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转型与知识创新研究的要求

知识转型与知识创新研究的要求

时间:2022-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创新的典型特征为知识是创新活动与结果的主导因素、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要素。不同的创新包含不同的知识,技术创新是以技术及相关知识的进步为主导的,社会创新是以社会知识的进步为基础的。因此,隐性知识的研究和分析已经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第四节 知识转型与知识创新研究的要求

伴随着社会发展而来的是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式和社会文化形式的转换。知识形态和社会形态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知识转型与社会转型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社会转型的一个必要条件,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9]知识转型是指知识形态、知识范式或知识政体的转变,意味着原有的知识型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根本危机,新的知识型逐渐出现并取代原有知识型的过程。从历史发展来看,不同知识转型时期不同学者提出了新的知识概念或知识标准;知识分子内部开始围绕着知识的性质或标准问题进行学术辩论,提出了一些新的知识分类标准。[10]

在知识分类的问题上,不同学者从各自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知识类型。如亚里士多德将知识分为理论科学(自然哲学数学、形而上学)、实践科学和创制科学。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教授陶尔士等受系统化知识思辨理论的影响,将人类知识分类成描述性的知识、规范性的知识、实践性的知识、形式性的知识四大类。英国哲学家波普尔将人类知识划分为常识、经验性知识、神话故事、传说、科学知识、哲学、艺术知识、宗教七大领域。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将知识区分为两种形态,即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种:前者是指可用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达出来的知识;后者是指不能用语言文字所阐述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外显形态。波兰尼的这种分类方式揭示了人的内在认识的底蕴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也把人自身的活动看作知识动态生成和表达的源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人类发展中比资源、资本、劳动及和技术等更为重要的因素,知识创新作为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的一种工具,日益成为社会和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前进动力。知识创新概念是随着知识经济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发展与深入而逐步形成的[11],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创造能激发创新,新知识在组织内的创造过程是创新活动的基石:通过不断的创造新知识,在组织中推广新知识,并迅速将其融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系统中,就能够实现创新。

知识创新的典型特征为知识是创新活动与结果的主导因素、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要素。创新是广泛存在于经济与社会领域的活动中,知识也相应地发生于这些领域,对创新的完整理解就包括对参与创新的知识的完整理解。不同的创新包含不同的知识,技术创新是以技术及相关知识的进步为主导的,社会创新是以社会知识的进步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社会领域以及关于人的知识,是创新知识的重要方面。知识创新中知识来源于不同的知识。由于知识创新活动的特性,对知识的创新贡献有的是可分析与度量的,有的是难以分析与度量的。难以分析与度量只是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着技术障碍,但此类知识对于创新活动的作用与贡献却是显著的。[12]

波兰尼根据知识的存在形式,将知识分为可以编码的知识和意会的知识,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符号化的,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它的使用及效果容易度量;隐性知识存在于主体内部,难以表达与传递,它的运用及方式难以度量,但它对个体和组织的活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性知识的编码、储存和传递已经变得越发容易,此类知识在不同组织和个体间的竞争优势已经越来越少。而对于存在于主体内部的隐性知识而言,由于其具有难以表达和传递等特征,因此成为个体和组织之间夺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在关于蕴含于组织中的知识资产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大约12%的组织知识存在于电子数据库,20%存在于电子文件,26%存在于书面文件,而剩下的42%是存在于组织成员的头脑中。[13]由此可见,组织中所蕴藏的知识近将近一半是组织成员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通常是组织成员自身经验所累积的,是属于个人特有的知识,存在于个体的脑海之中,而具有高度内隐性知识的拥有者,要想将自己拥有的知识清楚完整地表达并传递给组织其他成员也就并非易事。但是对于社会和组织来说,这些待开发的隐性知识资产,才是组织有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来源。因此,隐性知识的研究和分析已经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注释】

[1]周廷勇.波兰尼个人知识理论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4):9.

[2]郁振华.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8):5-10.

[3]林颖.内隐学习——人类适应于发展的高效之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9.

[4]G Montalvo,R W Lindner.Cognition and Motivation:applied to Instruction[M].Needham Heights,MA:Pearson Custom Publication,1999.

[5]W Schneider.Research on Memory Development:Historical Trends and Current Them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0(24):407-420.

[6]陈英和,赵笑梅.智力研究的新取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7.

[7]R J Sternberg.The Theory of Successful Intelligence[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9(4):292-316.

[8]R J Sternberg et al.Practical Intelligence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9]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

[10]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5.

[11]薛晶晶.国内外知识创新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10.

[12]杨常青.知识创新的哲学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22.

[13]T Adeboye.Models of Innovation and Sub-Saharan Africa’s Development Tragedy[J].Technolog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1997,9(2):213-2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