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时间:2022-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因素大学生临近毕业时,迫切希望有人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适应问题,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风华正茂的毕业生经过约24年的成长,约18年的学校教育已经构成了一定的个人兴趣、价值观,使其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也强烈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问题的爆发。

二、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了解心理问题的种类和表现后,我们需要溯本求源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幕后黑手”。求职,这一过程究竟带给毕业生怎样的困惑?造成心理问题的仅仅是就业的压力吗?显然,这个中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毕业生主观认识的偏差,也有整个社会就业大环境所存在的客观原因,同时也混杂着毕业生先天或后天形成的性格和情绪等因素。

1.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

“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固然有些绝对,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从婴儿到青年这段时期,大学生经历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在不同的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影响下,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就天差地别。正确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终生受益;而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则很可能使孩子一生受累。孩子既是父母疼爱的对象,也是父母未了愿望的载体。父母从事的职业及对各种职业的主观看法、父母的社交圈中对于众多职业的言谈、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及其对子女工作的关注、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交能力、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影响以及学生对父母的看法与态度等,都会对毕业生的心理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个人想法不坚定的大学生而言,家人的经验之谈成为了他们在择业茫茫大海中挣扎的“救命稻草”,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职业选择,也为其埋下了一些心理问题诱因。

(2)学校因素

大学生临近毕业时,迫切希望有人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适应问题,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但就目前社会和学校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情况来看,还远远不够:从就业市场来说,机制还不健全;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力度也不够大。由于就业教育上的滞后,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主修专业、培养方式,对教师的认同以及同学与朋友的影响等因素,都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影响。

(3)社会因素(特别是社会习俗)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部分大学生抱有“寒窗苦读,光宗耀祖”的观念,家庭地域观念很重。社会上某些传统观念往往容易成为大学生选择职业的依据。虽然在校时,大学生普遍能够客观认识社会习俗问题,对一些社会习俗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拥有一些无私奉献、甘愿付出的情怀,但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对个人未来的计较,产生了从众心理。在择业时求稳、求静、求享受,缺乏艰苦创业的准备,出现争进大城市、大单位,不愿到基层的倾向。在有些毕业生眼中,面子是第一位的,事业发展则是第二位的。社会传统的职业评价、社会职业地位、社会角色模式等因素,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相当大的作用。

2.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毕业生的个性特征,包括与就业有关的能力、兴趣、需要结构、性格特征、自我意识、职业价值观念、理想、个性、职业倾向等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在有关求职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困扰毕业生时,内部因素往往有极重要的影响。

毕业生对社会了解不多,因而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常常凭书本上讲的条条框框去生搬硬套,缺少理性的眼光。在自我评价上,有的毕业生自我评价过高,导致择业期望值过高,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有的毕业生过多地关注社会阴暗面,导致择业期望值过低,缺乏主动进取和把握机遇的心理准备。再加上大学生毕业时一般在22~24岁,处在这个时期的青年,多幻想,好冲动,接受事物快,自我意识强。虽然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不稳定。同时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还不完善,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又有差别,在求职择业中就容易表现出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的兴趣、需要、性格等内部因素是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直接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风华正茂的毕业生经过约24年的成长,约18年的学校教育已经构成了一定的个人兴趣、价值观,使其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也强烈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问题的爆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