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少年磨难,乱世男儿当从军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

少年磨难,乱世男儿当从军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少年磨难,乱世男儿当从军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唐朝时期,代北地区活动着一个名叫沙陀的部落,这个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内蒙古中部一带。这种特质,很明显地遗传并影响到儿子赵匡胤。据载,幽州一百五十多年间,竟然换了29位节度使。不过,赵弘殷的英勇善战,还是引起了王镕的注意,并受到重用。柏乡一战,成了赵弘殷事业上的重大转折点。赵弘殷成为新兴的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并驻军都城洛阳。

少年磨难,乱世男儿当从军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

唐朝时期,代北地区活动着一个名叫沙陀的部落,这个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内蒙古中部一带。沙陀部落属于西突厥,相传他们的先祖出生于雕窝之中,酋长因为他生得怪异,便让各族轮流抚养,因此得姓“诸爷”,即不是一个人抚养,后来传成了“朱邪”。因世代效忠大唐,多次出兵勤王,被唐朝皇帝赐姓为李,并列入皇室的族谱。

这个沙陀部落后来出了一个名人,就是独眼龙李克用。他自幼骁勇善战,还广结武士。他在部落中广认义子、太保,将沙陀、突厥、回鹘、粟特等代北地区番汉各民族的雄杰之士纠集在一起,组建了一支绝对效忠于他个人且剽悍的武装“义儿军”。大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七月,李克用率兵南下进关勤王,用三万多一点的兵力,大破黄巢起义军,从此一举成名,成为令中原军阀们闻风丧胆的人物。

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胆勇过人,英武更胜其父。开平二年(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于同月袭晋王位。李克用临死前,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刘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带);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三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经过十多年的交战,李存勖完成了父亲遗命,于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四月,他在魏州(河北大名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

在混乱不堪的五代时期,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到军队谋职,就是被晋王李存勖赏识而走上光明大道。说起赵弘殷这个人,在河北的涿州一带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赵弘殷崇拜李存勖的骁勇,而他自己也是一员猛将。赵弘殷年少的时候,力大骁勇,善于骑射。据说,他纵马驰骋于旷野之中,眼神瞄向那一排排大树,在马背上弯弓搭箭,也能百发百中。这种特质,很明显地遗传并影响到儿子赵匡胤。赵匡胤从军营中赢得天下,从而成为善武功长谋略的一代帝王。

赵氏家族的祖籍在涿州(今河北涿州),因为涿州隶属于幽州的节度使管辖,赵匡胤有时也自称幽州人。赵匡胤的祖上,按照宋朝最权威的官修史书《宋会要》的说法,可以上溯到西汉宣帝时的著名清官赵广汉,因为赵广汉也是涿郡人。但这基本上属于乱认名人当祖宗,没什么能说得清的依据。离赵匡胤近一点的祖先,就是高祖父赵脁、曾祖父赵珽、祖父赵敬和父亲赵弘殷。宋朝建立之后,宋太祖分别追尊赵脁为僖祖,赵珽为顺祖,赵敬为翼祖,赵弘殷为宣祖。(www.guayunfan.com)

他们都是大唐的官宦出身,赵脁“以儒学显”,当过幽州下辖的永清、文安和幽都三个县的县令。晚唐五代时的社会风气是崇尚暴力、蔑视文化,在幽州一代,尚武薄文的观念非常浓厚。赵家却反其道而行之,家族人大多爱读书。赵珽是晚唐时期一名忠诚的文官,在幽州镇“历藩镇从事兼御史中丞”。他怀揣着儒家思想所传承的“以文韬而治天下”的忠君报国思想,祈求李唐江山能够中兴。然而,地方割据势力争夺地盘,皇帝昏庸无能,不能对割据势力用兵,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他深感失望。文治的思想不能救国,只有用武功了。

唐朝安史之乱后,幽州人深受北方善骑射的游牧民族的影响,崇尚武力,君臣尊卑观念十分淡薄。据载,幽州一百五十多年间,竟然换了29位节度使。除去极少数朝廷召回、自请致仕和卒于任上者之外,大多为军乱所废黜或诛杀。晚唐名相李德裕曾教训幽州人:“旬月之内,移易三人,不可谓师有纪律矣;不俟朝旨,专自树置,不可谓人怀义心矣。”这样的地方,崇尚文治的赵氏家族,什么时候才会有出头之日?因此,赵珽就把年岁已及弱冠的儿子赵敬送到军队,希望他练成一身好武艺,能遇到一位中兴之主,好驰骋疆场,报效祖国。

赵敬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勤练武艺,少时就胸怀大志。在唐末和后梁时代,他曾历任营州、蓟州和涿州刺史。到了赵弘殷这一代,赵家就完全败落了,下降到了一个完全依靠骑马射箭来博取功名的河朔武人之家了。

关于赵弘殷,史书上记载不多。只知道他子承父业,勇武过人。在父亲赵敬死后,赵家没落,赵弘殷开始寻找出路。《宋史·太祖本纪》中记载,赵弘殷早年投靠赵王王镕,在后唐、后汉、后周都有任职。在石敬瑭的后晋时期,赵弘殷在做什么,史书上毫无记载。也是因为南下投靠王镕,赵弘殷才结识妻子杜氏。关于赵弘殷与杜氏的婚姻,史书上记载很多,《宋史·后妃上》、《东斋记事》、《宋会要·后妃一》等都有记载。后梁贞明二年(916年)的大雪天,赵弘殷从家乡出发,打算到镇州(今河北正定)去谋个前途,没想到才过正定县,就遇上大雪不断道路难行。为了避雪,他来到杜家庄园。庄园主人心善,请他到院子里住下。后来,见赵弘殷虽然衣履简朴,却状貌俊伟、言谈谨慎、手脚勤快,坚信他并非池中物,将来一定大有作为,便把自己16岁的女儿杜四娘子嫁给了他。四娘子,也就是宋太祖之母,宪皇太后。

赵弘殷带着妻子到镇州,投奔到赵王王镕的麾下。王镕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依靠对象。他是回鹘阿布思部落人的后裔,王家一直骁勇好战、孔武多勇,到了王镕这辈,就彻底汉化。史书上说他“为人仁而不武”,性格优柔寡断,处处讲究排场,还任用宦官管理政事。不过,赵弘殷的英勇善战,还是引起了王镕的注意,并受到重用。在后晋、后梁之间的一战——柏乡之战中,王镕派遣赵弘殷率领五百骑驰援后晋大将李存勖。赵弘殷立下战功,还得到李存勖的赏识。《东都事略》中记载:“庄宗嘉其勇敢,因留之命掌禁军,为飞捷指挥使。”柏乡一战,成了赵弘殷事业上的重大转折点。他不仅被任命为飞捷指挥使,更重要的是,他从此有了可以依靠的人物——李存勖。朱温曾赞叹李存勖“生子当如李亚子”,跟着这样的英雄,赵弘殷信心十足,相信自己一定能创出一片新天地。

赵弘殷成为新兴的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并驻军都城洛阳。按照五代军制,禁军无论六军、侍卫亲军或殿前军,都由若干支部队组成。每支部队人数多寡不一,但都分为左、右厢,每厢下辖若干军,军下辖若干指挥,指挥下辖都,都下辖将,将(队)下辖伍。赵弘殷这个指挥使管辖下的“指挥”,隶属于侍卫亲军马军系统的“护圣军”,这是一支精锐的马军部队。赵弘殷的部队由五个都(每都一百人)组成,是最基本的一级军事编制。在五代史中,举凡提到兵力多寡,都以多少“指挥”为数目。据此,赵弘殷的职务基本相当于今天一位中校营长。职位并不是很低,也不是很高。但是,李存勖当皇帝之后,好像遗忘了他曾看重的飞将军。从后唐明宗同光年间到后晋开运末年,二十多年间,赵弘殷的职位没有变过。这二十多年间,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上蹿下跳、结党营私等,一直恪尽职守,没有惹什么祸端。所以,赵家还算平安顺利。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登上皇位。李嗣源是非常低调的一个皇帝,他目不识丁,但在位七年却创造了后唐时代唯一的“小康”之治。这个皇帝低调到什么程度呢?按史书的记载,李嗣源登基之后,每天晚上都在皇宫中焚香向上天祷告说:“我是一个胡人,只是因乱世才被众人拥戴到皇帝的位子上。但愿上天早日降生真正的圣人,为万民之主。”他有一颗仁爱之心,看到天下离乱、生灵涂炭的惨状,于心不忍。但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难以救万民于苦海。故此,祈求上天派个圣人下来,拯救尘世间的黎民百姓。李嗣源的祈祷不知道是否属实,后人这样说,无非是为一个人物的出生埋下伏笔。这个人就是赵匡胤,也就是宋代后来的名流们津津乐道的“我太祖皇帝应期而生”。

赵匡胤的降生,被后代人加以渲染,非常具有神话色彩。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二月十六日,在洛阳夹马营中,杜氏产下了她和赵弘殷的第三子赵匡胤。大宋开国后,这一天就定为“长春节”。传说这一天,夹马营的赵家宅院“红光”冲天,且香气扑鼻,三天不散。赵匡胤刚生下来的前三天,全身金光闪闪,甚至于连胎盘都呈现出荷花的奇特样子。赵匡胤生下来的这天,赵弘殷正好从外面回来,一进家门,便见一个丫环匆匆上前给他报喜,说是夫人生下一位公子。赵弘殷高兴得连盔甲都没卸,就命产娘把孩子抱过来。当产娘把婴儿抱来时,赵弘殷伸手去接。这时,一股香气扑面。赵弘殷大叫:“好香,好香!真乃香孩儿也!”从此,“香孩儿”就成了赵匡胤的乳名。

关于这香气,后世有人这样解释。夹马营后面有一座大寺院,名叫应天禅院,院里种植着素有“国色天香”之称的牡丹上千株。据说,这牡丹是被武则天从长安城贬到洛阳的。凑巧的是,往年谷雨前后才开花的牡丹,这一年却提前了二十多天。就在二月十六日夜里,突然开放,香飘数里。禅院众僧认为这是丰年吉兆,于是红烛高烧,香烟缭绕,敲钟击磬,大做法事。满院香火烛光,把夹马营的夜空都映红了。而那香气,就是从禅院飘来的。

时人当时不解,只是迷信,以为是赵匡胤的降生才有了香气和红光。赵弘殷夫妇也以为奇事,心中高兴不已。加上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人们便更加渲染此事,认为是天子降生的征兆。

这个时候的赵家比较稳定,赵弘殷官职不高,维持生活却是绰绰有余。赵匡胤的降生,还算是时候。尤其是杜氏,在乱世之中作为一个武将的妻子,常年为丈夫担惊受怕,还为家庭生计而担忧。她心中有一个永远的痛,那就是丈夫在做飞捷指挥使之前,家境不好,先后生下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却都夭折了。宋朝开国后,赵匡胤追封他这两个早夭亲人,一个为陈国长公主,一个为邕王。

所以,赵匡胤的命还算好。那个时候,正是五代乱世难得的一段安稳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采取“休兵息民”的政策,中原战乱暂时平息。这就给香孩儿的童年一个相对安稳的成长环境。没有了战争,赵弘殷也不用经常出去打仗,天天早上在家练武,空出了更多时间来照顾杜氏母子。

五代时期的洛阳,已经从战争破坏中恢复过来了。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同时以洛阳为西京陪都。到后唐定都的时候,洛阳已然一派太平都市的繁华景致。从历史上看,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公认的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周公、孔子等儒家礼乐文化的中心,更曾经是东周、东汉等十三个王朝的首都,大唐的东都。

赵匡胤生于明宗李嗣源即位的第二年。在朝廷更迭频繁、割据政权犬牙交错的时代,李嗣源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他目不识丁,却不代表他不会治理国家。李嗣源比较关心民间疾苦,常与宰相冯道谈论农家勤苦。冯道诵聂夷中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他非常感动,立即命人写下,经常诵念,意在告诫自己,百姓的生死其实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李嗣源在位的时候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减赋税、惩贪官、明法纪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人民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这是难得的安定之世,又是在繁华的都市,给赵匡胤幼年时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赵家吃的虽然不是山珍海味,最起码三顿饭能吃得饱。香孩儿不缺少营养,自小就发育得身强体壮。家里住的不是皇宫内院,却也有假山亭台楼榭。刚刚学会走路的赵匡胤常常在空旷的院子里摇摇晃晃地奔跑,有时趁家人一不留神就爬上假山。

几年后,香孩儿到了读书的年龄,父亲正式给他取名赵匡胤。匡者,匡扶、保佑也;胤者,胤嗣、后代也。古人自己郁郁不得志时,就喜欢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期望得到延续,并且光宗耀祖。赵弘殷在乱世里生存这么多年,仅仅混到禁军一个骑兵部队的指挥使而已。赵家祖上原本并不差,却在这兵荒马乱中逐渐败落。他自己已过而立之年,便希望香孩儿能子承父志,匡扶一个明主,报效朝廷,并且荫及后代。同祖父赵珽正好相反,他饱尝刀头上讨饭的难处,希望儿子赵匡胤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出路,不再靠冲冲杀杀过日子。当时,禁军很少出动打仗,赵匡胤的父母就有条件送儿子上学读书。赵匡胤六岁时,父亲聘请了一位先生辛文悦,给儿子教授经典文章。

这个辛文悦很懂得教书之道。赵匡胤出身于军人之家,当然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种子,舞枪弄棒、骑马打仗才是他的最爱。往往在摇头晃脑念古诗的时候,赵匡胤就不安分起来,很想拿着棍子耍弄一番。加上赵匡胤是家里的独子,虽然父母不娇惯他,却还是有点顽皮。辛文悦教学方法很特别,他主张个性自由发展,不必循规蹈矩,反对背条条、读死书。他还一再叫赵匡胤多锻炼身体,学习武功,长大了才不会被人欺负。他并不苛责小匡胤,而是顺着他的性子来,先让他玩高兴,再向经典文化上引导。就这样,天性顽皮好动的赵匡胤接受了系统的儒家文化的启蒙教育。后来,赵匡胤领军打仗,比起大多数目不识丁的同时代的武将,他的才智无疑就高出了一大截。所以,他很感谢启蒙老师辛文悦。当了皇帝之后,他就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的老师请到都城开封,还让他出任了很尊贵的官职。

小时的赵匡胤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在他的心目中,夹马营里那些和父亲一样当兵的叔叔大爷,就是他的未来。自小出入于军营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赵匡胤也爱上了军营的生活。骑马、射箭、舞刀、弄棒,这些事儿他都喜欢,练起来常常是乐而忘返。而且他嘴甜,很惹人喜爱,在军营里管这个叫叔叔,那个叫伯伯。很多将士也都喜欢这个聪明的小孩,闲来无事,总要点拨一二。赵匡胤天资聪颖,一学就会。久而久之,习得一身好本事。

儿时的赵匡胤就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军事才干。每天放学回家,他都要把小伙伴们排成整齐的队列,他自己在旁边喊着行军号子。这群“孩儿兵”是军营里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赵匡胤没事就与一群小伙伴以骑马射箭为乐,很快就成了洛阳城里的孩子王。当他领导“孩儿兵”喊着口令,引得行人注目时,他感觉非常自豪。

父亲曾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

小赵匡胤说:“你们大人行军打仗,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我将来也一定做得到!”

父亲暗暗吃惊。

“孩子王”的话,当时还不能称之为远大理想,也不能称之为志气,其实更是一种赌气——赵匡胤不甘人后的性格,促使他始终要站在队伍的前面。等到他后来驰骋疆场,领军作战,武艺超群,一呼百应的时候,那种自豪感和征服感就演变成野心。

父亲在家的时间少,管教赵匡胤的任务就落在杜氏身上。杜氏是大户人家出身,很有大家风范,寄希望于儿子将来能走上仕途,振兴家业。所以,她对香孩儿一直严加管教。她见赵匡胤像一匹没有鞍的野马一样到处乱窜,担忧不已。

“今天在家好好读书写字。”杜氏教训道。

“我知道了,母亲。”赵匡胤规规矩矩地回答。谁知道,母亲一转身,他就跑出去了。等他回来,杜氏免不了又唠叨一番:

“成天舞刀弄枪的,万一惹出是非,你父亲定会教训你。也希望你将来不要跟你父亲一样步入战场,让我担惊受怕。还是多读点书,读书好,修身养性,读得好还能光宗耀祖……”

赵匡胤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但母亲的观点他很不赞成。他安静地听完母亲的训话,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母亲您所说的不无道理,但儿子却认为,儒学虽然高深,也可以使人成器,但现在不合时宜。”

杜氏惊愕:儿子年纪这样小,怎么能有这样的见解。便问道:“不合时宜怎么理解呢?”

赵匡胤郑重地说:“现在处于乱世,战火遍地,兵戈铁马,怎么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躲在屋里读书呢?治世要用文才,乱世要用武略。现在是用武之时,我学习武艺也是为了实现一腔抱负。我知道您是为我担惊受怕,可强大了会更保险呀。终究谋事在人,关键在于自己的才干。现在,我勤练武艺,将来一样可以光耀门楣……”

他接着又跟母亲说:“唐太宗李世民,不过是一将门之子,他不是化家为国,成就了帝王业吗?孩儿虽然不才,也想学那李世民,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伟男子、流芳后世的大英雄。”

杜氏虽然依旧不愿将来看到儿子厮杀于战场,但听到儿子这些言论,多少放了心。儿子并非一味地淘气,还是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一点跟他的父亲很相像。子承父志,并不是坏事。而今确实中原纷扰,兵戈四起,乱世之中儒学经典又有多大用处呢!

杜氏出身名门望族,管教儿子的方法还是比较明智。不仅如此,后来在赵匡胤登上皇位时,她也表现了非同一般的见识。大宋建立之后,赵匡胤率领文武群臣向母亲大礼参拜,而杜氏并不显得欣喜得意,反倒是满脸的担忧愁闷。有大臣问道:“臣子们都听说母以子贵,如今您的儿子已经贵为天子,您安享尊荣,为什么还不高兴呢?”杜氏长叹一声说:“我听说为君极难。天子位居万民之上,如果治国有道,天下归心,当然能在宝座上稳享尊贵。但是,万一出现失误,驾驭不了国家,那时恐怕就是想做一个平民老百姓,也是求之不得了。这就是我如今最担忧的事情。”封建社会认为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杜氏这寥寥数语却比很多大男人更有远见。

母亲不再约束儿子习武,赵匡胤更加潜心钻研武艺。赵弘殷虽然当初也是希望儿子学得一肚子知识,后来见儿子如此坚持他的爱好,也就不再勉强。不仅如此,他还同意赵匡胤离开学堂,并且担当了赵匡胤的武学启蒙老师。赵弘殷有百步穿杨的本领,便把这一绝技传授给儿子。赵弘殷首先教儿子骑马射箭的基本动作要领,然后,放手让他去细心体会。赵匡胤胆子大,他喜欢飞马狂奔,越是难以驯服的烈马,他越是爱骑。不用马鞍、马缰绳就能制服烈马,是他的绝活。

一天,他在洛阳城里闲逛,到了一处马肆前,看见一群人正在那里围观一位壮汉驯服一匹枣红色的域外良马。他立马来了精神,上前一步抢过壮汉手中的马缰绳,那马飞扬起它的一个后蹄朝向赵匡胤的下身踢来。赵匡胤向左一转身,一个箭步跃起,就稳稳地落在马背上。这匹马还没有被人套上鞍桥,让它跑起来可是非常危险的。马大发脾气,使劲地跳跃,想把赵匡胤给甩下来。赵匡胤抓住缰绳,稳坐在马背上。马儿一下子狂奔起来,朝向城门方向,速度非常快。围观的人群都傻眼了,这小子可能要被马教训了。果然,马跑到城门洞时突然停住了步,赵匡胤的头撞到城门框的门楣之上。人们都以为这小子肯定被摔得半死,谁知道赵匡胤从地上一跃而起,拔腿便追,三纵两纵,竟然追上奔马。待与马并行的时候,他左手抓住马鬃,右手一按马背,双脚一蹬地,又腾身飞上马背,扬起手中的马鞭,伸向马头一拦。

赵匡胤征服这匹烈马,不仅靠他超群的武艺,还靠他永不认输、不甘落后的性格。任何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必然要以最大的恒心毅力去做好,不达目的,绝不回头!他这种性格,发展到后来,在领兵打仗时便体现为身先士卒、指挥得当,在治理国家时则体现为兢兢业业、勤于政事。

说起骑射之术,赵匡胤确是一个神射手,在马上射中飞奔的狡兔,射中摇摆的柳树枝,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到了晚年,赵匡胤就把自己射箭的心得,写成一部《射诀》,在宋军中普及推广。赵匡胤的骑射术高超,武艺也练得精。据说,他还自创太祖长拳,整套拳路演练起来,充分表现出北方人的豪迈特性,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连现代人耍的双节棍,也是他发明的,那时叫“大小盘龙棍”。

少时的赵匡胤除了善骑射之术外,还有一点让人称奇,就是力大无穷。赵匡胤有一位少年好朋友,叫韩令坤,也是将门之子。他有才略、识治道,在以后的岁月里和赵匡胤一起侍奉在周太祖和周世宗帐下,是大宋建国元老。据说少年时,他俩曾在一间低矮的土屋中玩博戏,正当兴趣甚浓、不相上下之时,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鸟叫。抬头望去,见是一群麻雀在那里逗闹。两人甚觉好奇,同时奔向屋外,因屋门窄小,两人用力过猛,轰然一声,门墙竟然倒塌。

小小赵匡胤还喜欢玩斗草的游戏。每逢春夏草长之时,赵匡胤时常和小伙伴们到草地上去拔取许多草来,然后每人手持数茎,勒在一起比输赢。赵匡胤很会选取那些韧性强、抗拉拽的草,比赛时也很会用力气,因此常为赢家,小伙伴们都很佩服他。那时,洛阳城盛行斗蟋蟀。卖蟋蟀的多为乡民,斗赢三两个,便能卖上一两贯钱。蟋蟀若生得大,又会斗,更能卖大价钱。赵匡胤也曾一度为此着迷,他和小伙伴们都是自己捉来蟋蟀。每捉到一只,他总要与小伙伴摆开斗场,一边用草棍逗弄陶罐中的蟋蟀,一边观看两蟋蟀相斗。这种观战,也很刺激,就如同自己身在战场,与敌军交战。

有这样一个淘气顽皮的儿子,赵氏夫妇费了不少心,好在赵匡胤没惹什么乱子。更让这对夫妇欣慰的是,这顽皮儿子11岁时,家中又添一子,也就是赵匡义。后人传说,赵匡义的诞生比赵匡胤还要不同凡响,降生之时产房中的赤光如云霞般蒸腾,香气不但绕室,还香遍整条街巷。这个赵匡义就让父母省心不少,从小性格沉稳,而且喜欢读书。

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儿子,后来都成了皇帝。在《宋人轶事汇编》中还杜撰过这样一个故事。动乱之时,杜氏挑着两个儿子逃出夹马营,被隐士陈抟老祖遇到,他仰天长叹:“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肩上挑。”就是说,杜氏肩上一边挑一个天子。故事没有事实依据,不足为信。不过,一个母亲生出两个皇帝,也确实罕见,这才有后人的杜撰。

933年,67岁的后唐皇帝李嗣源病重。因为他一直没有立太子,还没驾崩时,皇长子李从荣害怕自己继承不了皇位,就杀进宫中,却被大臣杀死。李嗣源连病带吓,一命呜呼。群臣便拥立他的第五个儿子李从厚为帝。几个月后,李嗣源的养子、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又篡位做了皇帝。

就这样,暂时的和平年代随着李嗣源的死而消失了。李从珂在皇帝宝座上坐得并不安心,他与李嗣源的驸马、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水火不容。于是,就想出了调虎离山之计,把石敬瑭从老巢晋阳(今山西太原)调到郓州(今山东郓城)。石敬瑭明白新皇帝是想置他于死地,便去勾结北方的契丹。李从珂的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打进洛阳的契丹军队杀死,后唐灭亡。

石敬瑭为了能让自己也坐上皇帝的宝座,就忍痛把燕云十六州奉给契丹,还认比自己小十岁的契丹主耶律德光为干爸爸。936年,在耶律德光的帮助下,石敬瑭在后唐的废墟上建立了后晋,当起了“儿皇帝”。时人和后人都不齿石敬瑭这种作为,但石敬瑭却不以为耻。燕云十六州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一夜之间成了亡国之奴,时间长达三百余年。从此,中原百姓屡遭涂炭。石敬瑭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汉奸”。

自古以来,皇亲贵族忙着争权夺利,受害的只有老百姓。听说契丹人要来了,洛阳的老百姓争先恐后地出城逃命。但是,契丹人走了之后,老百姓还是没有安生的日子。为了讨好契丹,石敬瑭每年向契丹进贡大批银、绢。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银子和绢丝全部都是从老百姓手中夺来的。

赵匡胤从小就练习武艺,在军营长大的他,一直认为习武是为了强身健体,是为了保家卫国。即使他与其他少年打架,也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当他看到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在契丹军队的铁骑下哀嚎,当他看到满街道都是倒下的百姓尸体时,那种血腥的场面让他再也忘不了。他开始明白什么叫做乱世,什么叫做残忍。武力解决问题的后果,就是无数生灵涂炭。同时,他也对这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五代时期,就是军阀混战、争权夺利的时代。胜者王侯败者寇,谁拥有武力谁就拥有权力。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非得无辜的老百姓流血呢!赵匡胤从小就显示了他仁慈的一面,他明白武力的震撼力,在看过这么多老百姓无辜流血后,他也深深厌恶武力导致的血腥。所以,他后来在陈桥兵变中,也是基本采取和平过渡的方式,没有流多少血。包括杯酒释兵权,以及治理国家时采取的措施,都是惜用武力。

赵匡胤珍惜生命,还在于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五代时期,大部分人过的都是朝不虑夕的生活,很多人饱受亲人生离死别之苦。而他没有,除了他没有见面的夭折的哥哥姐姐,他家并没有像其他人家那样在动乱中遭受劫难。还让他感到庆幸的是,石敬瑭建立后晋之后,并没有为难他的父亲赵弘殷,仍然让他担任原职。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也拿不到很多俸禄,但家庭毕竟还能勉强维持生活。

天福三年(938年),后晋高祖石敬瑭迁都东京汴州(今河南开封),洛阳复为西京陪都。赵匡胤一家也跟着新皇帝,举家搬迁到新都,住进东城新曹门里的寿昌坊巷内。后来,寿昌坊这条小巷因为走出了赵匡胤、赵匡义两位皇帝,便改名为“双龙巷”。离开洛阳时,赵匡胤心中十分不舍。这个地方留下了他最美好的童年记忆,这里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无一不让他留恋。据说,当时赵匡胤离开洛阳,还说过这样一句话:“他日若得了天下,一定要建都于此,让洛阳成为人人都向往的都城!”大宋开国,定开封为东都,同时定洛阳为西京,洛阳居于陪都的地位。

汴州,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早在殷商时代,即由游牧而进入农耕。三千年前,周文王之子毕公筑城于此。春秋时代开封属郑国,郑庄公在今城南二十多公里的朱仙镇东的古城村,修筑一座“仓城”,名为开封,寓意开拓封疆。战国时代开封属魏国。公元前365年,魏惠王由安邑迁国都于此,改开封为大梁城,位于今开封城西北部。秦并六国置郡县,开封属三川郡,名为浚仪县。汉文帝封皇子刘武为梁王,居大梁。南北朝时期,曾在此置梁州。北周时因地临汴水,改名汴州。唐仍置汴州。唐建中二年(781年),宣武军节度使李勉重筑汴州城,即今开封城。五代时,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以汴州为都城,号称东都。朱温还升汴州为开封府,辖十五县,浚仪、开封均为附廓首县。之后,唐庄宗于923年迁都洛阳,并改开封府为汴州,辖十县,汴州仍为宣武军节度使治所。15年后,也就是赵匡胤12岁时,后晋高祖石敬瑭迁都汴州,称东京,将汴州复升为开封府,辖十五县。这之后,郭威建立后周,开封为东京。其继任者柴荣是一位开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对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后来,赵匡胤的大宋建立于此,在周世宗柴荣扩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使东京城的规模达到空前的程度。

赵匡胤来到开封时,整12岁。他看到,这个新王朝毫无生气,目之所及,衰败残破。他从父亲那里得知,这个新王朝疆域已比前朝大大减少,仅有一百零九州。而且石敬瑭为了讨好契丹人,常常进贡财物。在赵匡胤一家初到开封的那几年,天下很不太平,天灾人祸严重,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天福六年(941年)九月,黄河在滑州决口。一时间,百姓死伤无数。第二年五月,又有五个州郡发生大水,十八个州郡遭旱、蝗灾害。大量饥民忍无可忍,在一向憎恨契丹的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带领下,举兵反抗朝廷。后来,起义被朝廷镇压。为了表示忠心,石敬瑭竟然把安重荣的首级抹上油漆,献给契丹。赵匡胤只是一个小娃娃,对于这些国事,他能懂得一点,但又能怎样呢!他只能勤学武艺,以备将来之需。

赵匡胤的性子还跟以前一样,好动贪玩。刚刚在汴梁安顿下来,他就跑出去寻找可以一起舞刀弄枪的伙伴们。在寿昌坊巷子里,赵匡胤整天就是走马射箭、舞刀弄枪。慢慢地,“香孩儿”长成了小伙子,一张紫红色的四方大脸,魁梧的身材,颇有些英武之气。从小习武的赵匡胤,在新的环境里毫不谦虚地展示他的武功。他的武艺在这群新伙伴中遥遥领先,尤其是骑射功夫一流,得到小伙伴们的认可。加上赵匡胤性格豪爽,很讲义气,很快就被这些走马斗鸡的强梁少年尊崇为老大。这其中就有韩令坤和慕容延钊,后来他们都成为大宋朝的重要武将。可以说,赵匡胤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政治资本的积累,尽管他不知道这对他以后会有多么重要。

小青年赵匡胤还喜欢赌博。他重义轻财,赢来(或抢来的)钱财都是和哥们儿喝酒了。有钱大家花,绝不小家子气。赵匡胤绝对讲义气,处处维护自己的兄弟,为了哥们儿不惜两肋插刀。所以,兄弟们都愿意跟着他。他们一起要么赌博,要么喝酒,要么就是在居民区里踢足球(宋代那时叫蹴鞠)。

赵匡胤15岁时,父母想到,即使儿子要通过习武光耀门楣,也得要懂得一些知识。于是,送他到一家私塾上学。教书的是位陈先生,为人古板,要求严格。陈老先生满腹经纶,靠设帐授徒为生,儒家经典讲得头头是道。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头活着就挺不容易的,可这位老先生的脾气还挺倔,见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要说一说。

陈先生教的学生大多是兵营的将帅子弟,贪玩、不好学的孩子不在少数。赵匡胤是最顽皮的。他出身官宦之家,难免有些纨绔子弟的做派,争强好胜,不容人过。他上课总爱搞小动作,陈先生总是动不动就训他:“孺子不可教也!”

有一次上课时,为了维护好朋友慕容延钊,赵匡胤与陈先生发生冲突,气得老先生把赵匡胤拽到杜氏夫人面前。杜氏夫人对赵匡胤一顿训斥,还逼他向老师道歉。后来,陈先生终究对赵匡胤难以管束,把他赶出了私塾。

赵匡义到了上学年龄,杜氏夫人把他也送到陈先生的私塾。赵匡义和哥哥不一样,他和陈先生相处得十分融洽。这赵匡义,儿时就显得聪明异常。他性格沉稳,爱好读书,小小年纪就读遍儒家经典。他对父母说的话也是言听计从,赵弘殷夫妇对这个儿子非常满意。

古人说:“五代不仁之极也!”五代时期,当权者争权夺利,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那时的生活用“朝不保夕”来形容最是贴切。频繁的改朝换代、屡见不鲜的兵连祸结,老百姓往往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吃了上顿,下顿都没等到吃就离开人世。生活在那个年代,能真正地理解什么是“生灵涂炭”。

赵弘殷对此深为厌恶。常年在外打仗,他牵挂着家人,更为百姓受苦而忧心。所以,他希望战乱休止,希望能有一个明君在乱世中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但是,皇帝一个接一个,仍然没有明君出现。

后晋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因病身亡,他的侄子石重贵继承皇位,是为后晋出帝。石重贵原是后晋的武将,武艺高超,颇有几分才干,石敬瑭便把他选为皇位继承人。但石重贵登上皇位之后,后晋的社会状况比石敬瑭的时候更糟,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朝廷的腐败,地方贪官污吏竞相仿效,搜刮百姓,鱼肉乡里。再加上水利设施常年失修,每遇天灾,百姓背井离乡,无法安居乐业。石敬瑭当皇帝时,慑于契丹国的淫威对耶律德光称臣。石重贵就不一样了,他对耶律德光说了,可以称“孙子”,但是不称臣。耶律德光大发雷霆,就想狠狠教训一下“孙子”。就这样,后晋屈辱的和平局面被打破,百姓再一次陷入战乱。开运元年(944年)正月,耶律德光大举进攻后晋。虽然石重贵指挥无能,但凭借着中原军民的英勇抵抗,契丹两次大规模的进攻都失败了。

赵匡胤在这样的岁月里,渐渐长大。虽然离开了私塾,赵匡胤并不是真的满足于做一介武夫。他不喜欢四书五经,但他喜欢看史书,看兵书。同时,也在思考着为什么这么多有识之士,英雄之辈难以施展满腔的抱负。赵匡胤变得深沉了。

儿子的变化,母亲杜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跟赵弘殷说:“老大是不是有心事?不再那么顽皮了。”

赵弘殷笑道:“香孩儿顽皮你担心,而今长大了变得深沉,这是好事,你怎么还担心?”

杜氏叹口气:“小时顽皮什么事都会告诉我,现在心里想什么我都不知道,哪能不担心?”

赵弘殷说:“那依你看,怎么办是好?”

杜氏说:“倒不如给他成个家吧。有了自己的家,他成熟得快些,也让他体会当家的辛苦,省得我们再为他担心。”

赵弘殷想了想,也叹气道:“也好。老大已经过了成婚年龄了。都怪这个时局,到处是战火,年复一年的兵荒马乱,正常生活都被打乱了。我作为父亲,又没什么本事,虽然还是朝廷官员,但俸禄少得可怜。加上我们又有了匡义、匡美,日子越来越紧巴了,这才耽误了老大的婚事。”

杜氏表示理解,夫妇俩开始商议给儿子选哪家的姑娘。右千牛卫率府率贺景思,是赵弘殷的同僚,两家关系亲密,经常走动,也算门当户对。右千牛卫率府是东宫六率府之一,千牛是佩刀名,据说锐利可屠千牛。贺家长女,不仅人长得漂亮,温柔恭顺,而且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遵从三从四德。选她做儿媳,最合适不过了。

于是,经过提亲、下聘礼等程序,在946年,赵匡胤与贺家小姐成婚。婚礼那天,赵匡胤的一些好哥们韩令坤、慕容延钊、石守信、张光翰、赵颜徽等,都身着华服,前来喝赵匡胤的喜酒。看着妻子柔情似水,赵匡胤心里却有另外的隐忧:已经有了家室,而自己却还是一事无成。

在赵匡胤成亲后的第二年,石重贵的姑父杜重威效仿石敬瑭,投降了契丹,在947年1月引契丹军南下。相州节度使张彦泽也趁火打劫,投向契丹,并率两千人充当先锋,攻进开封。

石重贵毫无准备,惊慌失措中,准备燃火自焚。耶律德光大发慈悲,说只要“孙子”投降,可免杀身之祸。石重贵为了保命,打开城门迎接契丹军队,后晋灭亡。石重贵在度过了二十多年流放生活后客死异域。

在五代时期,凡是兵乱都伴随着抢劫,谓之“夯市”。相州节度使张彦泽攻进开封时,便纵兵大掠开封。这次赵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与其他人家一样被劫掠一空。紧接着,契丹兵“打草谷”又打到赵家。连番掠夺过后,赵家财物全无。等赵匡胤逃难回来,看到自己家一片狼藉,他的忧虑更深了,大丈夫怎能容忍自己的国家被如此糟践!

你方唱罢我登场。947年春,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六月,刘知远顺利地经洛阳进入开封,在此建都,是为后汉。开封不是被契丹军占领了吗?这刘知远又是怎样建立政权的?

这刘知远也是一方豪杰,出身于穷困人家,后投身于李嗣源手下。他作战勇敢,为人也很机智,得到石敬瑭的信任。石敬瑭称帝后,让刘知远担任马步军都指挥使,成为兵马总管。941年,刘知远被任命为北京留守。石重贵即位后,与契丹发生冲突,两军交战。手握重兵的刘知远已经看到了石重贵的末日,除了保境安民之外,并没有出兵。他在乱世之中,在晋阳为自己建立起了一支五万人的大军。后晋灭亡后,耶律德光在开封作威作福,中原地区的百姓民怨沸腾,契丹的统治并不稳固。947年2月,在大将郭威的建议下,刘知远在晋阳称帝,仍沿用后晋年号。

短短几年间,这天下就换了好几个皇帝。赵匡胤又一次感受到这个世道的动荡不定,又一次认识到武力足可改天换地扭转乾坤。于是,他心里的那个念头更强烈了:外出闯荡,寻找一个可以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他练了一身的好武艺,不能因贪恋儿女私情而葬送了未来,他的位置在疆场上。况且,他已经成家,不可能靠着父母养活自己的小家庭。眼看家中越来越困难,弟弟匡义和匡美(后改为赵廷美)都还小,他是老大,他应该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赵弘殷夫妇不约而同地表示反对。杜氏一心为儿子安危考虑:“现在外面太乱,在家待几年吧。等太平了,再出去谋事。”

父亲很理解儿子:“你也长大了,也懂事了。现在处于乱世,依靠武力谁都能成为一方霸主,但能够建立功业或称王称帝者多是根基深厚、割据一方的枭雄。而你只是一个禁军校尉之子,位卑势小,很难有所作为。虽然你有驰骋疆场的志气,但此时不宜离家。”

赵匡胤只好暂时作罢,但他心中的念头一天比一天强烈:大丈夫应死得其所,怎能躲在父母的羽翼下!于是,后汉乾祐元年(948年),也就是刘承祐登基这一年,赵匡胤给父母妻子留下一封信,悄悄离开了家。

关于赵匡胤为何要离家,除了上述为生活所迫和志在疆场的原因之外,也有这样的说法:“赵匡胤性如烈火,为人耿直,好打抱不平,又嗜酒如命,时常闯出祸来。有一次,竟然在开封城打了御勾栏,闹了御花园,触犯了汉末帝。触犯了皇帝,这还了得,赵匡胤只能是溜之大吉,逃难天涯。”

不管是什么原因,赵匡胤离家闯荡江湖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简单。没有经历过江湖险恶和人情冷暖,他的思想还是非常单纯。他觉得依靠父亲的名气,去南方投奔父亲以前的老战友,应该可以找到一个落脚之地。他从家里出来,身上没有带多少盘缠,一路上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吃苦倒不算什么,最可恨的是那些人对他的冷眼和鄙视,让赵匡胤终生难忘。

赵匡胤南下到达湖北的复州(今湖北省仙桃西北),打听到这里的防御使是王彦超,是他父亲的老朋友。一路风餐露宿的赵匡胤舒了一口气,总算有希望了。如果伯父能念及同僚之情,给他一官半职,暂时就不会太过落魄了。他来到王彦超府上,对守门的人说:“赵匡胤求见伯父。”

守门的人去禀报。王彦超听说赵匡胤来访,十分不乐意见他,暗想:赵弘殷之子听说顽皮至极,而今离家,恐怕是在外面惹麻烦了,收留他肯定要受到连累。他便让下人拿几贯钱给赵匡胤,也不见他。赵匡胤感到心凉:这个昔日自称伯父的人,竟然一点都不顾及旧情。真是世态炎凉啊!

看着王家下人拿给自己的那几贯钱,赵匡胤深感耻辱。他本想拒绝,但自己已经身无分文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这口气这次就咽下去了。离开王彦超府上,赵匡胤心中充满了怨恨,他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让这势利眼好好看看。当了皇帝后的赵匡胤究竟怎样对待王彦超呢?以后再说。

赵匡胤拿着这几贯钱,心情非常不好。走过一个赌场时,赵匡胤心想,反正已经落魄至此了,不如进去碰碰运气吧。这次运气居然出奇地好,盘盘皆赢。他乐滋滋地把钱搂到自己面前,看也赢得差不多了,就准备撤离。谁知道那些人怒了:赢了钱就想走,想得美!一顿拳打脚踢。他们人多势众,赵匡胤纵使有再高的本领,也保不住赢来的钱,自己也被打了个半死。

赵匡胤又到了随州(今湖北随州)投奔湖州刺史董宗本。董宗本倒不像王彦超那样不讲情面,他见同僚的儿子精通武艺,而且谈吐不凡,相貌堂堂,就对赵匡胤多了几分好感。于是,他就安排赵匡胤在自己手下。但是,董宗本的儿子董尊海却容不下赵匡胤。董尊海是随州城里的第一公子,不管是相貌还是武艺,以及兵法都超出其他年轻人。所以,他养成了狂妄自大、妒贤嫉能的性格。赵匡胤刚刚来到随州,就显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才艺,他马术高超,气质非凡,连父亲都对他大加赞赏。董尊海非常嫉妒,就仗势凌人,百般刁难,要赶他走。赵匡胤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气,顾及董宗本的面子,他又不能跟董尊海闹翻,只有忍气吞声,告别了董宗本。

几乎没怎么吃过苦的赵匡胤,接连碰壁,终于懂得了什么叫世态炎凉。都说,苦难是一笔财富。世人的冷眼,让赵匡胤更加坚信:人在落魄的时候谁都瞧不起,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唯有努力奋斗,出人头地。

流浪生活是艰难的,他有几次几乎饿晕了,但他依旧不想回头。后退,就只能回家看着父母妻儿在困苦中煎熬。前进,前面不一定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也不一定能够在这乱世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唯有前进才有机会。他不想看到年纪一大把的父亲再为家庭生计而劳碌,他也不想看到出身大户的母亲过着贫贱的生活,他更不想自己刚娶进门的娇妻这辈子嫁给一个庸夫。而且,赵家祖上不算显赫,却也是大户,他一定要把这个家撑起来。就是这些念头,让赵匡胤继续南下寻找机会。而且这种流浪生活,也是一种磨炼,能锤炼他的性格,能锻造他的意志。

948年年底,他来到了江汉平原。据说,他在这里作了一首有名的《咏日》诗:

欲出未出光辣达,

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

逐却残星赶却月。

赵匡胤少时虽说不爱读书,看到平原上红彤彤的太阳跃出地面,心中也不免有感触,这才吟出这首稍显粗俗的诗句。越是落魄,越要奋斗出一个名堂!永不服输的赵匡胤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他也没有想到前面正有一个大好的机会在等着他。

经过长途跋涉,他来到汉水边的重镇襄阳(今湖北襄阳)。襄阳是一个军事和商业重地。五代以来,这里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个地方,赵匡胤没有任何认识的人。为了填饱肚子,他跑到一个寺庙,希望大慈大悲的佛能赐给自己一些吃的。正好寺庙外有一块地,长着鲜嫩的莴苣。赵匡胤毫不顾忌地拔下一棵,就塞进嘴里。一个僧人出来了,见到衣着破烂的赵匡胤那种饥渴状,也没有阻止。

吃罢莴苣,赵匡胤看天色已晚,四处也无借宿的人家,就算有,他也身无分文了,便打算在这寺庙借宿。谁知,乱世之中,人人自危,连一心向善的僧人也不例外。寺院那么多张嘴要吃饭,乱世中香火不旺,哪里还能收留叫花子。这僧人不愿意让赵匡胤进寺庙。赵匡胤一时性急,竟跟僧人动起手来。后来,还是寺庙的方丈大师出面,他看到这壮汉生得方面大耳、眉清目秀、仪表堂堂,或许真不是一般人。于是,他就邀请赵匡胤进入寺庙,并予热情款待。

据说,这方丈大师也是个异人,他看出赵匡胤不是凡人,生有帝王之相。二人在寺院里彻夜长谈,谈起这天下时局变化,赵匡胤长叹一声道:“中原纷乱,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知天下何时能够太平?”

方丈大师神秘地说:“真龙天子已经现身,百姓之福到了。”

见方丈有如此见识,赵匡胤对他更加尊敬,听他教诲。方丈说:“贵人将来征战沙场,要以天下苍生为念,戒杀好生,切不可滥杀无辜。只有这样,才能统一中原。”

史实中到底是否有这个异人方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赵匡胤确实曾在襄阳一个寺庙借宿,由僧人赠以银两,而且走的时候得到指点——一直向北,定会遇到贵人。这个指点并非神佛降旨,而是正巧有个消息传到寺里:后汉大将郭威,奉朝廷之命,为了抵抗北方契丹的入侵,正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对于赵匡胤这样的武学之才,正是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

于是,赵匡胤听信方丈的指点,北上寻找郭威的驻军。这一次,将为他的人生带来极大的转机。

且说赵匡胤在北上寻找贵人的途中,来到归德(今河南商丘),再次遇到一个神庙,就是有名的“高辛庙”。“高辛”就是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他“生而神灵,自言其名”。15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30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高辛氏”。赵匡胤想到自己前途尚未明了,心有感触,便想进庙里为自己占卜。香案上摆着占卜用的筊,占卜时以两个筊一仰一俯为吉利的“圣筊”。赵匡胤想占卜自己北上是否能当个小校,结果不吉。他不甘心,就往大了说,一直到了节度使,“圣筊”都没有出现。再往上就是天子了,难道要做天子不成?他这样问,果然,在天子这一卜,他获得吉北。

放在今天,这是迷信的做法。更大的可能是,赵匡胤在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涯中,经过对天下时局的观察和思考,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志向,这种志向不断提醒他去努力实现。

在赵匡胤流浪的这几年,他沿途留下了很多传说,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如千里送京娘、太祖长拳、赌输华山等。这些故事先是口头相传下来,后来通过文字、戏剧等形式表达出来,传至现在。赵匡胤是历史上传说典故最多的皇帝之一,从这些典故传说中就能看出他少年时的性格,如好打抱不平、仁厚等。

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比巨人更高的成就。赵匡胤深深懂得这个道理。闯荡江湖这几年,局势频繁动荡,乱世中可谓是英雄辈出。出头的机会很多,但倚靠一棵大树,依傍一座大山,离出头之日会更近。说白了,就是跟对一位领导,借势生根,步步跟进。领导成功了,他随之获益。领导辞世后,他再借题发挥,以期获取更大成功。而郭威,在这个动乱之世,他的勇武和谋略,在辈出的英雄中无疑是佼佼者。

郭威生于唐天祐元年(904年),是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郭威幼年时期,发生刘仁恭之变,他做顺州刺史的父亲不幸身亡。据说,之后郭威便随着母亲逃往潞州(今山西长治)投奔亲眷。谁知,母亲禁不起父亲身亡的打击,以及长途的奔波,一病不起,把郭威留在了逃难的路上。后来,他被潞州一家姓常的人家收留下来,这才得以长大成人。还有一种说法,讲郭威本姓常,因母亲改嫁郭家才姓了郭。郭简夫妇死后,郭威由姨母韩氏收养(或说常氏故人收养)。长大后,郭威在身上刺了一只飞雀,又被人称为“郭雀儿”。

他18岁应征入伍,当时投身在潞州李继韬帐下。郭威生就一副军人体魄,身材魁梧、力气大、饭量大、脾气大、本领大。李继韬正是用人之际,对郭威非常器重。郭威身上流氓习气重,经常惹是生非,李继韬也能包庇他。晋朝灭亡后,郭威归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部下,深得刘知远赏识。

契丹主耶律德光灭了晋朝,但统治没能维持多久,很快就在中原各路兵马自发的反抗打击下北返,耶律德光也命丧归途。消息传到太原,郭威作为太原留守刘知远的亲信,立即大力劝说上司称帝。刘知远于后晋开运四年(947年)二月称帝,国号汉,封爱将郭威为执掌军务的枢密副使。这刘知远也是一个明智的皇帝,一肚子的才智。谁知道,当皇帝还不到一年时间,还没来得及施展他的政治抱负,就暴病身亡。临终前,他不放心年幼的太子刘承祐,就托付给他最信任的郭威和史弘肇等大臣。

948年,18岁的刘承祐继位当上后汉的皇帝,史称隐帝。隐帝年龄尚小,办事也没有什么魄力,朝中大事完全依靠史弘肇、杨邠等众臣。在几位执政大臣中,以杨邠、郭威、史弘肇、王章以及苏逢吉为主,大家各行其是,只是把刘承祐作为名义上的君主。除朝中大臣以外,很多节度使也不服隐帝。镇守河中(今山西永济西)的李守贞,性格桀骜不驯,他可不想伺候刘承祐这样一个无能的毛头小伙。于是,李守贞带着其他两镇——凤翔(今陕西凤翔)和永兴(今陕西西安)举起了反叛的大旗。朝廷先派了白文珂等人去平叛,但都没什么成效。这个时候,郭威作为镇国之“宝”,自然不能推脱责任,被隐帝任命为招慰安抚使,领兵西征,去教训桀骜不驯的李守贞。郭威随即出征,开始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

郭威是打仗打出名的,他所到之处,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赵匡胤经寺里那和尚指点,绕过华山,来到陕西的临潼。正好郭威领着大军在这里扎营暂时休息,准备待兵士解除疲劳之后,便拔寨西进。赵匡胤自然知道郭威的大名,他庆幸自己运气不错,还能有机会面见郭威。郭威见了赵匡胤,心中也有几分好感:这小伙子身高八尺,气度非凡,谈吐中很有见识。再详细问过之后,才知道是自己同僚赵弘殷之后。他并不想依靠父亲的名,而是独自闯荡。在这乱世,他颇有几分魄力。加上他武艺非凡,兵营里正是用武之地。于是,郭威就答应赵匡胤留在自己身边,让他做一名亲兵。

别小看了亲兵,虽然亲兵地位低微,只是一个小卒子,但他受到的是将军言传身教的影响,比其他兵士更容易成长。因此,赵匡胤并不埋怨自己地位低下,他要的是学习,要在这位威名远播的将军身上学到各种可用的东西。两年的颠沛流离,锻炼了赵匡胤的机智和忍耐。现在,他要学习的是沙场用兵和政坛夺权的艺术。郭威也是一个好老师,处处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赵匡胤。可以说,没有后周太祖郭威,就没有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郭威把赵匡胤看成自己的亲信,言传身教,毫不保留。他看准了这样一匹千里马,真是慧眼识英雄。赵匡胤到了郭威军中之后,据说,善于望气看风水的术士就已经看出郭威大军中有“三天子”气。“三天子”,是指后周太祖郭威、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不过,郭威潜心培养起来的英才,却偷走了郭威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这是后话。

平叛战斗很快就打响了。郭威军队攻无不克,所向披靡。郭威平易近人,善待士兵,两军交锋时又身先士卒,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立功他马上赏赐,士兵负伤他亲自抚慰。他不刚愎自用,不管谁提的意见,他都会接受。主将如此仁厚,军事指挥又非常得当,上下将士和睦一心,士气大大提高。郭威虚心听取将领们的建议,博采众长,制定了先攻河中的策略,然后用围困打消耗战的办法与敌对垒。一年后,在城中粮草已尽,士气丧失的时候一举攻陷,李守贞和妻子自焚而死,其他两镇也先后平定。在平定河中的战役里,赵匡胤拿着武器,第一次站在战场上。他大展自己的武艺,立下很多军功。

后汉隐帝刘承祐见郭威出征告捷,任命郭威做了邺都留守。赵匡胤作战优秀,郭威却没有向朝廷举荐他,是私心在作怪。他赏识赵匡胤,希望赵匡胤能在他这里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为他所用。赵匡胤毫无怨言,他很清楚当时的局势,能跟在郭威身边,比谋个一官半职要划得来。短短时间内,随郭威出征途中,他确实学到了不少实战本领、领导艺术。另外,在郭威的帐下,赵匡胤逐渐结识了一些勇武之将,像慕容延钊、石守信等,还有郭威的养子柴荣。这些人脉为他后来建立大宋朝积累了丰厚的资本。

郭威的权势大了,他对隐帝的无能也渐渐不满起来。他有更大的野心、更高的追求。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人才是非常重要的。郭威就留心搜罗人才,先后得到魏仁浦、李谷、王溥、范质等人。他用李谷管理财政,让魏仁浦、王溥、范质参与机谋,一步步地向最高权力逼近。

后汉隐帝年轻气盛,无法容忍朝中顾命大臣对他的管束,比如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他们什么都要管,连赏赐乐队,他们都要管。而且这几位顾命大臣还窝里斗。以前郭威在京城时,他们还维持表面上的和平。郭威走后没多久,他们就公开相斗。有一次,众人齐聚王章家中宴饮,席间史弘肇不懂如何行酒令,频频被灌酒。文官阎晋卿正好坐在史弘肇身边,看不过去,便时时指点他如何应对。苏逢吉取笑道:“座有姓阎人,老史不用怕罚酒了!”说的是阎晋卿,谁知道史弘肇的妻子也姓阎,而且以前是青楼女子。喝了酒的史弘肇认为苏逢吉是在借机嘲笑他,顿时大骂起来。两人就这样结了冤仇,苏逢吉便时时在国舅爷李业等人面前诬陷史弘肇。恰巧李业对杨邠、史弘肇等人也不满,便向刘承祐进言说史弘肇威震人主,若不除去必为后患。正好刘承祐也厌烦了这几位大臣的管束,就密谋派亲信杀了杨邠、史弘肇和王章。

顾命大臣的最后一位就是郭威。此时的郭威拥兵自重,权势极大。在邺都,他和养子柴荣又搞了一些改革,使得邺都政务井然有序,经济形势大好,郭威的威信非常高。功高震主,隐帝不得不猜疑他。950年,隐帝下密旨派亲信到魏州(今河北大名西)杀郭威。谁知道,这两个亲信竟然偷偷给郭威报信。郭威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就趁机举起反叛的大旗。他让养子柴荣镇守根据地邺都,自己率领大军杀向京城。

隐帝御驾亲征,打算与郭威决一死战。郭威所率领的精兵,平素敬佩他的为人,战场上奋勇杀敌。隐帝的军队完全不是对手,顷刻之间溃不成军。隐帝发现大事不妙狼狈而逃时,身边连官带兵只剩下十几个人,当夜就死于乱军之中。

这次夺权大战一举成功,乱兵杀死了隐帝。然而,郭威自己也损失惨重,留在都城的一家老少都被隐帝斩尽杀绝,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这就是血的代价。你要得到一些东西,必须得失去一些东西。郭威站在宫墙上,看京城里火光跳动,士兵们到处抢掠,心中不免凄然。但是,做大事的人岂能为儿女私情所困扰。他得到了天下,这就是他的成就!这一切,赵匡胤都看到了。他想起儿时经历的动乱,那疯狂的抢劫,那刀光剑影,那哀哭惨叫,他不禁心痛地问起了自己:难道掌控权力就要付出血的代价吗?自己家人的血,无辜老百姓的血……然而,这都是战争引起的,如果天下太平,谁还会经历这些撕心裂肺的痛苦呢!

进入皇宫的郭威,没有立即称帝。他逼着太后任命他为“监国”,让太后临朝听政,并大造声势,说准备迎立刘赟为汉帝。为什么呢?因为刘承祐死了,刘家还有继承人,这就是刘赟。刘赟是徐州的武宁节度使,他的父亲是后汉高祖的弟弟刘崇,为河东节度使,在太原拥有强兵,而许州的忠武节度使刘信也有一定的实力。郭威精明过人,如果他贸然称帝,三镇联合起来将会是很可怕的势力。如果迎立刘赟为帝,起码能解除潜在的三镇联盟。

在刘赟赴京的路上,朝中接到消息,说北方的辽国发兵打来了。郭威被太后请出来,让他带兵迎战。郭威带着朝廷精兵,走到澶州(今河南濮阳西南),授意赵匡胤等亲信,要他们串联士兵鼓噪“我们攻陷京城,与刘家结下了大仇,要立新的皇帝来保平安”。军士们包围了郭威的住所,像攻城一样,翻过院墙,挤到屋里把郭威架出来,强制举行“登基仪式”。在人山人海中,有人扯了一面黄龙旗裹在郭威身上,以示“黄袍加身”。郭威自己导演了这场“拥兵自立”的好戏,于是称帝,国号为周,定都开封,建年号为“广顺”,史称后周。时为951年2月13日,郭威即为后周太祖。郭威披上黄袍之后,辽国入侵一事便没有了下文。

那个可怜的刘赟还没到京城就被郭威派去的兵将抓住囚禁起来,刘信也被逼自杀。只有刘崇逃过一劫,据守晋阳称帝,建立起北汉,辖区只有山西中、北部的十二个州。因为实力不强,只好依附辽国。

从平叛李守贞,到京城夺权,再到拥兵自立,一切都在郭威的掌控之中。赵匡胤算是大长见识,而且这个过程中,他的表现也令郭威非常满意:战场上武艺超群,勇敢杀敌;很有军事才能,跟一般有勇无谋的士兵不一样;做人很谦虚,不张扬。郭威就喜欢这样的年轻士兵。后周建立之后,郭威就提拔赵匡胤为东西班行首,后来又拜滑州副指挥。至此,赵匡胤才成了军官,真正踏上了仕途。

赵匡胤在郭威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军事,还有如何治理国家。郭威登基后,改革了一些弊政,废除了过于残忍的刑罚,减轻了赋税,还停止了州县贡献珍美食物及特产的惯例。他对宰相王峻说:“我是穷人出身,碰到了机会做皇帝,岂敢厚自奉养以害百姓。”并对大臣们说:“我长期生活在军队中,没有什么大学问,不知道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你们文武大臣,不论有什么建议,只要利国益民的建议,都可以向我提出。不过,文字要简洁、实在,不要冗长、修饰。”臣下提出的不少好建议,他也能虚心接受、采纳。在君臣的努力下,北方的经济和政治形势趋向好转。

郭威是一个仁义君主,对臣子能忍则忍,绝不大加杀戮。王峻是后周的功臣,他记恨柴荣,就百般挑拨,离间郭威与柴荣的父子之情。郭威忍无可忍,但最后只是把他贬为商州司马。而对当初奉刘承祐之命杀死郭威妻儿家眷的刘铢,他也宽厚处理,仅杀了刘铢一人,还赐给刘铢妻儿田宅维持丰裕的生活。

郭威身上这些难得的品质,比如节俭、诚纳谏言、胸怀宽广等,赵匡胤都学习和继承下来,他做皇帝后管理国家时也有这样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