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荆轲一去不复还

荆轲一去不复还

时间:2022-02-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荆轲一去不复还燕王姬喜的太子名姬丹,早年被送到赵国作人质,同秦国送到赵国作人质的公子楚之子嬴政[3]交为朋友。荆轲献计谋刺秦王政太子丹会见荆轲后,向他透露谋刺秦王政的计划,想委托他去实施。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荆轲还没有动身之意。他知道,荆轲此次出使秦国,无论刺中还是不能刺中秦王,他都会被秦王卫士杀死,再也不会活着回到燕国。荆轲挥手向太子丹、高渐离等人诀别,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一去不复还

燕(都蓟,位于今北京市区)王姬喜的太子名姬丹,早年被送到赵国(都邯郸,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作人质,同秦国(都咸阳,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送到赵国作人质的公子楚之子嬴政[3]交为朋友。www.guayunfan.com后来,嬴政回到秦国即位为王,太子丹转入秦国作人质。秦王政对太子丹不再以礼相待。由此,太子丹对秦王政产生怨恨。燕王喜二十三年(前232年),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

燕太子丹意欲除掉秦王政

当时,燕国弱小,秦国强大,太子丹无力举兵讨伐秦王政。秦国军队每天都在向东进发,力图攻灭韩国(都郑,位于今河南市新郑市)、魏国(都大梁,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赵国和齐国(都临淄,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燕国和秦国之间虽然隔着魏国、韩国和赵国,但同样是秦国的吞并目标,处于秦军的间接威胁之下。

太子丹忧心忡忡,苦苦寻求除掉秦王政、挽救燕国的方略。太子傅(太子辅导老师)鞠武建议太子丹联合齐、韩、魏、赵等国以及北方的匈奴(部族名,游牧地位于今内蒙古及其以北地区)、南方的楚国(都寿春,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共同抗击秦军。太子丹认为,各国君臣的思想不好统一,鞠武的谋划难以实现;即使能实现,操作起来耗费的时间亦太长,已为形势发展所不允许。他心中暗想,此时此刻,要是能派人杀死秦王政,既能解除燕国的燃眉之急,也能了却他的心头之恨。他把这一想法告诉鞠武。鞠武为太子丹引荐隐士田光,称其“智深而勇沉,可与谋”。太子丹向田光问计,田光向太子丹推荐他的朋友荆轲。

荆轲是卫国(都帝丘,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市)人,卫国被秦国灭亡(前241年)后,他流亡燕国。荆轲喜爱读书击剑,嗜好饮酒,与隐士高渐离、田光交为朋友。高渐离擅长击筑(一种乐器),荆轲常同他在街市上饮酒。每当酒饮到尽兴的时候,高渐离便开始击筑,荆轲则顺着高渐离所击的音节唱歌。歌罢,两人相对而泣,旁若无人。田光知道荆轲有壮烈的志向,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荆轲献计谋刺秦王政

太子丹会见荆轲后,向他透露谋刺秦王政的计划,想委托他去实施。荆轲知道此行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他看来,自己的生死是小事,太子丹的计划事关燕国存亡,郑重其事地对太子丹说:“太子所说的是国家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不能够胜任这一使命。”太子丹极力拜托荆轲,态度非常诚恳。荆轲没有再推辞。于是,太子丹将荆轲尊为上卿(享受宰相待遇),给予其优厚的生活待遇,让其尽情享受。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荆轲还没有动身之意。此时,韩国、赵国已被秦国灭亡,秦军已经进抵燕国南部边境。太子丹心急如焚,坐卧不安。他会见荆轲,以十分痛切的口气对他说:“秦军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位于今河北省易县南)了,我想,像现在这样侍奉你,恐怕时间也不会很长了。”太子丹的意思是催促荆轲快点动身。

荆轲理解太子丹的心情,回答说:“我一直在考虑怎样才能见到秦王。现在去秦国,没有能使秦王兴奋的事,是见不到秦王的。如果太子2017-02-17 不约见我,我也要去拜见太子了。我最近想出一个办法,秦王悬赏购买樊于期[4]的头,如今樊将军逃亡在燕国,我如能带上樊将军的头,许诺割让燕国督亢(位于今河北省涿州市东)之地给秦国,并向秦王献上该地地图,秦王必定会高兴地接见我,这样我才能有机会为太子效命。”

太子丹说:“樊将军在危困的时候来投靠我,我不忍心因为燕国的事再伤害这位长者,请你重新考虑方案吧!”

荆轲知道太子丹不忍心处死樊于期,便自己去会见樊于期,对他说:“秦王对待将军是太狠毒了!你的父母和全家族的人都被他无辜杀死,现在又听说秦王悬赏千斤黄金和万户封邑来买你的头。将军打算怎么办呢?”

樊于期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樊于期对秦王恨之入骨,就是想不出报仇的办法啊!”

荆轲说:“眼下我想了个办法,既能够为将军报仇雪恨,又可以解除燕国的危难,你看怎么样?”

樊于期向荆轲身边靠拢过来,问道:“请您告诉我,有什么好办法?”

荆轲说:“希望能得到将军的头,去献给秦王。趁他接见我高兴的时候,替您杀死他!不知道将军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

樊于期说:“我日夜寻思,痛恨报仇无门,2017-02-17 荣幸听到您的指教!”说罢,他随即自杀。

荆轲听说燕国人秦舞阳十三岁时曾经杀过人,是名勇士,把他聘为助手。

燕王喜二十七年(前228年)秋天,荆轲同秦舞阳带着燕王喜的书信、樊于期的头颅、督亢地图和一把用毒药煮过的锋利匕首及若干金币,离开燕国都城蓟,出使秦国。

太子丹穿戴白色的衣帽为荆轲送行。他知道,荆轲此次出使秦国,无论刺中还是不能刺中秦王,他都会被秦王卫士杀死,再也不会活着回到燕国。高渐离一路击筑悲歌。众人一直把荆轲送到易水岸边。荆轲挥手向太子丹、高渐离等人诀别,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罢,他登车而去。

图穷匕首见荆轲毙命

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年)十月[5],荆轲和秦舞阳到达咸阳。他们随即去拜访秦国中庶子(太子侍从官)蒙嘉,给他送去价值千金的礼物,委托他帮助引见秦王政。蒙嘉早在嬴政当太子时就侍奉在他身边,深受秦王信赖。他替荆轲向秦王报告说:“燕王确实畏惧大王的声威,不敢出兵抵抗大王的军队,愿意向大王称臣,献出督亢之地,只求保住先王宗庙。他惧怕大王,不敢亲自来向大王投降,特意砍下樊于期的头,绘好督亢地图,派遣使臣来向大王奏告。最近,燕国使臣已经来到咸阳。他们等候大王召见,愿听从大王的命令。”秦王听蒙嘉奏告后非常高兴,传令安排隆重的欢迎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臣。

这天,秦王穿着礼服,端坐在宫中等候燕国使臣前来拜见。荆轲手捧盛着樊于期头颅的匣子,秦舞阳手捧装着地图的匣子,依次入宫。走到台阶时,秦舞阳见秦王及文武百官威风凛凛地坐在各自的位子上,吓得变了脸色。秦国大臣们露出惊异的神色。

荆轲回过头对秦舞阳笑了笑,上前向秦王行跪拜之礼后说:“我这个侍从生长在北方边远的乡下,没有见过世面,更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怯场,请大王多多包涵。”

拜见礼毕,秦王要荆轲把地图拿给他看。荆轲打开匣子,献上地图。秦王开启卷着的地图。当秦王把地图完全打开时,一把银光闪闪的匕首展现在他的面前。刹那间,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直朝他刺去。秦王猛力一甩,扯断衣袖而脱身,没有被荆轲刺中。他惊恐万状,连忙抽拔佩在身上的宝剑,因剑鞘长而没有拔出,只好绕着柱子逃命。

文武大臣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祸变惊得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秦国法律规定,众臣不得携带武器进入宫殿,持有武器的侍卫人员一律守在宫外,没有国王召令不得入宫。荆轲紧追秦王不放,情况非常危急。侍从医官夏无且连忙用药袋子投击荆轲。千钧一发之际,有人高叫“大王快把剑移到背上拔!”仓皇失措的秦王这才拔出剑来,砍断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在地上,使劲将匕首投向秦王。匕首没有投中秦王,却扎进秦王身旁的铜柱。

秦王转身又朝荆轲砍了几剑。荆轲八处受伤,遍身流血。他知道再也无法完成使命,靠在铜柱边盯着秦王哈哈大笑,吼叫道:“要不是想活捉你,回报燕太子,你也就没命了!”

秦王左右的人一齐冲上来将荆轲和秦舞阳杀死。

秦王遭遇这场风险,怒不可遏。当月,他即下令将军王翦率兵攻打燕国,攻破燕都城蓟。燕王喜及太子丹退居辽东(位于今辽宁省辽河以东地区)。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

卷七《秦纪二》

【简评】

司马光认为:“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丹释此不为,顾以万乘之国,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僇,社稷为墟,不亦悲哉!”“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笔者认为,燕太子丹谋刺秦王政(后称秦始皇)不完全是为报“一朝之忿”。当时,秦国意欲吞并东方各国,无意与各国讲信义结为友好邻邦,韩、赵等国相继被秦军攻灭,秦国大军已进抵燕国边境,燕国不是“安如磐石”,而是危如累卵。燕军抵抗力量有限,燕国可以采取其他办法阻止秦军入侵。燕太子丹派荆轲行刺秦王,既是报复私怨,更是反抗秦军入侵的一次特殊外交活动。荆轲原是卫国侠士,卫国被秦军攻灭后,他留居燕国,对秦王政未尝不怀仇恨。他应命使秦,明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抱定以身殉职,亦不应视为愚,其出发点不仅是报答燕太子丹后来的“豢养之私”,主要还是舍生取义以抗秦救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