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日本的军事规划_李鸿章的事迹

日本的军事规划_李鸿章的事迹

时间:2022-08-2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的军事规划_李鸿章的事迹甲午战争,特别是甲午海战,日本之所以能够取胜,除了日本统治阶层比中国统治阶层更进取、更有魄力、更明智外,其军事将领的军事素养也是关键因素。对李鸿章的花招,各国其实心知肚明。为此,各列强对于李鸿章的请求先后拒绝。为了防止日军攻击,李鸿章专门租用了英国的“爱仁”“高升”“飞鲸”三艘轮船运兵。丰岛海战后,中方于8月1日对日宣战。16日下午,中方舰队到达了中朝边界的大东沟。

日本的军事规划_李鸿章的事迹

甲午战争,特别是甲午海战,日本之所以能够取胜,除了日本统治阶层比中国统治阶层更进取、更有魄力、更明智外,其军事将领的军事素养也是关键因素。中国的军事将领(统帅层面),无论品级还是地位都要低于文官。虽然李鸿章等地方封疆大吏也是军事出身,但大多是在旧式农民起义中成长起来的,不可能接触到西式的军事训练。反观日本,二三十年来,其军事将领大多受过西式训练,其素养远远高于清军。

(1)日本战略之精巧令人叹服

此外,日本军方还制定了如果海战失败、中国大举反攻的情况下,日本的应对措施:

A.若日本海军在海战中获胜并掌握预定海区的制海权,日军应立即输送陆军主力在渤海湾择地登陆,在直隶平原与中国陆军进行决战。

B.若海战战平,日本海军不能掌握预定海区的制海权,则以陆军主力强占朝鲜半岛。(www.guayunfan.com)

C.若日本海军海战失败,则日军全部回防、固守本土。若中国军队攻打日本本土,应保护东京;若东京不保,则立即迁都抵抗。

日方确定了军事战略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制造借口进兵朝鲜及中国。日本政府见东学党起义进入低谷,不能借机插入朝鲜问题,就一方面鼓动东学党再次起义,另一方面在朝鲜仁川登陆增兵。到了6月底,日陆军在朝鲜已经达到了万人、军舰8艘,在军事上已经超过中国。

7月23日,日军突袭汉城(今首尔)王宫,推翻了高宗和闵妃政权,扶植起了兴宣大院君傀儡政府。

相反,1894年,正是慈禧太后60岁大寿,全国上下都以此为最高政治任务。因此,对日本即使有了防备,也是消极避战、力求自保。特别是李鸿章,一直被日方所蒙蔽,不愿意相信日本会增兵朝鲜。为了防止丁汝昌等人自作主张,他严令在朝鲜的北洋舰队的舰艇管带管束士兵,“禁止水兵登岸,以免发生摩擦,引起衅端”。之后,又让所有军舰从朝鲜撤回。

同时,李鸿章再次祭起了“以夷制夷”的老套路,希望各列强插手中日朝事务。但依各国间的关系,在19世纪怎么会有公理?当然唯有利益。对李鸿章的花招,各国其实心知肚明。有好处不用你挑拨自然跳窜出来;没好处,你就是使出千般妙计,人家也不会上当。为此,各列强对于李鸿章的请求先后拒绝。

(2)丰岛海战

7月初,面对日军猛攻朝鲜的局面,李鸿章派出4路大军共计1.3万人,从陆路取道辽东渡鸭绿江驰援平壤。同时,命令北洋海军护送2000多士兵从天津出发赶赴朝鲜牙山援助。为了防止日军攻击,李鸿章专门租用了英国的“爱仁”“高升”“飞鲸”三艘轮船运兵。丁汝昌则派“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率“济远”“威远”和“广乙”三舰编队护航。

7月21日至23日,运兵船队分三批从天津开赴牙山。然而,中方的一切动向都在日军间谍的眼中。因此,日本海军便组成编队出发驶向牙山,寻机偷袭中国军队。

7月25日晨,“济远”和“广乙”两舰由朝鲜牙山返航至牙山湾口外的丰岛西南海域时,与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巡洋舰“吉野”“浪速”“秋津洲”舰相遇。战斗持续了约1小时20分,“广乙”舰触礁搁浅自沉,“济远”舰受伤。

丰岛海战后,中方于8月1日对日宣战。直到这时,战争怎么打,打胜了如何、打败了又如何,清政府仍无盘算。而李鸿章等人还在要求各列强介入,不主张武力解决。以光绪帝和翁同龢等为首的决策层则坚决主战,在他们看来日本不过蕞尔小国,一战便可击溃。

相反,日军经过丰岛海战之后,全国上下忽然觉得过于高估中国了。因此,之前的怀柔者也立即转向坚决支持对清一战。这时,日军对朝鲜发动了总攻。由于9月13日电报线路中断,李鸿章并不知道15日日军已经向平壤发动了进攻,而且清军早已经落荒而逃。16日平壤就已经丢失,这时派兵已然来不及了。中方立刻于9月15日,命北洋海军从大连湾出发,与招商局的轮船一起增兵朝鲜。16日凌晨2时,18艘舰艇护送运兵船起航。而这一切,早已被日军所掌握。

(3)黄海海战

此时,北洋海军的实力已经落后于日本海军。16日下午,中方舰队到达了中朝边界的大东沟。18艘战舰分三层战线护卫运兵船。“镇南”“镇中”两艘炮船,“福龙”“左对一”“右队二”“右队三”4艘鱼雷艇贴身护卫运兵船进入江口运送陆军官兵进入朝鲜。“平远”“广丙”两舰停泊于江口外警戒。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定远”“镇远”“致远”“靖边”“来远”“经远”“济远”“广甲”“超勇”“扬威”10艘舰在海口12海里外下锚警戒。此时,日本海军正在广袤的黄海海面寻找着清军海军。

17日,上午9点,大洞口外的北洋舰队待运兵船队离开后开始了1小时的操练。10点23分,日军循着因燃烧劣质煤而形成的冲天黑烟找到了北洋舰队。11点,“镇远”舰的瞭望哨哨兵也看到了日本战舰冒出的黑烟,其后立刻发出了战斗警报。

正在吃午饭的北洋海军官兵们立刻奔出餐厅,来到了战斗岗位。他们个个精气神十足,希望一战沙场。丁汝昌坐镇“定远”舰,在舰桥上发出了“立即起锚”的指令。同时命令,以类似于“双列纵队”的“五叠雁行小对阵”,以“定远”“镇远”为先锋,每2艘战舰为一小队,以5节航速向南迎击。

其后,哨兵辨认出日舰共12艘,鉴于双方距离尚远,丁汝昌命令各舰立刻抓紧吃饭。与此同时,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分析了双方战舰实力后,立刻针对日军航速比中国航速慢的弱点,于11点30分下令日本舰队中航速较高的“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舰,组成第一游击队,负责冲锋;“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比睿”“扶桑”6舰组成本队在后,10艘舰成单纵队向东北方向迎击。

为了这次海战,日本大本营海军参谋官、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亲自乘坐“西京丸”在本队的左侧,日军“赤城”号炮舰则负责保护“西京丸”。

双方逐渐接近,丁汝昌见到了日军战舰的队形后,立刻临时改变阵形为“一字雁形阵”。因为过于仓促造成阵形变形,结果,下达的命令是某阵形,其内在的相互照应规则则因为阵形变化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丁汝昌接连下令要保持队形。

丁汝昌的作战方针是:10艘战舰以横队的形式集中作战,要始终保证舰艏迎敌,这样就可以发挥清军战舰前主炮威力较为强大的优势。

日军先是佯装攻击“定远”“镇远”,然后,突然在距中方战舰近12000米时变换攻击方向,向北洋舰队的右翼进攻。

12点50分,在距离5300米时,“定远”号的右主炮塔的305毫米口径巨炮首先开火,打响了中日黄海海战的第一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全蒸汽动力舰队会战的第一炮。

12点52分,日舰“松岛”号在3500米处开始回击。从这一细节来说,“定远”和“镇远”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比日军要强大许多,但海战仅凭极少数的先进武器是改变不了整体硬件设备落后现状的。再加上战术素养不足等因素,中国海军在第一炮响起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失败命运。

开战不久,“定远”号就被击中,丁汝昌从舰桥上跌落到甲板上,其脚部受伤,炮弹爆炸时的火焰又将其脸部灼伤。丁汝昌坚决不进入舱房疗伤,仍然继续鼓舞着士兵们杀敌。倔强的他充分展现了一名军人应有的素质。但不久,“定远”号战舰的信号旗语装置被摧毁,北洋舰队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在这次海战中,中国海军表现出了军人应有的气概,相比陆军要强很多。“超勇”号被击沉后,管带黄建勋拒绝救援,与战舰共生死;“扬威”号战舰因为失去了战斗力撤退出战场,管带林履中内疚无比、蹈海自尽。右翼战况,中国的两艘旧式巡洋舰或被击沉或被击退。

左翼日军则处于劣势,其“赤城号”因受重创而撤出战斗,“西京丸”因高官在场不敢恋战,也逃出战区。

此时,中方除了“定远”“镇远”两舰协调作战外,另外六搜战舰都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如此情况下,很可能被日军集中火力各自消灭。而且此时,中方主炮已无弹药,日军的主炮和高射炮对中方舰队发起了猛烈进攻。中方只能被动挨打,待靠近对方后以小炮还击。“致远”号已经遭遇重创,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管带邓世昌选择了以死报国。邓世昌命“致远”号撞击敌舰,但最终不幸被鱼雷击中,锅炉仓爆炸破裂,邓世昌等200余名官兵殉国。

“致远”号沉没的同时,中方主力舰“定远”“镇远”一同发炮,击中旗舰“松岛”号,日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见已失去战斗力,便放弃了指挥权,退出战斗。同时,中方“经远”号被多艘日舰击沉,管带、帮带、大副先后阵亡。

在这次战斗中,作为当时最先进的战舰,“定远”“镇远”发挥了其应有的价值,两艘战舰虽然皆负伤千余处,仍然与日军5艘战舰鏖战。这时,“广甲”“靖远”“来远”“平远”4舰撤出战场。

下午5点45分,伊东祐亨见“比睿”“赤城”“西京丸”消失得无影无踪,其余战舰已经受损严重,只得向南退去。北洋舰队的6艘战舰重新聚合,追敌10余海里后后撤。

此战,日方大获全胜,掌握了制海权,中方4艘舰艇被击沉,1艘自毁沉没(“广甲”),日方无一艘沉没。

(4)威海保卫战

中日双方退出战斗后,北洋海军因为缺乏经费、旅顺船坞技术人员和原材料都缺乏,造成受伤的5艘战舰迟迟不能恢复战斗力。相反日军的12艘战舰,除了受伤严重的5艘外,其余7艘战舰5天内即恢复了战斗力。联合舰队经过一番整编,共有24艘军舰和6艘鱼雷艇,实力略有提升。

10月中下旬,日军突破鸭绿江防线,11月22日攻占北洋舰队战略基地旅顺口,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11月13日上午,北洋舰队来到旅顺口外并没有进驻,而是于当晚撤退到威海卫。“镇远”号触礁,经过一个多月的修复才恢复了战斗力。左翼总兵、管带林泰曾内疚万分,服毒自尽。光绪皇帝为此也是勃然大怒,革去了丁汝昌的尚书衔并摘去顶戴。

威海卫三面环山,因有刘公岛,将军港分为东西两个入口,军港内还有日岛、黄岛两个岛屿。作为北洋舰队的战略基地之一,是北洋海军提督衙门、海军公所、制造局、水师学堂等重要机构的所在地。威海卫由淮军重点把守,共驻军16个营、约8000人。

12月16日,日军大本营发出消灭北洋舰队的指令。伊东祐亨随即派出船只侦查,最终决定从防御较弱的荣成湾登陆,之后向西挺进,由侧后方进攻威海卫。

1895年1月20日到23日,日军34600人和3800匹战马等物资分三批登陆。1月25日,即阴历除夕日,日军分左右两路进攻威海卫。

这时,李鸿章认为:现如今怎么做都难以取胜,最重要的是保住“定远”“镇远”两舰。李鸿章指示丁汝昌可以出海作战,趁机将两艘主力舰撤往烟台。光绪帝则下令,必须奋力保全住威海卫。2月初,丁汝昌率领残部死守刘公岛,盼望陆军来援。然而,日军怎么可能等待?

2月3日,日军联合舰队发动了对刘公岛、日岛、军港内的北洋军队的猛攻,后因北洋舰队奋力反抗而撤退。5日凌晨2点,日军10艘鱼雷艇潜入军港,虽然被发现,但“定远”舰仍被多枚鱼雷击中。北洋舰队指挥舰只能自行搁浅作为海中炮台使用。6日夜,日军再次发动鱼雷艇夜袭战术,将“来远”“威远”“宝筏”三舰击沉。7日上午,联合舰队倾巢出动,发动最后的攻击。8日夜,日军攻占威海卫航道,北洋舰队被包围,毫无生还希望。

这时,北洋舰队方面军心已经动摇。7日,13艘鱼雷艇集体脱逃,又有多人被劝降。10日,“定远”和“靖远”被鱼雷炸毁。11日,“定远”舰管带、左翼总兵刘步蟾服毒自尽。当晚,在主张投降人员的围攻下,丁汝昌拒绝投降,最终服毒自尽。“镇远”继任管带杨用霖再次受到投降派围攻,杨用霖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饮弹自尽。

投降派领头人是威海卫营务处候选道、威海卫水陆营务处提调(二品顶戴)牛昶昞等人,他们以丁汝昌的名义宣布投降。17日,程璧光乘坐“镇北”炮舰向日方递交了投降书。14日下午,牛昶昞率领陆军2040人、海军3084人向日军投降。17日上午10点30分,日方举行了受降仪式,“镇远”“平远”“广丙”“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等舰被收编入日本海军。下午4点,被遣返的中方人员和阵亡人员的灵柩前往烟台。

至此,北洋海军基本被消灭。在此过程中,李鸿章的指挥错误很明显,首先就是思想问题。

李鸿章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的消极备战,所持理由便是“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即谁理诎”。战争爆发后消极备战的理由是“‘高升’系怡和商船,租与我用,上挂英旗,日敢无故击沉,英国必不答应”。他还一再向列强强调:“此则衅由彼启,公理难容。”然而,公理只在乎于实力,日本终究像森有礼所说的那样“把老大中国的道德面皮撕扯得鲜血淋漓”。

另外,李鸿章积极重视海军的做法很有远见,但因此忽视陆军建设则是败笔。就连他的好朋友戈登,在为其制定的强国路线图中,陆军也是被排在第一位的。可惜,李鸿章并没有认可。

要知道制海权、制空权与陆地控制权三者不可分割。前两者虽然重要,但不能在战争中取得彻底胜利,特别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像今天的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仅凭海军、空军是永远无法彻底将其打败的。即使是像古巴这样的陆地面积较小的国家,美国在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制海权、制空权的情况下,陆战仍然在猪湾之战中惨败(美方参战士兵为由美军训练的古巴流军,非美军)。经此一役,古巴已经屹立于美国的后院半个多世纪了。

在李鸿章等海军派的提携下,海军实力大增的同时,陆军实力大大降低,致使中日甲午海战中,城防、陆防设施陈旧,结果日军很顺利地攻占了旅顺,导致清军最终失利。更令人不可原谅的是,当北洋海军实力达到顶峰之后,中国竟然数年未添一艘军舰,以前兢兢业业的李鸿章消失了。一个人前后为何会有如此差距?其原因就在于其兴趣发生了转移,他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发展工商业上。在这一时期,李鸿章对于洋务工商业发展的关注显然高于海军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