缓解。接着,他们谈起共同关心的问题。毛泽东就是利用了地缘关系上的亲近,才成功地把谈话的氛围控制住了。不然,刘斐就可能会因为太紧张而一直不能使双方的谈话切入正题,也可能使谈话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知道,大学生对老乡的“定义”是:从一个县考出来的,自然是老乡。而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其考上大学的人数相对较少,因而,他们以同一个地区考出来的为老乡。同样,外省市的同学则以同一个省份考出来的为老乡。可见,地缘关系也会因时空的变化而拓展或缩小其范围。

《庄子》里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越国人在国外,一开始没有感到什么,可是过了一些天后,他见到本国的熟人,便感到很高兴。过了月余,他看到在本国时见到过的人,就更高兴了。一年以后,他就连见到貌似本国的人,也感到十分亲切。这说明,人们离开故乡越久,地域观念就越强,把地缘关系看得越重,地缘关系对交往的影响也就越大。

第二,利用共同的情趣。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趣爱好,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发现、了解对方的情趣,并采取积极的态度,争取与对方情趣一致,将有助于双方的交往,甚至会把两颗陌生的心连在一起。在我们周围的社会群体中,我们可以发现,日常交往频率最高的就是那些情趣一致、爱好相同的人。譬如,诗友、画友、球友、棋友等。在退休老人组成的队伍里,人们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了一个个固定的小群体。下棋的、打牌的、唱京剧的、逗鸟的等等,每天都有他们的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成员。他们以前或许互不认识,但现在一天不见面,总觉得少点什么。哪一位如果哪天没来,大家就会相互询问,探寻其原因,俨然老朋友一般。

共同的兴趣爱好,能直接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使人们产生共同的语言,从而增进相互间的了解。我国古代有许多以诗会友、以武会友、以棋会友等生动有趣的故事,其中俞伯牙和钟子期以琴交友的美好传说更是流传千古。

在一个中秋时节,俞伯牙回家途经汉阳,因遇风雨,泊舟山下。当晚,雨过天晴,皓月当空,俞伯牙在船中抚琴遣怀。突然,铿然一声断了琴弦,俞伯牙踱出船舱,欲欣赏一下中秋月色,一抬头看见岸边站着一位砍柴人,于是便与他闲聊起来。一开始俞伯牙没有在意,但聊过几句之后,发现他对琴理讲得头头是道。俞伯牙大惊,于是便邀其上船说话:“我弹一曲你听听,看能否知道我的心思。”俞伯牙弹完一曲,砍柴人说:“好啊!巍峨耸立如高山。”俞伯牙又弹一曲,砍柴人又说:“好啊!汪洋奔放似流水。”

俞伯牙为遇知音而甚感高兴,马上与他结为兄弟。那位砍柴人就叫钟子期,是一个志行高洁之士。后来,钟子期因病而逝,俞伯牙闻讯,五内俱裂,泪如泉涌,傍山崖跌倒,昏厥于地。哭罢起身,赶到钟子期坟前叩拜,然后盘坐于坟前,边流泪边抚琴,以哀悼钟子期。哀曲奏罢,他割断琴弦,砸破琴身,仰天长叹:“子期不在对谁弹!”遂终身不再弹琴。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终生友谊,是以对琴的共同爱好来维系的。假如没有俞伯牙的精湛琴技和钟子期对琴理的高深造诣,二人既不可能相识,更不会成为生死之交。

第三,充分利用“第三者”。人是处在一定社会中的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人们的社会交往面也日益扩大。社会交往,不仅仅是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事。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有利因素,获得交往的成功。

埃德加·斯诺的夫人韦尔斯是一个记者,她对毛泽东的采访就是利用了“第三者”的因素,使采访获得了成功。她第一次采访毛泽东时,怕对方因对自己不熟悉而使采访困难,她就先拿出了斯诺给毛泽东拍的一张照片。有了这份“老交情”做媒介,她所担心的与对方初次相识的陌生感很快化为乌有,两人谈得十分亲切、随便和融洽。

第四,尽量与对方一致。还是韦尔斯,一次在西安采访王震,一见面她就说:“我记得咱们俩是同龄的。当年我在延安时是28岁,现在已经72岁了。你是不是也是72岁了呢?”这么一问,引起了王震会心的微笑和直爽的回答。俩人相互陌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如同老熟人似的交谈起来。韦尔斯的采访相当顺利。

韦尔斯可说是社交高手。她对王震的采访就是利用了找与对方的共同点而成功的。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往往觉得在与自己有差异的人交往时就不如与跟自己各方面情况差不多的人交往要顺利。这是人们的“求同”心理的作用。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要尽可能地与对方一致。例如,与对方一起工作、学习、乘车、住宿、就餐、跳舞等活动中与对方接近,逐步地融入对方、了解对方,待建立起初步的感情后再进行正式的交谈。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你有心,他无意,但不知不觉中你就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有利于消除双方的紧张心理,也有利于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有利于在对方不知不觉中了解到很多情况,有利于友情的进一步发展。

日本有一个推销大王叫山田久二,他推销商品有什么秘诀呢?就是采取积极求同的方法。他不仅尽量模仿对方的口音、言谈、身体姿态,还依据对方的爱好、职业等特点相应打扮自己,使对方感到自己特别亲近可靠。有人指责他是“逢场作戏”。他说:“我不是作戏,而是为了向对方表明我是和他们一样的人——人们需要这样。”很久以来,“逢场作戏”、“投其所好”被人们作为贬义词鄙夷,这当然是因为有的人往往是出于自私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手法却往往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了与人交际,积极求同,通情达理,我们可以基于正大光明的心理去“逢场作戏”、“投其所好”。这是交际成功的一个技巧。

美国的一个年轻女士帕特里夏·穆尔,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潜心研究老年人的需求。但她很快发现许多老年人不愿意谈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她每当与老年人交谈时,得到的答复都是:“我很好,亲爱的。不用为我担心。”她知道,他们是害怕如果自己不能做饭、不能洗澡的事被人知道了,他们就会被送进养老院。

穆尔正愁无法进一步了解他们,在一次聚会时她偶与一位化妆师交谈,忽然有了主意:把自己扮成老妇!于是,经过化妆,她扮成一个面容衰老、行动迟缓、耳目失灵的老太太。为了真正了解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她不辞辛苦用3年时间走访了116个小城市,接触了成千上万个老人,几乎所有的老人都能坦率地对她谈论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困难。她的工作终于达到了目的。

第五,寻找共同的话题。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交往。而社交能力的高低,很重要的表现就是说话能力。与人交往的主要方式是交谈。首先是能够谈得来,然后才会有其他形式的交往。双方没有交谈,就不可能发展友谊。能不能把对方的“话匣子”打开,则是双方能不能进一步交谈的关键。很难想像只有一个人在说,交往双方就会建立起牢固的友谊。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时陌生人见面,常常无话可说,或者没话找话地搭讪几句后再次缄口;有时一个人很想和他人搭话,但说来说去总是话不投机、不欢而散;还有的人说话不看场合、不看对象,不得体、不礼貌,没说几句就让他人讨厌,甚至会因某句话而激怒他人。

相反,邂逅相遇,有的人就能与对方一见如故,三言两语就与对方聊熟,赢得他人的喜爱;萍水相逢,有的人也能与对方谈得热火朝天;还有的人走到哪儿,朋友就能交到哪儿。这种人处处受欢迎的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在于他有着高超的交际艺术:从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谈起。

有的人与陌生人相见,只凭个人兴趣,不顾对方的需要,尽管是夸夸其谈,最后也只能是孤掌难鸣。相反,也有一些人,完全抛弃了个人交谈的兴趣,过分地揣摸对方的喜好,同样无法发挥自己的谈话水平。这两种做法,都带有极端性质,因此难得要领。与陌生人谈话,不能仅仅考虑“我想说什么”或“他愿听什么”,而是要弄清“我们都想说的是什么”,找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才能使双方都产生交谈的兴趣,这样既避免了自己的局促,也不至于使对方感到尴尬。

如何寻找共同的话题呢?大致需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同点推测对于陌生人,先不要急于考虑应和他谈什么,而应首先分析他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特点,哪些方面可能成为双方共同的话题。譬如,对方是知识分子,就可以与他谈谈职称方面的问题;对方是商人,就可以与他谈谈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对经济的影响,还可谈谈具体的商业经营方面的问题等。这是交谈前的十分必要的心理准备。有了这种准备,谈话就有了一定的目标和方向,可减少盲目性。

同点选择就是根据你的推测来与对方交谈,这样,你就有了主动权。通过试探性的交谈,逐项排除不同点,最后选择一个“共同点”,作为交谈的主要话题。

同点发挥找到了一个“共同点”,就可能发现更多的“共同点”。这就要求在交谈中不断注意捕捉对方言谈中流露出来的有关信号,并不断“借题发挥”。

心理学研究证实,共同的观点是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共同点能够使交际双方产生“自己人效应”,因而较容易地与对方交流,较容易产生友谊。

有人说:“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一种啤酒为什么比另一种啤酒好,但你的朋友,不管他知识渊博与否,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影响力。”

因此,为了激起双方心灵及感情上的共鸣,使双方更迅速地沟通,我们应努力寻找共同点。许多著名的演讲家都善于求同,找寻与听众同样的话题。让我们来看一看林肯的一次演讲:

“南伊里诺州的同乡们,肯特基州的同乡们,密苏里州的同乡们,听说在场的人群中,有些人要和我为难,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因为我也是一个和你们一样爽直的平民。为什么我不能和你们一样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呢?好朋友,我并不是来干涉你们的人,我也是你们中间的一个,我生于肯特基州,长于伊里诺州,和你们一样是从艰苦的环境中挣扎出来的。我认识南伊里诺州和肯特基州的人,我也认识密苏里州的人,因为我是他们中间的一个。而他们也应该更清楚地认识我。如果他们真的认识我,他们就会知道我并不想做一些对他们不利的事。……”

面对一群“要和我为难”的人的演讲,的确令人心慌不安,但林肯从容不迫,整个演讲的开头都在强调一个问题:他和听众们是相同的人,同样生长于此地,同样是爽直的平民。这样,双方的距离近了,气氛也友好多了。

美国有一部电影叫《小贵族》,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性格特别怪僻的庄园主,因年事已高,需要有人继承遗产,便把他从不愿见的儿媳妇及孙子召到自己的身边。这位儿媳妇由于出身低微,一直得不到他的承认。

庄园里及家里所有的人都怕这个怪老人,唯有他的十来岁的小孙子例外。他认定了对方就是位需要人陪伴的老人,完全不去想老爷爷会不会喜欢自己、会不会把遗产给自己这种令人不安的事情。

小孙子纯真坦然地与老人对话,和老人聊天,拉家常,陪老人散步,邀老人一块玩儿童游戏。他带给老人轻松自然的快乐,使其性格有了很大转变。

虽然这个小孩不可能有明确的主观意识,但他的做法的确给人启迪。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交流感情,每个人都有人的共性,有人的喜怒哀乐,有人的七情六欲。上述老人由于其怪僻的性格,人们躲避他、害怕他,只会使他更孤独、更怪僻。小孙子正是利用了自己无瑕的童心,唤醒了老人的感情世界,温暖了老人孤寂的心。可以说,老人所“求”的,是人类共有的天性。

陌生人相见,双方都有一种戒备心理和距离感。而现代社会,又离不开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初次交往彼此间印象的好坏,对双方的再一次交往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我们都希望能给对方留下一个积极交往、乐于进取的好印象,而这又很不容易,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前面我们讲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彼此下的印象,叫“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形成“第一印象”。这是双方今后继续交往的依据。积极的、良好的印象,有助于继续交往;而不好的、较差的印象,则往往会使对方产生拒绝交往的想法,使关系了结。因此可以说,第一印象直接关系到交际的效果和前景。

所以,我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就要特别重视并利用首因效应和第一印象的作用。衣着修饰是特别要注意的。

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好像服饰打扮可随便一些。但是,在社交时,我们却要注意服饰打扮对对方心理上所造成的影响。

美国《探询者》杂志曾进行了一项试验,来看一看处于困境、急需帮助的女性,哪一种最容易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他们设计了5种截然不同的妇女形象:孕妇、老年妇女、衣冠不整的嬉皮士、仪表齐整的职业妇女和打扮入时的性感女郎。

试验时,他们聘请了一位年轻的女演员莎莉扮演5种不同身份的妇女,站在佛罗里达州一号公路的一辆抛了锚的小汽车旁边,手举“停车”牌,向过路的汽车司机请求帮助。

第一次,莎莉打扮成一位衣着入时的高级女行政人员。她举起停车牌,一分半钟之后才有人停下来愿意帮助。这时,已经有62辆车开过去了。

第二次’,莎莉扮演了一个孕妇,结果有100多辆车从她身边驶过后,才有一辆朝相反方向行驶的汽车调转方向,前来帮助,而这次的等候时间是两分半钟。

第三次,莎莉化装成一位老年妇女。这次她不得不等了5分钟,一直到200多辆汽车驶过,才有两个人停下车来愿意提供帮助。

第四次,她穿上褪了色的牛仔裤和大花衬衫,头戴金色假发,活像一名女嬉皮士。结果她足足等了15分钟,眼睁睁地看着350辆各类汽车和摩托车驶过,但谁也没有停下来帮忙。

最后一次,莎莉穿上紧身的迷你裙,打扮成时髦漂亮的性感女(58交往心理与交往技巧)郎。这次她非常顺利,只用了30秒就有一辆汽车“吱”地一声刹住,停在她的身边。

从这个试验就可看出,许多人只重外表不重人。但如果说人们只对年轻女郎感兴趣,那么等车时间最长的应该是老年妇女。但实际结果并非如此。因为女嬉皮士的仪容仪表一般不被人所接受。那么,从这个试验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仪容仪表确实对人们的“第一印象”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穿衣戴帽、服饰打扮还要注意交往环境、时间和交往对象的接受能力。夏天,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穿露脐装,配牛仔短裙,在城市是一种时尚,而到了农村,恐怕就很少有人能接受。同样,夏天穿着拖鞋到邻居家串门如果说还能让人接受的话,那么,如此去拜访朋友则就有点失礼了。人们的穿着打扮,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上班时一般都恪守传统,穿着正规;社交时则既可穿着较正规,也可体现个性,追求新潮;而休闲时则主要是图个轻松舒适。这三种情形下的着装,各有讲究,不可混淆。例如,女士上班时不可穿领口过低或袖口过大的服装;男士会见客人或参加聚会时不宜穿短裤和凉鞋。

有时候,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如何,会对个人事业的成败有重大影响。1960年9月,尼克松和肯尼迪在全美国的电视观众面前,举行他们竞选总统的第一次论辩。当时,这两个人的名望和才能大体上是旗鼓相当、棋逢对手。大多数评论员预测,尼克松素以经验丰富的“电视演员”著称,可以击败比他缺乏电视演讲经验的肯尼迪。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肯尼迪事先进行了练习和彩排,还特意跑到海滩上去晒太阳。结果,他在屏幕上出现的时候,精神焕发,满面红光,挥洒自如。而尼克松没听从电视导演的劝告,加之那一阵十分劳累,更失策的是面部化妆用了深色的粉,因而在屏幕上显得精神疲惫、表情痛苦、声嘶力竭。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形容的:“他让全世界看来,好像是一个不爱刮胡子和出汗过多的人,带着忧郁感等待着电视广告告诉他怎样不要失礼。”正是仪表风度上的差异和对比,帮助了肯尼迪最后获胜,使竞选结果出人意料之外。

社交必须注意语言的运用及其技巧。交往中语言能够做到文明礼貌,就可能给人留下一个修养高的印象,并使双方的感情很快融洽起来。相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蔑视侮辱、出言不逊,只能使对方反感,甚至厌恶,使交际失败。

许多服务行业规定了本行业的服务用语及忌语,让服务人员礼貌待人,一方面是为了给顾客一个好的印象,而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这一举措,扩大本行业的声誉,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很多,如:您好、谢谢、请、贵姓、对不起、别客气、请多关照等。在社会交往中,除了上述礼貌用语外,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如: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指点说“赐教”;请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解答说“请教”;托人办事说“拜托”;向人祝贺说“恭喜”;赞人见解说“高见”;求人方便说“借光”;求人谅解说“包涵”;等候客人说“恭候”;客人到来说“光临”;看望别人说“拜访”;起身走时说“告辞”;赠送物品说“惠存”;物归原主说“奉还”。在平常社交时,要注意尽量不说口语化的语言。例如,间别人姓名要说:“您贵姓?”“怎么称呼?”而不说:“您叫什么名字?”同样的,问年龄也不说:“您今年多大年纪?”而是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发问。如问老年人:“您高寿?”而问中青年男士,则一般把对方往小里说。如对方约40岁,您可说:“您看起来很年轻,有35岁了吧?”因为希望自己年轻,是人之常情。而对女士,一般则不间对方的年龄,除非她自己说出来。

一般来说,社交中做到礼貌说话并不难,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一是要把“请”和“您”字时时挂在嘴边,即使对方是很要好的朋友、亲近的熟人,也应该这样。俗语不是说“礼多人不怪”吗?

二是要多用表示敬意的称呼语,即使对小孩子也应该用“小朋友”、“小同学”、“小乖乖”之类的称呼。

三是在你的言行举止有损于别人的利益或可能给别人带来不悦时,要及时表示歉意。要多用“对不起”、“劳驾”、“给您添麻烦了”、“真不好意思”之类的客气话。

四是要把带有命令和要求的语气的祈使句改为带有商量口气的疑问句。如说:“请把钳子借我用一下。”就不如说:“我想借用一下你的钳子,可以吗?”给人的感觉要好。

五是多用感谢语。即使是亲朋好友之间甚至是夫妻之间,也应该常常使用“谢谢”等类似的感谢语,以示对对方相敬如宾,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感激之情。这既是一种感情的润滑剂,又是人们进行社交所必备的交际语言。

但是,礼貌说话并不是指过度的恭敬与客气。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度”。假如你到一个朋友家里,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话,他都唯唯而答;和你交谈时,总是满口客套,唯恐惹你生气。这样,你恐怕会觉得坐立不安吧!所以,双方开始会面时说几句客气话不成问题,若继续说个不停就不太妥当了。说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双方的感情,而客气话则恰恰如横在双方中间的一堵墙,给人以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如果不把这堵墙搬走,人们只能隔着墙作极简单的敷衍酬答。所以,客气话要说,但不要多说,要说得恰到好处。

李白在一首诗里写道:“眉语两目笑,忽然随风飘。”一首歌里也唱道:“相逢开口笑,握手问个好,同志间怎能不打交道,礼貌待人多么重要。”由此可见,笑对于社交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笑有多种类型。人的面部表情千变万化,但在交往中最多的面部表情还是笑容。我们日常常见的笑有微笑、欢笑、大笑、狂笑、苦笑、奸笑、傻笑等。笑有发自内心的,也有仅仅是出于礼貌的,更有故作笑脸的。但是,无论如何,在社交中的人们,要取得理想的社交效果,就必须学会笑,尤其是微笑。一个人如果不会微笑,在生活中将会处处感到困难。如果你能常面带微笑,而且是衷心的微笑,它会使你的人际关系比较融洽和谐,同时也会影响你的气质和性格,并使之得到改善。所以说,笑是一种行动,而且这种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

微笑的作用。微笑是可以贯穿整个社交过程、给人以愉快感觉的一种面部表情。其他类型的笑有的要看交际场合,有的则是在社交中要避讳的。

微笑是社交场合最富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它表现着人际关系中友善、诚信、谦恭、和蔼、融洽等最为美好的感情因素。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如能充分意识到微笑的价值,并在各种场合恰如其分地运用微笑,就可以传递情感,沟通心灵,征服对手。

一次舞会上,一个美丽的姑娘一直坐在角落里,显得高傲、冷漠,俨然是童话王国中的白雪公主。整个晚上也没有人请她跳舞。说起原因,别人都说她太冷漠。“你们说我冷漠?”她吃惊地为自己辩解,“看看那些小伙子吧!也不知道他们都怎么了,一个也不来请我跳舞,而实际上并不是我不想跳。你再看看那个邋遢鬼,长得不漂亮,可是每个舞她都在跳。难道我不如她?”是的,她说的那个女士,其身材和长相的确都不如她,但她对每一个小伙子都投以甜蜜的微笑。其实秘密就在这里。而漂亮的女郎的脸上冷冰冰的,给人的信息是:“走开,别想接近我。”有哪个小伙子想自讨没趣呢?

与人初次见面,给对方一个亲切的微笑,在一瞬间就会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消除双方的拘束感;与朋友见面打个招呼,点头微笑,显得和谐、融洽;老师对学生报以微笑可以使他们消除紧张感,同时,敬畏感就会被信任感和亲切感所代替;上级给下级一个微笑,会让人感到领导的平易近人,并有可能对其工作积极性产生正面的影响;服务人员面带微笑,顾客就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而顾客对服务人员报以微笑,则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与理解。

微笑是一种交际艺术。闻名于世的希尔顿饭店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扩展到七八十家,散布在世界各国。集团的总裁经常不断地到各地视察,向各级人员询问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

微笑是很文明的经营哲学,也是很高明的交际艺术。试想,如果饭店旅馆只有第一流的设备而没有第一流的服务员的微笑,顾客会认为你给他们提供了最喜欢的东西了吗?当然不会,因为缺少了美好的微笑,正如在花园里失去了春天的太阳与春风一样,一切美丽的景物都将黯然失色。假如我们是旅客,我们是不是宁愿住进虽然设备陈旧却处处见到微笑的饭店,而不愿走进只有一流设施而见不到微笑的地方?有位外商曾对他的秘书说:“我宁可用一个会笑的小学生,也绝不雇用不会笑的经济学博士去接待顾客。”这话应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被誉为“永恒的微笑”,它给全世界各国的人们以共同的美的感受。美丽的笑容,犹如桃花初绽,涟漪乍起,给人以温馨甜美的感觉。

在与人交往时,你遇到快乐、兴奋或幸福时,都应该而且能够露出自然的笑容。但是要注意的是,微笑一定要自然坦诚,发自内心,切不可故作笑颜,假意奉承。在正式场合不能放声大笑,在各种场合都不能没头没脑地边看别人边哈哈大笑,倘若那个人身上有什么可笑的地方更不行,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失礼。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俗语,叫“抬手不打笑脸人”。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笑脸的作用:违章司机受到交通警察的训斥,往往故作笑脸,可能就不会被扣驾驶证;市场上的个体户面对管理人员的检查,也常常是笑脸相迎,以使自己的过错所受处罚能够减轻,而且往往能够收到预期的目的。由此可见,笑能将怒气挡在对方体内,阻止他的进攻,从而使自己不失毫厘。

例如,一位顾客从食品商店买了一袋食品,打开一看,都发霉了。他怒气冲冲地去找营业员:“你们店卖的是什么东西?都发霉了!这不是拿顾客的健康开玩笑吗?!”

几位顾客闻声围了过来。

营业员笑容可掬,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没想到食品会坏,这是我工作的失误。非常感谢您能给我指出来。您看是退钱呢?还是换一袋?”

面对这诚恳的微笑,顾客还能说什么呢?

微笑还是一种手段。外交家们就非常注意微笑的作用,经常利用微笑作为外交手段。周恩来先生就以“微笑外交”闻名于世。日本人也曾成功地利用了微笑外交,迷惑了对手。

1941年,日本特使与美国国务卿赫尔举行会谈。此时的罗斯福政府,虽然愿意与英国联合共同对德,但对于东方的德意志——日本,却是持妥协态度的。当会谈结束时,美方人员看到日本特使面带笑容的愉悦神情时,都认为美日关系前景令人乐观。但是,当白宫里还留着日本特使微笑的余韵时,珍珠港事件爆发了!美国舰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日本飞机炸得一塌糊涂。罗斯福总统气得对全美国公民大呼:这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白宫怎么也没有想到,日本特使那可亲的笑容里,竟藏着一把利刃。

再如,一位德国工程师到日本去磋商合同问题。在日本期间,他受到热情的招待。谈判桌上,当他提出意见时,日本同仁微笑着频频点头。当他启程回国时,日方要他静待回音。三个星期后,回音来了——他的意见,半数以上被否决。德国人惊呆了,没想到日本人那礼貌的“微笑着点头”竟代表相反的意思——严肃地摇头。这里,日本人就是用微笑虚设了一个有害于别人的答案,却用行动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他们自己的回答。

微笑的表现方式。不要以为只有面对面地交往才能体会到微笑的作用和魅力。其实,你的声音也能传达你的感情,表现出你的心情。

遍布美国的电话公司有个项目叫“声音的威力”。在这个项目里,电话公司建议您在说话时要保持笑容。因为您的“笑容”是由声音来传达的。

俄亥俄州一家电脑公司的经理曾说:“我为了替公司找一个电脑博士几乎要了我的命。最后找到一个非常好的人选。经过几次电话交谈,我知道还有其他几家公司也希望他去,而且都比我的公司大又有名气。我问他为什么放弃其他的机会而选择了我们的公司。他说:其他公司的经理在电话里都是冷冰冰的,商业味很浓。但你的声音,使我听起来似乎你真的希望我能够成为你们公司的一员。我相信我在听电话时您是笑着的。”

所以,我们在社交时,见到别人一定要愉快,如果你希望他们也很愉快地见到你的话。

老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总是要求自己能够面带微笑,以把美好的心情传达给学生们,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听课。当然,在讲课过程中,老师也会时不时地插上一两个小故事、小幽默等,不断调动学生的兴奋神经,使授课的过程充满欢乐。

著名作家池莉在其《不敢与你同哭——致张洁》一文中,描述了她第一次见到张洁的情形:

“与张洁见面来得非常偶然和突然。去年有一天的傍晚我从武汉飞到北京,到了北京没坐五分钟,一个朋友拿起电话和张洁通话。话筒里的声音十分清晰,传出张洁楞崩崩脆生生的一口陕西话。在此之前,我与张洁曾通过长途电话,她分明好端端一口普通话,讲起来挺知识妇女的。这里你吃了没有我吃了没有热热闹闹活似一个陕西米脂的婆姨。为什么是米脂?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米脂的婆姨漂亮。原来张洁还是一个挺爱逗乐的人。我开心地笑起来。这一笑朋友就问张洁你猜这是谁?张洁说谁?朋友说池莉,池莉刚到北京。张洁说太好了!张洁立刻不由分说地让朋友陪我到她家。按一般常规,这是不是太仓促而且天色也太晚了点,张洁却说什么呀,快来!今晚挺有意思,你们马上来并且马上出门,打的!

这一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其热情洋溢不拘俗礼的态度活灵活现,十分得爽人(是电话把欢乐和微笑传达给了对方——编者注)。我永远对意外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于是我们很快出门跳上一辆出租车。

于是,我要说张洁是青春的。不是年龄而是精神。‘真正的见面是在张洁的门廊里。她出来迎接我们。房门半开着,从她身后追出一道光亮勾勒出她的大概模样和体态。张洁笑盈盈地张罗着给我们拿拖鞋(这是张洁热情好客的一种行动——编者注)。……

初次见面,坐在她家客厅的沙发上听她讲话,听大家讲话,吃她削的水果,喝一小杯葡萄酒。从前读张洁的文章与眼前的张洁悄然融为一体。

那天晚上,张洁倾尽热情招待朋友。她青春快乐得像个女孩子。她伶牙俐齿也如孩子一般童言无忌。那天晚上几乎全是愉快的话题,张洁一直笑容满面,也使朋友欢声笑语。

事实上,我知道张洁有恙在身,张洁的母亲去世了,张洁的女儿远在国外,张洁刚刚在家具的事上受了商人的坑。张洁有她许多的苦但她没说。

于是,我要说的是张洁这个人生怕朋友不愉快……”

由上面的叙述我们可看出,张洁是多么懂得交际中微笑的重要性,又多么娴熟地运用了微笑的传达技巧。她自己有许多的苦恼,但朋友第一次登门拜访,她却一直很高兴,“一直笑容满面”,怎能不让朋友感动?这样的人怎能会没有更多的朋友?

虽然名字仅仅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标识之一,但能记住对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来,就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一般人对自己的名字比对地球上所有的名字加起来还要感兴趣。

记住对方的名字能赢得好人缘。美国有个人叫吉姆·法里,从小就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但他有一种使别人喜欢他的才华——记住别人姓名的惊人能力。因此,他在46岁前,就有4所学院授予荣誉学位,成为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美国邮政总局局长。一次,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我能叫出5万人的名字。”不要小看这一点。这项能力曾使法里先生帮助富兰克林·罗斯福进入了白宫。

还是在吉姆·法里为一家石膏公司推销产品的那几年,他就建立起一套记住别人姓名的方法。开始的时候,每认识一个人,就问清楚他的全名,他家的人口,他干哪一行,以及他的各种情况。他能把这些资料全记在脑子里,第二次,即使是一年以后,当他又碰到那个人的时候,还有办法拍拍对方的肩膀,询问他的太太和孩子以及他家后院的那些蜀葵。这也难怪有一群拥护他的人!在罗斯福竞选总统时,吉姆·法里就每天写几百封信,然后跳上火车,在19天内,足迹遍布20个州,行程1. 5万英里,跟他所认识的人一起进餐或喝茶,进行发自肺腑的谈话。

毛泽东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不仅能记住别人的名字,也能记住有关这个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1958年8月,毛泽东到济南视察,正逢济南军区召开党代表大会。8月9日下午3时30分,毛泽东在接见了大会代表之后,在长征中一直担任其警卫员、时任昌潍军分区副司令员的陈昌奉经请示有关领导去见毛主席。他来到主席面前,慌忙地敬了一个礼,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主席惊喜地说:“陈昌奉吗?”陈昌奉急忙答:“是我!”主席伸出宽厚的大手,陈昌奉连忙用双手紧紧握住。主席感慨地问:“离开十几年啦!你好吗?”陈昌奉答道:“12年啦,主席您好。”接着,主席又关切地问:“你回过家吗?”“1953年回去过。”主席又问:“是回宁都老家吗?”“是宁都。”主席又问:“家里怎么样?还有什么人?”陈昌奉一一作了汇报。他没想到一个日理万机的国家主席对这些事情还记得这么清楚。

在日本古代有个很有名的政治家叫叮田忠治。他是个其貌不扬的矮小男子。但他有个他人无法模仿的能耐,那就是他对于人的名字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一本事帮助他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政治家。他到各地去演说时,常和当地的政要和有权势人士碰面。只要是他曾经见过面的人,他都可以叫出其名字。“叮田先生真的把我当成朋友,连我孙子的事都记在心上!”这种热情的态度的确让人感动。虽然没有什么道理可说,但这的确就是叮田先生成功的地方。

记住对方的名字能使对方受到鼓舞。我们知道,每个人在别人面前都有表现欲,对方记得自己的名字,而且叫得出自己的名字,这正是对方认同自己存在的证据。所以,在社交中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就要能一次就记住对方的名字并且留意对方身边的事。

在我国南方一个城市里,一个企业家曾说起过这样一件事:

当初在接手承包这个厂子时,心里并不踏实。因为他学的专业是机械,而当的是电子行业某厂厂长。再说生产效益好的、一切顺当的企业,别人也不会让你承包的。有天晚上,正当他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之际,有人叩响了他的房门。来人是厂里的资料管理员,50岁出头,微弯的身躯,显得有些卑琐。

“您是李明吧,快请坐。”厂长脱口叫出了来者的名字(请注意,记住对方的名字,这是厂长的第一胜招)。

“是的,是的。”来者有些惊讶:厂长认识自己。他的心里与其说是欣喜,倒不如说是更多地充满了感激。因为,厂里的职工知道他大名的并不多。大多数人叫他“老李头”。

“厂长,您没事吧,我来打扰您,有件事不知该说不该说。”李明嗫嚅着说,“李明同志,我正想抽空登门拜访呢,想不到您先来了。你这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学博士,该为我厂出出点子啦。”(对其历史资料非常熟悉,这是厂长的第二胜招)。

这一下,更让李明感动不已了。自50年代初回到祖国后,没干上几年,就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运动对象”,几十年来,原来那风流倜傥的青年博士,早已被人遗忘,抛弃在一个小小的资料室里,变成一个卑微、懦弱的小老头了。这些日子里,他从新上任的厂长身上,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正是为了这个,他才下决心前来找厂长谈谈自己心中的一些设想。可就在三分钟前,他叩响厂长的房门时,心中还是忐忑不安的。这会儿,他只有一个思想:厂长是可以信赖的,自己会有用武之地的(厂长的两个胜招已经发挥作用)。

这一晚,李明说出了他的全部设想,这也是他平生最长的一次讲话。新厂长除在一些不太清楚的地方插问几句外,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听着、记着。谈话结束时,东方已露出了一丝晨曦。

后来,正是这位“老李头”的建议为这个厂带来了活力,他本人也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兼副厂长。

所以,记住别人的名字,尤其是在一些正式场合和上级与下级谈话时,对对方一是表示尊重,二是可以使对方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甚至于感到自己在你心中是重要的。

从交际心理看,人们初次见面交谈,没有人不愿意受到对方的接纳和尊重。能不能尽快搞清对方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往往是你对这个人是否重视和是否感兴趣的标志。如果你和人家相识,连人家的姓名都记不住,甚至张冠李戴,就会失礼,令人尴尬,必然会影响交际效果。

名片要突出特点。现在人们进行交往,尤其是初次见面,一般都互递名片。名片看似一个小东西,但用好了却能发挥大作用,既可使自己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又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名片上简单的自我介绍,最好能突出特点,便于让人记住你。千篇一律的名片往往只能起一时的介绍作用,而特点突出的名片则能使人终生难忘。有人可能会说,哪有这么玄?实际上,只要你的名片能够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就真的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我国著名的青年舞蹈家杨丽萍的名片上印着像“孔雀头”手型剪影的特有标志,将其优美的孔雀舞姿再现于名片之上。棋圣聂卫平的名片上部是漫画肖像,中部用钢笔签字,下部是围棋谱局,图文并茂,看名片如观其人。剧作家沙叶新的名片上,特意画了一幅略带变形的眼镜,镜片竟是一哭一笑两张脸谱,透出了剧作家的幽默和职业特征。相信任何人看了上述三人的名片,都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的。

递接名片的技巧。一般人见面时互递名片,这是一种礼貌。但有部分人接过名片后,往往顺手收进衣袋里,或先搁置一旁,这种做法对记住别人是不利的。最好是先将名片拿在手里,在不影响交谈的前提下,不时地看上两三遍,这样就能很快记住对方的姓名和职务。接过名片后直接放到衣袋里,会给人一种敷衍的感觉,影响别人与你交谈的兴趣和深度。

手写的名片。有的时候,我们手头确实没有名片,但可以用一些补救的方法,譬如,可以用手写的方式把自己的姓名、住址、联络方法(电话、传呼等)写在小纸卡上。其实,手写的名片才是最高级的名片。在大家都以印制的名片进行交往时,你用手写的“名片”,这本身就说明了你的“标新立异”,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但是,手写的“名片”最好不要随便找张薄而便宜的纸就算完了。那些在重要的场合中以“用完了”或“忘了带”来解释自己的人,可说是最失礼的了,这说明你连最起码的诚意都没有。因为名片不仅仅是介绍自己的情况,它还表明了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我们强调第一印象的作用,在社交时要注意利用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凭第一印象就肯定或否定一个人。现实生活中,陷入第一印象误区的人有很多很多。

下面的例子摘自《韩非子·说难篇》:

弄臣弥子假一直得到卫灵公的宠幸。有一次弥子假的母亲病了,他得知后便偷来卫灵公的车子连夜赶回家去探望。按照当时卫国的法律,偷乘国君的车子要处以刖刑(砍脚)。但由于卫灵公对弥子假非常偏爱,因此,他认为弥子假宁可冒犯法律,也要回家探母,这恰好证明了他的孝顺,这是值得称道的行为。弥子假由此逃脱了惩罚。

还有一次,弥子假与卫灵公同游桃园,他摘了个桃子吃,觉得很甜,就把咬过的桃子献给了卫灵公。这样的事如果是别人做的,卫灵公肯定要对其进行处罚,因为这是对国君的冒犯。但是,由于是弥子假做的,卫灵公却对其大加赞赏,说他有爱君之心。

后来,弥子假年老失宠,卫灵公由不喜欢他的外貌开始,进而否定他的品质以至他的一切。以前曾被卫灵公夸奖过的这两件事,现在也成了弥子假“欺君之罪”的证据了。

这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思维定式。对某人一旦有了某种印象,就很难消除。“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样一种现象。因为人们对对方有了一种好感,因此,无论对方做什么、怎么做,都觉得是对的。古人的“疑人偷斧”,也是如此。怀疑是邻居儿子偷了斧子,看他走路的姿态、脸上的表情、平时的一举一动怎么看怎么像是偷斧子的样子;而一旦找到了斧子,再看邻居的儿子,怎么看也不像偷斧子的了。

有的人在进行社交时,往往以衣着、仪表取人。看到别人长得英俊点,穿戴整齐点,就热情;而对那些衣着平常、相貌平平甚至更差一点的,则报以冷眼,产生一种厌恶和鄙视感,好像与这些人打交道,自己就矮了一些似的。当然,一个人讲究仪表、穿着整齐,就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但是,作为他人就不应以仪表和穿戴取人,甚至产生鄙视心理,对人产生不敬言行。这样会给交际场合带来不和谐的气氛,同时也会使对方对你产生一种轻薄、无知、无修养的印象。

国外曾有一位知名的作家,平时不修边幅,对自己的形象不太注意。一次,他应邀到朋友家参加宴会。进门时,仆人见他穿着普通,像个平民百姓,就没有让他进去。他回家后换上西装,到了朋友家,在吃饭的时候,他拿起自己的西服,说:“吃吧,吃吧。”主人对他的做法甚感奇怪,问其情由,他说:“你们不就是因为我这身衣服才让我进来的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