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生活给新生带来的矛盾有哪些

新生活给新生带来的矛盾有哪些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生活给新生带来的矛盾进入高职院校意味着独立生活的开始,这势必导致青年同学的行为、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旧模式的改变,进而引起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矛盾与冲突。随着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不断丰富,同学们大都有一股进取精神,希望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努力充实、完善和证实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由于同学们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往往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相矛盾。

■ 新生活给新生带来的矛盾

进入高职院校意味着独立生活的开始,这势必导致青年同学的行为、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旧模式的改变,进而引起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矛盾与冲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矛盾:

1.自我期望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在高职院校求学的青年学生与其他青年一样,时时被自我期望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所困扰。同学们的自我期望一般都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常常与社会现实相距较远。其原因主要在于同学们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生活的实际经验,缺乏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接触不多,对现实的理解大多是从书本或师长那里间接得到的,因而容易把社会理想化,想象得如水晶般的明亮,大花园一样美好。然而,当同学们满怀信心地、抱着极大兴趣和期望去了解社会,探索人生时,发现社会现实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万花筒似的社会变化会使青年同学感到“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特别是同学们一旦遇到或意识到思想与现实的差距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差,沉湎于徘徊、迷茫、苦闷等矛盾心理之中,严重的会产生对社会现实的抵触情绪,更严重的会思想破灭、意志消沉、斗志松懈、怀疑人生,影响个体良好心理的形成和在校的学习与生活。

2.闭锁性与求理解的矛盾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闭锁性,即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和隐蔽,不轻易流露自己的内心活动。他们逐渐失去了儿童的天真,少年的爽直,日渐远离成人,不愿与他人接触,不愿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内心的感情。一些隐秘的感情只对自己亲近的朋友透露,有时,甚至自己的朋友也信不过,而只向自己最忠实的伴侣——日记本,倾诉自己的感情。这种闭锁性使其内心世界丰富而神秘,既产生了意志独处的需要,同时,也容易造成与他人直接的心理距离,感到自己不被人理解、接受、重视、信任,从而感到孤独和苦闷,这又进一步加深了其闭锁性。另一方面,同学们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远离了家人和朋友,面对的全是陌生的面孔,不熟悉的生活,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和无所依托,特别是遇到困难而得不到他人的帮助时,更是加剧了这种情绪,更觉烦恼、苦闷。许多同学为“不被他人理解”而苦恼,为“缺少友谊”而不安,他们都渴望在新的环境中能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与信任,能找到“知心朋友”建立真挚的友谊。这种闭锁性与渴求理解的矛盾同时存在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上,给许多同学的社会交往造成了困难。

3.强烈的成才意识与社会经验不足的矛盾

高职生智力得到了高度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注意力和记忆力也达到了高峰,对失误的感知十分敏锐、深刻、全面,思路也更开阔、活跃。随着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不断丰富,同学们大都有一股进取精神,希望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努力充实、完善和证实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由于同学们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往往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相矛盾。主要表现为,许多同学开头是想入非非,求成心切,给自己定下很高的目标,一段时间过后,事与愿违,上进心受到挫折,轻者灰心丧气、意志消沉,重者转向自我否定、轻生厌世、自我毁灭。

4.“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从少年期进入青年初期,已开始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心理活动,并开始关注自己的个性发展,产生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即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成熟。高职院校的青年同学所处的时期,正是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要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斗争过程。同学们由于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的不断丰富,常按一定的社会准则和要求设计理想中的自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然而,现实的自我却反映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它一般落后于理想自我,因为理想自我属于未来,反映了同学们的追求方向,离现实有一定的距离,这就产生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这种矛盾往往会导致青年同学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是痛苦和不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