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一骑红尘妃子笑”是用典

“一骑红尘妃子笑”是用典

时间:2022-06-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一骑红尘妃子笑”是用典说过贵妃芳名,我们接着谈谈她有没有吃过鲜荔枝。中晚唐之交的著名诗人杜牧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其实,“一骑红尘妃子笑”很可能是借用“千金一笑”的典故,因为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事就发生在骊山。迄今为止,这还是一桩悬案。是“酸甜只自知”。“后人皆不知之”。

“一骑红尘妃子笑”是用典

说过贵妃芳名,我们接着谈谈她有没有吃过鲜荔枝。

《长生殿》第十五出《进果》,写岭南和四川两地的驿使快马加鞭地往长安进献荔枝,一路上不知踏坏了多少庄稼,踩死了多少人,一位盲人算命先生脑浆都被踏出来了,两地驿使为了争夺马匹还打得头破血流。这样的写法,是在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和李杨爱情悲剧做铺垫,在艺术上无可挑剔,而且也有史料为依据。不过这些史料都经不起检验。

中晚唐之交的著名诗人杜牧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但杜牧的诗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可信的史料,这一点国学大师陈寅恪说得很清楚:唐明皇和杨贵妃到骊山温泉宫都是在冬天,他们是去避寒而不是去避暑,他们从来没有在夏天到过骊山华清宫,但荔枝成熟是在夏天,所以杨贵妃不可能在华清宫吃到鲜荔枝。其实,“一骑红尘妃子笑”很可能是借用“千金一笑”的典故,因为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事就发生在骊山。

那么,杨贵妃有没有夏天在骊山之外比如在长安吃过鲜荔枝呢?迄今为止,这还是一桩悬案。(www.guayunfan.com)诗圣杜甫是杨贵妃的同时代人,他曾经在四川的泸州、戎州亲手摘过荔枝,还写诗记过这件事,其中后两句是:“京华应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解闷》之一)四川产的荔枝到了首都长安变成什么样了呢?是“无颜色”;味道如何呢?是“酸甜只自知”。这其实是说味道已经变了,不新鲜了。

白居易的《长恨歌》把杨贵妃受宠爱的方方面面都写到了,白居易的朋友元稹的《连昌宫词》写杨贵妃受宠爱更加具体,但就是不提贡荔枝的事,难道不奇怪吗?

白居易不但吃过荔枝,而且他在四川忠州的时候还种过荔枝,并写过一首《种荔枝》的诗,他对荔枝的习性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才能在《荔枝图序》中提出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的著名论断。更值得关注的是,他还写过《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的长诗,除了对荔枝的枝叶、果实、色香味进行一番描述、评论之外,还写道:“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这是说荔枝产地离首都太远,而又不易保鲜,所以它不能向皇帝进贡,没办法到达京城。很显然,白居易之所以在《长恨歌》里绝口不提贡荔枝的事,是因为这个事在当时不可能发生。

而最早提到贡荔枝的中唐人李肇在《唐国史补》里是这样说的:

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这是说,荔枝在夏天成熟,一个晚上就不新鲜了、腐败了,那杨贵妃是怎样吃到鲜荔枝的呢?“后人皆不知之”。这里写得闪烁其词,让人感到神秘莫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我认为他不是故意为后人留悬念,而是他自己对这个传说似信非信。按照荔枝的习性,杨贵妃是不可能吃到鲜荔枝的,但民间又有这样的传说,那就记下来吧,但同时把自己的疑点也记下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