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好的大学行政?

什么是好的大学行政?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的复旦大学,除了医院口子的机构,现有常轨部处31个,名为“组织机构”。最厉害的就是我们同济大学了,竟然有38个处级的机构,名为“行政机构”和“党群机构”。比较而言,机构臃肿的害处是远远多于好处的。而忙的结果,本来应该是好的,但遗憾得很,学校的工作益发差和乱了,基本处于“半无政府状态”,教学和研究的水平也就往低处走了。——这无疑又是失败行政的一例!好的行政,特别是好的大学的行政,必须是简单明了的。

什么是好的大学行政?[1]

我最近对于国内高校的党政机构运作发生了一点点兴趣,倒并不是因为自己想要混个一官半职了(老实说,不是我没兴趣,而是我已经过了想这事的年纪),而是有感于自己所在学校的复杂而混乱的管理状况,心有不满。为了对照起见,我专门去网上查了国内几个学校的情况。如北京大学,现有28个党政部处,名为“管理服务”,名称听着比较人性化(毕竟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呀),机构数量已够吓人了,但比较起来还算少的。上海的复旦大学,除了医院口子的机构,现有常轨部处31个,名为“组织机构”。最厉害的就是我们同济大学了,竟然有38个处级的机构(还没加上新设的“学科办”、“招生办”等),名为“行政机构”和“党群机构”。我想,这也是造成我校与北大、复旦等高校的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我校的机构实在太臃肿了。我们需要对此做个检讨和反思。

有人会说,社会主义国家嘛,大家都得糊口饭吃,就该多弄些职位,让阿狗阿猫都分个一官半职。这自然是可以同情和理解的一个理由。但这不合做事的道理。比较而言,机构臃肿的害处是远远多于好处的。机构多了,并不意味着事好办了,情况可能恰恰相反:事情更办不成了,工作更加难以开展了。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定律:一个单位(如一个大学)内设机构的多少与这个单位(如一个大学)的水准成反比。

为何?因为机构一多,有些职能必定会重叠,造成职权边界不清,各院系或者教师们要办个事,就经常会有找不着北的感觉。比如,现在我校在人事处之外又专门设了个处级的“人才中心”,在教务处之外又专门设了处级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和“招生办”(即把原来的教务处一拆三了),在科技处之外又专门设了一个“学科办”,等等,后果是什么呢?是我们办事不知道找谁了。责任呢,也更难以明确了。

更可怕的是,部处一多,“服务机构”一多,我们教师们,尤其是院长、系主任们,就更忙乱了。各个机构设在那儿,总归是要经常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的,不然就失掉了设置和存在的意义,或者,相关的部处领导们就会觉得自己不那么重要。怎么显示法?各部处就得设法找事做,有事没事就发个文件或通知,请各院系人物去开会,这会一开,分管的校领导也是必须到场讲话的,要不然,这校领导的存在也会被置疑。所以现在大家都很忙,忙得更不可开交。

试想,我校38个部处每年平均开五个会议(据我所知,统战部工作做得最好,会最少,而其他的部处何止五个会?),就有将近200个会议了,加上校长书记们也不时要召集会议,所以就得超过300个会议了(我初步估计每年得有500个左右会议),大学就成了会场,你说我们忙不?而忙的结果,本来应该是好的,但遗憾得很,学校的工作益发差和乱了,基本处于“半无政府状态”,教学和研究的水平也就往低处走了。

我观察现在校方的逻辑:你这个部处的工作没做好,又不能把你撤掉,于是只好此外新设一个机构,比如人事工作没做好,要加强,怎么办呢?就再来一个与人事处并列的“人才中心”或“人才处”。即便出于良好的动机,这种想法和做法也还是糊涂逻辑之一种。试问:若A部门没做好,就增设个A1部门,那么,万一新设的A1部门也没做好工作,是不是要再增设一个A2部门?有完没完呢?

还有个层级设计的问题,也能体现出行政的效率。比如说我校教师评职称,原先是三级制,即先在各院系设“初评组”,然后在院系面上设“学科组”,最后通过学校“高评委”投票表决。这三级制在我看来就已经过于复杂了,而且经常得不出公正的决定。早些年我们哲学学科还设有一个“初评组”,结果呢,十分可怕,因为“初评组”通常是由资料室主任、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等组成的,更讲人际关系而不看学术水准,于是经常把“学科组”认为好的评成差的,差的评成好的。有鉴于此,我们当时就把这个“初评组”给取消掉了。三级评审在我们这儿就简化为二级(“学科组”和“高评委”),实施几年,效果出奇地好,维护了基本的学术公正。

但现在呢,校方又重新把我们的事弄复杂了。学校决定在“学科组”与“高评委”之间,再设一个层级,叫“分委会”,比如理科好几个学院合在一起,设一个“理科分委会”,文科好几个学院也设一个“文科分委会”。这样,学校的职称评审过程就成四级制:初评组——学科组——分委会——高评委。效果呢?自然是兴师动众,天天开会,到处吵架。这事做得真是差劲。化学教授能对物理专业做出鉴别吗?外语教授能对哲学做出评判吗?——这无疑又是失败行政的一例!

好的行政,特别是好的大学的行政,必须是简单明了的。在大学里,行政管理所涉对象多半是思路相对比较清晰的人们,故尤其要有简明的行政,要有一个在横向逻辑和纵向层级上都清楚明白、简明扼要的制度安排,而千万不能设计出一种旨在把大家的脑子弄成糊涂蛋的管理体系来。

【注释】

[1]2012年12月28日记于沪上同济,系作者2011年12月29日上午在同济大学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准备的讲稿,因故未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