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深沉苍凉的古典音乐_关于俄罗斯的历史

深沉苍凉的古典音乐_关于俄罗斯的历史

时间:2022-06-2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深沉苍凉的古典音乐_关于俄罗斯的历史18世纪以前,俄罗斯的音乐主要以宗教音乐为主,18世纪以后,俄罗斯的非宗教音乐开始流行。《水仙女》的旋律脱胎于俄罗斯民歌,后来成为俄国民间最流行的歌剧之一。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是柴可夫斯基。歌剧初演的那一天,被视作“俄罗斯古典民族歌剧诞生的日子”。

深沉苍凉的古典音乐_关于俄罗斯的历史

18世纪以前,俄罗斯的音乐主要以宗教音乐为主,18世纪以后,俄罗斯的非宗教音乐开始流行。人们对音乐的兴趣,引起对民间歌曲的收集和加工,这些民间歌曲对后来俄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形成独特而新颖的音乐流派,出现了俄国古典音乐的奠基人格林卡。继格林卡之后的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是亚·谢·达尔戈梅斯基(1813—1869年)。他创作了许多声乐作品,最好的作品是歌剧《石客》和《水仙女》。《水仙女》的旋律脱胎于俄罗斯民歌,后来成为俄国民间最流行的歌剧之一。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音乐进入繁荣时期,60—70年代被称为俄国音乐的“狂飙突进”时代,音乐昌盛的标志是出现了一个作曲家集体“强力集团”。“强力集团”以格林卡的学生米·阿·巴拉基列夫(1836—1910年)为首组成,主要成员有穆索尔斯基、鲍罗金、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和居伊。

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是柴可夫斯基。他的音乐创作开始于“强力集团”活动的19世纪60年代,70—90年代初是他创作的全盛时期。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以深刻的民主精神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见长。柴可夫斯基的创作以悲歌为基调,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情绪,有力而真切地表达了时代的矛盾,斗争的冲动,人们寻求安慰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柴可夫斯基为俄国交响乐派赢得了世界声誉。(www.guayunfan.com)晚些时候的俄国作曲家有格拉祖诺夫、拉赫马尼诺夫等人。谢·瓦·拉赫马尼诺夫(1873—1943年)是作曲家兼钢琴家,1918年出国,在欧美各国从事演出活动。他的创作深受柴可夫斯基影响,作品有三部交响曲、三部歌剧、4首钢琴前奏曲、4部钢琴协奏曲和钢琴与乐队合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由于重视传统音乐形式而出现了几代新的作曲家。他们在交响乐、歌剧和芭蕾舞曲创作中取得不小成就。这些作曲家各有侧重,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苏联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是肖斯塔科维奇。季·季·肖斯塔科维奇,长期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他的创作以交响乐为主,被誉为20世纪音乐高峰之一。他的创作多反映重大社会主题,以战争与和平、反法西斯斗争等为主要题材。

1. 俄罗斯民族乐派奠基人格林卡。

进入19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作曲家们开始更多地把握民主主义题材和民族题材。格林卡(1804—1857年)是俄国音乐艺术划时代的代表,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格林卡借鉴了19世纪以来音乐艺术的技巧,学习民歌、民族音乐并汲取其精华,更以艺术的民族性为最高准则,从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格林卡的代表作歌剧《伊凡·苏萨宁》真实地再现了人民的愿望和爱国主义精神。1845年他的两部代表性歌剧《伊凡·苏萨宁》与《鲁斯兰和柳得米拉》的选段在巴黎上演,这是俄罗斯音乐走向世界的开端,也是格林卡成为第一位闻名欧洲的俄罗斯音乐家的标志。

1848年,格林卡写了综合俄罗斯民歌精华和当代音乐艺术技巧的著名交响乐《喀马林》,由此奠定了俄罗斯交响乐派的基础。

格林卡1804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26岁时才开始从事专业音乐创作。在此之前,音乐研究和创作一直是他热衷的业余活动。但对音乐的执著爱好却从小就表现出来。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斯摩棱斯克省一个舒适而迷人的庄园中度过的。他爱听那些记述农民凄惨命运、悲欢离合和英雄业绩的歌曲,从他伯父家的农奴乐队中,他也熟悉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俄罗斯民间音乐和外国作曲家的作品。

格林卡没有上过专门的音乐学院,13岁时他到彼得堡一所贵族寄宿学校读书,业余时间不断钻研音乐,学钢琴、学唱歌、研究音乐理论,并尝试作曲。毕业后,他在交通部工作,同时更积极地投身于音乐活动,还与当时俄国文艺界的知名人士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等人建立了友谊。但真正促使业余艺术爱好者出身的格林卡走上音乐家之路的则是歌剧故乡意大利,也是他停留时间最长的一站。在意大利的三年多期间,他开始全身心地如饥似渴地学习音乐,结识了意大利年轻的作曲家贝里尼和唐尼采蒂,悉心研究意大利歌剧和时兴的意大利美声唱法。之后,他还来到维也纳和柏林学习,只是由于他父亲的去世才中止了这次旅行。与意大利和德国的教师相处得越久,他就越下定决心要摆脱他们的影响,以俄罗斯作曲家的身份创造一种革命式的音乐形式。

1834年格林卡回到祖国,当时俄国音乐已经普及,在音乐会上,除了演奏外国作品外,开始广泛演奏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但是民族歌剧还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或流派,舞台上演的大部分还是意大利歌剧,这也为踌躇满志、决心树立民族音乐形象的格林卡提供了一展身手的舞台,使他日后的创作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作曲家本人曾说:“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力求使我的一切东西民族化——首先是题材,音乐也同样——以使我亲爱的同胞能够觉得自己是在自己的家里。”他的确做到了。回国后两年之内,他完成了他的、也是俄罗斯的第一部真正的歌剧《伊凡·苏萨宁》。这部“祖国英雄悲剧”描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俄国农民为国捐躯的史实。故事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举国上下一致奋起抗击波兰侵略者,把波兰军队围困在莫斯科。胜利已经在望,但在这时,一支波兰军队突然出现在农民苏萨宁的村庄,胁迫苏萨宁领他们抄近路赶赴莫斯科。苏萨宁把敌人引进荒无人迹的森林,与陷入绝境的波兰人同归于尽。

苏萨宁舍身拯救自己的祖国,人们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这部充满民族风格的歌剧在皇家歌剧院首演时受到了贵族社会的冷落,被讥为“马车夫的音乐”。但令音乐家欣慰的是歌剧受到了广大群众和诸多评论家、音乐家的称赞,普希金和果戈理等还用自己的诗词来表示祝贺。歌剧初演的那一天,被视作“俄罗斯古典民族歌剧诞生的日子”。

歌剧《伊凡·苏萨宁》上演后,格林卡一举成名,被任命为宫廷唱诗班乐长,同时他又着手构思他的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这部歌剧取材于普希金的神话长诗,原先普希金已答应参与把长诗改编成歌剧脚本的工作,后来因为诗人在决斗中惨死而未能如愿。歌剧的题材严格遵守了格林卡“民族化”的要求,源自俄罗斯—个古老的传说。

格林卡创立的史无前例的俄罗斯歌剧形式得不到当时彼得堡观众的理解,尽管当时正在俄国访问的李斯特对该剧赞不绝口,但这也不能减轻格林卡的失望和痛苦。他自己的同胞竟然不能理解他的作品,对这一点他感到十分忧伤。《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这部歌剧经过历史的考验最终成为俄罗斯歌剧的典范作品。长期以来,它的一些著名段落,如《波斯人合唱》《鲁斯兰及柳德米拉》的一些咏叹调等一直流传在世界各地的音乐舞台上,尤其是《波斯人合唱》以其特有的鲜明的东方传奇色彩、优美抒情的旋律感染着成千上万的听众。

歌剧演出失败后,为了摆脱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进入不惑之年的格林卡再次出国旅行,更加开放的西方对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巴黎,他跟柏辽兹建立了友谊,随后在西班牙,他潜心观察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创作,包括民间娱乐和音乐表演,所有这些使他得益不少,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1847年,格林卡又回到祖国,但在这之后将近十年的时间中,他屡次迁居,有时住在故乡斯摩棱斯克,有时到华沙,有时在彼得堡,还到巴黎走了一趟,过的几乎是流浪的生活。在这一时期中,他写出的《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奠定了俄罗斯交响音乐的风格基础。

格林卡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是在柏林度过的,1857年2月的一天,53岁的他不幸病逝。同年,他的骨灰运回祖国,安葬在彼得堡的一所修道院墓地里。

生活在浪漫主义繁盛时期的格林卡,其创作受西方影响是明显的,自认具有“奔放不羁的想象力”,他在掌握西欧先进创作技法的同时,注意吸取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并把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古典主义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创立了俄罗斯民族乐派。因此,谁想要了解俄罗斯古典音乐,首先要了解格林卡。

2. 卓越的音乐家鲁宾斯坦。

当人们论及对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创有影响的人物时,不能不提到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卓越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安东·格里戈里耶维奇·鲁宾斯坦。

安东·鲁宾斯坦于1829年11月28日出生在一个崇尚欧洲文化但不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他从小随母亲学习钢琴,后来又师从维卢安。在他五岁时,随父母来到莫斯科。鲁宾斯坦非凡的音乐才能自幼便已显露,10岁时即公开举行钢琴演奏会,1841—1843年间,到欧洲各大城市作巡回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

这期间,小鲁宾斯坦得以认识西欧的一些大音乐家,如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等。此后,鲁宾斯坦在柏林和维也纳攻读音乐理论,并创作和出版了他的第一批作品。1849年,鲁宾斯坦回到彼得堡,后来就任大公爵夫人叶莲娜·帕芙罗芙娜的宫廷乐师。但是,对这位青年艺术家来说在宫廷奏乐是十分痛苦的,一个宫廷乐师甚至得在宫廷的娱乐场所演奏音乐,难怪鲁宾斯坦讥讽自己是一个“音乐的烧炉工”。不过,那时候,他参加俄国社会各阶层中的一些公开音乐演奏会,特别是大学生的交响音乐会活动,的确使他得益不少,他想从根本上改革俄国音乐生活的念头,就是在那个时候萌生的。

1854—1858年间,鲁宾斯坦重又出国作巡回演出,声誉鹊起,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鲁宾斯坦在国外还完成并演出了声乐套曲《波斯恋歌》(1854年)和清唱剧《失乐园》(1856年)。1858年回国后,定居在彼得堡,并着手实现他一生中的主要事业——创办俄罗斯音乐协会,旨在“发展音乐教育,在俄罗斯提高音乐趣味,奖励祖国的天才人物”。协会在彼得堡举办的交响音乐会大多由鲁宾斯坦执棒指挥,有时也在音乐会上独奏钢琴。

鲁宾斯坦在俄国进行的这一系列音乐活动,是同19世纪40—60年代俄国文化的民主思潮密切相关的。鲁宾斯坦深感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的重要意义,他所创办的彼得堡音乐学院,是当时俄国音乐教育的真正中心:他尽全力提高俄国专业音乐文化水平,并在一个新的、更加宽广的基础上去发展它。

作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奠基人,他是19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钢琴家,其地位相当于19世纪前半叶的李斯特。鲁宾斯坦具有复杂但却直率诚挚的个性,其特点是在不断创新的钢琴艺术中得到最充分的表现,他那豪放典型的演奏风格在晚年更增添了对听众的巨大吸引力。他的浩繁演奏曲目是以贝多芬、肖邦和舒曼的作品为主,并始终忠于所演奏乐曲的主旨并深刻领会作曲者的构思,但同时又认为演奏者有权进行独立的再创造,大胆而自由地塑造自己所演奏的形象。他的演奏特点之一是充满灵感的即兴性:基本构思一般保持不变,力求表达不同作曲家的艺术特点和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但每次演奏都有些出人意料的演技来加以丰富。有时为了求得音乐画面的完整性,他宁可牺牲一些细节。钢琴家多姿多彩的技巧完全服从于他的思想和感情,因此无论是他年轻时期技巧上的无懈可击,还是晚年的偶尔失误,都显得无关紧要。

他的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控制色彩与力度的技艺。鲁宾斯坦的“旋律”语调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把握“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而旋律也是演奏的灵魂”这个中心。童年时他听过鲁比尼的歌唱,50年代又曾为歌唱家奥·阿·彼得洛夫担任伴奏,他的旋律语调就是在他们的艺术影响下形成的。他的演奏以形象表现力和粗犷线条著称,演奏重复的音乐结构时,他善于在轻重缓急和发音等方面做出不同的处理。在鲁宾斯坦钢琴艺术的影响下造就了几代俄罗斯的演奏家。

鲁宾斯坦作为俄罗斯音乐协会和第一所俄罗斯音乐学院的创建者,对于俄罗斯音乐文化特别是专业音乐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勉励自己的学生要勤奋、坚持不懈地努力钻研;要体会演奏技术锤炼的艰苦性和持之以恒的必要性。鲁宾斯坦确实培养出不少优秀的俄罗斯钢琴艺术家,他们对发展本民族演奏学派做出了贡献。

鲁宾斯坦还是一位多产作曲家,创作过多种体裁的作品,包括14部歌剧(最著名的一部是《恶魔》)、6部交响曲、5首钢琴协奏曲以及室内音乐重奏曲、钢琴曲和声乐曲等。创作主要以俄罗斯城市民谣的曲调为依据,同时也采用外国音乐中已经定型的曲式。

但他的音乐遗产又有些自相矛盾:作品中才情焕发者有之,平庸无奇者有之;不落窠臼、独辟蹊径者有之,兼收并容折中主义者有之。不过,即使是那些未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仍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每每是他铺平了道路,而一些在创作上攀登得比他更高的音乐家沿着他所铺平的道路继续前进。

为纪念这位杰出的音乐家,俄罗斯在1890—1910年曾多次举办鲁宾斯坦钢琴演奏与作曲比赛。另外,鲁宾斯坦的弟弟尼古拉·鲁宾斯坦也是俄罗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俄罗斯音乐协会莫斯科分会和俄罗斯音乐学院就是由他组织和创办的。

3. “不朽的巨匠”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诞生于维亚特斯基省卡斯科——沃特金斯基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的父亲是这里一个矿山的工程师,官办的冶金工厂厂长。他的母亲是一个颇有修养的音乐爱好者,童年的柴可夫斯基从她这儿听到许多动人的俄罗斯歌曲。小柴可夫斯基身体虚弱,温柔善感,但特别富于乐感。他最初获得的音乐印象,是当地湖上渔民爱唱的那些舒缓的抒情曲调。他家里有一架“机械乐器”,能演奏意大利和德国作曲家的一些作品,其中他最爱听的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等。

10岁时,柴可夫斯基被送到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曾在司法部任职。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抓紧学习音乐,参加交际性钢琴演奏,并写出他的头一批作品。1861年,当鲁宾斯坦创办的俄罗斯音乐协会开设“音乐班”时,柴可夫斯基便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而当这个“班”在1862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时,他终于踏上了接受真正的专业音乐教育的道路。当时,他的目标并不宏伟:“当一个好的音乐家,挣每天的面包”而已。

1865年,柴可夫斯基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获得了银质奖章。翌年,应鲁宾斯坦的邀请,就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历时11年之久。在莫斯科,他同文学艺术界的许多朋友友好交往,他同鲁宾斯坦保持着终生的友谊,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鲁宾斯坦首次弹奏或指挥演奏的。1893年10月25日,柴可夫斯基死于霍乱,葬于彼得堡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修道院。

斯特拉文斯基评价说:“他是我们所有人中最彻底的俄罗斯人。”在同胞的眼里,柴可夫斯基是一个民族艺术家,在他的音乐中,把俄罗斯的因素摆在很有分量的位置上。“因为简朴的俄罗斯风景、夏天漫步在俄罗斯森林和田野上,或是晚间在草原上的散步都能感动我,我会被一阵热爱自然的思潮所攫取,茫然地躺在地上。”同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柴可夫斯基又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他被意大利歌词、法国芭蕾舞、德国的交响乐和歌曲迷住了,他把这些都吸收到俄罗斯的民间音乐之中,并在这种混合物中打上了鲜明的印记。

柴可夫斯基涉足了音乐的所有分支,他创作的歌剧、舞剧、交响曲、室内音乐等方面的作品成为俄罗斯音乐的典范。最重要的作品是他最后的几部交响乐:《第四交响曲》(1877年)、《第五交响曲》(1888年)和《第六交响曲》(1893年)。在这些交响乐中都有壮丽的高潮,受到了指挥大师们的喜爱。在标题音乐的领域里,有两部作品至今还在流传: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交响幻想曲《弗朗契斯卡·达·里米尼》(1876年)。在他的8部歌剧中,根据普希金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1877—1878年)和《黑桃皇后》(1890年),在国际歌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柴可夫斯基被认为是舞剧的改革家,他使音乐成为舞剧创作的主导部分。《天鹅湖》(1876年)、《睡美人》(1889年)和《胡桃夹子》(1892年)已成为芭蕾舞剧的经典作品。

4.浪漫主义大师拉赫玛尼诺夫。

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遵循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道路而闻名于世。他出身于俄国贵族,父亲是近卫军队长。1873年4月1日,拉赫玛尼诺夫生于诺夫戈罗德省奥涅格村,5岁开始学钢琴。他父亲在农奴解放的风暴中逐渐失去了领地。1882年他的双亲分居,9岁的拉赫玛尼诺夫随母亲移居彼得堡,并考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

1885年,拉赫玛尼诺夫在他的堂兄弟、钢琴家亚历山大·西罗提的劝导下转人莫斯科音乐学院,跟尼古拉·兹韦列夫学钢琴,跟谢尔盖·塔涅耶夫学对位法,跟安东·阿连斯基学和声学。1890年他创作了《第一钢琴协奏曲》,这部协奏曲是献给西罗提的,后来由莫斯科古特赫伊尔音乐出版社出版,编为作品第一号。1892年,他发表了作品第三号钢琴曲《幻想小曲集》,这部曲集里的第二首《升C小调前奏曲》是作者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钟声。从此拉赫玛尼诺夫以精湛的艺术和独特的风格跻身于俄国第一流青年作曲家行列。

1893年,他根据普希金的长诗《茨冈》而创作的歌剧《阿列科》在莫斯科大剧院上演,获得很大成功。柴可夫斯基看了这部歌剧后十分赞赏。后来(1904年)拉赫玛尼诺夫又创作了两部歌剧:《吝啬的骑士》和《弗兰契斯卡·达·利米尼》,但都不及《阿列科》著名。

1895年他完成了《D小调第一交响曲》,这部交响曲在格拉祖诺夫指挥下于1897年在彼得堡初演,可惜以失败而告终,评论界甚至有人称作品是“现代主义者的废渣”。这对拉赫玛尼诺夫是一次极大的打击,他几乎失去了自信,身体也一下子垮了。幸亏有人劝他请莫斯科大学的一位医生给他治疗,使他恢复了健康。这在拉赫玛尼诺夫当时的自述中也有描述:“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时间。”他曾下决心在他生前不再演奏它,因此初演后就收回了这部作品。1897—1898年,他在莫斯科俄罗斯歌剧团任副指挥。1998年,他应伦敦爱乐协会之邀去了英国。他是以钢琴家、指挥家的身份发表和演奏自己的作品的,当时音乐厅内掌声经久不息,满场听众如醉如狂,他的演出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赞扬。

回国后,由于疲劳过度而患神经衰弱症,病愈之后便着手创作新的钢琴协奏曲。1901年,他完成了驰名世界乐坛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部协奏曲的结构完整,旋律优美动人,乐曲充溢着俄罗斯淳朴、粗犷、热情和明朗的特点,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已经掌握了俄罗斯音乐的真谛。这部作品的首演获得巨大成功,作者从此摆脱了过去失败的阴影。自1905年起,他被任命为莫斯科大剧院指挥,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主要有《第二交响曲》《第一钢琴奏鸣曲》和交响诗《死岛》。1908年,由作者指挥《第二交响曲》于彼得堡首演。同年还因演奏斯克里亚宾的第四交响曲《欢悦之诗》(又译《狂喜之诗》)而获格林卡奖。1909年,他访问美国。在美国他除了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出外,还以钢琴家的身份在美国各地公演,此外他还完成了《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自认为是“专为美国创作的”,可是从这部协奏曲当中,听不出美国音调,应当说他是第二协奏曲的继续,但其效果较第二协奏曲稍有逊色。这部作品在纽约首演时他亲自独奏。

从1910年回到祖国至1917年间,拉赫玛尼诺夫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莫斯科,在此期间他多次指挥莫斯科爱乐音乐会,完成了交响曲《钟声》,并担任俄罗斯皇家音乐协会副主席,他在俄罗斯音乐界的声望日高。1917年11月,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他踏上了流亡生活的旅程,从此再也没重返祖国,于1943年在美国逝世。

拉赫玛尼诺夫亡命海外时,先是在巴黎作短期停留,1918年11月11日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二天,他到达纽约,从此便定居美国。此后,他便以钢琴家身份活跃于各国乐坛,每年1—4月在美国各地演出,夏天去瑞士卢塞恩湖畔的别墅度夏,10—11月到欧洲各国演出。声名显赫的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一时期,是演奏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他演奏技巧精湛,对贝多芬、舒曼、肖邦、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给予正确的诠释,这使他博得全球音乐界的一致赞扬。1934年,拉赫玛尼诺夫在美国创作了著名的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狂想曲》,这是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的一个主题而创作的,这部乐曲被认为是作曲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自始至终没有改变,他一贯沿着俄罗斯音乐传统即音乐史上的莫斯科乐派的方向前进。他继承和发扬了柴可夫斯基的抒情性和塔涅耶夫的严格的古典主义乐风,也有西欧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气息,并具有巨人李斯特风格的强烈效果。但拉赫玛尼诺夫始终保持着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观,他是以俄罗斯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作曲家而闻名于世。拉赫玛尼诺夫逝世前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张时刻,他不顾衰弱的身体,在美国进行巡回演出,把所得报酬用于战时救济。遗憾的是这位国际著名的音乐家流亡国外以后,始终未能重返祖国,而他的音乐生涯却是与俄罗斯紧密相连的。

5. 音乐天才肖斯塔科维奇。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生于彼得堡一位化学工程师家庭。他自幼显示了突出的音乐才能,9—11岁时就已经学会作曲,并且小小年纪就关注社会问题,他最初的作品有钢琴曲《自由颂》《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等。14岁时入彼得堡音乐学院,主攻钢琴(指导教师尼古拉耶夫)和作曲(指导教师施坦伯格)专业。在校期间除了系统地钻研了西欧和俄罗斯经典作曲家的创作外,尤其对19、20世纪之交的著名作曲家马勒、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的创作发生浓厚兴起。1923年和1925年先后以钢琴和作曲专业毕业。他的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的演出获得很大成功,使他在国内外一举成名。1927年参加华沙第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荣誉奖。

1927—1940年是他在思想和创作上,从探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他起初的一系列作品陆续受到了挫折。他在自己的第二交响曲《十月献礼》(1927年)和第三交响曲《五一》(1929年)中,力求将当时最新的技法与革命的题材相结合,但是演出后,受到的批评远远胜过赞誉。他的讽刺歌剧《鼻子》(取材于果戈理的同名短篇小说,1927年),因为写作手法怪诞而受到冷遇。他的两部芭蕾舞剧《黄金时代》(1930年)和《螺丝钉》(1931年),由于以漫画式的笔法表现苏联现实生活,不被人们接受,演出遭到失败。最为严重的是,取材于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1932年)的问世,在国内外获得广泛演出机会长达四年,其间,在受到一片赞扬的时候,突然遭到苏共中央《真理报》1936年1月28日的专论《混乱代替音乐》的严厉谴责。紧接着不到10天,《真理报》2月6日又发表另一篇专论《舞剧的虚伪》,对他的第三部芭蕾舞剧《清澈的溪流》(1935年)作了完全否定的评价。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慑于当时的社会压力,他不得不取消已经开始排练的第四交响曲(1936年)的演出。

然而,他同时期的其他音乐创作则获得了广大公众的赞誉,包括为若干苏联经典影片,如《迎展计划》(1932年),三部曲《马克西姆的青年时代》(1935年)、《马克西姆的归来》(1937年)和《维堡区》(1938年),《伟大的公民》(1937—1939年),《带枪的人》(1938年)等写的音乐,还有“用创作来回答”对他的批评的第五交响曲(1937年)、钢琴五重奏(1940年)等作品。这些音乐创作,以大众化的音乐语言和鲜明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精神生活,也表达个人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深受人们的欢迎。此外,他为西欧古典剧作《哈姆雷特》(1932年)、《人间喜剧》(1934年)、《李尔王》(1940年)等写的配乐,以强烈的悲剧色彩而扣人心弦。

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发生的“肃反”扩大化,殃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场灾难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心灵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他的若干亲朋好友先后因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到了迫害,其中最突出的是同他有忘年之交的红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被诬告为德国间谍而突然被处决,同他在艺术上有密切合作关系的著名话剧导演梅耶尔霍德也突然消失,这一切使他的思想情感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从1948年开始,肖斯塔科维奇在写了一些易于为听众接受的器乐曲,如管弦乐《节日序曲》(1954年)、《第二钢琴协奏曲》(1957年)、电影音乐《攻克柏林》(1949年)、《牛虻》(1955年)等作品的同时,还写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其中以清唱剧《森林之歌》(1949年)、无伴奏混声合唱套曲《十首诗》最具代表性。此期间创作的主要音乐体裁仍为交响曲,包括以反侵略和反暴政的人道主义为基本主题的《第十交响曲》,描写俄国第一次革命历史画面的史诗性的《第十一交响曲》(1955—1957年),思想性与艺术性同前者相仿的《第十二交响曲》(1961年),以及开拓声乐——器乐交响乐新篇章的《第十三交响曲》(1962年)和声乐交响诗《斯捷潘·拉辛的死刑》(1964年)。其中,因《第十交响曲》和《第十三交响曲》以其犀利的笔触针砭时弊而几经磨难。

1965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了他的创作晚期,虽然年迈体弱疾病缠身,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写出了他最后的27部作品。其中有人生哲理题材的,如以死亡为中心内容,鞭笞邪恶、暴政,赞扬正义、民主和艺术创造不朽的《第十四交响曲》(1969年)、对人生旅程的回顾和思索的充满悲剧性冲突的《第十五交响曲》(1971年),以及以《浪漫曲七首》(1967年)为代表的7部声乐套曲和5首弦乐四重奏(第11~15首)等各具特色的作品。

肖斯塔科维奇还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1949年3月,他出席了在纽约召开的保护世界和平文化科学会议,并出席了翌年在华沙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还在这次会议上以苏联代表的资格发表了演说。1953年,他荣获国际和平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