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作鸟兽散的六国_秦国的历史故事

作鸟兽散的六国_秦国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2-04-08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作鸟兽散的六国秦国得了天时、地利、人和,日渐富强,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野心也随之膨胀。这种主张六国联合的大战略,在战国时期被称为“合纵”。六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就是文明的国家一起来海扁流氓国家,名正言顺。但幸运的是,秦国所担心的局面始终没有形成。于是,条约也撕毁了,联军立刻作鸟兽散了,诸侯们争先恐后地割地赔款,讨好贿赂秦国。

作鸟兽散的六国

秦国得了天时、地利、人和,日渐富强,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野心也随之膨胀。而东方的六国,也开始感觉到了这个来自西陲蛮夷的切身威胁。

但是,秦国要想吞并六国也不像吃顿饭那么简单。东方六国在实力上虽然比不上秦国,可是加在一起,那势力也是了不得的。正如苏秦所说的:“各诸侯的地加起来有秦国的五倍那么大,他们的兵卒加起来差不多也有秦国的十倍那么多。”(13)如果六国能像春秋时那样结成铁板一块的统一战线,“秦攻一国,五国各出锐师”,秦国统一天下的野心就不会得逞。不但不会得逞,而且秦国这只猛虎也有可能被东方六国联合剿杀在笼子里。

这种主张六国联合的大战略,在战国时期被称为“合纵”。所谓“合纵”,包含两层意思:一、从方位上讲,南北为纵,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所以把他们的联合称为“合纵”。二、从实力上讲,秦为强国,六国为弱国。六国结合对付强秦,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强调方位,是为了突出文明的高低优劣。东方六国都属于周王宗室,文明程度比较高,是礼仪之邦;而秦国远在西陲,不讲仁义就算了,还专门拿砍人家脑袋当功劳,无疑是个蛮夷之邦。六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就是文明的国家一起来海扁流氓国家,名正言顺。六国为弱国,如果不联合、不结盟,一盘散沙,就会被秦国逐一攻破,最后都不会善终。而联合起来,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共患难,同进退,对大家才是最安全的。所以,无论是从口号上考虑,还是从利益上思量,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都是必需的,就像当年诸夏各国联合起来对付戎狄一样。

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也是如此。秦国最害怕的就是六国联合起来。据儒家的荀掌门观察,直到后来六国都被证明已经失去了单独抗秦的力量以后,秦人还是害怕六国狗急跳墙,被迫联合起来对付他。(14)但幸运的是,秦国所担心的局面始终没有形成。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六国虽然也进行了联合,也结成了同盟,但他们彼此之间却是互相猜忌、同床异梦,直到大厦将倾,仍然是一盘散沙,对秦国根本没有构成实质性的威胁。(www.guayunfan.com)贾谊在《过秦论》中对这一局面曾经有过非常生动和精彩的描述。贾谊说,当时的六国,不乏卓越的领导人,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这四个人,都“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六国不吝惜珍器、财宝、土地,四面八方招揽人才,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于是有宁越、徐尚、苏秦这样的政治家来替他们出谋划策,有齐明、周最、陈轸这样的外交家往来沟通,还有吴起、孙膑、廉颇这样的军事家统帅部队,最后仗着“十倍之地,百万之众”,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函谷关下,卯足了劲儿要跟秦人决一雌雄。来势之汹汹,大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气派。

然而结果怎么样呢?秦国大开关门,坦然地等你们来打,可齐、楚、燕、赵、魏、韩,再加上宋、卫、中山的九国联军,居然一哄而散,根本就不敢进攻。秦国不费一枪一弹,而各路诸侯已经走投无路了。于是,条约也撕毁了,联军立刻作鸟兽散了,诸侯们争先恐后地割地赔款,讨好贿赂秦国。秦人正好坐收渔利以逸待劳,从从容容地收拾这些家伙,一面追击逃亡者,一面驱逐败退者,杀得是天昏地暗,血流得连盾牌都浮了起来。胜利了的秦人乘胜追击,宰割天下,而失败了的六国则吓得心惊胆战,摇尾乞怜,不是低头认输,就是俯首称臣。

为什么会这样呢?六国怎么会这样轻而易举地就成了秦国砧扳上的肉、盘子里的餐?难道他们不明白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的道理?他们为什么不能像春秋时那样结成强大的同盟共同抵制外患?

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需要到文化中去寻找根源。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也曾经面临一个结盟的问题。但和战国时期不一样的是,他们的结盟并不仅仅是为了抵制来犯的敌人,还要保存自己的宗法文化。在当时诸夏各国看来,比“亡国”更可怕的是“灭种”。而“灭种”指的正是宗法文化的崩溃和瓦解。宗法文化本来就是靠血缘纽带来维系的,强调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诸侯国之间的兼并纷乱,诸侯国内部的篡弑暗杀,无疑给这种宗法文化来了个釜底抽薪。各诸侯国之间本是兄弟关系,兄弟之间本是一奶同胞,情同手足,而现在却拼起了刀枪;在各个诸侯国内部,大家伙儿也变得六亲不认了,儿子为了上位,为了夺权,甚至不惜将自己的父亲送上断头台。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战争不断,血光四溅,这哪里是什么文明国家的行为,简直连畜牲都不如!如果诸夏各国连这些问题都不能解决,即使消除了外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正因为这样,当时的春秋霸主打出的旗号是“尊王攘夷”,不仅要消除外患,还要解决内忧;不仅要解决肉体上的存亡问题,还要解决灵魂上的文化问题;不仅要联合起来一致对外,还要干涉各国内政,逼迫他们遵从宗法文化。所以说,春秋时期的诸夏同盟,不是松散的利益集合体,而是铁板一块的文化同盟。当年,齐桓公以霸主的身份召集中原各国在葵丘会盟,订立盟约,组建了中原地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和国家同盟。从盟约的内容上看,“攘夷”只处于次要地位,最主要的是各国都要做到“尊王”、“禁抑篡弑”、“裁制兼并”这三条。在齐桓公以后,诸夏同盟虽然不算是铁板一块,但却真正地做到了对外一致,最起码在文化上是这样。从此以后,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在中原地区有所发展,必须参加到诸夏会盟中来,遵守他们之间的国际约定,认同他们所标榜的文化,否则就是寸步难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不管这种文化是优是劣,是好是坏,它总是维系一个民族的强大力量,也是一个民族内部彼此之间得以认同的唯一平台。春秋时期的诸夏各国由于宗法文化的桎梏,相对都比较弱小,即使是当时的霸主,估计也无法和战国七雄中的任何一个相提并论。但是,正是有了捍卫自身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了“非我足类,其心必异”的危机感,他们之间的结盟才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

而战国时代的东方六国,由于丧失了共同的精神支柱,没有了彼此认同的文化根基,他们之间的结合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而利益关系是最靠不住的。马克思同志指示过我们,利益的结合体,无异于把一堆土豆装在一个布袋里。丘吉尔也说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但搞笑的是,春秋时代的诸夏同盟,强调文化而淡漠利益,到最后反而得到了利益;而战国时代的六国合纵,削尖了脑袋、拼了老命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结果不但没有得到利益,还落了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历史总爱没事玩你一把,所谓“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用在六国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