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曾国藩败北_李鸿章的事迹

曾国藩败北_李鸿章的事迹

时间:2022-08-2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曾国藩败北_李鸿章的事迹李鸿章赶到江宁(南京)后,将淮军一分为三的计划也已经完成。曾国藩剿捻的策略本质上与李鸿章相同,但具体方式上大相径庭。这时,河南巡抚吴昌寿则要求曾国藩交出兵权,李鸿章迅速出击要求吴昌寿交出兵权。曾国藩对此极为反感。军无二帅,地无二主,曾国藩要求李鸿章不要北上,李鸿章也表示如果北上,自己的兵力太少,刘铭传、潘鼎新趁机要求重回李鸿章的帐下。

曾国藩败北_李鸿章的事迹

李鸿章赶到江宁(南京)后,将淮军一分为三(刘铭传等军北上,一部南下福建追剿太平军,一部留在江苏防守)的计划也已经完成。

曾国藩之所以不愿北上,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嫡系部队基本都被裁撤,手中无兵可调。在此情况下,只能依赖于淮军和地方部队,凡事就需要李鸿章和地方督抚的配合,没有他们的支持,自己将寸步难行。李鸿章迅速调配了“铭”“盛”“鼎”“树”四军2.7万人、淮军杨鼎勋、刘秉璋、刘士奇、吴毓芬、王永胜等部共2.7万人、李鸿章六弟李昭庆和刘铭传新招募的淮军6000人、老湘军(王錱在曾国藩之前创立)刘松山部8000人,总计近7万人。

曾国藩剿捻的策略本质上与李鸿章相同,但具体方式上大相径庭。他采用了建立四镇,驻扎四支重兵围剿的战法。然而,捻军骑兵迅速跳出包围圈。这时,河南巡抚吴昌寿则要求曾国藩交出兵权,李鸿章迅速出击要求吴昌寿交出兵权。最终,1866年2月28日吴昌寿被免职。虽然,湘淮共同努力打败了豫军统帅,但李鸿章和曾国藩在灭捻策略上的矛盾日渐加深。而曾国藩对自己的四镇重点防御,重兵等待捻军自动跳入包围圈的战略非常自信。李鸿章则私下里挖苦曾国藩:古有万里长城,今有万里长墙,不意秦始皇千年以后遇公等知音

李鸿章表面上是在挖苦正在曾氏军营听调的淮将刘秉璋,但刘氏仅仅是执行者,很显然李是对自己口中的“恩师”曾国藩的不屑。

豫军不听从曾国藩调遣,淮军也暗自不支持,这样直接造成9月份捻军渡运河成功。(www.guayunfan.com)

在数次战败之后,晚清政府于同治四年七月二十(1865年9月6日)命李鸿章率兵前往河南,主管河南、山西、陕西三省军务。曾国藩对此极为反感。军无二帅,地无二主,曾国藩要求李鸿章不要北上,李鸿章也表示如果北上,自己的兵力太少,刘铭传、潘鼎新趁机要求重回李鸿章的帐下。即使如此,李鸿章也已经逐渐掌握了剿灭捻军的大部分军事、人事权。那时起,剿捻的各项事宜也主要由李鸿章制定。

其后,近乎光杆司令的曾国藩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辞职,同时奏请调李鸿章、曾国荃主管剿灭东西捻的军务。清政府于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一(1866年12月7日)正式任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李鸿章有些得意忘形,连忙派人到正在病中的曾国藩处去拿帅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