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记者向性的测量和思考的分析介绍

对记者向性的测量和思考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往研究者对记者的向性大多只作质的描述,缺乏量的调查和分析。这是因为向性是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环境影响的产物。新华社一位记者对孟加拉国优秀记者默迪尔的描述是这一观点

第四节 对记者向性的测量和思考

一、对记者向性的测量

向性,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心理学家对性格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包括内向(内倾)型和外向(外倾)型。属于内向型者,他们的心理活动多指向于个体的内部世界,其认知方式和行为活动的主要参照点是主体的知识经验。这类人的性格表现为:沉静孤独,处事谨慎,深思熟虑,反应迟缓,不善交际,适应环境能力较差。属于外向型者,他们的心理活动多指向于个体的外部世界,其认知方式和行为活动的主要参照点是外界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这类人的性格表现为:活泼好动,情感外露,不拘小节,思维敏捷,善应变,愿交际,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间型。

探讨记者职业(本节专指从事采访报道的记者)与记者向性类型的匹配,对优化记者的心理素质,提高采访效率和采写质量有积极意义。以往研究者对记者的向性大多只作质的描述,缺乏量的调查和分析。在质的描述方面又较多地凭经验推断记者为外向型。如有人认为,对于作为社会活动家的新闻记者来说,“属于内倾型的人就不太适合”;还有人把“外向型的性格”作为新闻记者的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不是外向型者更适宜当记者?带着这个问题,上世纪80年代,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的两位心理学教师采用在国内外人格量表中被公认信度、效度都较高的卡特尔(Cattell,美国心理学家)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对中央三大台(电视台、电台、国际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以及部分省市电台、电视台的共123名新闻工作者进行了心理测量,其中三分之二采用团体方式进行,三分之一以个体方式进行。收回有效答卷81份,其中男50份,女31份。每人每次的结果均以剖析图形式表示,经过对这81份问卷的计算机处理,获得了一系列数据。其中关于向性平均值的结果如表4-2:

表4-2

img4

img5

注:本测量结果是由原北京大学心理系1989级研究生周爱宝同志处理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81位记者的向性平均值X2为5.83。该向性分数95%的置信区间为:5.22<μ<6.44(t检验P<0.05),以正常成人的向性数据为标准拾,从1—10是标准拾的两个端点。1表示极端内向,4表示从内向型到中间型的阈值;10表示极端外向,7表示从中间型到外向型的阈值。从1—10中间有若干等级,任何一个人或某个群体(指平均值)的向性值均可在这个向性数轴上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5.83处于4—7这段向性居中的区域内,所以说这81位记者的向性平均值表现为中间型。

二、对记者向性的思考

对81位记者向性测试的实际结果是中间型,这跟我们过去凭经验推测的明显外向型有显著差异。这个差异引起了我们对记者向性类型的重新思考。

(一)过去的推测有片面性

过去凭经验判断记者应当是明显的外向型,理由是:记者是社会活动家。他们的工作对象是社会公众,活动方式是以采访为主的社会交往。记者职业要求记者的心理活动必须时时指向于外部世界,吃透中央精神,摸清群众“脉搏”,对社会变动很敏感,反应快、善交际、广交友。这些都属于外向型的特点,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忽略了记者是独立的脑力劳动者这个特点。记者的活动方式经常表现为单枪匹马、各自为战。即便是小群体,如采访、拍摄小组需要相互配合,但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为抢新闻常需只身入“虎穴”,遇到突发性或重大新闻事件,需要独立思考,准确判断。尤其是在写作(或制作)阶段,注意力要稳定,能坐得住,想得深。既要有激情又要头脑冷静,落笔(摄取镜头)谨慎、报道适度等。这些又多属于内向型特点。可见,记者职业要求记者在向性方面不能走极端。这次测试之后,施测人员又和一些高级记者讨论了这个结果,大家都认为:记者较理想的向性类型是集内向和外向之长处的中间型。

(二)向性类型对采访写作的影响

如果说政治思想觉悟决定了记者站在什么立场上用什么观点去采访去写作(录制),那么向性类型则主要影响记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假如向性类型和记者职业要求比较一致,记者自身的潜力就容易得到充分发挥,无论处于何种复杂艰苦的采访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饱满、乐此不疲、事半功倍。反之,二者倘若相悖,记者则需要分出相当多的精力去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根据“心理能量守恒”的原理,每个人的心理能量(或称精力)是一个常量。如果在某方面消耗多了,则分配到其他方面的心理能量就会减少。比方说,一个典型的内向型者,在采访时,往往要以较大的毅力去摆脱情绪紧张、手足无措、思维被压抑、言语受阻滞的困境,而不能把全部精力集中于观察、倾听、提问、分析思考等正常的采访活动上来,这势必影响采访的效率和质量。

(三)优化向性构成,适应记者职业

虽然记者职业对记者向性的要求大体一样,但是由于记者个体差异较大,所以一般说,记者个体的向性类型与记者职业的要求不会完全适应。测量81位记者的向性结果仅仅说明他们的向性平均值属于中间型,这并不等于人人都是这个数值。这81位记者有的是较明显的外向(或内向)型,有的是稍偏于外向(或内向)型,即使同属于中间型,其具体组合也有区别。所以每个记者都应当明了自己的向性弱点,并有意识地克服。但是向性类型一旦形成便会有很强的惰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这是因为向性是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环境影响的产物。改变已形成的向性特性,哪怕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都是非常困难的,有时甚至很痛苦。没有强烈的事业心,不经过长期的磨炼很难做到。

例如,某报记者曾是一个性格极其内向的人,见生人或遇大场合就情不自禁地脸红、心跳。初次采访心里紧张,说不出话来,窘态百出,结果一无所获,内心十分痛苦。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逼着自己和别人打交道,不断摸索与采访对象沟通感情的方法。经过多年“很苦、很累”的奋斗,他总算摆脱了内心的困扰,能够比较自如地和各类人交往。

当然,向性的改变,不一定非得“脱胎换骨”。场合不同,向性特点的表现可以有所侧重。在日常生活中不妨更多地保留自己的天性,而在工作中,则可以展示自己个性的另一侧面。有时,这两个侧面的差异较大,但并不一定不和谐。这是因为人的个性(包括向性)的构成相当复杂和多样化。

新华社一位记者对孟加拉国优秀记者默迪尔的描述是这一观点的绝妙注脚:

“他寡言少语,然而每逢记者招待会总要发问;他行动言语迟缓却不断抓得‘活鱼、大鱼’,令同行刮目相看;他看似不善交际却非但各界朋友如云,而且深交者不少,许多政府部长和外国驻孟大使甚至将卧室的电话号码都给了他,令同行妒羡不已。”

写作时的默迪尔“显得英姿勃发,眼睛发出光辉,边写稿边和同事谈笑,兴头上还哼上几句小调,这是他最愉快的时刻。一位作家说过,对某种事业的追求,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也许正是对新闻工作的酷爱,使得相互矛盾的东西得以在默迪尔性格中和谐地存在着。”[24]

由此可以看出,事业心、职业感对性格、对向性的构成有导向和制约作用。

(四)年龄与向性发展的关系

向性既有惰性,又有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向性特点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从对81位记者的16PF测量结果发现:35岁以上者较之35岁以下者更趋于内向型:

表4-3

img6

从表4-3中可以看出: P<0.01

35岁以上者X2为4.8655

35岁以下者X2为6.3731

测量结果表明:年龄增长与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与向性的发展呈正相关。这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更加成熟,思维更缜密、深沉。向性的这种发展有助于记者事业的成功。但不应忽视的是,年龄的增长容易使人迟钝、敏锐性降低,更喜好独处,接触面变窄。老同志应当努力克服这些不足,保持笔头的活力。相反,年轻人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敏感性强,但又有不够成熟、容易偏激、思维肤浅等问题。这正是年轻人应向老同志学习的地方。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时年龄增长与人格向性的发展不一定都呈正相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和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曾联合对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2级学生在校学习时与参加新闻工作后人格变化进行过对比研究,并发表了《工作经历对人格结构的影响》的测量报告。[25]现将该报告中有关向性变化的部分内容摘引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测量工具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权威性和特色的人格测验之一。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各种群体的比较研究,而且还大量用于对个体人格特质的分析与预测。本研究采用16PF中的修订本为测量工具,依据华北师范大学修订的全国常模为主要参照点,并参考1981年辽宁省教科所修订的辽宁常模。

二、对象与施测

被试取自原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学生,现任全国各省市记者。

第一次施测于1985年以团体方式进行,共38人。第二次施测于1989年以个体方式进行,收回有效答卷25份,其中男、女分别为13和12份。每人每次的结果均以剖析图形表示。

对本研究的第一次施测结果进行分析,16PF测试结果与被试的自我评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90%以上的被试认为16PF测试结果符合或基本符合自己的性格,表明该研究是有效的。

结果分析

工作前后的人格特征比较

表4-4列出了25名被试工作前后的人格特征、结构变化。

表4-4 工作前后的人格特征比较

img7

P<.05,P<.01

从表4-4里可以看出,1985年这个班学生的向性平均值(即表里的X2因素)是5.76,而1989年当他们从事记者工作三年后的向性平均值为6.59,P<.05表明二者有显著变化,向性因素X2显著提高。这种变化表明,被试的人格特征表现得更加外向、开朗、善于交际。这是因为他们处于从校门走向社会,从学生角色向记者角色转变的特殊情况,而且又是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三年)发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中、老年后,其向性发展与前一测试结果可能会趋于一致。[26]

复习要点:

一、新闻工作者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构成

新闻工作者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构成与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构成是一样的。虽然不同的职业对人的心理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如飞行员的空间知觉能力,注意的广度;教师的口头表达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但是作为人,他们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组成内容是一致的。

二、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1.辨清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

2.重点掌握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和能力之外的其他全部心理因素,主要由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组成。个性心理又包括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和个性意识倾向性,包括动机、需要、世界观、信仰、兴趣等。心理状态有:注意、觉醒(意识状态)、疲劳、睡眠等。

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由后天形成的,其基本功能在于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起到始动、定向、引导、保持、强化、调节、制约等作用。这部分要求能联系新闻实践活动具体阐述:(1)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与导向作用;(2)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选择和调节作用;(3)意志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强化作用;(4)性格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制约作用。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影响最终表现在新闻工作者的人格对其智力活动的激发或制约上。

三、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在政治敏感基础上的一种职业敏感。从社会认知(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的角度分析新闻敏感,可以帮助我们从心理机制的层面理解新闻心理学和新闻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

社会认知表现出记者对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优先选择;社会印象是对所选择的事实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比较;社会判断则是对新闻事实的社会效应进行评价和推论。这三步由低向高层层递进,相互依存。在社会判断的基础上记者就会采取相应的采访活动。

新闻敏感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记者社会认知水平的高低,更与其人格有关。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的综合。其中的世界观、信仰、动机、性格等因素对记者的新闻敏感会产生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优化个体的人格品质,汲取各类知识,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是增强新闻敏感的主要途径。

复习题:

1.请详细说明新闻工作者心理现象(活动)的构成。

2.陈述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组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3.联系新闻实践活动,举例说明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对其智力活动的影响。

4.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记者的新闻敏感与其人格的关系。

【注释】

[1]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3年第8期,第23~24页。

[2]燕国材:《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1988年4月,第134页。

[3]王仁欣:《智力心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3页。

[4]《专家研究成才过程表明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年5月20日。

[5]郭超人:《培养新闻人才要跟上时代的需要》,《新闻业务》,1983年第8期。

[6]陈斌、贾亦凡:《2005:中国十大假新闻》,《新闻记者》,2006年第1期,第12页。

[7]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40页。

[8]王忠奇:《凌云健笔意纵横——试论穆青作品中的四种意识》,《记者摇篮》,2006年第9期,第31页。

[9]郭德俊、赵丽琴:《情绪智力探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1月,第123~127页。

[10]笔者认为,情绪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而“情绪智力”的提出是与传统的以认知活动为中心的智力因素相对而言的,所以情绪智力的“智力”可以当作对智力的一种特殊的狭义的用法。从总体上看,情绪智力仍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

[11]叶子:《中国电视名记者访谈录》,长城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6页。

[12]资料来源media.people.com/GB/40606/4993499.htm/

[13]刘畅:《社会转型期的舆论监督实践及记者责任》,《青年记者》,2005年第5期,第6页。

[14]肯·梅茨勒:《创造性的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 版,第131页。

[15]黄雄:《我的恐怖和希望》,《青年记者》,2006年第21期,第24页。

[16]张林、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青年记者》,2006年第11期,第21页。

[17]叶子:《中国电视名记者访谈录》,长城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46页。

[18]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7页。

[19]刘力群:《埃德加·斯诺》,《新闻界人物》,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3期,第87页。

[20]柏地:《让新闻作为认识人生的标本》,《青年记者》,2006年第20期,第18页。

[21]康文久:《新闻敏感系列谈》,新华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23页。

[22]安冬:《走进“艾滋病村”的记者》,《青年记者》,2006年第13期,第39页。

[23]南振中:《记者的战略眼光》,新华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14页。

[24]宣增培:《默迪尔的智慧——记孟加拉国一位优秀记者》,《中国记者》1990年第8期,第59页。

[25]阎巩固、刘京林:《工作经历对人格结构的影响》,《心理学探新》,1992年第1期,第47页。

[26]刘京林:《对记者向性的测量和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年第3期,第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