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天命观念的消极转变_孔子的故事

天命观念的消极转变_孔子的故事

时间:2022-04-2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天命观念的消极转变_孔子的故事由于五十多岁时曾有过短暂的从政辉煌,所以,孔子在那时更倾向于天命所昭示的积极的方面。无论孔子多么不希望如此,但事实毕竟是事实。总而言之,“天命”这个充满神秘主义的色彩的观念,在很大意义上是指示孔子政治思想和前途之盛衰进退的征兆仪。天命曾给过他积极的促进,而如今,天命已成为消极的藉口和庇护了。

天命观念的消极转变_孔子的故事

由于五十多岁时曾有过短暂的从政辉煌,所以,孔子在那时更倾向于天命所昭示的积极的方面。但不幸的是,从长期流亡中的遭遇来看,似乎天命的运作方向已发生了变化——当然是向着大势已去的方向。无论孔子多么不希望如此,但事实毕竟是事实。假如天命真还有一丝“将降大任”的意味的话,为什么君主们都不委之以大任,反而将重职都给了他的弟子呢?而他的从政弟子如冉求等人,又为什么不能贯彻他的政治理想呢?这无疑是说,他的政治追求,不仅无法由他本人实现,而且也不会有人继承下去,所有这一切都不能不使孔子对天命的认识有所变化。《论语•阳货》载:

子日:“予欲无言。”子贡日:“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显然与他一向坚持的“述而不作”的精神格格不入,与他前一时期四处奔走、劝君说臣的行动也是很不一致的。这时候的天是什么呢?天已给人安排好了一切。人之遭遇,如同四时与百物一样,自有其规律,人要想生存,只能适应而不能违背之。

在另外一个场合,还是子贡:(www.guayunfan.com)子日:“莫我知也夫。”子贡日:“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3]

此时,他只希望天能知道他的心思,知晓他的行为就可以了。至于说他还能做些什么,似乎并不是他所关心的。显然,天在这里的积极意义并无多少。说到命,董仲舒的一段总结颇可说明孔子此时的境况:

颜渊死,子日:“天丧予”,子路死,子日“天祝予”。西狞获麟,日“吾道穷,吾道穷”,三年,身随而卒。阶此而观,天命成败,圣人知之,有所不能救,命矣夫。[4]

命的真义是“有所不能救”,这可不是孔子五十多岁在鲁从政时的心境和想法,那时的孔子更倾向于认为自此而后天下之事“无所不能救”,也很难想象自己会有“天丧予”和“天祝予”之类的呼喊。

总而言之,“天命”这个充满神秘主义的色彩的观念,在很大意义上是指示孔子政治思想和前途之盛衰进退的征兆仪。天命曾给过他积极的促进,而如今,天命已成为消极的藉口和庇护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