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坚持人才需求为导向

坚持人才需求为导向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建斌7月24日至8月3日,按照学院党委的安排,我院36名处级干部参加了国家行政学院第三期高等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坚持人才需求为导向

加建斌

7月24日至8月3日,按照学院党委的安排,我院36名处级干部参加了国家行政学院第三期高等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学习。作为信息工程学院的党总支书记,我也有幸参加了整个学习过程。在学习期间,国家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贵芹两位领导对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讲解,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南京大学副校长谈哲敏、北京大学尚俊杰等10多位教授和专家学者对于有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的辅导报告,以及在教学环节穿插的卢沟桥现场爱国主义教育、班级讨论交流活动等,让我受益匪浅,深感国家高等教育在迅猛发展中各个方面正发生着重大变革。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学生管理者和一线的教学人员,伴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自己也总在考虑一个问题: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爆发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微博、QQ群等新型媒体的应用,人们接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在肯定专业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养,主要表现在高度的创新意识、创造力和强烈的责任感等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因此,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也只有具备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性思维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在变化与竞争的社会中立足与发展;才能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摆脱大学教育的被动局面而增加冲击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适应新形势,通过教育观念和制度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改进,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教育观念和制度的创新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保障(www.guayunfan.com)

1.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大学教育观念是指一所大学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实际过程中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它既决定着这所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影响着这所大学对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华中师范大学老校长杨叔子院士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而非制造高档次的器材。”由此可知,教育观念的创新与确立既直接关系着我们事业的成败、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退,又密切关系着个人人格的高低、行为的文野、思维的智愚。因此,现代教育观念的创新,就必须确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教育观念创新有机结合,着力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养,造就创新能力超强的高素质人才。

2.教育体制的创新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用系统的观点看,大学教育创新可分为三个层面,即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创新的主体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创新点是大学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是结合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制订和颁布的新教育法律制度和政策;中观层面创新的主体是高校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创新点是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结合各个高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力求做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微观层面的创新是指大学教学创新、科技创新和学科创新,其创新者是老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宏观层面的创新为大学教育创新提供外部环境,是推进高等教育创新的前提,是中观和微观层面创新的理论根据和政策支持。中观层面的创新为大学教育创新的枢纽,是推进大学教育创新的关键。微观层面的创新是大学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推进大学教育创新的根本,其落脚就是开展素质教育。因此,大学教育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创新在高校,高校是大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推进大学教育创新的主体,必须鼓励和支持高校以学术环境创新和育人环境创新,发挥大学教育创新的主力军作用。

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必由之路

1.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基础。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着重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对人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力水平、个性发展、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后天培养。通常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与健全品格的形成。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形成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禀性所形成;另一方面是由于后天接受各种教育所积累,并且后者对前者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因此综合素质的后天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高校作为后天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努力做品德高尚的人。实际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断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要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

(2)积极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种力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实践锻炼舞台,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办学模式,在引导大学生学习好专业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见习、各种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阅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3)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通过把具备创新意识和学生综合能力体现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建立学业评价标准和评优评奖制度新体系,实现由奖励应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向奖励善于创新、综合能力突出的学生转移,进而引导大学生创造学习的主动性。

(4)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集体观念的养成教育。要积极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和各种集体活动,将养成教育转化为实际活动,落实到课堂内外,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即使每一个学生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成才动机和良好友善的人际关系,形成集体内部团结合作、平等竞争的健康心理气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大学生的自身魅力。

2.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人类为了保证文明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种”的延续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阶段性教育领域。它的任务是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人”,即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因此高校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归纳综合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正确表现自己的存在,从人的尊严的源泉中汲取精神力量。尊重、理解、接纳不同的文化,培养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培育学生的自尊心、公众意识和进取意识,使他们有能力克服自身的局限,按真诚、公平和仁慈的原则行动。把对文化的享受、文明的追求渗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鼓励开放、竞争、创新、规范与自由的精神,使每个人都能处在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

高校在充分发挥教育培养人才的基础作用时,要优化资源配置,改革和完善教育机制,融传授知识、积累知识与培养、发展智力为一体,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应智能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要求,着重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在习惯性思维中寻找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发现或主张。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创新总是源于生活的某个细节。善于观察,就能为灵感的迸发提供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基础。观察是前提,思考才是创新的关键。思考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通过提出问题,运用储备的知识来分析,并寻求解决的最佳途径。其次,要对学生培养一种个性化的思维。个性化是指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和突破习惯,个性化思维的过程就是创新过程。而长期理性化的生活和固定模式的思考,极易形成思维定势,比较僵化,不利于创新。

总之,随着社会对人才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更加重视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为在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创业能力等全面的素质教育中,创业能力是主宰事业、决定人生成败的主导因素。当然现代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务,意味着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必须为社会培养能够理性的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主体。因此高等教育在育人过程中,既要培养能在个人生活中实现生存价值的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必须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公正履行自己作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的人,作为社会合作者能够平等分享权利和利益的人。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