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用兵禁暴”的战争观

“用兵禁暴”的战争观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论是炎帝与黄帝之战,颛顼与共工之战,还是舜伐有苗,启攻有扈,都说明“兵”是由“禁暴讨乱”而产生的。《淮南鸿烈》的作者围绕着举义用兵、用兵禁暴的战争观,从而展开了一系列军事思想的论述。相反,侵略别国的“不义之兵”,则必然失败。得到人民拥护,并积极参战的正义战争,必然胜利。从这种战争观点出发,《淮南鸿烈》的作者继承和引申了《吕氏春秋》“数战数胜”而必亡的思想,认为用兵只为行义禁暴,义行暴除则止。

第五节 “用兵禁暴”的战争观

《淮南鸿烈》的作者深谙“文事”与“武备”的相互关系,即军事手段对政治统治的重要作用,故在论述社会政治理论的同时,对军事思想理论亦极为关注,在书中的许多篇章都对军事理论、作战方法等,作了具体的论证,而《兵略训》则集中阐发了其军事思想观点、战略战术原则。《淮南鸿烈·要略》中云:

《兵略》者,所以明战争攻取之数,形机之势,诈谲之变,体因循之道,操持后之论也。所以知战阵分争之非道不行也,知攻取坚守之非德不强也。诚明其意,进退左右无所失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者也。

《淮南鸿烈》论兵、言兵,既讲究用兵之略,又注意攻守之势,更重视作战之术,所以其兵论、兵略、兵术,颇具精当之见、之方、之法。

《淮南鸿烈》的作者,从战争起源上阐发了兵的由来和用兵作战的政治目的、思想宗旨。

《淮南鸿烈》的作者认为,古代战争不是为了争夺土地和金玉财宝,而是为了存亡继绝和除万民之害。由于人生来就有饥而欲食,寒而欲衣之性情,这是“天之性”,而“天之性”是不可去的。物有限,欲不能去,在原始群居杂处时代,“分不均,求不澹,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在这种争夺中,一些贪得无厌的人,便骚动万民,残贼天下,为了制止这些灾祸的扩大、蔓延,于是“圣人勃然而起,乃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除秽,以浊为清,以危为宁,故不(人)得不中绝。兵之所由来者远矣!”[81]战争由来已久,其目的是讨暴平乱,救民于水火,使人类不至于中绝。不论是炎帝黄帝之战,颛顼与共工之战,还是舜伐有苗,启攻有扈,都说明“兵”是由“禁暴讨乱”而产生的。原始战争如此,后来战争亦是如此。《淮南鸿烈》的作者围绕着举义用兵、用兵禁暴的战争观,从而展开了一系列军事思想的论述。

《淮南鸿烈》的作者提出了“用兵以义为本”的思想。古圣王时代,为了诛暴禁乱,救民生人而起兵、用兵,到了晚世(桀、纣时代),荒淫无道的统治者,掠聚天下财富,使百姓不得其生,天下不得其宁,为了使天下和洽,万众和乐,人得其生,民得其用,就要举义用兵,制止兼并之举,消灭不义之人,这就是用兵以义为本之义。所以说:

晚世务广地侵壤,并兼无已,举不义之兵,伐无罪之国,杀不辜之民,绝先圣之后,大国出攻,小国城守,驱人之牛马,傒人之子女,毁人之宗庙,迁人之重宝,血流千里,暴骸满野,以澹贪主之欲,非兵之所为生也。故兵者,所以讨暴,非所以为暴也。……用兵有术矣,而义为本。本立而道行,本伤而道废。[82]

用兵作战,旨在为民“兴利除害,伐乱禁暴”,以此义兵讨伐不义之人,则必然胜利。相反,侵略别国的“不义之兵”,则必然失败。就是说,正义战争必然胜利,不义战争注定失败。

“义兵”、“义战”之所以必然胜利,就在于其合民意、得民力。由此,《淮南鸿烈》的作者提出了政治是军事之本、民众是胜利之本的思想。《淮南鸿烈·兵略训》明确指出:

兵之胜败,本在于政。政胜其民,下附其上,则兵强矣。民胜其政,下畔其上,则兵弱矣。故德义足以怀天下之民,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谋虑足以知强弱之势,此必胜之本也。地广人众,不足以为强;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为存政者,虽小必存;为亡政者,虽大必亡。

《淮南鸿烈》的作者,还以许多历史事实说明政治是军事胜败之本的道理。因为“善为政者积其德”,“积德而民可用”,“民可用而胜可为”,所以要“修德”、“积德”而得民、致胜。

决定战争的胜败,不在于国之大小,兵力强弱,城池高深,法令严苛,而在于是否得道、行义,得道之兵,行义之兵,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必定胜利。《淮南鸿烈·兵略训》说:

得道之兵,车不发轫,骑不被鞍,鼓不振尘,旗不解卷,甲不离矢,刃不尝血,朝不易位,贾不去肆,农不离野,招义而责之,大国必朝,小城必下。因民之欲,乘民之力而为之,去残除贼也。故同利相死,同情相成,同欲相助。顺道而动,天下为响;因民而虑,天下为斗。……故明王之用兵也,为天下除害,而与万民共享其利。民之为用,犹子之为父,弟之为兄,威之所加,若崩山决塘,敌孰敢当!

因为人民群众是立国、固国之本,“民者,国之本也”。得到人民拥护,并积极参战的正义战争,必然胜利。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必须修德以义举兵,以仁政治国,以仁义化民。因为“仁义”是“国之所以存者”[83]的根本和原因,也是治军和取胜的关键和要务。

据此,《淮南鸿烈》的作者在《兵略训》中提出了兵的要事有三:

兵有三诋:治国家,理境内,行仁义,布德惠,立正法,塞邪隧,群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诸侯服其威而四方怀其德,修政庙堂之上而折冲千里之外,拱辑指img48而天下响应,此用兵之上也。地广民众,主贤将忠,国富兵强,约束信,号令明,两军相当,鼓img49相望,未至兵交接刃而敌人奔亡,此用兵之次也。知土地之宜,习险隘之利,明奇正之变,察行陈解赎之数,维枹绾而鼓之,白刃合,流矢接,涉血属肠,舆死扶伤,流血千里,暴骸盈场,乃以决胜,此用兵之下也。

治理国政,行仁义,存德惠,济万民,兵不发而天下服,以此不战而胜,则为用兵之上者;主贤将能,国富兵强,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赏信罚必,两军交战,敌人奔亡,则为用兵之次者;与敌人交战,杀人盈野,血流千里,耗民伤财,即使胜利了,也是用兵之下者。所以用兵作战不要杀戮众生,而要以举兵行义为本。因为“义”是“人之大本”,行仁义而布德惠者,虽为千乘之国,也可以成就霸王之业;炫耀武力,穷兵黩武的侵略者,虽为成万乘之国,也必然覆灭危亡。所以说:“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84]修德行义,推恩于民,虽不战却能胜强敌,使国家隆盛。

从这种战争观点出发,《淮南鸿烈》的作者继承和引申了《吕氏春秋》“数战数胜”而必亡的思想,认为用兵只为行义禁暴,义行暴除则止。如果还继续行战,战斗不止,即使数战数胜,亦非国之福也。《淮南鸿烈·道应训》说:

魏武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而数胜。”武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其独以亡,何故也?”对曰:“数战则民罢,数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而不亡者,天下鲜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矣!夫差之所以自刭于干遂也。”

数战数胜,主骄民疲,以骄主使疲民,主愈骄、愈战,民愈疲、愈怨,走到极点,物极必反,所以说“数战数胜”,非国之福,而使国家必然危亡。真是智者之见。

《淮南鸿烈》的作者认为,兵为凶险之器,争为“人之所本”,为了制止人们的争夺,只有不得已而用兵,这种举义用兵,要适可而止,切不可为了贪欲争夺而用兵不止,以杀人、耗财为快乐,而要以仁义为根本。因为义战必胜,不义之战必败,所以必须以义用兵。

与政治是军事之本,义战必胜的战争观点密切相连的则是民众为胜利之本的战争观点。

正义战争之所以必然胜利,就在于它得民心、合民意,故能得到民众的拥护、支持,人民愿意为正义战争出力,拼死,当然可以战胜敌人了。这就是:

兵之所以强者,民也;民之所以必死者,义也;义之所以能行者,威也。是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威仪并行,是谓至强。[85]

言以信义为准绳也。欲成霸王之业者,必得胜者也。能得胜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86]

得民心,合民意,则可以用民力,上下齐心协力,人民愿意为明君出力,军民一心,共同对敌,无往而不胜。

战争的目的是禁暴诛乱,救民于水火,解民之倒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考虑人民的生计,选择发动战争的时节。在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时代,进行战争,讨伐暴逆,为民除害,则必须考虑农业的季节性,不能因为战争而夺农时、误农时,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淮南鸿烈》的作者深明此理。他们明确指出,春种、夏耘时节,不可发动战争。春天用兵作战,耽误春种,没有收成,人民饥饿,故不可出兵征战。季夏之月,正是农作物繁茂生长的季节,此时,也“不可以合诸侯,起土功,动众兴兵,必有天殃”。[87]就是说,春、夏之季,正是农忙季节,此时举师动众,发动战争,必然使农业荒废,故不可在春、夏之季发动战争。勿夺农时,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使人民丰衣足食,就能得民心、用民力,这是战争胜利的根本。

到了秋季,农作物成熟,有了丰收的保证,则可以选卒厉兵,训练兵士,征伐不义。所以说:

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乃赏军率武人于朝。命将率,选卒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顺彼四方。[88]

用兵有时,选择时节,不违农时,勿夺民本,农闲季节,适时练兵,乘机出战,征讨不义。这在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的社会中,显然是有道理的,并且是合理的。

《淮南鸿烈》的作者,在“用兵禁暴”的战争观的指导下,还对如何用兵作战的战略战术、作战方法、将帅素质等,都作了具体的论述,内中不乏合理之略、之见。

《淮南鸿烈》作为集众人之智的“纪纲道德,经纬人事”,“焘天载地,沦于无垠”的“鸿大烈明”的综合天、地、人的巨著,其思想内容是丰富而广泛、深邃而精辟的,故对后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影响。

【注释】

[1]《史记·太史公自序》。

[2]《淮南鸿烈·天文训》。

[3]《淮南鸿烈·本经训》。

[4]《淮南鸿烈·泰族训》。

[5]《淮南鸿烈·览冥训》。

[6]《淮南鸿烈·诠言训》。

[7]《淮南鸿烈·原道训》。

[8]《淮南鸿烈·俶真训》。

[9]《淮南鸿烈·诠言训》。

[10]《淮南鸿烈·精神训》。

[11]《淮南鸿烈·原道训》。

[12]《淮南鸿烈·俶真训》。

[13]《淮南鸿烈·诠言训》。

[14]《淮南鸿烈·人间训》。

[15]《淮南鸿烈·修务训》。

[16]《淮南鸿烈·齐俗训》。

[17]《淮南鸿烈·齐俗训》。

[18]《老子》第十八章。

[19]《老子》第十九章。

[20]《老子》第三十八章。

[21]《淮南鸿烈·俶真训》。

[22]《淮南鸿烈·原道训》。

[23]《淮南鸿烈·原道训》。

[24]《淮南鸿烈·俶真训》。

[25]《淮南鸿烈·齐俗训》。

[26]《淮南鸿烈·诠言训》。

[27]《淮南鸿烈·俶真训》。

[28]《淮南鸿烈·原道训》。

[29]《淮南鸿烈·精神训》。

[30]《淮南鸿烈·原道训》。

[31]《淮南鸿烈·齐俗训》。

[32]《淮南鸿烈·缪称训》。

[33]《淮南鸿烈·原道训》。

[34]《淮南鸿烈·俶真训》。

[35]《淮南鸿烈·齐俗训》。

[36]《淮南鸿烈·汜论训》。

[37]《淮南鸿烈·原道训》。

[38]《淮南鸿烈·原道训》。

[39]《淮南鸿烈·原道训》。

[40]《淮南鸿烈·精神训》。

[41]《淮南鸿烈·泰族训》。

[42]《淮南鸿烈·齐俗训》。

[43]《淮南鸿烈·泰族训》。

[44]《淮南鸿烈·修务训》。

[45]《淮南鸿烈·修务训》。

[46]《淮南鸿烈·修务训》。

[47]《淮南鸿烈·修务训》。

[48]《淮南鸿烈·修务训》。

[49]《淮南鸿烈·汜论训》。

[50]《淮南鸿烈·泰族训》。

[51]《淮南鸿烈·说山训》。

[52]《淮南鸿烈·本经训》。

[53]《淮南鸿烈·泰族训》。

[54]《淮南鸿烈·泰族训》。

[55]《淮南鸿烈·缪称训》。

[56]《淮南鸿烈·泰族训》。

[57]《淮南鸿烈·齐俗训》。

[58]《淮南鸿烈·齐俗训》。

[59]《淮南鸿烈·兵略训》。

[60]《淮南鸿烈·说林训》。

[61]《淮南鸿烈·人间训》。

[62]《淮南鸿烈·人间训》。

[63]《淮南鸿烈·要略》。

[64]《淮南鸿烈·人间训》。

[65]《淮南鸿烈·人间训》。

[66]《淮南鸿烈·泰族训》。

[67]《淮南鸿烈·齐俗训》。

[68]《淮南鸿烈·天文训》。

[69]《淮南鸿烈·泰族训》。

[70]《淮南鸿烈·主术训》。

[71]《淮南鸿烈·诠言训》。

[72]《淮南鸿烈·泰族训》。

[73]《淮南鸿烈·主术训》。

[74]《淮南鸿烈·齐俗训》。

[75]《淮南鸿烈·说山训》。

[76]《淮南鸿烈·主术训》。

[77]《淮南鸿烈·诠言训》。

[78]《淮南鸿烈·原道训》。

[79]《淮南鸿烈·诠言训》。

[80]《淮南鸿烈·原道训》。

[81]《淮南鸿烈·兵略训》。

[82]《淮南鸿烈·本经训》。

[83]《淮南鸿烈·主术训》。

[84]《淮南鸿烈·人间训》。

[85]《淮南鸿烈·兵略训》。

[86]《淮南鸿烈·泰族训》。

[87]《淮南鸿烈·时则训》。

[88]《淮南鸿烈·时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