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试中与主试人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面试中与主试人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4-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试的实质就是主试者与应试者进行信息交流而获得全面评价的过程,形式上充分体现在“说”和“听”上。交谈中,应随时注意听者的反应。面试中,如果对主试人提出的问题,一时摸不到边际,以至于不知如何回答或难以理解对方问题的含义时,可将问题复述一遍,并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请教对方以确定内容。

二、与主试人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倾听

注意倾听是一种重要的交流信息的手段和技巧。面试的实质就是主试者与应试者进行信息交流而获得全面评价的过程,形式上充分体现在“说”和“听”上。对方向你介绍情况时,要认真聆听,这样不仅显示对主试者的尊重,而且你要回答主试者的问题就必须注意倾听,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否则,就可能答非所问,不得要领。

因此,在面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目光要专注,要有礼貌地注视主试者,并且要不时地与主试者进行眼神交流;二是要尽量微笑;三是用点头来对主试者的谈话做出反应,并适时说些简短而肯定对方的话;四是身体要稍稍向前倾斜。

注意听者的反应。求职面试不同于演讲,而是更接近于一般的交谈。交谈中,应随时注意听者的反应。比如:听者心不在焉,可能表示他对自己的谈话没有兴趣,你得设法转移话题;听得侧身倾听,可能说明由于自己音量过小使对方难以听清;听者皱眉、摆头可能表示自己的语言有不当之处。根据对方的这些反应,就要相应的调整自己的语言、语调、语气、音量、修辞,包括陈述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面试效果。

2.准确、灵活、恰当的口语表达

这是面试的关键环节。如果你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由于你的表达能力差,不能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充分表达出来,主试者会因难以了解而不录用你。在同等条件下,如果谁的表达能力强,善于宣传自己,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

语言表达技巧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做到表达清楚准确、通俗易懂,语言流利;二是要做到动听,富有美感和吸引力。交流时要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控制说话的速度;为了增添语言的魅力,应注意修辞美妙,忌用口头禅,更不能有不文明语言。

说话时除了表达清晰以外,适当的时候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使谈话增加轻松愉快的气氛,也能展示自己的优雅气质和从容风度。尤其是当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机智幽默的语言会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有助于化险为夷,并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3.问答技巧

问答技巧包括应答技巧和提问技巧两个方面:(1)应答技巧。先说论点后谈论据。应试者在回答问题时,要考虑自己所说内容的结构,用尽可能短的时间组织好说话的顺序。一般情况下,回答问题要结论在先,谈论在后,先将自己的中心意思表达清晰,然后再做叙述和论述。否则,长篇大论,会让人不得要领。面试时间有限,神经有些紧张,多余的话太多,容易走题,反倒会将主题冲淡或漏掉。讲清原委、避免抽象。主试人提问总是想了解一些应试者的具体情况,切不可简单地仅以“是”、“否”做答,针对所提问题的不同,有的需要解释原因,有的需要说程度。不讲原委,过于抽象的回答,往往不会给主试者留下具体的印象。确认提问的内容,切忌答非所问。面试中,如果对主试人提出的问题,一时摸不到边际,以至于不知如何回答或难以理解对方问题的含义时,可将问题复述一遍,并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请教对方以确定内容。对不太明确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不至答非所问。扬长避短、显示潜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你的优势充分体现,扬长避短,显示潜力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灵活性与掩饰性技巧的体现。一般情况下不要打断主试人的问话或拒绝回答问题,对重复的问题也要有耐心,不要表现出不耐烦。面试遇到自己不知、不懂、不会的问题时,回避闪烁、默不作声、牵强附会、不懂装懂的做法均不足取,诚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反倒会赢得主试者的信任和好感。(2)提问技巧。提出的问题要视主试者的身份而定。面试前你最好弄清楚主试者的职务,要知道主试者是一般工作人员,还是负责人,是哪一级的负责人。例如:如果你想了解求职单位共有多少人,职称结构、主要业务方面的问题,就不要向一般工作人员提问,而要向单位负责人提问。一般情况下,应试者可向主试者提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单位性质、上级部门、组织结构、人员结构、成立时间、产品和经营情况等;二是单位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发展前景、所需人员的专业及文化层次和素质要求;三是单位的用工方式、内部分配制度、管理状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要把不同的问题安排在谈话进程的不同阶段提出。不要毫无目标地乱提,更不可反复提那么几个问题。因此在面试之前,要把所要提的问题一一列出,按照谈话的进程编出序号,反复看几遍,以便在谈话时头脑清醒,知道提问的顺序。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语气。有些问题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有些问题要婉转、含蓄一点。另外在询问时,一定要注意语气,给人以诚挚、谦逊的感觉,千万不可以用质问的语气向对方提问,这样会引起反感。不提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特别是职业、专业有关的问题,一定要确切,不要不懂装懂,提出幼稚可笑的问题。因为从提问中可以看出提问者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个人价值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