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学生价值观念转变的消极方面

高校学生价值观念转变的消极方面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建立,大学生越来越将物质利益的获取作为自己的首要价值观念。同时,据调查显示,功利主义思潮不断地渗透到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弱化了大学生的伟大理想,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庸俗化。过度的消费主义和享受主义侵蚀了部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使得部分大学

二、高校学生价值观念转变的消极方面

大学生价值观多样化的态势一方面能给高校带来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会诱发自由放任和分散无序的有害现象(刘允正等,2009)。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各种社会思潮应运而生。在诸多价值观中,有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能推动经济发展,保护政治的稳定;有的则侵蚀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一,政治意识模糊,社会责任感淡化。

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多数学生在政治思想上积极健康向上,但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判断又表现出某种模糊的政治意识。大多数大学生都对国家政治和社会时事较为关心,能够主动地去了解和关注国家和社会,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了解时政的积极性不高,个别人甚至对此漠不关心,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社会所提供的娱乐项目也越来越多。大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被外在的不当消费所引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物质消费和过度享受方面,从而不关注国内外政治事件,造成政治意识模糊。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认为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中政治参与的成本太高,不能达到良好的政治参与效果。他们忽视了目前相对多元化的政治诉求工具,没有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及相关政策的信息表示“很关注”的占19%,表示“较少关注”和“不关注”的共占31%,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一定的政治意识,漠视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政治事件,对国家的重要政策不感兴趣,这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另一项调查显示,与别的同学“经常讨论”和“偶尔讨论”腐败、贫富两极分化、民生等社会时事问题的大学生共占90%,其中“经常讨论”的占23%。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存在主动关心社会问题的主观思想,但“经常讨论”的却不足3成,显示了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多元化、政治意识模糊、政治立场不坚定的显著特点,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亟需加强。在“政府召开关于水价涨价的听证会”的问题选项中,40%的大学生未选择“当然去,这是我的权利,我要发表我的意见”,这表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程度过低,认为合法的政治参与表达自身的政治意愿是没有实用的行为,“利己”思想倾向严重,不关心公共事业和公共问题,缺乏社会责任感。

第二,理想意识淡化,价值取向功利主义。

朝气蓬勃、富于理想、充满活力一直是青年群体的内在精神价值,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评价。但是,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群体,他们涉世不深、追求理想,但同时又相对敏感、远离现实,使其在价值取向上面临着价值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姚迎春,2005)。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建立,大学生越来越将物质利益的获取作为自己的首要价值观念。在当代社会,合理的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必须要以宏伟的理想和信念来指引自己的前进方向,否则很容易落入歧途。根据调查显示,“一直有明确的目标与信念指引”的大学生仅占35.3%,认为“目标与信念没有用,只要跟着感觉走”的占到4.4%。体现出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意识淡漠,价值取向发生倾斜,出现了理想失落、信仰危机、精神支柱倾斜等现象。

同时,据调查显示,功利主义思潮不断地渗透到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弱化了大学生的伟大理想,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庸俗化。在一项调查中,43.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更为“现实功利”,选择“理性务实”“冷漠自私”“更具理想、热情”的分别占19.3%、15.7%、21%。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注重经济利益,过分地强调金钱所带来的物质享受,丧失了纯真的理想和伟大的信念。有的大学生认为读大学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甚至把唯经济利益性作为自己大学学习的路灯指引,价值取向功利主义。

第三,自我意识增强,思想观念个人主义。

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价值取向自我化,追求独立人格,普遍强调个性张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强烈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动机,大都信奉自我肯定、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观念。调查显示,他们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提高,巨大部分的大学生不愿受到父母、社会过多的限制,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独立性提高,崇尚自由自主、自强的特点。

然而,在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个别大学生存在个人中心主义和自私自利倾向,在打扫宿舍时,有7.5%的大学生选择“只打扫自己的位置”,选择“把外面的走道也扫了”的仅占14.9%。这说明不少大学生只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缺乏对维护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的热心,不关注他人的利益,存在个人中心主义的思想。另外,信奉自我肯定,将“我就是我”“走自己的路”等作为座右铭的大学生占到39.3%。这些结果可以表明当代大学生更加强调自我,以“我”为中心,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提高,要求父母、社会少给他们限制,要求有自己的个性、价值和尊严,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反对迷信和盲从。

第四,消费观念超前,思想行为享乐主义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各种理论流派的涌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并悄无声息地在高校中迅速蔓延。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思维活跃、观念新潮、追求时尚,易于接受新事物,同时他们认知能力差、辨别力弱、价值观念尚未成熟,因此“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虽尚未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话题,但已深刻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

当前,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等不合时宜的消费理念充斥着校园。调查显示,在89.6%的大学生经济不独立的情况下,面对商品推销时无法抵抗住诱惑,“接受过各种商品推销并购买”的大学生占61.7%,这表明当代大学生消费欲望强烈,消费观念超前,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

同时,宣扬享受的享乐主义思潮也在当今大学生中滋生和蔓延。尽管他们当中主流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是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积极进取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追求享乐主义,道德观念中的艰苦奋斗精神有所弱化,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偏重于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追求物质享受,关注感官享受,忽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调查显示,44.4%的大学生精神状态表现为“积极进取”,表示“提不起精神”的占32.8%。过度的消费主义和享受主义侵蚀了部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使得部分大学生呈现出一种消极颓废的价值取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