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四塞之国_秦国的历史故事

四塞之国_秦国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2-04-08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四塞之国秦最终统一六国,不仅占尽天时,而且还享尽了地利。贾谊认为,当年六国不能战胜秦国,除了实力相差太多以外,还有很多非人为的客观因素。秦地处关中,是有着崤山黄河的天然屏障的“四塞之国”,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描写历史兴衰,在于揭示历史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历史规律。崤山是横亘在秦、晋之间的天然屏障,这个地方也就成为了战国期间秦、魏两国的必争之地。这正说明了秦占据武关对楚国构成的军事压力。

四塞之国

秦最终统一六国,不仅占尽天时,而且还享尽了地利。

后来的贾谊在《过秦论》中就是这么说的。贾谊认为,当年六国不能战胜秦国,除了实力相差太多以外,还有很多非人为的客观因素。秦地处关中,是有着崤山黄河的天然屏障的“四塞之国”,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正是凭借这个优越的地理条件,大本营牢不可破,秦才得以最终统一天下。贾谊又说,从穆公任好,到秦王嬴政,秦国国君前后二十余人,难道个个都是圣贤?当然不可能了。他们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实在是因为地理条件太好了。六国之军“同心并力而攻秦”,各自派出最好的将领统率部队,让最好的文臣运筹帷幄,难道这些人都是草包?当然也不会。他们之所以来势汹汹而最后又逃之夭夭,实在是因为在地形上吃了大亏。

描写历史兴衰,在于揭示历史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历史规律。过于强调非“人为”因素,难免会陷入所谓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用现在思想政治课的说法就是,片面强调客观原因,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陷入了机械的宿命论。但是,一个政权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它的兴衰存亡来说绝对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而且,年代越早,生产力越不发达,国家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就明显。孟子不就说过吗: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是稍纵即逝的天机,偶然性很大,需要高智商的人才能领会;而地利,则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因素,只要稍微有些头脑,就会明白它带来的威力和效应。《孙子兵法》不是专门整了一个“地形篇”出来讲地形对于国家和军事而言怎么怎么重要吗?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秦国地处“关中”,正是占据了一个易守难攻的绝佳战略要地。(www.guayunfan.com)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可分为三个阶梯。最西边的第一阶梯是海拔几千米的高原和山地,第二阶梯为千米以下的低山和丘陵,第三阶梯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当然,第二阶梯中也有平原。但由于这些“平原”夹杂在山岭之间,所以不叫平原,而叫盆地了。

秦国所处的“关中”在地理位置上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它背靠第一级阶梯的高原,下临第三级阶梯的平原地带。这个地方,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岍山绵延,北有黄土高原以及岐山、嵯峨山、尧山、黄龙山、梁山等层峦起伏,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的山地,再加上黄河环绕,算得上是山川环抱,四塞之地。

具体到“关中”,顾名思义,这个地方就处于四个关隘中间: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秦在山川环绕之中,对外交通往来完全靠这四个关口。所谓的“百二秦关”,形容的正是关中地势的险要。意思是说,率领百万之众攻打关中,只要二万人就足以把他们拒之门外,倚仗的正是地形地势的险要。关中背靠高原,有踏实稳重之感,面对中原,呈高屋建瓴之势,东面有黄河崤山险阻,而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也都立了关口防守,从而形成了能进能退、可攻可守的绝佳态势。

秦东边的函谷关,在今陕西潼关附近。由函谷关往西经过潼关,就可以到达秦都城咸阳,而往东通过崤山,可以去往关东,这是控制关中与中原的唯一通道。崤山是横亘在秦、晋之间的天然屏障,这个地方也就成为了战国期间秦、魏两国的必争之地。商鞅智取崤山以后,秦就在那里开凿了一条狭长的山谷,也就是函谷,还在那儿设兵把守,形成了一个关隘,也就是函谷关。之所以叫它“函谷”,是因为这里山路狭窄,路旁也是陡峭的高崖,崖上到处都是松柏树林,遮盖着道路,行路的人在狭谷中看不见天日,因此而得名。(4)

函谷关把守着秦的东大门。秦国因此占尽了地利,进可以出兵关东,退可以守住关东大门,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函谷关的险要一点也不过分。司马迁就说秦国正是因为有了崤山函谷关的地理优势,才使得孝公能够牢牢固守,从而为日后“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打下了基础。公元前318年,楚、赵、韩、魏、燕五国组成了联合部队攻秦,但却受到函谷关阻拦,寸步难行。结果,秦兵出关反击,联军大败。公元前241年(秦始皇六年),楚、赵、魏、韩、卫再次合兵攻秦,到了函谷关,再次大败而还。合五国之力,精兵、猛将、谋臣云集,但面对函谷关天险,却也奈何不得,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秦朝末年,刘邦率军讨伐关中,不是从正面攻函谷关,而是绕道入武关,不能不说是出于对函谷关天险的顾虑。

武关是秦国的东南门户,在今陕西省商州东南一百八十里。武关是秦通向东南的重要通道,由于位于函谷关以南,因而成为了他的南侧翼关。武关远在春秋时就已经建置,当时被称为“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在关中西部,汉水支流丹江自西北向东南穿越秦岭东段山地,穿越切开一条狭长的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这条峡谷向西北上行,越过秦岭后,可径直到陕西蓝田,下临长安;向东南下行,就可以到达南阳盆地。武关就设在这条峡谷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在东南出口依险而立,扼守这条唯一的通道。

如果说函谷关是秦国控制崤山、打击魏国的天然屏障,那么,武关则是秦国对付楚国的前进基地。苏秦在策划他的合纵计划时就曾经这样对楚怀王说:“秦要是分兵两路,一支出武关,一支下黔中,那鄢、郢两地就危险了。”(5)这正说明了秦占据武关对楚国构成的军事压力。战国时候,秦以武关为前进基地,不断打击、削弱楚国,先后攻取了楚国汉中、南阳以及汉北之地。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王骗楚怀王到武关,怀王到了之后,秦却关闭了关门,把怀王绑架到了咸阳,逼怀王割地。第二年,秦军出武关攻楚,占领了南阳。秦灭亡后,楚汉相争的时候,双方在荥阳和成皋之间相持对峙。项羽用重兵攻击刘邦,刘邦压力很大,吃不消了。有人建议刘邦出武关,屯兵在宛、叶二地,分化瓦解楚军的势力。刘邦采纳了这个建议,南出武关,这就让项羽南北不能相顾,渐渐地就被削弱了。

论山川形势,武关之险不如函谷关。从东南入武关,就可以直达蓝田,下临咸阳。而且武关距离咸阳路途遥远,有了紧急情况,也救援不及。所以关东势力攻打关中,也经常采取迂回的办法取道武关。后来,刘邦为避函谷之险,就绕道南阳攻占武关,结果比项羽先入了关。刘邦入武关后,长驱直入,进抵蓝田,在蓝田击败秦军,然后进军灞上,秦王子婴不得不出降,由此秦朝就灭亡了。刘邦从武关入秦,开辟了攻打关中的一条新路子,后世效仿的人不少。

散关,又称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五十里。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这是秦岭西部南北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散关就在这条通道的北端,东面是绝涧,北边有高峰,它则位于最高处,当道依险而立,对南北两侧都呈高屋建瓴的态势。散关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咽喉,是南北必争的军事要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大散关)扼守了南北交通,北面的人得不到散关,就没有办法图谋汉中、巴蜀;而南面的人得不到散关,也打不了关中的主意。”(6)通过大散关的孔道,称为陈仓道,守住这里,秦在对东方的战争中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保证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秦末的韩信,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北上的时候都用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可见散关的险峻。

萧关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地处环江东岸开阔的台地上,是关中的北大门。出了萧关可以到达今天的宁夏、内蒙以及兰州、河西等地,入关经过环江、马莲河、泾河可以直达关中。战国时期,秦国为了抗御匈奴南进,在这里设了关隘,屯兵把守。这座雄关一经设立,关塞内外就烽烟弥漫,战火不断。萧关是秦抵制北方匈奴的主要关口,后来秦修建长城防止匈奴南下,萧关就成了秦长城上的一轮明月。所谓“秦时明月汉时关”,描绘的正是北萧关。正因为有萧关在,匈奴才不敢南下牧马,秦才得以放心大胆集中力量对付东面诸侯。

秦有了这四大关隘,还有什么好怕的?正是因为秦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军事地理优势,所以在对外战争中常常占据主动。因为对秦来说,防守的成本实在太低了,只要能守住各个关口,敌人就是插了翅膀也进不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得到了这样的地利,即使不仁不义,暴戾野蛮,但仍然能够称雄于诸侯,看来真是老天爷来帮忙了。老天爷都帮他,人还能怎么样呢?(7)

后来,秦朝灭亡不久,项羽以西楚霸王的名义号令天下,分封诸侯。有人建议项羽说:关中是占尽地利的四塞之地,而且土地丰饶,占据了那里,就可以成霸业。可是项羽不听,执意要把彭城(今江苏徐州)做都城,而把关中封给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名秦朝降将,于是就管那儿叫“三秦”。后来刘邦从汉中出兵,占领了三秦,据有了关中,就以关中为基础,朝东部进发争夺天下。历时五年,终于灭了项羽。刘邦统一天下后,在选择都城时,曾经犹豫不决,打算还都洛阳。娄敬通过对比关中和洛阳的厉害,向刘邦力谏建都长安。娄敬的建议得到了张良的支持。张良分析说,关中占据崤山函谷关的地理便利,又有着千里肥沃土地,可谓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我们可以挡住其他三面,集中精力在东面控制各路诸侯,这样就能安定诸侯,天下太平。(8)刘邦向来有王者之气,最善于听别人劝告。他觉得这两个人说的倒有理,当天就乘车到关中定都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