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结合战争的起源,说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的含义有:战争起源于一定的生产方式;战争依赖于社会的经济力量;战争最终目的是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毛泽东对战争性质的划分,奠定了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

二、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

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显示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立场和观点。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战争规律基础上,依据战争规律确定自己指导战争的根本方法。

(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包含着战争的起源和根源、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战争的性质、对战争的态度、战争的最终目的和消灭战争的道路等方面的内容。

1.战争的起源和根源

马列主义认为,战争不是人类开始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出现私有财产、分化为不同阶级以后所特有社会现象,它不是由偶然因素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的必然因素导致的。

原始社会初、中期,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那时部落之间为了一时的争夺生存空间或复仇,发生了一些暴力冲突,但这种冲突没有掠夺性奴役性目的,也没有常设军事组织和专门武器,故仅是偶然发生的冲突现象,与实质上的战争有本质的区别。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剩余产品出现,社会生产有了分工,形成了专门管理和分配的“特权阶层”,从而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阶级和阶级矛盾,为了掠夺财产和奴役被征服者的暴力活动也就成为必然的现象,实质上的战争开始出现。正如恩格斯指出:“以前进行的战争,只是为了对侵犯进行报复,或者是为了扩大已经感到不够的领土”。现在进行的战争,则纯粹是为了掠夺,战争成为经常的职业了。恩格斯虽把原始社会偶然性的暴力冲突也叫战争,但同时,他明确提出那种形似战争的战争,与随后发生的经常性掠夺性战争有质的不同。列宁简明地指出“私有制引起了战争,而且永远会引起战争”。

战争的起源同战争的根源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有密切的联系。只有弄清战争的起源,才能理解战争的根源。私有制是战争的起源,私有制导发了阶级的出现,压迫阶级为了贪图更多的私有财产,使以掠夺、奴役为目的的战争变成其经常性的职业。因此,压迫剥削阶级是人类战争的根源。列宁深刻地指出:“战争总是由剥削者、压迫者阶级挑起的。”

毛泽东对战争的起源和根源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说:“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曾多次形象地说,敌人拿起刀,我们照此办理,也拿起刀来。这不仅概括了战争的起源和根源,同时,也指明战争的范围和战争的必然性与间断性的关系。压迫与被压迫的矛盾,必然导致战争,但这种矛盾的对抗并不是时时以战争的形态表露,它有一定的潜伏期。潜伏期内表现为其他的争斗形态,只有这种其他的形态无法解决时,才激化上升到战争这个矛盾最高斗争形式,从而提示了战争时起时伏的特性。

2.战争的本质和目的

要认识战争的本质和目的,首先要弄清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的关系。

(1)战争与政治:“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克劳塞维茨的这句话,被列宁称为“至理名言”。列宁曾指出:“任何战争都是同产生它的政治制度分不开的。某个国家即该国某个阶级在战时所推行的政治,必然是而且一定是它在战前长时期内所推行的政治的继续,只不过在行动方式上不同罢了。”

毛泽东发展了列宁的观点,他明确提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但是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血的政治。”毛泽东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的论点,阐明了两层意思:一是战争从属于政治,服务于政治。政治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战争居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战争是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段。政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二是战争不仅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而且反作用于政治、推动政治。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指出:“政治越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战越坚持,政治就越能改进。”并指出:“革命战争是一种抗毒素,它不但将排除敌人的毒焰,也将清洗自己的污浊。”

(2)战争与经济: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战争依赖于经济。恩格斯提出:“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了上述观点,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中,特别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在井冈山时期,他把“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作为选择和建设根据地的基本条件之一。他说:“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才能使我们有力量去扩大红军……也才能使我们的广大群众都得到生活上的相当的满足,而更加高兴地去当红军,去做各项革命工作。”毛泽东结合战争的起源,说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的含义有:战争起源于一定的生产方式;战争依赖于社会的经济力量;战争最终目的是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由此可以看出,战争本质和目的,无非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

3.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由于进行战争的阶级、国家民族不同,战争的政治目的不同,战争所表现的形态也就不同。诸如阶级压迫战争与解放战争、民族压迫战争与民族解放战争、侵略战争与反侵略战争、同阶级或同民族统治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等。

毛泽东对战争的性质,进行了科学的划分,他说:“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毛泽东对战争性质的划分,奠定了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那就是反对非正义战争,拥护正义的战争。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的战争,但是不反对进步的正义的战争。”对于正义战争,我们不但不反对,而且积极支持和必要时直接参加。“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不能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而使人民获得政权。”毛泽东这两段话说明了我们采取拥护正义战争的态度。

4.战争的最终目的和消灭战争的道路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始终不懈地反对战争,但它一分钟也没有忘记:只有完全消灭社会划分为阶级的现象,才可能消灭战争。”毛泽东发展了列宁的观点,明确指出:“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人类社会的发展终究要把它消灭的……但是消灭它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用战争反对战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用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民族反革命战争,用阶级革命战争反对阶级反革命战争。”对于反革命战争,他又指出:“反对的方法,在战争未爆发前,极力阻止其爆发;既爆发后,只要有可能,就用战争反对战争,用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他并阐明:“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毛泽东在这里非常鲜明地提出了反对战争的唯一选择,就是用革命战争去消灭反革命战争,从而将无产阶级对战争的态度与战争的最终目的科学地统一起来,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不仅指明了消灭战争的目标,而且指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根本道路和方法。例如,当抗日战争一结束,蒋介石磨刀霍霍时,毛泽东和我党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建国纲领,毛泽东并亲赴重庆,在重庆谈判中力主和平协议的达成,当蒋介石在谈判期间出动百万大军进攻时,我们又挫败了它,这些都是大战前的阻止措施。当蒋介石倒行逆施发动大规模反人民内战后,毛泽东因势利导,将战争导向中国人民的全面解放战争。毛泽东又指出:“人类社会进步到消灭阶级,消灭了国家,到了那时,什么战争也没有了,反革命战争没有了,革命战争也没有了……这就是人类的永久和平的时代。”从而进一步指明了要达成消灭战争的最终目的,必须消灭阶级、铲除产生和滋养阶级的私有制。战争是随着私有制、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战争就必须随着私有制、阶级的根除而消亡。

(二)无产阶级的战争方法论

在战争问题上,要确定正确的指导方法,首先要对战争有正确的认识。无产阶级的战争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对战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结合。它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战争是阶级社会的必然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所谓战争规律是战争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战争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自然、地理诸方面因素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人们只能认识它,不能取消它;只能运用它,不能违背它。违背客观规律终将导致失败。毛泽东在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时指出:“战争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并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系,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同样,“不知道战争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指导战争,就不能打胜仗。”毛泽东依据土地革命时期敌我诸方面的情形,概括为四个特点:一是中国是一个经历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二是强大的敌人;三是弱小的红军;四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根据上述特点,毛泽东把握着这场战争的发展规律,依据一、四两个特点,规定了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胜利;依据二、三两个特点,规定了红军不可能很快战胜敌人,若弄得不好,还可能失败。

战争规律分为一般战争规律和特殊战争规律。一般战争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战争之中,如:战争是阶级社会的必然现象;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是双方活人借助武器的较量;战争的基本样式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直接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等。这些一般战争规律,成为战争一般指导方法的依据。特殊战争规律是指具体战争中存在的反映其特殊性的规律。时代、国家、民族、对象、地域等不同点反映在具体战争的特殊性上,为制定指导战争的特殊方法提供了依据,战争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是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深刻阐明的观点,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一般性的规律在更大范围内成了特殊性的规律,特殊性的规律在较小的范围内成为一般性规律。因此,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由此,决定了人们在认识战争规律时,必须把握两个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在研究战争的一般规律时,要注意战争的特殊性,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在研究战争的特殊规律时,要注意不凭个人臆断任意普遍化,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2.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认识和研究战争规律的目的在于确立指导战争的正确方法。毛泽东把这种合乎战争客观规律的战争指导方法,比做“战争大海中的游泳术”,称之谓“战争指导规律”。毛泽东指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把握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可以确定战争的一般指导方法。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性质决定了能够采用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的指导方法。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毛泽东确定了“战争的人力物力来自前线”的指导法则。抗美援朝战争,虽然同样是中国人民进行的正义战争,但由于作战对象的不同,就不能将战争的人力来源寄托在前线,美军的俘虏兵断然不能大批充实到我志愿军的队伍。

战争的客观规律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自然、地理诸条件,以及作战中的敌情、我情、民情和国际环境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战争指导规律也是需要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毛泽东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上,前一场战争由于指导得法而取得了胜利,到后一场战争由于照搬上一场战争的方法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其根本原因是主观没有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正确解决主观符合客观的问题,是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人的因素在战争指导者身上的主要体现,要解决指导上的主客观的一致,需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

第一要熟识敌我双方的客观情况。“知彼知己”是指导一切战争普遍适用的原则。毛泽东指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战争指挥员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敌我各方面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去发现各个材料间彼此的关联,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帮助自己构成正确的判断,定下实施的决心,这是战前相关决策形成的过程,由于战场发展错综复杂,战情瞬息万变,指挥员必须在实施作战指导之时起,不间断地把握变化了的情况,作出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这是战争发生后“敌变我变”过程。这两个过程体现了认识战争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熟识敌我双方的客观情况,是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的前提,也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第二是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学习是获取知识、吸取前人经验的途径。实践是检验所学到的知识能否在实际斗争中正确应用的唯一标准。毛泽东说:“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所以,善于学习,就是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以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认识,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将知识运用于自己从事的实际斗争,能动地应用它,创造性的发展它,把它变成自己的经验。这样既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能用,又积累了自己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在实际斗争中创造出来的经验和知识。

第三是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毛泽东说:“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作地盘,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他又指出:“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话剧来。”毛泽东这些论述,指明了战争竞赛由客观物质和主观能力两个条件构成。客观物质是竞赛的基础条件,主观能力是最终决定胜负的条件。有好的物质基础,无高超的主观能力,物质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也会导致战争失败。相反,物质条件虽不丰富,但有高超的主观能力,能充分发挥物质条件的效能,弥补其不足,最终可以夺得主动和胜利。

3.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毛泽东指出:“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

由于各次战争的情况不同,有时间、地域、性质和对象的差别,因此,就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时间是指战争的时代条件,它包括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发展水平,它们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时代反映有不同时代的特点,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必须适应发展了的时代特点;地域是指战争的地理位置,包括国家制度、民族特点、历史传统和自然地理诸情况。不同地域的战争规律是不同的,也就必须有适应各种不同地域的战争指导规律;性质是指战争的政治性质和国际国内的政治因素以及外交政策等因素。性质不同就有不同的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对象是指作战的对手。国内敌人与国外敌人不同,同一个敌人在不同的时代也有所不同。

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现代化的敌人,采用解放战争打大运动战大量歼灭敌人的方法已不适应,需要改变为“打小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的指导方针,在使敌人损兵折将后,迫使敌人坐到谈判桌上,双方在据守各自的阵地态势下对峙。由于敌方在“三八线”以北多占一块地盘,而坚持分界线划到“三八线”以北,因此尽管又被我大量杀伤有生力量,仍然不愿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根据这种发展了的情况,毛泽东指令我志愿军发动了金城反击战役。将阵地防御战转化为阵地进攻战,不仅消灭敌人有生力量12万余,又将敌人往南压出240km2。使敌人坚持在“三八线”我阵地以北划分界线的资本输光了,最终被迫签字认输。

4.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全局是事物的整体和发展的全过程,局部是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和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全局统率局部,局部从属全局,构成全局与局部之间的正确关系。人们通常说:要从大局出发,就是指要特别关照全局、服从全局。对全局关照得好,能推动全局的发展;对全局关照得不好,就会阻碍和破坏全局的发展。战争通常是由若干个阶段组成。战争总体上有全局,各个阶段各个战役本身范围内,也有全局,称战争某阶段或某战役的全局。有的局部的失利,并不给全局以严重影响,而有的局部的失利,却对全局带来重大影响,甚至导致全局的失利。比如下棋,有时下一着错棋,尚可挽回,但有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个对胜负起关键作用的一着,就是关节。因此关节就是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环节。

毛泽东对战争的全局和关节,有明确的阐述。他说:“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问题,是对于全局和这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并指出:“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主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所以说,关照全局是战争指导的首要准则,把握关节是推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

毛泽东导演的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是一次关照全局,把握关节的生动范例,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决策首战锦州的一着,是实现“关起门来打狗”,将卫立煌集团4个兵团55万兵力,锁在东北境内就地歼灭的关节。若按林彪的首战长春的意见,在打下长春后,会促使卫立煌其他三个兵团南逃,势必给我解放战争随后的作战加大难度。而锦州的解放,迫使长春的敌人一部分起义,一部分投诚,不费一枪一弹就解决了。剩下的两个兵团处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被我歼灭于沈阳地区。淮海战役打到第三阶段,剩下杜聿明集团两个兵团被我围困于陈官庄地区,实施全歼指日可待。但此时毛泽东从全国战场全局考虑,令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就地休整待命,造成南线战局未定,使傅作义存有幻想而不作逃窜之举,以滞留傅作义集团55万军队于平津地区。与此同时,毛泽东令我东北野战军打完辽沈战役后,先不作休整迅速入关,困住傅作义集团后,再就地休整,这时才令淮海前线我军最后全歼杜聿明剩下的两个兵团,随后又举行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战役与战役之间巧妙的配合,充分体现毛泽东在战争全局上的精心关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