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野心膨胀,幼主江山自取之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

野心膨胀,幼主江山自取之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野心膨胀,幼主江山自取之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普通人都有这种心理,更何况像赵匡胤这样始终胸怀大志的人物!随着一步步晋升,赵匡胤的羽翼越来越丰满。张永德是禁军殿前司的最高统帅,殿前指挥使赵匡胤是他的手下。赵匡胤在中央禁军中也影响很大,不少将领是他的旧交或部下。政治是残酷的,尽管赵匡胤和张永德私交很不错,张永德一直是赵匡胤的上级,待赵匡胤不薄。

野心膨胀,幼主江山自取之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了士兵,就想当将军。当了将军,也不满足将军这个职位了。普通人都有这种心理,更何况像赵匡胤这样始终胸怀大志的人物!经过高平大战和接下来的周世宗南征北战各大战役,赵匡胤在短短时间内就从滑州副指挥使升到忠武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官职有了,实权也有了,他的雄心壮志依然得不到满足。

赵匡胤为人忠厚,但不是老实巴交、毫无思想。他一步步得到这些官衔,光耀门楣,但权力越大,野心也就越大。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时,他就佩服世宗一统天下的宏愿。统一大业没有完成,世宗就辞世了,这未完成的统一大业,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又如何完成呢?赵匡胤想起青少年时自己遭受的战乱之苦,想起五代时期众多无辜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也想到父亲赵弘殷用尽一生的精力去做一个忠诚的武将,到头又为百姓做过多少事情呢?实现梦想要趁早,不要给自己制造未完成的遗憾。

随着一步步晋升,赵匡胤的羽翼越来越丰满。这一步步棋,从在高平之战后就开始了,可谓是“蓄谋已久”。好比一管装满炸药的竹筒,仅差点燃导火索这一步了。赵匡胤最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赵普,这个摸透赵匡胤心思的谋士,正是他让赵匡胤慢慢发掘隐藏在自己梦想深处的野心。有了野心,就得实现它。这里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完全掌握后周禁军的大权。

禁军又称为中央军,由皇帝直接控制、领导,士兵通常是从各地精挑细选来的精壮勇士,战斗力比地方部队要强得多。后周时期的禁军又分两路,分别为侍卫司和殿前司,构成了保卫皇宫的两道防线。侍卫司主要承担外围的警戒任务,殿前司则为皇帝的贴身警卫,包括晚上可以在皇帝身边值夜班。殿前司由殿前司都指挥使领导,其下依次设有副都指挥使、都虞侯、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内殿直等职位。张永德是禁军殿前司的最高统帅,殿前指挥使赵匡胤是他的手下。到达权力顶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掌握禁军大权。赵匡胤要做的就是如何取代张永德,甚至说除掉张永德。

这里有一个神秘的“木牌事件”……(www.guayunfan.com)

周世宗北伐辽国,刚刚拿下三个州,就突然染病,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赵匡胤曾携赵普一同去看过,世宗的病应该是没有什么希望了。情况的突然变化使赵匡胤深为不安,不安的倒不是战局如何,而是自己未来的命运:世宗如果去世,则要由只有七岁的皇子继位。七岁的孩子能做什么事呢?那肯定会由掌握国家精锐之师的御前都点检张永德主宰朝政,而张永德又是七岁皇帝的姑父。张永德也不是一个莽夫,很有政治军事头脑,他拥兵自立的可能性很大。赵匡胤此时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他亲身经历过郭威拥兵自立的全过程,一个拥有军权的将领是可怕的。赵匡胤在中央禁军中也影响很大,不少将领是他的旧交或部下。对此,张永德十分清楚。张永德拥兵自立后,要铲除异己,第一个肯定要拿赵匡胤开刀。

政治是残酷的,尽管赵匡胤和张永德私交很不错,张永德一直是赵匡胤的上级,待赵匡胤不薄。政治上,张永德曾一直培养和提携赵匡胤。经济上,张永德也一直予以接济。但是,权力场上哪里有什么真情。就如战场杀敌,你不杀死敌人,敌人就会置你于死地。必须先发制人,才不会造成自己的被动局面。即使将来赵匡胤要图谋大事,张永德也是一个十分厉害的对手。

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此时明白他哥哥的心思,他去找赵普商量:“哥哥此时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做一点什么。”

赵普点头,心中高兴赵匡义能为其兄解忧。他想出了一个计谋……

周世宗因病不得不停止北伐,病情稍好一点的时候,他在房里思索到底该不该继续北上。这时候,都点检张永德进来,指挥士兵把一包包、一箱箱物品抬进来,报告说:“这是京中刚送来的一船御用品,由赵匡胤转来的。”赵匡胤在北伐中是统领水路军的,周世宗出行在外的吃穿用都是从京都汴梁航运而来。

这些东西由一般士兵搬进来就可以,张永德却亲自动手。世宗就问他原因。大军北上因世宗的病情而停止,而世宗也没有决定到底是继续北上,还是班师回朝。作为臣子,他很想了解皇上的想法,现在就是来探情况的。

被世宗问到,张永德一时间又不知道怎么说,这些话是不能主动问皇上的啊。他就支吾了一句:“久不见陛下,想……”

送走了张永德,世宗强撑着病体开始翻阅文书。在文件中,他看到一个皮囊,有三尺多长。他疑惑,就打开来看。皮囊包了一层又一层,里面是一个三尺长的木条。谁把一个木条用皮囊包起来呢?世宗拿出木条,立刻大吃一惊,这木条上写有大字:点检作天子。

周世宗差点惊晕了,他虽然不是心胸狭隘之人,但没有哪一个人不害怕自己的东西被夺走,何况是让多少人流口水的皇位。在“天无二日,地无二主”的君主专制时代,这可是最犯君主忌讳的事情。点检掌握的军队人数虽然不是最多,但在几路大军中,装备最好,也最精锐;而且就在皇帝身边,地位极其重要。在一般情况下,这个职位只能由皇帝最为心腹的人物担任。就是因为信得过张永德,这才让他担任。张永德是自己的亲戚,向来为人正直,对周室也忠心耿耿,他不会犯上作乱的。然而,在病中的世宗思维跟平时又不一样:张永德权重位显,又执掌精锐的中央禁军,是否想乘我生病之际,搞什么阴谋?!而且万一这次一病不起,儿子才七岁……在权力面前,哪里有亲戚之情、君臣之情。周世宗越想心里越觉得不对劲,加上刚才张永德那种慌乱的表现,更加可疑。

周世宗不动声色地把木牌藏了起来,召见张永德。张永德以为世宗已经决定了是否班师回朝,就赶紧过来。张永德想到跟皇帝是亲戚,平时私底下关系跟朋友一样,也就没有行跪拜礼,直接就问:“陛下可有了大的决定?”

这要是放在平时,周世宗会一笑了之。但这次他心中有了其他想法,于是就怒气冲冲地问:“你要我作什么决定?”

张永德觉得委屈,皇上怎么突然发这种无名火,就镇定地说:“各营将士久滞于此,人心惶惶。请陛下明令定夺,以免生变。”

世宗问:“是谁让你说的?”

张永德就说是所有大臣共同的想法。

世宗突然叹口气:“我就知道是有人教你这样说,可惜啊,你怎么会不了解我的心意!不过,我看你面相穷薄,不足以当此富贵!”

第二天,世宗班师回朝。从那之后,他心里就悬着这五个大字,非常难受。他在思考:这到底是不是天意呢?又或者,这仅仅是一个阴谋?

殿前侍卫亲军是周朝最精锐的一支部队,战斗力极强,谁掌握了殿前侍卫亲军,谁就最有机会篡位。位高权重,张永德篡位的可能性很大。张永德是世宗的妹夫,出道又早,官位很高。早在显德三年,张永德就已经调任殿前都点检了。掌握禁军三年,张永德在禁军中的亲信故交非常多,人脉很广。假如他在世宗去世后起异心,近水楼台先得月,那时候没有任何人能制服张永德。根据宋人徐度《却扫编》一书的记载:周世宗在回师开封的途中,也确实产生了干脆传位于张永德的考虑。毕竟两人相交莫逆,五代又有传位长君的传统。只是斟酌再三,周世宗认为张永德的能力、名望甚至是军界势力,都还不够火候。

那么,这个木牌是张永德自己制造的?他难道没有想到,如果世宗病逝,太子年幼,皇位有可能传给他这个皇亲国戚吗?所以,他这样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不是张永德,难道是李重进?

李重进是后周太祖郭威的亲外甥,时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是侍卫亲军的主帅,在禁军中的地位还在张永德之上。他们二人一直不合,当年在征伐南唐的时候,张永德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周世宗诬告李重进要谋反,要发动兵变。张永德是殿前军的统帅,李重进是侍卫亲军的统帅,两大派系之间也有争斗。他们都想看到对方垮台,这个木牌会不会是李重进制造出来陷害张永德的呢?

……

回到京城,周世宗已经心力交瘁,自知大限将近,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思考这个木牌到底是谁做的。根据眼前的局势,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太子,找一个合适的皇位继承人。于是,他在病床前做了三件事。

一、册立皇后。符皇后,也就是符彦卿的女儿,在显德三年(956年)就已经死了。世宗是个念旧的人,一直没有册立新的皇后。现在,他就要离开了,必须有个皇后给太子出谋划策。他就立了符皇后的妹妹。

二、确立幼子的皇嗣地位。世宗这个皇位也是承蒙上天照顾,让出身苦命的他意外得来的。他称帝之后,为了表示公允,从不提给自己儿子加封的事。临死了,这才封柴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封柴宗让为燕公,领左骁卫上将军。

三、确立托孤大臣。史书上说,柴宗训此时才虚龄七岁。柴荣34岁登基,当时很多人都不服,何况七岁的小娃娃。于是,文臣方面,他选择了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宰相。武将方面,由韩通和赵匡胤担任顾命大臣。

然后,柴荣又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罢免了后周军衔第一的张永德的官职,免去其殿前都点检之职,并且外放,让他去做澶州节度使。而殿前都点检一职,由赵匡胤担任。

如前所说,就是那个神秘的木牌,让周世宗把张永德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周世宗虽然并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一个阴谋,是否有人陷害张永德,但他顾不了这么多。古人迷信,非常相信天命,周世宗也担心这是天命,还不如就索性罢免了张永德的“点检”职位。而点检的候选人中,赵匡胤最适合。这个人是自己一手提携起来,可以说是心腹大将,为人厚道老实,对自己忠心耿耿,在军中威望又极高。众大臣也都极力推荐赵匡胤,殿前都点检非赵匡胤莫属。

周世宗作出这个重大决策,其影响很大。几家欢乐几家愁!张永德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何,他戎马一生,不过32岁,为周朝立下了多少功劳,对世宗忠心耿耿,在权力的顶峰时期却遭此变故。当然,世宗不会告诉他是因为那个木牌。其他大臣纵使心中有什么想法,也不敢说。世宗皇帝的病情已经一天不如一天,这临终的决定哪个不要命的臣子敢抗旨?

这一年,赵匡胤33岁。张永德要比赵匡胤还小一岁,按官场的规矩,在正常情况下,赵匡胤要越过老上级,执掌殿前军的帅印,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旦周世宗去世,赵匡胤恐怕一辈子都难以掌握殿前军的帅印。赵匡胤不愧是个做人高手,他用忠心、老实厚道等人格品质掩盖了他的野心,成了最大的获利者。

关于这个神秘的木牌,后人众说纷纭,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那是谁做的。但大多数人认为是赵匡胤的一个阴谋,说好听点,是实现雄心壮志的重要一步。后来在主幼国疑的情况下,赵匡胤那些忠实的部下就拿这个木牌说事,说点检做天子,是天命不可违。结果就是如此,因这个木牌赵匡胤出任殿前都点检,由此掌握了殿前军的大权,迅速地把这支精锐的禁军王牌军变成一支不折不扣的“赵家军”,成为他向皇位迈进的基干力量。可以说,只要李重进或张永德其中的任何一人留在禁军指挥的要害位置,赵匡胤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功地发动兵变,黄袍加身。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周世宗带着他“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遗愿和遗憾离开了人世。随后,七岁的梁王柴宗训即位,就是周恭帝。

想做与众不同的大事,一般要等到自己害怕和敬畏的人都离开之后才能随心所欲。周世宗的去世,使赵匡胤在周朝中终于无所畏惧。在这里要提一个人物,就是为周世宗献出《平边策》的王朴。他是除周世宗外最令赵匡胤害怕的人,可惜的是,他在周世宗死之前就已经死去。

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父亲王序。史书中对王朴的家世没有详细记载。他聪明过人,喜欢读书,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后汉恢复科举考试后,他考中进士,殿试及第后,任校书郎。为了求得更快的发展,王朴寻找到一个靠山,就是后汉枢密使杨邠。但是,后汉几位顾命大臣杨邠、郭威、史弘肇和以李业、苏逢吉为代表的皇帝派内讧。王朴很有远见,知道皇帝派必定获胜,自己将无容身之处,于是选择了逃离。历史证明,王朴的选择非常明智。杨邠落得个惨死,与他有关系的人都受牵连被杀。

一年后,郭威称帝。他欣赏王朴的才华,就让王朴做了柴荣府中掌管文案的记室。当时,柴荣驻守澶州。王朴终于找到了一个明主,尽心辅助柴荣。柴荣调任开封尹时,王朴为推官。柴荣即位后,让王朴任刑部的比部郎中,主要掌管朝中百官的经费出纳和俸禄等事。周世宗柴荣为了统一天下,征集文士们意见,文士都不主张用武,而王朴则主张先取江淮,写了著名的《平边策》。世宗听了王朴的建议后,对王朴益发敬重。从此,便让王朴计议天下大事。显德三年,世宗出征江淮,任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出征回京,拜王朴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不久,升为枢密使。

王朴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除了政治、工程外,对于天文、历法和音乐也有很高的造诣。其他方面的改革,王朴也做了不少工作,史书上赞誉他使“百废俱起”。在世宗北伐辽国这年的三月,54岁的王朴突发疾病死去。周世宗听到消息,亲自跑到王朴府第,扶灵柩痛哭。

赵匡胤与王朴同朝为官,深切感受到王朴的威严。王朴机智过人,总是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是后周的第一能臣。他办事异常果断,性格刚毅,文武大臣包括赵匡胤对他都很敬畏。赵匡胤当了皇帝后,有次和大臣们到后周的功臣阁。他走到王朴的画像前,赶紧停下脚步,肃立不动,然后整理御袍,深深鞠了一躬。礼毕,他感慨万分地指着自己身上的龙袍对周围的人说:“这位先生如果还活着的话,我是穿不上这件龙袍的。”

这不能不说是赵匡胤的幸运,三月王朴死,六月世宗死,他生平最敬畏这两人,却都离开了人世。就如赵匡胤所说,如果王朴还活着,赵匡胤即使要夺取政权,也一定大费周折。

周恭帝即位后,赵匡胤与宰相范质、王溥同为顾命大臣,执掌全国禁军的最高指挥权,成为朝廷最高决策机构的核心人物。但是,他并不能随心所欲,一则有三位宰相,尤其是范质。他有才且执拗,还非常专横,敢于作任何决定。柴荣临死时,招见范质等人进宫受遗诏,柴荣曾说:“翰林学士王著,系朕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召他入相,幸勿忘怀!”从柴荣那里出来后,范质说:“王著日在醉乡,乃一酒徒,岂可入相?此必主上乱命,不便遵行,愿彼此勿泄此言。”就这样,把柴荣的遗命给截住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柴荣临死前虽然免了张永德的职位,但对韩通仍然十分信任。每次柴荣出征,他都会配合王朴留守京城。此人鲁莽暴躁,人送外号“韩瞪眼”,却有一个人所不及的长处——忠心耿耿,绝不会变节投敌,柴荣让他掌军政。柴荣并不是笨人,他这样决定就是让韩通和赵匡胤互相牵制。真正的军权不在赵匡胤手里,而在韩通这里。

所以,周世宗尽管临死前让赵匡胤做了都点检,也是作了慎重安排的。即使成了殿前军的统帅,但赵匡胤明白,这还不是时机,还得忍。七月份,他离开京城开封,到了归德府办公,辅佐幼主处理军国大事。赵匡胤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谁也看不出他会有其他想法。但是,赵匡胤却在暗地里不动声色地继续培植自己的势力范围。

李重进哪里去了呢?符彦卿的女儿都长得如花似玉,第一个就是世宗的第一任皇后,她死了之后世宗直到临死前才立另外的皇后,又是符彦卿的女儿。他还有一个女儿,嫁给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因此,赵匡胤的弟媳与符太后是亲姐妹。赵匡胤的弟媳经常在宫中,就趁机向姐姐说李重进的坏话。符太后毫无政治经验,一纸命令,便将李重进贬到离京城遥远的扬州当节度使。李重进虽然保留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的职务,但有名无实,对于朝廷政局已经鞭长莫及。

从七月份到年末,后周的军界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殿前司系统里,一直空缺着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延钊是赵匡胤儿时的好兄弟,两人一直交往密切。殿前都虞侯则由王审琦担任,此人正是赵匡胤的“十兄弟”之一;而在慕容延钊和王审琦之间的是石守信,由他来做殿前都指挥使,也就是赵匡胤以前任的官职。侍卫司系统里,侍卫步军都指挥史、曹州节度使、检校太保袁彦,是赵匡胤的政敌,那段时间就被赶出禁军,升官为检校太傅,然后直接离京,去陕州做节度使。他的位置由原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常州防御使、检校司空张令铎来顶替,具体为遂州节度使、充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太保。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陈州节度使、检校太傅韩令坤成为侍卫马步都虞侯,加检校太尉。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检校司徒高怀德成为夔州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保。

在禁军系统中,除了韩通、李重进,多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或好友。李重进身为侍卫司马步都指挥使,人却在扬州。副都指挥使韩通威名赫赫,留守开封,却是一个迟钝之人,对禁军中这种人事变动毫无知觉。

赵匡胤现在的势力范围已经形成了严密的系统。除了禁军中的各个将领外,他的幕僚中还有足智多谋的赵普、王仁赡、楚昭辅、李处耘等一批智囊人物。

不仅如此,赵匡胤自身也在加紧筹备。儿时他弃文学武,婚后闯荡天下,为的就是能做出一番事业来。他不甘于现状,不甘于寂寞,他必须不断地进步。所以,他在战场上卖命拼杀,他在军中广交人才。当然,这还不具备做大事者的素质。主宰天下之人,还应该懂得各种管理之道。赵匡胤便暗地里开始学习,他明白:勇武只可为将帅,得天下还得文武兼备。在征南唐时,赵匡胤看起了书。世宗对他这一举动很诧异。赵匡胤解释道:“臣受陛下恩重,常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想广学多闻,增长见识,以不负声望。”世宗对此解释非常满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赵匡胤虽为军人,但性格并不急躁。他极力压抑对机遇的狂喜,不紧不慢地布置这一切。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赵匡胤一步步逼近了后周的权力中心。

历史有极多的相似点,这些相似点不是巧合,大多数是模仿,是对成功者的模仿。郭威拥兵自立,让他建立了后周。当时,作为一名亲兵的赵匡胤在十年之后,演绎了同样的故事,夺走了郭威的后周政权。

政治背景相似。后汉隐帝即位时18岁,正是叛逆张扬的年纪,且几位顾命大臣窝里斗,太后也不管事。周恭帝此时七岁,一个小娃娃,正是活泼好动的童年。后周呈现主少国疑的局面。好在几位顾命大臣依然尽心尽力。在帝制时代,从理论上说,所有的军国政务都要由皇帝个人最终决断,当皇帝年幼无法亲自处理政务的时候,就被称做“主少国疑”。这个时期,最容易发生权力的角逐。而周世宗鉴于历史上的女主、外戚干政的教训,并没有正式授予符太后“摄政”的名分。

地位相似。郭威时为执掌军务的枢密副使,顾命大臣之一。赵匡胤为禁军殿前军的统帅,顾命大臣之一。

能力相仿。郭威是后汉朝廷名噪一时的大将,治军有方,深受部下爱戴。赵匡胤在禁军中很有威望,名声响彻当时后汉、辽、南唐等国。两人都有胸怀天下的宏伟大志。

都有机遇。要成就大事,机遇和能力缺一不可。赵匡胤同郭威一样,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而机遇,需要一个精明的头脑和一双目光深邃的眼睛去发现。郭威功高盖主,引起皇帝猜忌。如果不想等死,就只能起兵。赵匡胤也是被逼的,是被自己主宰天下的欲望所逼迫。恰好机遇也大张旗鼓地来到自己面前。机遇一旦错过了,就不会有下一次了。赵匡胤是一个把握机遇的能手,他懂得进退有度,并且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

最具有优势的是,赵匡胤参加了郭威拥兵自立的全过程,对其中的步骤、方式等毫不陌生。这是最值钱的经验。当然,他若要起兵,就必须有合适的理由。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开封城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气氛当中。但赵匡胤无心感受这种气氛,据说在除夕之夜,他与赵普、赵匡义还在密谋什么事。

皇宫里同样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周恭帝,这个七岁的小皇帝,也在符太后和几位顾命大臣的帮助下,在大殿亲自主持盛大的仪式。他奶声奶气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内,与张灯结彩的皇宫大殿非常匹配。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节们,纷纷带着珍贵的礼物和贡品,向周恭帝朝贺。

朝贺完毕,周恭帝在符太后和一群太监、宫女的陪伴下,在后宫尽情地玩闹嬉戏。突然,宰相范质和王溥接到河北重镇镇州和定州的急报:辽国大军云集幽州,有南下威逼定州的态势,北汉也蠢蠢欲动,乘机东出土门关(今河北井陉),指向镇州。周世宗在世时,北伐辽国夺取了三个州,在高平大战中重挫北汉精锐部队。现在,趁着周世宗刚过世,幼主即位,敌军很有可能举国来犯。河北是开封城最重要的战略屏障。河北的得失,关系到开封城的生死存亡。对辽国和北汉双双威胁河北的举动,绝对不能置之不理。

年幼的皇帝和太后被这样的急报吓坏了,手足无措。宰相范质和王溥首先镇定下来,筛选该由谁去抵抗北方大军。三位顾命大臣和枢密使吴廷祚,都是文臣或文吏出身,都没有临阵指挥作战的经历,当然也无法率军出征,只能在禁军中挑选大将了。后周禁军多年征战,自然将星灿烂。但真正有资历、有威信、有能力挂帅出征的高级将领,也并不是很多。李重进算一个,他外号“黑大王”,是后周首任殿前都指挥使,又长期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这一禁军的最高级军职,是后周资历最深、地位最高的禁军统帅。但是,李重进已经被符太后赶到了扬州。同张永德一样,他都是被朝廷贬出去的,说不定已经不跟朝廷一条心了,是不能用的。韩通也算一个,他早年跟随郭威创业,是后周的开国元勋之一,一直深得郭威和柴荣的信任。世宗临死前,还专门下令:禁军军政,多由韩通负责。但世宗出征,大多数是由韩通驻守京城,他实战经验并不多。另外,他的性格鲁莽,脾气不好,在军中人缘不好。那么,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时任宋州节度使、殿前都点检、开国侯、检校太尉的赵匡胤。赵匡胤虽然年轻,资历短,但这几年一直跟着世宗南征北战,武艺高强,为人厚道,深受将士们的爱戴。

经过慎重考虑,几位顾命大臣一致向太后建议: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智勇双全,勇冠三军,可命他为统兵大元帅;副点检慕容延钊骁勇善战,是一员悍将,可以命他为先锋;再命各镇将军会合,一同北征。全国军队,统一归赵匡胤一人调遣。这样一来,定能打败来犯之敌。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则出任“在京巡检”,留守开封。

符太后此时也把赵匡胤当成救命稻草。论亲戚关系,赵匡胤是妹夫的哥哥。论能力,赵匡胤出了名的骁勇善战。因此,她也毫不犹豫代恭帝颁旨:赵匡胤做统兵大元帅,慕容延钊为先锋,调度全国各镇兵马,会师北征。凡出征将士,统一归赵匡胤节制指挥。

强调一下,“全国军队,统一归赵匡胤一人调遣”,也就是说,赵匡胤对全国的军队都有调动权。史书上没有记载赵匡胤此时是什么想法,这是真正的实权在握了。

赵匡胤领圣旨,立即对人员和部队进行周密部署。赵普、高怀德、张令铎、郑恩、陶三春、张光翰、赵彦徽等随大军出征。石守信、王审琦留守汴梁。命先锋慕容延钊率领前军先行,正月初二离开开封,开拔前线。他自己率领大军,初三随后出发。

军队开拔之后,皇宫里几位顾命大臣和太后都非常放心,都想着过不了多久赵匡胤就会凯旋。只有韩通的儿子韩微心中顾虑颇多。韩微,因年幼时生病,落下终生残疾,成了驼背,人称小诸葛“橐驼儿”。可他心明眼亮,一眼就看出赵匡胤必将成为后周和韩家最大的克星。他屡次劝父亲除掉赵匡胤,韩通终于为之所动,就在赵匡胤出征前一晚向他辞行时,让儿子带着一批士兵埋伏在家中。最终,韩通没有杀赵匡胤,他非常矛盾。这本身是个传言,并不可信。韩通和韩微并没有证据,如果动手杀死了当朝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那只能证明韩通想造反。再说了,赵匡胤本身武艺高强,就算他一个人进了韩府,外面肯定有强将接应。韩通思考再三,还是放弃了。赵匡胤顺利地从韩通府上走了出去。韩微的刺杀虽然没有付诸行动,赵匡胤得知消息之后,还是恨死了韩微,注定了韩通父子在兵变中被杀的悲惨命运。

皇帝身处深宫大院,哪里听得到外面的流言。百姓们沸沸扬扬地传说:“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无风不起浪,这不仅仅是谣言,肯定有阴谋。“橐驼儿”直心慌,但赵匡胤大军已经出京,他有什么能力阻止呢!

据说,赵匡胤听到这些风声之后,心里很紧张。他选择了回家征求母亲杜氏的意见,他问:“外面到处都是我要兵变当皇帝的谣言,我该如何是好?”他的妹妹正在厨房里做饭,不知怎么听到了赵匡胤的话,就拎着擀面杖,从厨房里冲了出来,追着自己的哥哥就打,边追边喊:“男子汉大丈夫,大事临头,应当自己来决断,回家来吓唬女人们干什么呢?”他妈妈杜氏,这位历史上有名的老太太也相当镇静:“我儿素有大志,该当如此”。

后人分析,这种谣言很有可能是赵匡胤集团故意散布的。前一回利用木牌事件,挤掉了张永德。这一次,正好借着木牌事件,制造舆论。百姓嘛,不管是真是假,一传十,十传百,最后都成了真的。

除了这个谣言,还有一个传言说“这太阳底下还有个太阳,可见天有二日”,而且这两个太阳,一个阳光灿烂,一个即将坠落,灿烂的是都点检、坠落的是幼主。老百姓预料到,开封城里要出大事了,纷纷收拾东西跑到城外去避难了。

“点检作天子”世宗死前就有了这个传言,“天有二日”的传言又是怎么散布出来的呢?禁军中有一个叫苗训的小将领,是殿前司散员右第一直散指挥使。他曾跟随神仙道士,学习过天文星象和占卦算命,平日里就经常装神弄鬼,给官兵们算命占卦,倒也时不时地算中。部队离开开封城时,苗训就对官兵们散布说:“今天的天上,将会出现两个太阳。”士兵们哪里信这鬼话。苗训却神秘地说:“我们到时候再看。”

部队行走还不到一个时辰,突然有人在天空中看到两个太阳!上面的一个是暗黄色的,下面的一个灿烂耀眼。士兵们大惊,结合“点检做天子”的传言,大家都觉得赵匡胤做天子是“天命”!在古人的观念中,太阳是人间皇帝的象征,自然是只能有一个,所谓“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今,两个太阳高挂天空,新太阳的光芒压过旧太阳,说明后周小皇帝的气数已经尽,即将被新皇帝取代。这个新皇帝就是都点检赵匡胤。

其实,天上出现两个太阳,是一种极为罕见大气光学现象。根据现代天文学的解释,两个太阳同时出现于天空,叫做“幻日”,也叫“假日”。它是太阳光照在冰晶结构的云层上面,光线折射或反射所形成的,实际上是“日晕”的一种特殊形式。可能苗训真的识天象,反正他的话应验了,将士们对赵匡胤做天子的事实自然深信不疑。就是因为这个“预言”,让苗训在大宋开国后,由一个小小的将领成了大宋的首任天文主管,官衔后来一直升到检校工部尚书。

赵匡胤早就听说了这些传言,他纹丝不动,表现出毫不在乎的样子。然而,他心里早已经打好了主意。到了这个时候,谁还来讲忠君爱国之类的话,谁就是傻瓜。赵匡胤不傻,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好久了。虽然这一次不一定能成功,但大丈夫要干一番大事业,哪能没有风险,该搏的时候就是要搏一把,成败利害,生死安危,自当置之度外。

成功的拥兵自立的事件,就数郭威,赵匡胤身临其中。但是,不成功的拥兵自立事件,在以往有很多。石敬瑭当河东节度使时,一次出猎,军中忽然有人大叫“万岁”,把当时正“韬光养晦”的石敬瑭吓得够呛,忙下令斩杀为首的兵士三十多人。后晋大将杨光远率军至滑州,有军士称要拥杨光远为帝,杨知远呵斥军士:“天子岂汝等贩卖之物。”大将符彦饶在瓦桥关守戌,有一个副将带着兵士要拥立符彦饶。符彦饶表面上答应,说第二天在府街与将士会面,却暗地里埋伏兵马,把这个副将和兵士们全杀了。不过,赵匡胤不会干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把该准备的已经准备妥当,该策划的也都策划到位了。

赵匡胤就任北面行营都部署,兵权到手,立即分兵派将。殿前司的副都点检慕容延钊担任马步军都虞侯一职,并兼任开路先锋官、前军主将。赵匡胤让他大年初二在大队人马出发之前,率兵赶往河北重镇镇州。打着增援镇州、抵御辽军的旗号,实际是去控制住至关重要的河北地区。他与韩令坤联络,一起掌控河北,防范和迎击辽国的进攻,也监视河北其他节度使的动向。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各率本部人马,留守开封,驻扎在殿前军的大本营——殿前都点检公署。

赵匡胤自己则率领殿前司的散员都指挥使王彦昇、散指挥都虞侯罗彦瓌、内殿直都虞侯马仁瑀、殿前指挥使都虞侯李汉超、控鹤军都指挥使韩重赟等五位虎将和各部人马出征。他还抽调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担任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担任北面行营步军都指挥使,把侍卫亲军的两大精锐主力部队龙捷(骑兵部队)和虎捷(步兵部队)也编入战斗序列。除了部队将士之外,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宋州节度使掌书记赵普、都押衙李处耘组成了赵匡胤个人的幕僚班子,出谋划策,赵匡胤的亲信潘美、楚昭辅等也随军出征。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领大队人马一路向北进发。令人奇怪的是,部队出城之时风风火火。出城之后,行军速度却明显放慢,似乎并不急着赶路,好像是在等什么。到下午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才走了四十多里路,来到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安营扎寨。

就是赵匡胤出兵这种不紧不慢的状态,才让后人怀疑定州、镇州的加急情报到底是不是真的。这已经成为宋朝的疑案之一。然而,宰相范质和王溥当初接到情报时并没有怀疑它的真假,这就注定为赵匡胤发动兵变篡位提供了有利条件。关于这次辽国出兵,如此大的军事行动,《辽史·穆宗纪》中找不到一字记载。辽国有许多对中原政权的军事行动,《辽史》均有记载,而且可以和其他史料相印证,唯独这次没有。只有在宋人编著的史书中出现了辽国联合北汉南下侵犯的记载,如《宋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等。

流浪生活,磨炼了意志。战场经历,锻炼了胆量。官场经历,更让他懂得驭人之术。他和手下铁杆兄弟们做导演,后周禁军将士们稀里糊涂做起了最卖力的演员。这一场戏,充分显示了赵匡胤超强的导演能力,以及高超的演技。这场戏,按照当年郭威拥兵自立的套路,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就是“陈桥兵变”。十年前的澶州兵变把郭威推上皇帝宝座。十年后,赵匡胤及其追随者依样画葫芦,导演了陈桥兵变,将赵推上皇帝宝座。不同的是,前者是自发行为,后者则是蓄谋已久。

周恭帝即位后,赵匡胤集团总是有意无意地散布“主幼国疑”的失望论调。这种论调不仅让百姓心里没底,也让很多朝臣心里也没底。“天有二日”、“点检作天子”的传言又加深了人们的疑虑。

陈桥,唐朝的时候叫“板桥”,设在当地的驿站名叫“上元驿”,也写做“上源驿”。拉开五代序幕的“上元驿事件”—朱温突然袭击李克用,就发生在这里。赵匡胤兵变为何选在陈桥驿?一方面,必须把军队拉出去,才能远离皇帝、太后和宰相们。出城之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赵匡胤作为北面行营都部署,握有全军的指挥大权,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控制全军。谁敢抗命不遵,赵匡胤当即就可以军法从事。另一方面,陈桥驿在开封城外四十多里,不远也不近。任何兵变,最讲究的都是要迅速。太远了,在回京途中容易走漏风声,后周朝臣会有所准备,赵匡胤以及兵变士兵的亲属们有可能会遭劫。从开封城抵达陈桥,按照当时部队正常的行军速度,只需要一个白天的时间,这就刚好为兵变留下夜间发动的充足时间。而从陈桥回师开封,加速前进,开封城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天黑的时候,赵匡胤的许多亲信分头在军中串联和鼓动。点燃第一把火的,是殿前司殿前诸班直的散员都指挥使王彦昇、散指挥都虞侯罗彦瓌、内殿直都虞侯马仁瑀、殿前指挥使都虞侯李汉超等人。这几员虎将,白天看着苗训装神弄鬼的表演,早就按捺不住了,个个都想抢拥戴的头功。他们争先恐后,四下散布说:“当今皇帝只是个小孩子,弟兄们再拼死拼活地卖命打仗,他也不知道。不如先立赵点检当皇帝,然后北上御敌,也为时不晚。”

李处耘也在行动,他在军营里转了一圈,随便和人聊了聊天,漫不经心地说着“点检作天子”的传言。李处耘在禁军中还有点威望,所以一大群军官蠢蠢欲动。大家都在商议:“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赵匡胤的其他幕僚也在军中各个角落谈论同样的事情。

等将士们的情绪被煽动起来了,李处耘见时机成熟,即将此事报告给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赵匡义当时不过22岁,他对这次兵变最为热心,于是召集将士。将士们有了赵匡义撑腰,也敢公开闹事。他们就由赵匡义领着,找到赵匡胤的掌书记赵普。赵普早就料到这个场面,他看到众将士情绪激动,心中暗喜,却假装正经地拍案而起,指着大家说:“赵匡胤对皇帝忠心耿耿,肯定饶不了你们这帮家伙。”他又说:“不过,我们应该先把契丹人打退了,然后再回来废掉柴宗训。”听了赵普的话,将士们都不再敢做声。过了半晌,他们纷纷拔出刀剑说:“在军中谈论这个话题,本来就是灭族的罪名。咱们今天说定了,有进无退,由不得赵匡胤不干。”

赵普一看,大家的意见相当统一,便佯装镇定地劝说道:“策立这样的大事,需要周密谋划,轻举妄动成不了事!”众将士表示,都愿意听赵普来“周密谋划”。赵普义愤填膺,激动地说了一番大道理,大概意思就是说,拥立新君,既顺应天意又合乎人心,赵匡胤当皇帝合法而神圣。再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周朝气数已尽,将士们为这样的朝廷卖命只有死路一条,跟着都点检干,这次策立成功,大家的前途都有保障了。同时,赵普还提出几点要求:第一,京城不能乱,大家要镇定,否则局势难以控制;第二,必须严肃军纪,到京城不得烧杀掳掠。

在赵普的威逼利诱下,众将士仿佛看到了赵匡胤坐上皇位后自己的美好未来。大家纷纷表示,都听赵普的。赵普和赵匡义见这些军官已经被拉拢,就安排他们分头去鼓动其他人。另一方面,他们派人去京城通知留守的石守信和王审琦,谈妥了接应事宜。此时的赵匡胤,一反常态地喝醉了酒,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整整一夜,这些将士们除了赵匡胤,大家都没有睡觉。第二天,天还没有大亮,将士们就在赵匡胤帐前大喊。守门侍卫说:“都点检还在睡觉,你们不要吵。”有将士就说:“今天是吉祥日子,都点检要做天子,你不知道吗?”

赵匡义听到外面的吵闹声,就推醒了赵匡胤。赵匡胤披衣走出大帐,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一排排将士个个手执兵器,列队于帐前,呼声四起。看到赵匡胤出来,他们齐声喊道:“诸将无主,愿策点检为天子!”还没等赵匡胤开口,将士们就把他簇拥到帐内厅堂。这时,有人把一件早已预备好的黄袍罩在赵匡胤的身上,然后众人高呼“万岁”,跪拜于地上。

赵匡胤心中有数,但依然表现得很勉强,再三推辞。赵普上前说道:“主帅素来爱兵如子,此次拥立如不应允,这些将校兵士将会落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死无葬身之地,主帅还是应允了吧!”

见此情景,赵匡胤知道时机成熟,便装做无可奈何地说:“你们立我为天子,用意有两个。其一,是你们贪图富贵,想赢得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其二,你们衷心地佩服我。不管是何种用意,我都非常感激。不过,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你们如果接受我的条件,我可以做这个天子。不然,我不愿意当这个皇帝。”

将士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愿意听你的!”

“那好,现在我宣布两条纪律:第一,返回京城,不得抢掠,扰乱百姓;第二,少帝和太后都是我所侍奉的,公卿大臣都是我的平辈,你们不能伤害他们。以往改朝换代,都要大杀大抢,你们不能这样。如有违反,格杀勿论!”

赵匡胤似乎就这样“被逼”披上了黄袍。他这一番言论,有两点意思。其一,树天子的威严,“天有二日”、“点检作天子”这些把戏不再有效,天子需要的是实在的威严。其二,树天子之德,不滥杀无辜,包括周朝小皇帝、太后、大臣和京城百姓。众将士听到这些话,对心地厚道的赵匡胤又多了一层敬意。

禁军中这场戏演完了,赵匡胤马上命令楚昭辅、潘美两人先行回京。潘美的任务是将“点检作天子”的事情通报汴梁的宰相们,楚昭辅则是去安顿家人,以防有人浑水摸鱼,害了家人性命。两人领命,带上人马飞驰而去。

一场精心策划的,又是赵匡胤长思久盼的拥立,终于圆满完成了。这就是“陈桥兵变”。它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因为赵匡胤集团准备得极为充分,组织得相当严密。所以,它基本上属于一场不流血的和平政变,创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不流血而开创一个大王朝的奇迹”。宋神宗时,理学大家邵雍曾作过这样一首诗《观盛化吟》,来赞美宋太祖的陈桥兵变: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山川。

寻常巷陌犹簪绂,取次园亭亦管弦。

人老太平春未老,莺花无害日高眠。

……

明代一部流行很广的小说《飞龙记》中,也有这样一首诗赞美陈桥兵变:

五代干戈未息肩,乱臣贼子混中原。

黎民困苦天心怨,胡虏驱驰世道颠。

点检数归真命主,陈桥兵变太平年。

黄袍丹诏须臾至,三百鸿图岂偶然。

在后人们的眼里,赵匡胤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政权这不光彩的一面已经被忽视了,人们更看重的则是赵匡胤不流血而开创一个统一王朝这样的“致太平”之举。

当年,赵匡胤以亲兵的身份拥立郭威时,也许没有想到十年后,他会把这一切圆满地复制过来。赵匡胤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集手下人才的智慧,成功地设计了这场黄袍加身的兵变。他尽可能地将流血降低到最小,在兵变中不杀一个人,在返回京城登基时,他也要做到不流一滴血。

那天上午,太阳刚刚露出脸来。暖暖的阳光,让萧瑟的冬季更加宁静,却也多了许多活力。身穿黄袍的赵匡胤,骑在骏马上,昂着头,脸上跟这阳光一样平和。想到即将回到开封城,他的心里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以厚道取得周世宗的信任,一度被世宗视为好兄弟,而今却侵占了他的江山。不过,他又想到五代以来军阀割据,大大小小的权力争夺,战事连绵,百姓苦不堪言,他从小习武,又跟随世宗南征北战,为的不就是统一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吗?世宗英年早逝,统一大业未竟,七岁的恭帝又怎能延续?这统一天下的大任,需要一个有实力的人担当起来。他赵匡胤一定能够完成。

赵匡胤微微笑了,望着开封城的方向一路前行。在开封城里,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早已把开封城的城门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得到兵变成功的消息之后,他们立即调兵遣将,以殿前都点检公署为据点,把皇宫围得水泄不通。后周的宰相、韩通和公卿大臣正在皇宫中上早朝,不知不觉中就成了瓮中之鳖。

宰相范质、王溥和韩通都在宫中热烈讨论、憧憬未来,想象着赵匡胤将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谁知道却得到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消息,整个朝廷都震惊了。宰相范质听说赵匡胤兵变即位,冷汗直流。他在殿下抓住王溥的手,几乎是哭着自责:“仓促遣将,吾辈之罪也。”他悔不当初,对赵匡胤太信任,之前要兵变的传言没有经过核实,就仓促发兵。王溥也是手足无措,噤不能对。他的手被范质掐得太过用力,连血都出来了,他还是呆若木鸡。以赵匡胤为抵抗辽军的主帅,这可是由王溥推荐、范质决定的。他只有轻声地说:“即使京城有军队,你我能把赵匡胤怎么样?”

勇将王彦昇担任先锋官,已经在大军前边先行入城。开封城的父老曾深受郭威兵变之苦,他们见到赵匡胤大军所到之处,竟然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纷纷奔走相告,前来欢迎。得民心者得天下,赵匡胤胜局已定。

王彦昇带领铁骑,一马当先冲进城。在大街上正好与韩通相遇,他大叫道:“韩侍卫,快去接驾!新天子到了。”韩通是从皇宫里逃出来的,他正准备回家纠集兵力。王彦昇是石守信手下一名勇猛的小军官,残忍多力,善击剑,号称“王剑儿”。他看到韩通避开他,就紧追不舍。他刚闯入韩通的家,就看到韩通带着一队人举着刀冲过来。王彦昇抬起胳膊就是一剑,韩通猝不及防,竟被王彦昇一剑穿心,倒地而死。随即,王彦昇和手下人把韩通手下的人马杀得一个不剩。王彦昇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杀个痛快,竟将韩宅内所有的人全部杀死。这是陈桥兵变后第一次流血,而且是“大血”。王彦昇不仅杀了企图抵抗的韩通,还杀了韩通手无缚鸡之力的家眷。

这边,赵匡胤已经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开封城下。把守城门的石守信、王审琦立即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刚好,赵匡胤看到了王彦昇提着滴血的长剑。他大惊:这是怎么回事?王彦昇想起在陈桥驿时赵匡胤约法三章的事,顿时吓呆了。他结结巴巴地说:“韩通企图抵抗,被我所杀。还……杀了他全家……”赵匡胤气急:“韩大人乃朝中重臣,你居然杀戮他的全家?来人,将杀死韩大人的凶手就地正法!”石守信忙为他的属下求情,说韩通都已经死了,何必还要流血呢?不过,即使韩通不死,他对周室忠心耿耿,出兵之前,他们父子还摆鸿门宴,韩通一定不会降服,还是得用武力解决,结果还是一样的。赵匡胤叹了口气,把王彦昇给放了,下令对他“终身不授节铖”。不过开国后,赵匡胤急着用人,就让王彦昇接替了韩通“在京巡检”的要职。至于韩通,赵匡胤佩服其忠心。侍卫亲军的主力都跟随赵匡胤出征,韩通还纠结家中那十几个人与殿前军抵抗,即使是以卵击石,但显示他对周朝忠心耿耿。赵匡胤便追封韩通为中书令,令人厚葬之。

文武大臣们被困在大殿,听说赵匡胤已经进皇宫了,都不知所措。每个人都惴惴不安,谁也不知道赵匡胤将如何处置他们。

首先是范质、王溥和魏仁浦,三个人被押着,战战兢兢地过来,准备接受赵匡胤的“惩治”。但是,赵匡胤却如往常一样,亲切地迎上去:“三位大人受惊了,我赵匡胤受先帝恩宠,从无背叛之心,可三军将士硬是把这黄袍披在我身上!我怎么推辞都没有用,还望三位大人多多谅解!”赵匡胤这叫先发制人,按照范质的性格,肯定是“宁死不屈”,要跟他理论一番。现在不是理论的时候,刚刚兵变,朝局不稳,他们三位宰相有稳定局面的能力。

范质、王溥和魏仁浦听到赵匡胤这样说,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范质正想质问赵匡胤,军校罗彦瓌手持利剑走上前,厉声喝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抵抗谁就是自寻死路。

王溥识时务,知道自己已经别无选择了,立刻俯身磕头称呼万岁。范质心中纵然有天大的不满,在罗彦瓌明晃晃的利剑下,也只有跟着王溥伏地叩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匡胤赶紧亲自扶起两位宰相:“我是粗人,不懂得国家大事,治理天下的重任,还希望两位大人鼎力担当啊!”赵匡胤说出这样谦虚的话,也就是表明即位之后,范质和王溥可以官任原职。

范质便问道,如何处理幼君。赵普站出来说话:“请幼主效法尧禅舜之事,将皇位禅让给点检。”

赵匡胤补充说:“我已经下令军中,对于太后和幼主,任何人不得侵犯。我对他们永远以臣礼侍奉,绝不食言。”

范质不再发话,王溥表示由他们来安排禅位仪式。已经是下午,天快黑了,将士们点燃火把,整个大殿如同白天般明亮。可当文武百官排列已毕,禅位仪式即将开始时,赵普却发现没有准备禅位诏书。这时,翰林学士陶榖从怀中掏出一张草稿,说道:“诏书已拟好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兵部侍郎窦仪从陶榖手里接过诏书,展开当众宣诏:

天生蒸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以革命,其极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国命有归。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怨,厥绩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谣狱讼,附于至仁,应天顺民,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呜呼钦哉!祗畏天命。

大意就是说:政权兴亡,都要由天命决定,周朝如今气数已尽,而赵匡胤功绩卓著,应天顺民,我畏惧天命,决定效法历史上尧把王位让给舜的做法,自愿把皇位禅让给赵匡胤。

窦仪宣读完毕,赵匡胤退至北面,拜受禅位诏书。仪式完毕,赵匡胤由宰相陪同,戴上皇冠,换上黄袍,至崇元殿,正式登基。在范质和王溥的带领下,文臣武将行跪拜礼,高呼“万岁”。

传说那个跟赵匡胤下棋的陈抟老祖,骑一头驴子经过汴梁,听说赵匡胤这天受禅代周做了皇帝,高兴得从驴背上摔下来,拍掌大笑道:“天下从此太平了!”说罢,从地上爬起来,翻身上驴,扬长而去。

赵匡胤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国号。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归德军节度使,属地在宋州,故取宋州的“宋”字,称新朝国号为“宋”,年号定为建隆。宋朝开国第一年为建隆元年,也就是960年。这一年,赵匡胤33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因为《尚书》中将开国君主称为“艺祖”,宋人便称宋太祖为“艺祖”,后代民间则多称其为“赵太祖”,也称“太祖武德皇帝”。

第二件事是取消恭帝称号,改封为郑王,符太后改称周太后。同时,安排人将他们从皇宫中迁出,搬到西宫去住。符太后心中凄然,柴宗训并不懂得不能做皇帝的真正含义,只是看着符太后不高兴,他也不敢说话。这七岁的儿童,哪里能理解符太后的心思:柴家江山是断送在自己手中啊!不过,赵匡胤还算仁义,依然按照后周的标准,给予他母子二人皇家的一切待遇和礼遇。对周室宗庙,赵匡胤仍然派人守护,按时祭祀。符太后也只好顺从安排。柴宗训后来由洛阳移居房州(今湖北房县)。宋太祖担心地方官对他照顾不周,还专门派自己的老师辛文悦前去担任知州。开宝六年(973年),柴宗训去世的时候,宋太祖又亲自为他穿孝服发丧。

按照惯例,新皇帝登基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尊祖崇母。不过,赵匡胤把这项工作推后了一下,先安排朝中的旧臣,以防发生其他变化。这个放在后面说。一人做了皇帝,祖上全都追尊为皇帝。同时建庙,建立祭祀制度。这就是尊祖。宋太祖从他父亲开始,将他的祖宗一个一个地列出来,逐一追封。崇母,就是尊他的母亲杜氏为皇太后,还要接受文武大臣的朝拜。封后,就是封皇后。赵匡胤原配贺氏,在显德五年病逝,生有一子德昭和二女。他续娶的是彰德军节度使王饶的女儿王氏,太祖册立王氏为皇后。其他的,太祖封妹妹为燕国长公主,赐居宫中,赵匡义、赵匡美为皇弟,分别改名赵光义、赵光美。

还有定都一事。一般来说,作为都城,既要适应当时政治、国防重心的要求,又要满足经济上的需要。具备这些条件而能被选为都城的地点,在宋初当属开封。太祖怀念洛阳,他12岁之前生活在洛阳,对那里的一草一木,街上的角角落落,都再熟悉不过。但综合考虑,还是开封更合适。

首先,开封位居中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尤其隋朝开通的大运河,经开封入江淮,使这里成为锁控南北水路交通的咽喉重地。到了唐中后期,北方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经济中心移至南方地区。五代时,梁、唐、晋、周等先后在此定都。经历代帝王悉心经营,城市规模宏大。特别是经过周世宗时期的扩建,开封城高池深,建筑规整有序,道路宽阔,商业繁荣,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颇具帝都风范。而且,开封周围运河密布,“有惠民、金水、五丈、汴水等四渠,派引脉分,咸会天邑”,尤其是处于连接东南的汴河之上,避开了三门等险阻,极大地缩短了漕运的距离。

其次,开封的地形没有山川,虽然不利于守,却利于攻。以四战之地取攻防要枢,纵横捭阖,无论南下还是北上,进退自由的开封城都显得利兵利战。开封在运河交通上的优越地位,为北宋集权收兵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至于地理上不利防御的弱点,太祖和大臣们认为,在主观上可以利用京师驻屯重兵的措施加以弥补。

再次,太祖是通过“禅让”形式实现改朝换代,后周旧臣在开封居住已多年,定都开封符合多数大臣的心愿,甚至可以说是顺应民心。

另外,长安和洛阳虽然也是有多朝定都,但由于连年战乱,受到极大破坏,经济凋敝不堪,不适合刚刚建立的大宋建都。所以,开封是建都的首选城市。开封号称七朝(魏、梁、晋、汉、周、宋、金)古都,但作为南北统一王朝的都城,仅见于北宋一朝,由此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中心东移趋势的完成。

从流浪南北到投身军营,从一个小小的亲兵到无人不知的名将,从战场到官场,从高平大战到陈桥兵变,赵匡胤在成长、在成熟。他精通武艺又足智多谋,用实力赢得了地位和荣誉;他深谙驭兵之术,才使他带领的军队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他深谙人情世故,才赢得人才聚集为兵变奠定了群众基础;他宅心仁厚侠义心肠,才赢得一群生死与共的开国功臣……

赵匡胤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能在动乱的五代和平建立政权,不单单是武力的威慑,更依赖于他缜密的心思和谋划。他具备成功者的品质,又能瞅准时机,果断地抓住时机。作为一个武将出身的皇帝,赵匡胤深深明白,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还有更为艰巨的任务在等着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