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十年宝鸡不解缘_我与名人

十年宝鸡不解缘_我与名人

时间:2022-07-2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十年宝鸡不解缘_我与名人人民艺术家常香玉:最近央视一套《焦点访谈》节目做了一期有关常香玉的报道,为了纪念著名爱国艺人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逝世5周年。她和陈宪章的结识与结合1988年常香玉来宝鸡在《宝鸡日报》社举办的座谈会上表演节目1942年初,常香玉演出了一台新戏,请了许多知名人士来看,陈宪章就是其中的一个。而常香玉已心存一死,拒绝治疗。多年来,陈宪章一直在幕后工作,一生中唯一一次走向前台,也是在宝鸡的事。

十年宝鸡不解缘_我与名人

人民艺术家常香玉

最近央视一套《焦点访谈》节目做了一期有关常香玉的报道,为了纪念著名爱国艺人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逝世5周年。

常香玉2004年6月1日因病去世距今已5年之久,在我回忆大师不平凡的一生时,不能不提到她与宝鸡千丝万缕的联系。

常香玉,生于1923年9月15日,河南巩县董沟人。7岁开始随父学戏,70余载从事豫剧事业。她出身贫寒,从小没念过书,父亲姓张名茂堂,她小名叫张妙龄。她的义父叫常辉庆,是她拜的干爹,因此,她又改姓常。由于她聪明有灵气,肯吃苦,12岁时便在河南家乡唱戏出了名,每月能挣8块大洋。抗日战争爆发后,她于1938年第一次来到了陕西宝鸡,一呆就是10年。(www.guayunfan.com)在宝鸡,她一边为了养家糊口演出,一边还要为逃难而来的河南老乡举行赈灾义演。因此她在宝鸡创办了第一个豫剧团体——河声戏园,地址就是现在的宝鸡剧院。为了给死于战乱的河南老乡找到一块可以掩埋尸骨的地方,她还在原店子街东边荒坡上购买了一块“河南义地”,即现在的宝鸡石油机械厂北区家属院附近,她的这些壮举使难民们十分感激。

她和陈宪章的结识与结合

1988年常香玉来宝鸡在《宝鸡日报》社举办的座谈会上表演节目

1942年初,常香玉演出了一台新戏,请了许多知名人士来看,陈宪章就是其中的一个。演出结束,陈宪章说:“常香玉戏中的一句台词‘我看他眉清目秀人忠厚’用得不准确,你根本就不了解他,怎知他就一定忠厚老实呢?”这句话引起常香玉的注意。

她觉得陈宪章不仅懂戏,还很幽默,对他有了好感。尽管当时的陈宪章已成家,但这并没有影响常香玉对他的爱慕之情。“我觉得他是个好人,有文化,还是个河南老乡,那时候不懂谈恋爱,也不敢往那去想,反正心里光想着那个人的样子”常香玉在后来说道。

陈宪章曾参加过金山、洪深的抗日剧社,后来流亡到了西安,然后又被派到宝鸡担任宝鸡第九区三青团的书记。他在宝鸡参加了河南同乡会,并组织创办了一个中州小学,专门招收河南难民的孩子读书,常香玉曾应邀去这所学校为孩子们演过戏。陈宪章认识常香王后,便经常跑到常香玉在河声戏园的小屋里,帮她分析演戏的得失,两个人的接触也多了起来。当时,有四五个和陈宪章条件相仿的男青年都在追常香玉,但常香玉更看中陈宪章。由于当时的环境所迫,两人都未曾明确表白。

常香玉剧照

1942年8月的一天,宝鸡青帮头目李樾村娶第四房姨太太,要常香玉去唱堂会。常香玉是最反对娶小老婆的,她心里想,凭什么一个男人就可以娶三四个女人呢?她越想越生气,该她唱戏时,她唱了一曲《孔雀东南飞》中夫妻两人一起殉情的唱段。这下子惹恼了李樾村及其手下人,他们端起茶碗、抡起板凳朝她身上砸去。面对这种屈辱,常香玉一下子火冒三丈,她“噌”地跳到了桌子上,三两脚将桌子上的碗盆等踢了下去,一拍胸脯:“有种的,朝姑奶奶这儿打吧,打死我18年后又长这么大……”说完,她从手上取下两枚金戒指,一口吞了下去。

她被送到了宝鸡宏仁医院(即现在的宝鸡百货大楼西侧)。而常香玉已心存一死,拒绝治疗。这时,陈宪章出现了,他带来了韭菜和蓖麻油,并劝道:“寻死觅活那是富家小姐的作派,你常香玉不要这样。你这么大的角,这么大的名气,你死了,谁来照顾那些河南老乡和中州学校的孩子们呢?”也不知为什么,常香玉从见到陈宪章的那一刻起,就打消了想死的念头,听话地吃下了陈宪章带来的韭菜和蓖麻油。

常香玉出院后,越来越想与陈宪章在一起,但当时陈宪章已有妻室,所以她只好等待。这时,汉中方面已几次来人邀请常香玉去演出,但她就是不愿离开宝鸡,大家都明白她在等什么。后来,汉中方面又派车过来接常香玉,她实在推不掉,只好起程,未开车时,陈宪章在车下掉眼泪,车开了常香玉在车上掉眼泪。

在汉中,演出的8个月时间里,她对陈宪章的思念不断加深。后来,常香玉实在忍耐不住相思之苦,便背着父亲,一个人偷偷地跑回了宝鸡。她见到陈宪章第一句话就问:“你到底爱不爱我?”陈宪章早已满眼泪水:“爱不爱,你还不知道吗?”“那你为什么8个月时间连封信都没有?”“写信干什么,你又不识字,我写在心里就行了……”两双眼睛凝视着,心也没有了距离。

直到后来,陈宪章告诉常香玉他原来的老婆要分手到重庆上学,他们才相互结合。结婚前,常香玉向陈宪章提出了三个条件:她不当小老婆,陈必须与妻子离婚;她不嫁当官的,陈必须辞去现在的职务;陈必须时时刻刻跟着她,不能因为是个戏子就看不起她。陈宪章很爽快地答应了常香玉的条件,并用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1944年,他们在西安结了婚。在往后的50多年里,他们两人相敬如宾,妇唱夫随,成了一对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陈宪章在写给常香玉的诗中这样描述他们50多年的爱情:“比翼双飞江湖游,无悔无恨不知愁”。常香玉和陈宪章婚后,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常小玉、二女儿陈小香,三女儿常如玉。结婚后陈宪章为常香玉又起了一个名字叫“馨姗”。

常香玉抗美援朝捐献的飞机名为“香玉剧社号”,现在存放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内。2003年国庆前夕中央电视台专门为八十岁的常香玉制作了一架精美的原样模型飞机赠送给常香玉作纪念。比例为1∶32,据介绍,模型飞机的制作连上面的铆钉都不少1个。

多年来,陈宪章一直在幕后工作,一生中唯一一次走向前台,也是在宝鸡的事。1988年,当常香玉来宝鸡演出时,大家都想见陈宪章,想看看这个人到底有多英俊能博得常香玉的欢心。1988年7月9日晚,在宝鸡河滨影剧院演出时,常香玉拉着白发苍苍的陈宪章走上了舞台中央:“这就是我们演出团的团长,剧作家,也是我的老伴陈宪章。”当观众把如雷的掌声给了这位“女婿”时,常香玉幸福地笑了,那微笑,至今还铭刻在宝鸡人的心中。

宝鸡是她的第二故乡

常香玉说:“宝鸡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的艺术走向成熟的地方,也是我和老伴相识相爱的地方。”

常香玉最后一次来宝鸡是1988年夏天,当时为了激励豫剧后起之秀,决定设立一个“香玉杯艺术奖”,为了给这个奖募集基金,常香玉组织了有老伴、女儿及孙女小香玉参加的演出团到各地募捐演出。也许是对宝鸡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吧,常香玉把演出的第一个点定在了宝鸡。

6月29日上午常香玉率领演出团的成员到了宝鸡火车站。常香玉踏上宝鸡的热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这可是到家了!”时任宝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李子青先生受委托前往火车站迎接常香玉。在见到小香玉时,李子青风趣地说:“你可不要让老香玉独霸世界啊!”常香玉说:“这要靠大家的栽培,也得靠她自己的努力。”

66岁的常香玉再次出现在宝鸡的舞台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白发苍苍的河南老乡都流下了热泪,好像是见到了久别的娘家人一样,在短短的10余天演出中,场场爆满,成为宝鸡舞台上至今让人回味的奇观。

在演出间隙,常香玉还参观了她在宝鸡能够记起来的所有地方。在宝鸡剧院当她看到当年低矮的河声戏园已被现代化的剧院所替代时,她发出了由衷地感叹。她当年和丈夫相会的小屋,已不见了踪影,但她仍然在努力地记忆着当时的方位,流连忘返。当看到宝鸡的街景时,常香玉感叹道:“我当年在宝鸡时,从东门到西门,全城只有6盏路灯,可现在你看看,变化太大了……”

爱国艺人辉煌的一生

常香玉7岁随父学戏9岁登台,13岁主演6部《西厢记》名满开封。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另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为“豫剧皇后”。1938年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精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改革。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1951年抗美援朝时,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奔赴朝鲜战场,为志愿军慰问演出。当时政府发出号召,要全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常香玉知道后就决定在各地举办义演,将演出的钱用来捐献飞机。各地政府和老百姓知道后都极为支持,纷纷把身上的首饰摘下捐赠。香玉剧社在全国各地整整跑了两年,终于筹集了15亿人民币(解放初1万元,相当现在的1元钱)捐献了一架名为“香玉剧社号”的战斗机。

1952年,常香玉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1995年,她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曾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在她病逝后,国家又追授她“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代表作有:《花木兰》、西厢记中的《拷红》,《断桥》、《大祭桩》、现代戏《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我和常香玉的结识与往来

1988年6月30日,常香玉为筹集奖掖豫剧新秀的“香玉杯”艺术基金,带领河南豫剧一团回到了他们阔别三十年的宝鸡。在那难忘的日子里,常香玉的演出场场爆满,邀请她去做客的单位一家接着一家,但她都含笑谢绝了。

然而一个戏剧性的场面,竟改变了她的初衷。就在她准备离开宝鸡的前一天上午,我走进了他们下榻的宝铁生活段招待所。在经过简单的介绍认识后,我说:“听说你们明天就要离开宝鸡,我们黄河美乐福集团公司宝鸡办事处全体同志,为了表示一点心意,决定向‘香玉杯’艺术奖捐赠人民币五千元,请你收下。”常香玉一下子愣住了,她没有急于去接这笔钱,倒是不由得后退半步,重新审视起我这个不速之客。由于我说话太快,她几乎没有听清我说的单位名字。再说五千元也不是个小数字,“香玉杯”艺术奖在全国募捐总共才10万元。“我从你身上看到一个人对自己献身事业的无限忠诚!就跟我搞美乐福开发一样。”我诚恳地望着她的眼睛说。“什么是美乐福?”常香玉终于轻轻地问出了声。我告诉她:“‘美乐福’是一种大豆高蛋白营养食品。希望你们明天能到西北美乐福餐厅品尝一下。”她问:“你们办事处还有什么要求?”我说:“希望您明晚在市区中心河滨影剧院以‘美乐福’名义为宝鸡人民再演一场,以满足大家的要求。”常香玉愉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上午,陈宪章在四尺宣纸上为美乐福写下了书法“美乐福,味道香,吃了强壮减肥胖。男女老幼总相宜,愿与大家共品尝”。常香玉提起毛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及时间,1988年7月9日。另外,常香玉、陈宪章夫妇二人还为我题写了“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焦汉同志留念”十六个大字。联欢会结束,常香玉、陈宪章一家人来到了“宝鸡西北美乐福餐厅”。

在吃饭期间,我告诉大家这十几道菜里没有一丝丝瘦肉,全是“美乐福”做的。“怎么不是肉?”常香玉忍不住站了起来仔细看着满桌佳肴,喃喃地说:“我咋看咋和瘦肉一个样!”我请她一一品尝,老人伸出筷子,把每盘菜里的“美乐福”各夹一口,一样一样地细细品嚼起来,丈夫和女儿、孙女望着常香玉那吃的得意的样子,全逗乐了。“这就是美乐福?”常香玉忍不住脱口而出。“对,像瘦肉一样的全是‘美乐福’。美乐福还是您们河南的科技成果呢!我们伟大祖国是大豆的故乡,河南是美乐福的故乡,宝鸡又是您这位艺术大师的第二故乡。我们得感谢美乐福把咱们紧紧连接在一起!”我这句充满诚挚之情的美好话语,赢得了大家的认同。

在常香玉家中做客

时隔月余,1988年8月16日,我和妻子带着13岁的小女,前往河南荥阳探亲。第二天上午到郑州下火车,正好赶上一场大雨,于是,我想到了常老,便拿出了一个多月前他们留绐我的名片,拨通了常香玉家中的电话。接电话的正好是常老,我说明了来意,她叫我们在车站等着,让司机开着女儿的桑塔纳到车站接我们。

那是郑州市内一个雅静的四合院,精神抖擞的常香玉走出房门来迎接我们,连说“欢迎!欢迎!”她亲自给我们拿香皂、送毛巾,叫我们洗手洗脸。言谈中,才知他们为“香玉杯”艺术奖集资演出刚回来不几天。两个多月的奔波和劳累,加上天气酷热,团里不少人病倒了。年过七旬的陈宪章也在洛阳染病住院,可为了团里的事务,他硬撑着爬了起来。当我们问起集资情况时,常老兴奋地告诉我;“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集资已超额完成了。”

常老谈到这次赴宝鸡演出时,她把去过的七八个城市做了一番对比:“论起文明、卫生还得数宝鸡。”作为她的第二故乡,宝鸡确实是一颗明珠,令人流连忘返。

常老和我们共进午餐,主食是她亲自擀的面条,她还让大女儿小玉制作了老陕爱吃的臊子。他们一家平常的饭菜也很简单,主食是面条、米饭,菜肴有豇豆、豆腐、黄瓜、西红柿、菠菜等,几乎没有什么荤腥。

午后,雨过天晴,常老安排司机把我们送往西郊汽车站,我们和二位老人挥手告别。

(原载《华商报》2009年12月31日D2版地市信息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