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团队活动中如何帮助老人建立新的生活环境

在团队活动中如何帮助老人建立新的生活环境

时间:2022-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Q2在团队活动中如何帮助老人建立新的生活环境现在居民区团队中,几乎90%以上都是老龄人员,针对这种情况,居民团队建设必须注意“四个重在”:1.重在广泛参与老人从单位离退休回家,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人一下子无所适从,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困惑。团队就是要让老人再组织化,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Q2 在团队活动中如何帮助老人建立新的生活环境

现在居民区团队中,几乎90%以上都是老龄人员,针对这种情况,居民团队建设必须注意“四个重在”:

1.重在广泛参与

老人从单位离退休回家,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人一下子无所适从,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困惑。根据小组互动模式理论,小组和小组成员之间是一个互动的系统,居民团队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即是引导老人走出家门,参与新的社会互动系统,重塑新的晚年社会生活环境。因此要重在参与,不必太强调个人技艺基础的好坏和贡献能力的强弱。技艺性团队中,基础好的可以为师,基础差的为生。有的团队过分强调按技艺基础好坏设准入门槛,会挫伤一部分老人的积极性和自尊性。志愿类团队则应关注为社会服务的心愿和诚意,而不应强调各人实际贡献的大小,不然也会影响队员的情绪。

2.重在生活乐趣的提升

团队活动要做到对口、易学、互动。对口,即要设计更多老人感兴趣的团队和项目,使老人能有广泛的选择面;易学,即活动项目应是普及化的,要循序渐进,符合老年人的学习规律;互动,即活动的参与性要强,能人人投入,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勉励、相互欣赏。

3.重在生活信心的树立

通过团队活动,让老人重振朝气,摒弃“人到暮年万事休”的悲观思想,认识到自己不仅可以学有所进,而且可以为社会出一分力,发一分光。一些编织团队义卖编织品为灾区募捐;一些文艺团队为世博会等重大社会活动演出;一些学习团队为社区板报、刊物供稿;一些志愿团队为居民维修家电;一些病友会为病友鼓气同抗病魔,不少团队把团队特长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让老人在为社会服务中重拾生活信心。

4.重在社会关系的拓展

老人从工作岗位退下,许多原来的人际关系淡化了,许多人有“人走茶凉”、“席散人空”的悲哀。团队就是要让老人再组织化,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所以团队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风气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使老人乐于接受这个新的社会网络。要针对老年心理,老年习性、老年疾病等方面的特性,细致地做好工作,使老人在团队中和谐相处,觅得新的伙伴,找到新的依托,而且通过团队的对外交往活动,结识更多外界人员,进一步拓展社会关系。

案例

丝网花开红艳艳

卢浦小区社工小杜负责居民区老年工作,她常去小区各家探访老人,发现许多老人整天呆在家里,或看电视,或睡觉,心情黯淡。特别是张家姆妈,丈夫去世早,女儿又出嫁了,一个人在家里,呆笃笃坐着,有时竟然会眼泪嘀嘀嗒嗒,像断线珠子一样落下来。问她为啥,她说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一次小杜看到她拈着一枝轻纱编成的小花啧啧称赞,一脸少有的灿烂,小杜眼睛一亮。她听朋友说起过,这种花叫丝网花,是用丝袜为材料制作的,所以也叫丝袜花,造型非常丰富,许多人都非常喜欢。小杜听张家姆妈说,这是她堂姐制作的,她很想学,但一个人没同道。小杜立刻怂恿说:“我也非常喜欢,我跟你一起学怎么样?”丝网花制作难度不算大,两个月后,小杜和张家姆妈都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法。

小杜有意把做的丝网花在探望小区老人时送给他们,老人们都非常喜欢。小杜便动员他们一起参加丝网花制作,许多老人嫌自己手脚笨,怕学不会,小杜就拉着张家姆妈一起来做工作。经过一段时间酝酿,5月的一天,卢浦小区“晚霞红丝网花编织小组”终于成立了,张家姆妈被大家推选为组长。

第一次活动,大家一无所知,张家姆妈详详细细讲了编织要领。小杜建议先按编制程序分工,每人先熟悉一道工序,这样既可相互配合,又容易上手。但即使这样,因为是第一次,大家仍有点手忙脚乱。铁丝架做得不圆,丝网套得不牢,花叶拼装也不牢,容易散架,而且用材料也比较浪费。组员之间不熟悉,大家交谈也不多。不过对着最后经合作制作出来的虽不怎么漂亮的五朵丝网花,大家还是非常高兴,传来传去,左看右看舍不得放下。

第二次活动,还不到活动时间,组员们都齐齐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制作的过程中,小杜发现徐阿婆明显地跟不上,她的下道工序王婶忍不住催她。小杜赶紧过去指点徐阿婆,张家姆妈则过去和王婶叨起了家常。那次活动后,应徐阿婆要求,张家姆妈还特地分些材料给徐阿婆,让她回去练习。

以后又经过多次活动,大家的手艺越来越熟悉,不仅合作得好,而且逐渐可以从头到底一人独立完成丝网花制作的各道工序;而且形态上从两片花瓣到九片花瓣,制作越来越精细。同时大家相互熟悉了,每次活动,一边制作丝网花,一边聊家常,时间飞快过去,活动结束了,组员们仍感到意犹未尽。

每当逢年过节,丝网编织小组常去敬老院,把花送给那里的老人,有的因此还和那里的老人结了对,常去探望。汶川大地震时,丝网花编结小组还举行了义卖,把卖花所得款项全部捐给了灾区。徐阿婆原来认为自己老了,笨手笨脚,不中用了。后来她笨鸟先飞,刻苦学习,技能日进。她曾编织出一款挂满水淋淋嫩苞的丝网花,特别有创意,在义卖中第一个被顾客选中。她从中发现了自己的潜力,自己的价值。组长张家姆妈更是忙前忙后,精神焕发,像是换了一个人。现在丝网花小组已发展到二十多人,除了阿婆、大妈,其中还有几个阿公、大伯呢,每次出席率几乎100%。

点评:按小组模式理论,小组的目标在于小组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和分享情感。本案中,社工通过物色小组带头人,巧设工艺程序,做好薄弱人物工作和为社会服务等途径,让面临老年问题的小组成员相互帮衬,共同交流,分享经验和责任,获得宝贵的心理支持,缓解了个人危机,赢得了“满目青山夕照红”的灿烂晚景。

(李祥杰文 徐锡华提供案例素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