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西太后垂帘听政事的故事

西太后垂帘听政事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西太后垂帘听政事咸丰与奕本是最要好的兄弟,如果生在普通人家,他们的这份手足情可能一直不会破裂。咸丰死后,担心奕威胁皇位,在遗诏中特意没有将他任命为赞襄政务大臣,这让奕十分恼火,面对政敌肃顺等人的不断打压,他决定进行反抗。此时,两宫太后也受到肃顺等辅臣的胁迫,心里颇怀不满,为了摆脱八大辅臣的掣肘,实现垂帘听政,她们想到了恭亲王奕。奕得知后,欣然赞同。

西太后垂帘听政事

咸丰与奕本是最要好的兄弟,如果生在普通人家,他们的这份手足情可能一直不会破裂。然而,他们却偏偏生在皇室,为了至高无上、诱惑不尽的皇权,他们开始变得疏远,直至最终兄弟失和。

咸丰死后,担心奕威胁皇位,在遗诏中特意没有将他任命为赞襄政务大臣,这让奕十分恼火,面对政敌肃顺等人的不断打压,他决定进行反抗。

此时,两宫太后也受到肃顺等辅臣的胁迫,心里颇怀不满,为了摆脱八大辅臣的掣肘,实现垂帘听政,她们想到了恭亲王奕。奕得知后,欣然赞同。最终,他们联合实施了一场影响大清命运的宫廷政变。

兄弟不和

咸丰逃往热河后,第二年就驾崩了。这一切来得那么突然,着实让恭亲王奕不知所措。然而,让他更惊慌不已的是,皇上死前任命了八位顾命大臣,自己却“榜上无名”!

事情怎么会是这样呢?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道光皇帝有三后九子,一、二、三子都夭折了,皇四子奕为咸丰帝,皇五子奕"出嗣为惇亲王,皇六子为恭亲王奕。咸丰的生母孝全皇后死后,他就由奕的生母孝静皇贵妃抚养。从此,两人便在一个母亲的照顾下生活学习。由于年龄相仿,他们无异于一母同胞。

但即便再亲密的关系,身在皇家王室,也免不了钩心斗角。谁都渴望皇权,但皇位只有一个,按照清朝传统,它必须传给诸皇子中德才兼优者。当时,每个人都觉得奕最可能成为皇位继承者。因为他的才干在奕之上,也深得道光皇帝的喜爱。始料不及的是,皇位最终却传给了奕。

奕能得到皇位,离不开他的老师杜受田。有一次,道光皇帝带领诸皇子出去狩猎。杜受田特意告诉奕,让他到时候一箭不发。果然,狩猎最后他一无所获,道光皇帝觉得很奇怪,便问原因。奕回答说:“现在正值春天,鸟兽都处于生育之时,我不忍心伤害它们。”道光皇帝听后大悦说:“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言!”

还有一次,道光皇帝说自己老了,将不久于此位。这时候,奕又想起了杜受田的教诲,便当即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一脸孺慕之诚。道光看见他如此仁孝,心中甚是欣慰,最终下了立他为太子的决定。

不管怎么说,奕得位都有巧取之嫌,奕难免心中不服,从此,兄弟间产生了猜疑与隔阂。

奕继位以后,成了咸丰帝,兄弟之间在奕生母的封号问题上又龃龉不断。咸丰由奕的生母孝静皇贵妃抚养长大,当了皇帝后,按道理应该知恩图报,可没想到他只册封孝静皇贵妃为太贵妃。奕数次向他进言,说应该尊生母为“太后”,但咸丰一直没有答应,对此奕始终耿耿于怀,甚至私自传旨让人准备册封尊号之事,引起了咸丰的极大不满。

孝静皇贵妃去世后,咸丰还心怀前嫌,他虽然将孝静皇贵妃谥为太后,但却不以本朝家法而沿用明朝“减太后丧仪”以别嫡庶的旧例,这让恭亲王奕更加气恼。后来,咸丰又责怪奕办理皇太后丧仪疏略,罢免了他军机大臣、宗令、都统等职位。如此一来,兄弟之间旧怨未解,又添新仇。

后来随着局势吃紧,咸丰面对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为了保住大清基业,只好又重用宗室人员辅理朝政,奕精明能干,是最合适的人选,这才被重新起用。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咸丰逃往热河,留下奕为钦差大臣,负责办理谈判事宜。岂料奕的一系列外交活动让咸丰深为不满,他把割地赔款等所有失败都归罪于奕办事不力。奕有苦难言,只好强忍着。兄弟间刚刚有所缓和的矛盾,又重新激化。

咸丰身染重疾卧床不起,奕奏请赴热河行宫探望,被一口拒绝,给出的理由竟是怕两人相见徒增伤感。而真正的原因则是咸丰病重后,对奕的猜忌越来越深。不久,咸丰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召大臣肃顺口授遗诏,遗诏中任命了八位赞襄政务大臣,独独没有奕,这意味着他被排挤出领导核心之列。

作为“御弟”,竟被排斥在辅政大臣之外,确实让奕难堪。想当初,皇帝出逃热河时,把吉凶未卜的烂摊子甩给了他,自己不但每天身处危境,而且还承担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现在局势好转了,自己却被遗忘了。更让他气不过的是,一起长大的哥哥死了,自己本应该亲往热河行宫参加丧仪,但肃顺这几个顾命大臣却假借“京师重地,留守要紧”的名义,百般阻挠,只让一个非宗族的汉族臣僚陈孚恩代为前来参加治丧,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留守京师的大臣官僚见奕心中不快,便纷纷前往恭王府进言,说:“王爷系大行皇帝胞弟,论起我朝祖制,新皇幼冲,应由王爷辅政,轮不到怡、郑二王身上,肃顺更不必说。”奕虽没有回答,但他不会甘于现状,只是等待时机而已。

明争暗斗

奕与肃顺的矛盾由来已久。咸丰时期,由于皇帝对朝中老臣因循守旧的作风不满,导致新旧大臣之间的矛盾时隐时现。肃顺善于揣摩人意,经常替皇帝出谋划策,致使一批显赫朝臣被排挤弃用。

步入权力核心以后,肃顺刚愎自用,视满朝亲贵为酒囊饭袋,得罪了不少人,唯独对恭亲王奕不敢掉以轻心。奕地位显赫,精明强干,对肃顺揽权是个潜在的威胁,所以为巩固地位,肃顺拼命与奕为敌。

有一次,肃顺借户部钞票舞弊案惩办了一批人,奕的家人也涉嫌此案,没想到肃顺毫不留情,竟派人前去抄家,引起了奕的极大不满。后来,英法联军进逼京师,咸丰帝以“秋狝木兰”为借口,仓皇逃避热河,命奕留京出面议和。但咸丰帝议和是假,争取时间部署兵力是真,可没想奕真的跟洋人打上了交道,咸丰帝对此不满。肃顺趁机中伤,守旧派随之望风捕影,谣传奕将借助洋人的势力造反,使得咸丰帝对奕的猜疑也越加严重。

北京议和后,奕与肃顺又在皇帝是否回銮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奕及留京大臣多次吁请咸丰回銮,但肃顺等人却一再阻挠。皇帝前往热河,本就是肃顺的意见,他是想借此机会排挤奕,好让自己继续揽权。最终咸丰帝一再暂缓回京,使得奕与肃顺之间的仇怨日见加深。

咸丰死后,肃顺更是极力打压奕,这让奕觉得再不除掉此人,自己将来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但就凭一己之力,还是有点难度的。

就在奕不知何去何从之时,忽有人来报宫里的太监总管安德海从热河回京,现在王府门外有要事求见。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宠监,皇帝刚去世,他怎么不待在太后身边,独自跑回京城来了?奕心里虽疑虑重重,可还是不敢怠慢,连忙将其召入府内。

安德海请过安后,就说自己是奉慈禧太后密旨,前来请恭亲王速往热河行宫,共议大事。奕听后一脸茫然,自己不是顾命大臣,太后何以千里迢迢让自己去商量大事?有什么事可以找肃顺等人商议啊!再说,朝廷早就降旨不让自己前往热河,留守京师,自己如果擅自前往,肃顺这班人肯定又要抓住把柄,对自己进行打压了。在这么一个敏感时刻,奕觉得还是谨慎为好,万一这是太后与肃顺等人的阴谋,自己岂不中计了。

可没等两天,太后又遣安德海带来密旨,要求奕立即赶往热河。奕这下犯难了,思前想后,难道是太后和肃顺之间发生什么冲突了?

事实证明,奕的猜测是准确的。

慈禧与肃顺水火不相容,矛盾也由来已久。早在咸丰在位时,皇上就常命慈禧代为批阅奏折,这给她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机会,她可以从奏折中了解内外局势,观察大臣言行,熟悉朝章制度,再从皇帝的批阅中知道政务处理的方法,从中体会驭下之道。肃顺怕慈禧揽权,就在皇帝面前说她佻巧奸诈,破坏祖训,将来必定擅权,而且还暗示皇上效仿汉武帝,将慈禧废杀。慈禧得知后,心中恼怒,两人从此结下了仇恨。

咸丰帝移驾热河后,肃顺在热河行宫更是飞扬跋扈。慈禧深恐病情日笃的咸丰死后自己受到压制,便决定不再坐以待毙,必须先发制人。为了打击肃顺,她密令心腹太监安德海时刻监视肃顺的言行。而肃顺自从摆脱恭亲王奕的掣肘后,竟得意忘形起来,他戏坐皇帝宝座,内监吹捧他有天子之相时他喜不自禁等行为,都被慈禧获知,随后便告诉给了皇上。咸丰虽半信半疑,但此后对肃顺的态度也开始不冷不热了。

肃顺料定是慈禧在背后作祟,为了消除咸丰的猜疑,同时也杀杀慈禧的威风,便找机会以牙还牙。有一次,身体稍好些的咸丰帝想泛舟游玩,让嫔妃一块随从。慈禧为了博得皇上好感,亲自持篙划舟,以助游兴。没想到,虚弱不堪的咸丰帝却一不小心栽入湖中,幸亏太监们动作迅速,才没有酿成惨剧。此事本来是一次意外,但肃顺却借题发挥,他向咸丰暗示,覆舟事件并不是慈禧一时失手,而是她怀有不轨之心。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向皇帝讲述了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的先祖曾结仇的故事,说慈禧肯定有篡逆的念头。咸丰本来就在气头上,加上肃顺的煽动,简直怒不可遏,当即写下一道手谕,大意是:我死之后,一定要让慈禧陪葬,以免她日后倾覆大清基业。闻知此事的慈禧对肃顺恨之入骨(www.guayunfan.com),因此埋下了杀机。

咸丰死后,载淳继位,按清朝家法,母以子贵,慈禧应尊为皇太后。但肃顺不顾别人的提醒,依然把她与其他妃嫔一样对待,视为“太妃”。当皇后指正时,肃顺借故拖延一天,有意把两宫太后分出高低先后来。两宫并尊,却非同日,慈禧毕竟晚了一日才得封为太后。当时,因为她住在烟波致爽殿西暖阁,很自然地被称为“西太后”。而住在东暖阁的另一位太后被称为“东太后”。“东太后”称“母后”、“皇太后”,不久上徽号“慈安”;“西太后”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虽然这是件小事,但在两人微妙的关系中,却能看出肃顺对慈禧的有意打压。

肃顺深知“慈安”太后秉性宽厚和平,胸无大志,不懂朝政,尽可以蒙蔽,不足为虑,所以每每对慈安太后表面上特别敬重,保持君臣之礼。但慈禧太后则不同,在肃顺看来,她权欲很强,不能等闲视之,必须时刻严加防范。同时,肃顺对两宫太后与什么人接触、谈话的内容都极为注意,还在宫里安插了奸细。

慈禧眼见肃顺权势越来越大,如不加制止,将来自己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此时,她想到了留在京城的恭亲王奕。奕才华出众,在朝中权势极大,平日里对自己也很尊重,现在他也深受肃顺挤压,肯定心中颇有怨气,如果能把他拉到自己这边,要扳倒肃顺还是不难的。但是要想办好此事,还得取得慈安太后的支持。

终于时机来了。一天,御史董元醇上奏了一个折子,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但两宫太后将该奏折“留中不发”,这本是她们可以偶尔为之的特权。可肃顺一伙却不干了,怡亲王载垣知道后大骂道:“我朝自开国以来,就没有太后垂帘的故例,哪个混账御史,敢倡此议?”肃顺在旁边附和说:“这明明是有人指使,应严加驳斥,免得以后再有人提及。”于是,肃顺等人把“祖制”两字抬了出来,公然索要了那份“留中”的折子,继而阳奉阴违,另自加批,将董元醇的原折驳得一文不值,末后还写上了“如再莠言乱政,当按律加罪”等语。

肃顺一伙的行为,无异于凌逼孤儿寡妇,把幼小的皇帝吓得大哭,尿都撒在了太后身上。最后,慑于肃顺、怡亲王等人的压力,两宫太后被逼在痛驳董元醇的旨稿上钤了印。

肃顺等人走后,慈安太后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她本无垂帘的想法,但是肃顺、怡亲王等人咄咄逼人、跋扈独断的行为,确实让她心有余悸,于是便问慈禧:“肃顺和怡、郑诸王心怀鬼胎,企图独揽大权,我们该怎么办?”慈禧趁机说道:“除非密召恭亲王奕,否则别无他法。”慈安太后一听,点了点头。于是,两位太后拟定懿旨,再派安德海日夜兼程,赶往京师。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安德海再访恭亲王府一事。

叔嫂密谋

奕虽在京师,却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热河的动静。恰在此时,他再次得到太后的密旨,于是便以叩谒梓宫为名,日夜兼程,赶赴热河。

咸丰死后,肃顺一直也在关注着恭亲王奕的举动,闻知奕就要到热河了,急忙去找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两人听后大吃一惊,正想设法对付,门人就来禀报说恭亲王奕来见,三人只得出去迎接。一通套话后,载垣先开口了,问:“六王爷何故到此?”奕道:“特来叩谒梓宫,并慰问太后。”载垣又说:“之前朝廷已经有旨,令六王爷不必到来,难道六王爷不知道?”奕一想,如果说自己收到的话,那此番前来就等于是抗旨不遵,于是便说:“什么旨意?没收到啊,什么时候颁发的?”载垣屈指一算道:“差不多有十多天了。”奕故作遗憾地说:“怪不得呢,兄弟我那时出京已经七八天了。我一听到皇兄驾崩的消息,就急忙往这边赶了。”肃顺太了解自己的对手奕了,知道他在撒谎,赶紧插嘴说:“六王爷未经奉召,竟擅自离京,京城里面,何人负责?”奕不慌不忙地回答说:“这你就不必担心了。在京王公大臣多得很哩。现在京内安静如常,还怕什么?况且兄弟此次前来,一是亲自吊丧,尽臣子手足之情;二是来向两宫太后请安,表示慰问。办完这两件事,我明后日就立即回京。这里的事情,有诸公在此,是最好的了。兄弟年轻望浅,还望诸位多多担待。”

肃顺尚未回答,忽从载垣背后走出一人,朗声道:“叩谒梓宫原是应该的,若要入觐太后,恐怕不太方便吧。”奕一瞧,原来是军机大臣杜翰。便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杜翰道:“两宫太后与六王爷有叔嫂的名义,皇上刚刚驾崩,叔嫂必须避嫌疑,所以不应入觐。”奕觉得真是荒谬之极,正想辩驳,怎奈载垣、端华、肃顺三人都随声附和。于是转念一想,他们人多势众,不便与之争执,还是另外想办法吧,就回答说:“也好,诸位的说法也有道理,那就拜托诸位代为请安了。”说完便起身告辞。

回到寓所后,安德海已经等候多时了,奕便将刚才的事与他大概说了一下。安德海听后,想出一个妙计,便凑到奕跟前附耳低言。奕眉头一皱,似乎不愿意的样子。安德海又细说了一番,他才答应照办。这天傍晚,夕阳西下,暮色沉沉,避暑山庄寝门外来了一乘车子,车中坐着一位贵妇,守门侍卫刚要拦住盘问,安太监已自内出来,侍卫一见是安公公,便没再过问。那位贵妇正是奕,就这样,他见到了两宫太后。

两宫太后一见到奕,就哭诉八大臣恃权乱政、凌逼孤儿寡母之状,还说满朝亲贵中唯一能办大事又稳重可靠的人就是恭亲王奕了,希望他能站出来,推翻八大臣辅政,帮助她们垂帘听政。奕虽然早有此意,但一个人不敢乱来,现在太后也有这个想法,真是不谋而合啊。于是,他便告知太后,热河都在八位赞襄政务大臣的控制之下,要治他们的罪,就必须等到回北京后才能动手。两太后觉得奕分析得有道理,但又害怕去了北京,外国势力干涉。奕听后,哈哈大笑说:“外国无异议,如有为难,唯奴才是问。”奕的话的确不假,这些年来,他负责议和之事,与各国大使都交情不错,而且外国势力也看好奕。这次会见,也让他们达成了发动政变的共识。

奕见完两宫太后,没在热河多驻留,立即赶回京师,一场宫廷政变正在紧张的准备中。

辛酉政变

恭亲王返回京师后,对与两太后的密谋一事守口如瓶。一些他的亲信大臣摸不透其中的底细,惴惴不安,一时觉得无所适从。但奕自有他的考虑,这件事只能暗中操纵,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万一走漏风声,打草惊蛇,必定会引起肃顺等人的警觉,搞不好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把自己的命也丢了。为此,奕一点也不张扬,为准备“迎驾”,他稳妥地进行布置,只待时机到来。

慈禧太后在热河受制于人,怨恨日增,但为了大局,她只好暂时忍耐迁就,尽量避免同八大臣发生激烈冲突。但与奕达成共识后,慈禧深知,久在热河,夜长梦多,只有脱离这一孤立之地,回京师与恭亲王会合,才能有除掉政敌的机会。于是,她决定在起驾回京这件事上不再妥协。

几天后,两宫太后便传懿旨,准备奉梓宫回京。肃顺、载垣、端华三人又开始密议。载垣的意思是迟一日,好一日。肃顺说:“我们先入宫去见太后,再行议定。”三人遂一同入宫,向两位太后请了安,两旁站定。

慈禧一见他们到来,就知道是来阻拦的,但依然平静地问:“梓宫回京的日子,已拟定了吗?”载垣回道:“听说京城的形势尚未安静,依奴才愚见,不如暂缓回京。”慈禧立即说:“京中闻已安静,不必多虑,总是早日回去的好。先皇帝在日,也早就想着回銮,因京城屡有不靖的谣言,以致迁延岁月,赍恨以终。现在如果还做逗留,奉安无期,岂不是我等的罪孽?你们都是宗室大臣,亲受先皇帝顾命,也该替先皇帝着想,早些奉安方好。”三人默然不答。慈禧见状,为了稳住和麻痹他们,又说:“回京后,如果有意外,与你们无关。”肃顺等人明知在权势不稳的情形下返回京师,肯定对自己不利,但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拖延,而且两宫太后心意已决,只好被迫答应。

回京师之前,两宫太后怕生出变数,主动开始示好,一改以前动辄相争的情形,互谦互让,大有摒弃前嫌之意。而且,慈禧还以小皇帝载淳的名义,下令对辅政大臣一一加官晋职,以示信任与重用,肃顺等人不知慈禧的用心,渐渐地对其还心生感恩之情。

因为返京日子已定,肃顺、载垣、端华三人开始有所收敛,他们假惺惺讨好太后说:“因差务较繁,请将管理处所,恳恩酌量改派。”两宫太后对三人手中的兵权早就深感畏惧,必欲除之而后快,没想到三人竟主动要求减少差职,于是顺水推舟,批准照办,趁机解除了三人的兵权,这为后来取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回京的前一天,八大臣与两宫太后协商决定,由肃顺护送咸丰帝灵柩回京,小皇帝与两宫太后由载垣、端华扈从。这其实是慈禧的又一计谋。因为灵柩既大且重,行动迟缓,肃顺必定滞后。而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可以同其他几位王公大臣先行抵达京师。这种巧妙的布置,既为慈禧回京与奕准备政变争得了时间,又把八大臣中的核心人物肃顺与其他七人分开,使之首尾难顾,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果然,两宫太后回到北京后,和奕一起召集群臣,正式提出垂帘主张,控诉顾命大臣罪行,特谕:载垣、端华、肃顺三人革去爵职,拿交宗人府;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退出军机处。此后,奕下令捉拿了载垣、端华,并派睿亲王和醇亲王逮捕了肃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赞襄政务八大臣杀了个措手不及。

为稳定大局,慈禧只斩决了肃顺,载垣、端华“赐令自尽”,其他五位顾命大臣均革职,剩下的人一概不予追究。

肃顺、载垣、端华三人临死前,都痛骂慈禧及恭亲王奕。肃顺骂得越发厉害,说:“我没想到竟上了你这娘儿们的当!”

至此,两宫太后和奕彻底取得了这场政变的胜利。由于这次事件发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而这一年正好是农历辛酉年,故历史上称为“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从此,两宫临朝称制于上,恭亲王奕总揽全局于下。慈禧太后也开始了对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统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