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善乃人之本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善依然萦绕在我们的周围,每天我们都可以见到许多善人善事,听到许多善言善语。善念即仁爱,一个人把爱兼及他人与环境,包括植物、动物,可称之为“慈”。如果目睹苦寒之中的贫儿老妇,心里生出一点点同情心,则是另一种大善。这种情怀,即所谓的“悲”。“慈悲”两字,听起来有些落伍,有人甚至会觉得它陈腐,实际上它穿越时代,是凝注苍生的大境界。今天流行的“关怀”“温馨”不过是它的现代版,内涵如一。有善相随,好人一生平安,有善在心,你就是一个好人。
请以“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名师解析
1.细审材料,把握信息
材料对“善”的阐释较为充分,认为“善”是人的本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能够穿越时代,是凝注苍生的大境界。比较了古今对“善”的认识,揭示了其本质上的一致性:只要有爱,就是好人。仔细阅读材料,深入领会话题内涵,结合自身实际,就能找到写作的方向。
2.选取角度,正确立意
根据前面对材料的分析,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立意:善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善的内涵;善对社会的功用;等等。
范文展示
给我一个理由
◆谭晶晶
我大踏步迈出那个区分正义与邪恶的大铁门,整个世界似乎也确实开阔了许多。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激,感激整个世界,就像感激上帝赋予我生命一样。
我想我应该重新生活,因为我那不太久却很难熬的铁窗生涯已完美地画上了句号。我还年轻,是年轻让我迷失了方向,也是年轻让我鼓起了重新生活的勇气。(因“年轻”迷失,因“年轻”鼓起生活的勇气,语言精练,意蕴深刻。【意蕴深刻】)
走在宽阔的大街上,我突然害怕起来,我的人生阅历上留下这么一段罪恶的经历,谁还肯和我坦然相处?我诚恳地播下一颗爱的种子,到了收获的季节会不会开花结果?
我还是决心去找份正当的工作。
按照报纸上的地址,我走进一家公司的经理办公室,经理是一位稍矮却很精干的年轻人,他锐利的目光告诉我他是一个历经磨炼的创业者,在他的面前我窘迫得像一只受伤的小鸟,我结结巴巴地把我的情况完完全全地告诉了他,之后是一阵沉默,他无言地审视着我,我的心一阵抽搐,我知道我不会成功了,或许这样的失败会一直伴随着我,可我还是想坚持下去。我坚定地站了起来,准备向他告辞。
“感谢您的接待,谢谢。”我对他笑了笑,坦然中却有些苦涩,但绝没有抱怨。我毅然走向门口。
“请等一下,有一份清洁工的工作,你愿意试试吗?”我回过头,看到的是一张真诚的笑脸。
感谢他给了我过正常人生活的机会,我想,只要我对别人好一些,整个世界都会接受我的,不管我以前曾经做过什么。
我终于决定去买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想,我应该从中得到启发。很巧,接待我的竟是我小学时的同桌,被称为“小顽童”的我不知多少次捉弄过她。“你要遭报应的,我永远也不会理你!”她曾这样说。
“工作还好吧?”我主动走上前去,带着满脸的歉意笑着说。她似乎吃了一惊,但依然笑了,“嗯,你也好吧!这本书很不错。”她说。然后她热情地给我讲起了这本书。
听着她热情的话语,看着她微笑的面庞。我如释重负。
“给我一个理由,你为什么对我这么热情,你忘了吗,我以前……而且,我曾犯过罪。”
“很简单,你改过了,一个内心邪恶的人是不会有善意的微笑的。”
走出小店,我看到太阳正对着我笑。(“太阳正对着我笑”,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内心的快乐。【拟人修辞】)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构思新颖: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开阔的,作者并没有描写自己的生活,而是采用了小小说的形式,把笔触指向社会,通过对一名刑满释放者重新走上生活之路的描写,突出了友善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揭示自己对友善的理解。构思新颖,让读者眼前一亮。
(2)语言精练:本文语言精练,体现出了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作者凭借超出同龄学生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力,通过细致传神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性格特征。如:“很简单,你改过了,一个内心邪恶的人是不会有善意的微笑的。”简洁的语言,写出了微笑的力量,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善
◆石海松
苏格拉底说,善是人的灵魂。
什么是善?我们很难对此做出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义。但当“最美奶奶”陈贤妹在十余位路人的漠视中向小悦悦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说,这就是善;当无数记者和自然保护者为保护地球上的一个个小生命而抗争,最终拍出字字血泪的《海豚湾》时,我们说,这就是善;当文天祥坚持内心,任凭高官厚禄诱惑也不变节,臣心一片磁针石时,我们说,这也是善。(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以社会中具体的善的实例,形象地揭示了善的含义。【排比修辞】)
是的,这些都是善。善是在别人有难之时的恻隐之心和伸出的双手,是对我们生存环境的保护和热爱,也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问心无悔的坚持。或许,进一步说,善就是本性,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互帮互助的天性。
善是人的灵魂。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经验
厦门大学2012级学生温敏说:
我喜欢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全文,这样能够表达我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老子说,上善若水。
为什么要行善?整部历史都在回答这个问题。仁义不施的国家,纵使强大如秦国,也只落得个“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下场。自私自利的葛朗台和高老头,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在“善”的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自己却变得偏激、灰暗。为富不仁的人,他们在自己富裕时也感觉不到幸福,无法同别人分享欢乐;失意时更是难以得到别人的援助,只能沉沦。
相反,如果我们能发掘出自己“善”的内在灵魂,并乐于去行善,那么,我们行善的过程,也是我们灵魂升华的过程。行善让我们的内在灵魂得到了释放,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强大,让我们在行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愉悦,让我们变得阳光,更有活力。另一方面,“结草衔环”的故事一直在传唱。当我们行善时,也是在帮助别人发掘出心中“善”的种子。这样,当我们有难时,看到的也会是他人,甚至整个社会伸出的援助之手。
善就像水,不可或缺,处处存在。(把善比喻成“水”,形象地揭示了善无处不在、不可或缺的特点。【比喻修辞】)
如何行善?既然善是我们的灵魂,那么行善并不难做到。只要发掘自己的本心,听从内心的召唤,不被世间繁华迷花了双眼,不被功名利禄腐蚀了内心,即使在淤泥中仍能保持一颗纤尘不染的赤子之心。在近在咫尺的苦难面前伸一双援助之手,在遥远异乡的灾害发生时掉一颗恻隐之泪,帮助别人,保护自然,修身养性,你会发现,善的内在灵魂,一直在我们的身体里散发着温和的光芒。
发现本心,善一直在我们身边。
——那么,如果一直行善,会怎么样?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如是说。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立意深刻:在作者的笔下,善良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无论把它放在哪里,都能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在这样明白晓畅的文字中,我们的心灵如同经过了阳光浸润,感受到了文章折射出的人格光辉和美好情怀。
(2)素材丰富:作者在文章中引用苏格拉底、老子、王阳明、荀子的观点,反复论证,体现出自己丰厚的文学底蕴,也使得文章层次鲜明,结构严谨。
人生的大境界
◆许松柏
善,让中华几千年来的文人骚客呕心沥血,登高作赋大加颂扬;善,让九州世世代代的仁人志士苦苦追寻,虽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善,像春天里和煦的柔风,一次次将残败破落的华夏大地吹得绿满天涯;善,又好似金秋的太阳,照耀炎黄子孙们的心房,凝聚大地的精华结成一颗颗善果。(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善”对社会的重要意义。【排比修辞】)
佛门的苦行僧们,坚守清贫,追求宁静,执着行善,以心中小善去悟世间大善,以世间大善去唤醒众生心中至善。善行如绿水荡漾,滋润心灵;善心如破土萌芽的种子,从灵魂最深处将真性情唤醒。的确,人类的历史上充斥了过多的金戈铁马,新仇旧怨,有鲜血,有杀戮,有残暴。但我始终坚信,即便是在最黑暗的年代,善的火把仍旧在倔强地燃烧,好似乌云遮不住阳光,青山挡不住流水,寒风盖不过梅香。善如一株胡杨树岿然屹立于人类的灵魂,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因为有善,人类的心灵才不至于在艰难困苦中慢慢干涸。作为一种人生的境界,善让我们去爱,去怜,去珍惜,去体恤。于是人类多了几个拔乱救世的圣人,多了几个奋不顾身的勇士,多了几个眼睛里常常噙满泪水的诗人,多了几个忧国忧民的沉思者,多了几个寄情山水的雅士,多了几个乌鸟私情的孝子。王羲之说得好:“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人的生活态度可以顺其本心,但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定义却只能是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可以醉,钱可以散,但唯独善不能丢。莲出淤泥而不污损其昭质,唯其心中高洁;人经大风大浪而依然前行,唯其有善心作为指针。
人生在世,好似点亮的蜡烛,燃一刻便少一分,怎样在有限的一生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屈原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王勃叹:“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对美好,对善的执着追求,让我们能够在短短一生中用生命划一道绚烂如彩虹的弧线,从时空的这一头跃到另一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暂吗?不,善已把我们定格在永远;俯仰之际,弹指一挥间,急促吗?不,善让我们能够在精神世界自在徜徉。(以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善能让短暂的人生更加有意义的道理。【设问修辞】)
善始,我们本诞生于美好;善终,我们一生便达到了人生的大境界。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立意深刻:文章是一曲“善”的赞歌,通过丰富的素材,揭示了“善”对社会、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立意深刻,让读者于酣畅淋漓的表达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在审美愉悦之中思考人生的意义。
(2)文采斐然:本文章文采斐然,运用各种句式和各种语气,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灵活多变;综合运用排比、比喻、对偶、设问、引用等修辞手法,如“善行如绿水荡漾,滋润心灵;善心破土如萌芽的种子,从灵魂最深处将真性情唤醒。”语言清新生动,表现力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