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兰_让蒙医药事业薪火相传_少数民族

兰_让蒙医药事业薪火相传_少数民族

时间:2022-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兰_让蒙医药事业薪火相传_少数民族乌兰,民族医药专家,蒙医药传承人。致力于蒙医药事业的发展,首创蒙医五疗科,为蒙医药走上国际舞台做出了贡献。1981年,18岁的乌兰凭借优秀的成绩顺利考入内蒙古医学院蒙医专业。就这样,乌兰在没有经验、没有上级医师指导、没有同事帮助的“三无”情况下开始了蒙医五疗科的筹备工作。由于蒙医传统疗术此前从未正式进入医疗机构,因此可以学习、借鉴的资料少之又少。

兰_让蒙医药事业薪火相传_少数民族

乌兰(1963~),民族医药专家,蒙医药(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传承人。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人,蒙古族。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历任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蒙医五疗科主任,国际蒙医医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致力于蒙医药事业的发展,首创蒙医五疗科,为蒙医药走上国际舞台做出了贡献。2009年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医药类)代表性传承人。

一、自幼兴趣浓,学习蒙医药

乌 兰(www.guayunfan.com)

1963年12月,乌兰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的一户蒙古族人家。科尔沁右翼中旗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是著名的科尔沁草原的腹地,乌兰在这里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小时候,乌兰常常骑上马背纵情驰骋,辽阔的草原给予了她宽广的胸怀,也培养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除了骑马,乌兰还喜欢听老一辈人讲草原上发生的故事,其中关于蒙古族先民独创医疗方法的故事令她十分着迷。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北方的蒙古高原一带,由于身处寒凉之地,再加上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以及频繁的战争,与寒凉有关的疾病以及跌伤、骨折、脱臼、脑震荡等病症时有发生。然而,古时的医疗条件本就十分恶劣,要想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得到及时的医治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早在3000多年前,蒙古族先民通过长期探索,逐渐摸索出了针刺法、正骨法、热敷法、灸疗法等抗病疗伤的方法,并将其用文字记录下来,蒙医药由此开始萌芽。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蒙医药在吸收原有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初步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古代蒙医药体系。16世纪时,蒙医药又吸收了汉族传统医学、藏医药学以及古印度医学的理论和经验,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形成了包括治疗、药学和教育在内的近代蒙医药学理论体系。到了20世纪50年代,蒙医药已经成为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医药体系,成为和藏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并驾齐驱的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体系之一。

每当听到这些故事,激动的心情都会从乌兰心底油然而生。渐渐地,她开始从单纯地崇拜蒙古族先民转变为对蒙医药知识的渴求,成为一名蒙医药学家的梦想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上中学后,乌兰对蒙医药的兴趣愈发浓厚,平日里,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她还会阅读与医学有关的书籍,不厌其烦地听老人们讲述蒙医药传承、发展的故事。

与此同时,国内蒙医药学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自1958年内蒙古医学院(今内蒙古医科大学)成立中蒙医系以来,1978年又成立了内蒙古蒙医学院,开始培养蒙医本科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乌兰想系统学习蒙医药学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

1981年,18岁的乌兰凭借优秀的成绩顺利考入内蒙古医学院蒙医专业。在学校里,她熟练掌握了蒙医传统疗术的理论,其中有关蒙医“五疗”的知识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蒙医“五疗”是蒙医传统外治疗法的统称,主要包括针刺、正骨、放血、浴疗、涂擦等,对治疗颈椎病、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神经麻痹等具有良好的效果。从那时起,乌兰心里逐渐有了把蒙医“五疗”发扬光大的想法。

二、全力排万难,心系蒙医药

1986年,乌兰从内蒙古医学院蒙医专业毕业,被分配到自治区中蒙医医院(今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工作,成为一名蒙医医生。

然而,80年代后期时,蒙医药的前景并不乐观,一些卓有成效的疗法因收费少而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收入,不仅不被看好,反而备受排挤。“那时中蒙医医院门诊和住院收入是其他医院的1/2至1/3,医院的固定资产总值是其他医院的1/8。所以,蒙医药人员有的转行,有的出国,一些医院还出现了萎缩和西化的现象。”

蒙医药文化特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眼见蒙医药的发展跌入低谷,乌兰心里非常难受。就在这时,医院里的一位行政干部提醒她说:“蒙医‘五疗’方法有着很神奇的效果,医院成立快50年了,还没有人能把蒙医‘五疗’搞起来,我看你挺有闯劲的,你试试吧。”当时中蒙医医院规模很小,仅有两三个门诊,病房也寥寥无几,几乎不具备创建新科室的条件,再加上蒙医药事业的前景十分严峻,要想搞好蒙医“五疗”更是难上加难。

面对重重困难,乌兰并没有畏惧,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大胆地向院长递交了创办蒙医五疗科的申请。没想到,院长十分赞同乌兰的想法,很快就批准了她的申请。就这样,乌兰在没有经验、没有上级医师指导、没有同事帮助的“三无”情况下开始了蒙医五疗科的筹备工作。

由于蒙医传统疗术此前从未正式进入医疗机构,因此可以学习、借鉴的资料少之又少。为了创办蒙医五疗科,乌兰寻访了大量掌握蒙医传统疗术的民间大夫以及学院教师,在他们的帮助下挖掘、整理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不但在原有基础上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还系统地学习了蒙医五疗术的治疗方法,丰富了自己的实战经验。

在蒙医五疗术的主要治疗方法中,乌兰最擅长的是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这种疗法乍看起来和中医针灸非常相似,但二者在理论基础、治疗原则、穴位分布,以及针具运用等方面上都有着较大差异。

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是应用特制的银针,给予人体表一定穴位或特定部位一定刺激,对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等都有明显的疗效。蒙医温针主要是用特制的银针刺入人体特定的穴位,然后在针柄上加热来治疗疾病;而蒙医火针有两种针法,一种是将银针在火上加热后迅速进行针刺来治疗疾病,一种是先将银针刺入穴位,然后将针柄烧红或烧温来治疗疾病。

通过民间大夫和学院教师的指点,乌兰熟练地掌握了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创建蒙医五疗科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三、首创五疗科,发展蒙医药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工作,1988年1月,乌兰在自治区中蒙医医院顺利创办了蒙医五疗科,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蒙医五疗科创办初期,整个科室只有一间诊室、一张床位,虽然条件非常艰苦,病人也少得可怜,但乌兰却从未打过退堂鼓。一次,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前来就诊,当时,这位患者非常痛苦,病症已经严重到了不得不坐轮椅的地步,于是,乌兰决定用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为他治疗。

起初,患者对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还半信半疑,在治疗了一次后,他隐约感到了一丝效果,于是便坚持来治疗。没想到,才治疗了5次,他便走下了轮椅,后来几次干脆骑着自行车过来治疗。最终,这位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彻底治愈了,整个疗程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每次治疗只需花费4元钱。如此低廉的价格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令这位患者赞不绝口。

没过多久,乌兰用蒙医疗术成功治愈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事迹便在人群中传了开来。不出半年,来蒙医五疗科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小小的科室常常人满为患。与此同时,医院里其他科室的同事也开始对蒙医五疗术刮目相看,还有人主动要求加入蒙医五疗科,这令乌兰感到十分欣慰。

在乌兰的领导下,蒙医五疗科的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除了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之外,五疗科还积极吸纳蒙医正骨术等其他几种传统疗法的人才,让每一位前来看病的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医治。虽然经常超负荷工作,可乌兰打心底里感到高兴,每当看到患者们通过治疗逐渐痊愈,她就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乌兰在为患者义诊

成功创建五疗科后,乌兰又把目光转移到了蒙医药事业的发展上。她通过调研发现,蒙医药低廉的诊疗费用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可经济效益却较差,医疗设备也相对落后,导致蒙医药发展后劲不足。于是,乌兰积极向自治区政府反映情况,希望政府能够扶持蒙医药事业的发展。

2006年,自治区政府在乌兰的建议下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蒙医中医事业发展的决定》,并列出了30项具体的扶持政策。《决定》出台后,蒙医药发展的空间一下子大了起来,蒙医药的特色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2008年6月,蒙医药(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学类)。

2009年5月,46岁的乌兰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医药(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乌兰激动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传承人的作品上,更使传承人所拥有的技艺、艺术有效地传承。作为传承人,我有信心把蒙医药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四、工作干劲足,传承蒙医药

成为“非遗”传承人后,乌兰的干劲越来越足。在她的努力下,蒙医五疗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而她自己也从医生转变为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走上了管理岗位。对此,乌兰说:“过去我在临床上工作,是我一个人为患者诊治;现在我在管理者的岗位上,能带动更多的人学习、发展和传承蒙医药,使蒙医药得到广泛推广,我同样感到自豪。”

2012年4月,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正式投入运营,乌兰又担起了院长的重任。受乌兰的号召,之前由于种种原因转为西医的蒙医药人员都陆续加入了医院。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医院日均接诊患者达到1000多名,床位也从定编500张增加到了1100张。同时,许多国外的患者也前来就诊,使医院逐渐发展为自治区对外交流和服务的重要窗口。

2012年6月,乌兰荣获第一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同年11月,联合国人居署的官员来到内蒙古调研蒙医药为人类健康发挥的作用。调研过程中,大家在国际蒙医医院遇到了一位早晨抬起胳膊整理被褥后全身无法动弹的80岁老人,于是乌兰便现场给大家露了一手。看到乌兰只扎了一针老人家就能当场下地走动,在场的官员都惊呆了,当得知这一针只需两块钱人民币时,大家纷纷感慨道:“这样的病在我们那里治疗需要卧床20天,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花费也是不菲的。”

乌兰参加联合国南北对话高端论坛

2013年2月,乌兰受邀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南北对话高端论坛。在会上,她向各国代表讲述了蒙医药事业的现状,以及蒙医药为保护城乡居民健康发挥的重要作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乌兰和其他专家的推动下,蒙医药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外患者来到国际蒙医医院就诊,他们分别来自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而内蒙古各边境口岸的蒙医医院每年接待蒙古和俄罗斯的患者也多达两三万人次。

在积极推动蒙医药事业发展的同时,乌兰还不忘亲自带教。平日里,她只要一有空就会给医院里的年轻医生解答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医疗水平。此外,她还带了许多学生,在她的教导下,这些学生如今已成为优秀的蒙医医生,为蒙医药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如今,蒙医药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医疗、科研及产业化等方面多足鼎立的格局和体系已基本形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乌兰和同事们的辛勤耕耘。当有人问及当初坚持创办蒙医五疗科的原因时,乌兰笑着答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果当时不选择坚持,蒙医的传统疗术有可能就此便销声匿迹了。我当时的心思就是要把有特色优势的蒙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