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死达观的人生态度

生死达观的人生态度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哈尼族的诞生仪式,是保证天神阿波莫咪赐予的新生命能安然降生并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同时意味着作为哈尼族的新成员将被村寨接纳,得到天神阿波莫咪和祖先的双重庇护。大多数哈尼人生活艰辛,死亡被视做对人生重负的永久性解脱。哈尼族认为人死亡只是肉体死亡,而精神实体是长存不朽的。
生死达观的人生态度_中国哈尼族

第三节 生死达观的人生态度

生死观念,是对人类群体和个体人生的渊源、诞生、死亡和终极等一系列现象的解释。哈尼族认为,人的渊源包括人类的渊源与个体人生的肇始两个层次;对人类的起源,哈尼族视为至上天神阿波莫咪意志的外化物,阿波莫咪是不可视但可感知的宇宙的最高主宰,阿波莫咪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肉体,还给人类赋予很多的社会属性,使人类与其他生物区别开来;一旦人类的言行有悖于阿波莫咪的意愿,他会毫不犹豫地将人类毁灭,然后使人类再生。个体生命的肇始也是天神阿波莫咪的意志,天神阿波莫咪不仅把肉体之身赋予每个人,使其从无到有,而且将精神实体赋予每个人。一个完整的哈尼人,应该由肉体人身与精神实体结合而成,并认为精神实体对个体十分重要;通过招魂等仪式,保持物质肉体和精神实体的合一,在哈尼族社会是一件关乎生命的重大事情。由此,哈尼族把天神与人类的关系血缘化,将天神之女姆玛作为本民族连名谱的第一代始祖,整个民族以天神的嫡裔自居。天神和列祖列宗随时牧守着子孙后代,保护哈尼人不受自然与社会各种邪恶势力的侵凌,支撑起哈尼人在险恶的环境中寻求生存的信心;同时,天神全智全能至善至真的属性,决定了与天神有血缘关系的哈尼人的本性为善,并把追求至善至真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把伦理至上作为基本的行为模式;道德先行是哈尼人解决一切人生问题的根本准则

一、哈尼人对“生”的喜悦

人的生命是天神阿波莫咪给的,列祖列宗时刻牧守着子孙后代。哈尼族的诞生仪式,是保证天神阿波莫咪赐予的新生命能安然降生并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同时意味着作为哈尼族的新成员将被村寨接纳,得到天神阿波莫咪和祖先的双重庇护。新婚夫妇生下第一个孩子时要杀一只公鸡,祭祀祖先,向祖先报喜,感谢祖先。同时要通过在门框上方插竹木刀具和人体模型等形式,向村寨报喜,使新生儿得到接纳;要向舅舅家报喜,哈尼族有“山上最大的是蚂蚁堆,人间最大的是阿舅”的说法。

在诞生仪式中,命名仪式至关重要。取名昭示着新生婴儿与天神和列祖列宗之间的隶属关系,意味着新生婴儿得到祖先和天神的保护。父子连名是哈尼族最重要的命名方式、原则,新生儿正名必须与父亲的正名顶真相连,取父亲名字的末一个字(词)作为婴儿名字的头一个字(词),通过父亲、祖父、曾祖父等历代祖先的名字逐渐上溯,最终可以与万物的始祖连接起来。每一个哈尼人都隶属于绵延相传的父子连名谱系,所有的哈尼人在父子连名谱系中统属于连名谱的始祖姆玛。父子连名谱系是哈尼人与祖先认同以及与天神阿波莫咪认同的标志,通过连名,将新生命与他的历代祖先及始祖姆玛连接起来,就能得到天神阿波莫咪和祖先的双重庇护,并且是死亡时精神实体回到祖先居住地的条件,先从连名谱的始祖开始顺次往下数直至死者本人,然后从死者顺次向上直至连名谱的始祖,使死者的精神实体能辨识出自己的祖先,回归到祖先的群体之中。父子连名谱系还是哈尼人之间彼此认同的根据,不管相隔多远、离开多久,只要数起各自的父子连名谱,就可辨识是否属同一个始祖姆玛的后裔。父子连名谱更是民族精神的纽带,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史,始终将全民族的成员维系在一起。

二、哈尼人对“死”的平静

哈尼族对待死亡的态度是坦诚和积极的。他们认为生老病死是天神阿波莫咪的意志,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由天神决定,并由指定的神仙管束,人死了,是被天神领回去了,或跟着天神回去了。在天神面前所有生者都难免一死,平心静气地接受这个必然到来的死亡是明智的。将死亡看成是一个自然的流程,并以此安慰自己和死者。人死就同太阳落山白天死去、山崩地裂大地死去、大树倒下树死去一样,活着的时候高高兴兴,死去了也要快快乐乐,生时不曾忧伤,死了也不要悲哀。哈尼人对人生抱有生固可喜死不必忧的态度,这与他们将死亡本身看作是一种彻底解脱的观念有关。大多数哈尼人生活艰辛,死亡被视做对人生重负的永久性解脱。哈尼族非常重视正常死亡的人的葬礼,把人66岁后的死亡视为寿终正寝,要为其举行隆重的送葬仪式;人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是正常的自然循环现象。

哈尼族认为人死亡只是肉体死亡,而精神实体是长存不朽的。哈尼人认为儿女齐全而且正常死亡的哈尼人的精神实体要经过长途跋涉回归先逝祖先聚居的地方。与祖先神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他们也会转化为神。葬礼是哈尼人的大事情,有一系列的仪式。当长者咽气时,守候在旁的男性晚辈,要用火药枪对天空连鸣三响,向天神阿波莫咪报告它的又一个子孙死亡的信息,请求阿波莫咪帮助和导引死者的精神实体返回祖居地;同时告知同族同宗的兄弟姐妹,向全村通报死者死讯。丧葬仪式中,摩批作为后世子孙的代言人,要为死者开路(指路),要将哈尼族的历史背诵一遍,从哈尼族最早居住地努玛阿美到哈尼族迁徙路线再到死者家现居住地。此外,要背诵死者的出生、成长、恋爱、成家、劳动、衰老、生病、死亡的自然流程,背诵父子连名的家谱

葬礼上,哈尼族看到了死,更注重生,重视使后世子孙生活吉祥幸福,让现实的人生社会和睦安乐。哈尼人希望一切寿终正寝的亡灵,更好地保佑后世子孙。葬礼过程中,主事的中老年人告诫人们要将死者住所认认真真地建造好,让他尽心尽责地牧守子孙后代,以求不病不灾,有吃有喝。哈尼族坚信当一名年长者的肉体停止呼吸,精神实体则踏上另一旅程时,死者的气息血脉已在生者身上沿传下来,死者会给生者留下福分和富足的衣食。所以,当年长者临终时,众孝子女必须守候在身边,并由孝子(长子)履行延续气脉和承接福分的仪式。临咽气时,跪在床前的孝子会对老人说:阿爸,您就安心地去吧,儿子来给您接气了,您的福气留下来,我们子孙万代都有福享;您就像一粒种子成熟了,我们接下您的福气,以后子子孙孙像谷子一样越发越旺。孝子要对死者的衣袖口吹一口气或用左手拂过老人的嘴边,表示把气接过来。哈尼人认为通过仪式,死者的气息和血脉不随死者的去世而断绝,而能在子孙身上延续。

在哈尼族社会,同一村寨的村民在根本利益上是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共同体,全村共治丧事,以此增强村寨地域意识,增强民族团结。哈尼族的丧葬仪式是丧家的私人事务,也是全村的公共事务。哈尼族一获悉村中有人辞世,村民便立即停止一切生产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葬礼中来,人人自觉自愿,没有人认为参与葬礼是一种负担,更没有人推诿逃避。能够参与高龄老人的葬礼,对哈尼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福分。村寨里要组成由有经验的中老年人参加的治丧指挥小组,通盘谋划整个葬礼持续多长时间,无论是白天或黑夜,丧家会随时挤满村寨里的村民。妇女们为死者哭丧、唱挽歌,赞颂祖先的业绩,述说死者一生的高尚品质,劝导后辈不忘老人的恩情;哭丧时还伴有舞蹈,边跳边唱。男子则听从指挥小组的安排,赶赴其他村寨报丧、到山上砍树制作棺柩、购买用来办丧事的牛羊等牺牲、宰杀牺牲、挑水烹饪以及迎接其他村寨赴丧的宾客等。按照哈尼族的传统,丧家不亲自参与具体事务,赴丧宾客的食宿也由指挥小组安排到本村的各家各户中,由各家共同负担外来宾客的食宿,这是各个家庭都必须承担援助同村村民的义务,各家都有老人,在为自家老人举办葬礼时,也能得到大家的援助。除人力援助外,各家各户还根据自己的条件,以谷、米、钱等支援丧家;一旦支援的家庭有丧事,丧家按礼节以基本对等的钱物回报支援的家庭。

生死达观的哈尼人,把葬礼特别是老人的葬礼,办成全村的一次盛大节日。哈尼人认为,老人去世,就像种子成熟落地;种子成熟落地,意味着生根发芽,结出更多的果实,代表着哈尼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这样的观念,体现在为老人特别是为高龄老人举行的“莫搓搓”葬礼中。“莫”为老者,“搓搓”为跳,莫搓搓实际上是为死去的老人跳丧舞。哈尼族老人去世后的第一个晚上,丧家就要请专人主持,众年轻人帮和,开展跳丧活动,大家边唱边跳,围着灵柩跳丧。第二天,要进行隆重的跳丧仪式,在丧家的房屋前吹拉弹唱,跳起丧舞。跳丧舞,不仅是要给死者家属减轻悲痛,解除忧闷,劝慰死者家属死者已逝,但还有众多的亲友快乐地活着,要勇敢乐观地面对自然生存环境,以达到哀而不悲、伤而不痛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跳丧活动,向年轻人传授生育知识,表达哈尼人祈求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丧期,自始至终欢声笑语不断,村民们同餐共饮,气氛热烈;本村寨及来自邻村的青年男女,打情骂俏、眉目传情、谈情说爱,在“莫搓搓”活动中相认、相识、相爱甚至发展成为终身伴侣的不少。“莫搓搓”,有的在丧家院子里举行,有的在村里坪场或空地上举行,燃起篝火,围绕着火塘,众人围成圆圈,一人领唱,大家附和;敲锣打鼓,欢歌纵舞,通宵达旦。把哈尼人对死不可怕、生更可贵的人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哈尼人对生的热爱推向高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