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就业指导,怎样从“校园人”跨越到“职场人”

就业指导,怎样从“校园人”跨越到“职场人”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各高校纷纷成立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旨在促进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的地位日益凸显,其独特的作用逐渐得到学生的青睐,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三、就业指导,怎样从“校园人”跨越到“职场人”

日本著名企业家井上富雄先生在25岁时就立下了未来25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此后他每年都为自己制订新的计划,追加新的努力目标。当他还是小办事员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科长应具备的能力,当经理时就再进一步学习胜任总经理的能力。于是他30岁时当上经理,40岁做了总经理,升迁比别人快得多,47岁开始独立经营自己的公司,成为后辈学习的楷模。他在总结自己时说:“并不是我脑筋特别好或是善于走后门,我只不过是会从现实出发拟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并且一步步地前进,努力去实现它。”

中国有句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学生就业不应当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当早早就认清自己的兴趣和努力方向,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可是在实际当中,很多大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可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临到毕业时才临阵磨枪,很多人有一种就业恐慌感。生涯意识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求职的成功率。在各大人才交流会上,多数毕业生抱着自己的简历去参加,却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这说明,如果缺乏职业规划,就业时再没有明确的指导,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机会、脱颖而出。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高校的作用无可替代,尤其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获取、进行就业指导、承担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架构“信息桥”的作用。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从1989年正式提出并推广的。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压力持续上升,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各高校纷纷成立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旨在促进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教育部在教学[2003]6号文件中就毕业生就业指导作出了明确要求: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的地位日益凸显,其独特的作用逐渐得到学生的青睐,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不过,由于受诸多条件的限制,目前不少高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安排不尽合理。虽然毕业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开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学生到课率并不高。究其原因,学校就业指导主要针对毕业生,授课一般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很多同学报考研究生因备考需要而无暇听课,在应聘高峰期,一些同学请假外出应聘,还有的因为与专业课时间冲突,不能按时到堂听课,另外由于受场地和时间限制,就业指导课基本上是大班开课,授课效果打了折扣。因此,国家对就业指导全程化的要求完全符合学生需要。就业指导全程化不仅是教育管理者的反思,也是毕业生甚至是大学新生的诉求。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一般可采取以下步骤: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真正到了四年级的临近毕业阶段,高校所起的“信息桥”作用就更加关键。这是因为,在有信息成本的情况下,工作搜寻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理性选择,但对整个社会来说,过长时间和过大规模的工作搜寻则肯定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缩短工作搜寻时间,促进劳动力市场双方更有效地匹配,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容易,对于高素质劳动力总体短缺的我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的。[31]研究也表明,在人力资本较低的劳动领域,各个职业之间的劳动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劳动技能易于在短期掌握,只要劳动者具备一定的体力和健康程度,则转岗和转业就业的能力不是太大的问题。同时低学历层次就业者不得不在短期内就业,如果他们不能抓紧时间顺利就业,就会被排挤出劳动力市场陷入生活困境。所以,学历水平越低的劳动者,越得依靠民间关系网络就业,只要有就业信息,只要有劳动岗位,就不得不“干”,属于“干中学”;而学历层次越高的失业者,则越会依靠中间媒介机构和参加招聘会的方式去找寻合适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像大学毕业生这样的高人力资本者的就业和再就业,更加需要依靠社会公共信息平台的支持。[32]

表3-6 按学历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方式构成

img31

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在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下,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是将合乎市场需求的大学生推荐给用人单位,努力促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找到职业岗位。因此,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要启动就业指导工作,就要开始了解市场就业体制、传授基本就业知识、树立自主就业意识、培养市场就业竞争能力。由于高校的就业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就业工作的指导方针、体系、师资、机构等都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各高校只能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市场用人机制来逐渐完成这一调整。由此,从政府相关部门到高校的就业工作机制相对滞后、就业指导教师经验缺乏、就业工作环节不完善,以及现有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措施不到位等,都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愈加突显了。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政府、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个人等多个行为主体。这四个主体中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是就业的直接双方,政府和高校是为双方服务的。狭义地讲就业渠道就是建立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方式:

——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招聘会;

——人才中介机构举办的各类招聘会;

——高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

——网络求职招聘;

——毕业生本人社会关系网推荐;

——自主创业。

除了上述渠道之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或考取国家公务员,或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村官计划”等国家基层项目,或通过参加就业见习基地的实习而最终成为正式员工等等,通过其他渠道就业。[33]

就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而言,目前无论从机构设置、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的建设,还是工作场地与经费来看,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高校就业指导活动的场所不足,尤其是缺乏开展个性化咨询等活动的场所;各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实际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但却面临着机构能力建设落后的困难,难以满足大学生对职业信息、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协议书指导、求职技能、职业生涯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需求,更谈不上传递社会需求,支撑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整合。

此外,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单一追求就业数量指标。仅仅以就业率来衡量一个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远远不够,单个数量指标无法显示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见数不见人”的就业率缺乏对人的基本关怀。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率、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等都进行长达数年的追踪研究。在这方面,我国也开始了一些尝试,例如,麦可思研究院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教育需求研究中心合作,自2009年起每年出版一份《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为读研所做的本科学术准备等进行分析,反映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及他们的就业状况。

从长期来讲,我国应增强大学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效率,以减少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当然,教育结构与专业设置、人的意识与择业观念、竞技水平、产业发展等等,这众多的因素在未来变化如何、之间的对比和匹配关系如何,谁也无法准确地预测。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也许只能是“算大账”,并把握一些重要的趋势。为此,高校需要建立起与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跟踪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分析职业发展趋势,并适时在教学领域和就业指导服务领域中作出调整。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不应该是在毕业期间才开展的指导,更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些招聘信息,而是需要长期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长期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