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理论的形成催生中国学派的产生

中国理论的形成催生中国学派的产生

时间:2022-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中国理论的发展过程与中国学派的形成过程也是同步前进的,中国理论的探索过程孕育着中国学派的诞生。然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理论的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此种局面如不打破,很难形成所谓的中国理论,更无法塑造中国学派。总之,中国理论的形成催生中国学派的产生。

二、中国理论孕育中国学派

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使得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具备了可能性,但中国理论的形成过程不是自动实现的。在历史上,有不少国家虽然缔造了国际社会中的宏图伟业,但在理论上却创见寥寥。迄今为止,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大量的国际关系理论。同样,有些国家虽然在国际关系实践中成就一般,却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成果斐然,比如北欧国家。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缺乏学者对国际关系事业的参与和创造,缺乏学术界与政界的良性互动。为此,中国理论的形成也离不开广大学者的辛勤耕耘,离不开学术界对国际关系实践的参与和创造。

从学术发展的特点来看,学术界对国际关系实践的参与和创造过程,是一个不同观点、方法、理论乃至学派形成、辩论、切磋与升华的过程。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是争论,只有在争论中,才能释放学者的智慧和才华。因此,中国理论的形成决非是统一的或唯一的国际关系理论的确立,而只能是众多观点、理论和学派的百家争鸣。交流、辩论与争鸣是理论发展的最好方式,也许是唯一方式。从国外学术界和国内其他学科领域发展的一般逻辑来看,只有形成健康的学术争论,才能谈得上理论创新和发展。同时,通过健康的学术争论,研究旨趣相似、理论导向趋同、思想倾向接近、学术风格相投的学术群体就会逐步确立,此种学术群体在国外称之为学派。因此,中国理论的发展过程与中国学派的形成过程也是同步前进的,中国理论的探索过程孕育着中国学派的诞生。

学派的形成和健康学术争论格局的确立对于理论创新是不可缺少的。在学术探索过程中,没有彻底的和永久的权威,学术的创造过程是挑战权力和权威的过程。对于一名学者而言,手持真理笑傲万物,对于任何权威无所畏惧。学派的形成有利于激励学者的学术精神,砥砺学者的学术品格,传承理论的不息薪火,从而造就学术大师。然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理论的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当下的中国学术界,要么过于固守经院理论,皓首穷经,以引进和消化西方的若干理论为己任,缺乏对中国理论的学术思考;要么过于关注现实问题,追风逐影,以预测未来走向和提出具体对策为使命,两者之间根本无法形成尖锐的学术争论,更多是在经院理论内部盲人摸象,或者在政策建议层面众说纷纭。此种局面如不打破,很难形成所谓的中国理论,更无法塑造中国学派。另外,学术争论不仅仅限于中国学术圈内部,而且要扩大到国际学术界,要切实增强国际对话能力,在国际学术界的辩论中确立中国学派的地位,这是中国学派形成的至关重要的条件。

对于中国而言,要想鼓励和释放学术争论,推动理论创新,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解放学术限制,倡导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学术争论的前提,学术研究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只要实现学术自由,学者们就会沿着创新的轨道前进。一旦某一学者就特定问题作出了独立的判断,就会立即引发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从而形成观点碰撞和智慧释放的论坛,对于凝练学术智慧和推动理论创新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学术自由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确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学的学术风气。就中国目前的学术状况而言,学术自由受到了两大重要力量的侵蚀:一是学术的权力化。学术成为某些权威性力量的附属物,失去了独立的学术地位。特别是当今中国的课题申报制度、职称晋升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等,往往注重量化、资历、地位等,过分追求不切实际的学术政绩、粗放投入、宏大工程等指标,很容易将学术研究引入短期行为、抢占资源、学术腐败等恶性发展的轨道,不利于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当然就不可能产生厚积薄发的鸿篇巨制、学术精品,也难以凝聚学派形成所需要的一批志同道合、远离名利场的研究群体[4]。近年来,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上也引起了代表和委员们的热烈讨论。二是学术的金钱化。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的蜕化十分严重,出书只为销量计,读书只为稻粮谋,一些学者把学术研究与创造经济效益挂钩,整天忙于孔方兄,在学术上粗制滥造,抄抄弄弄,有的甚至搞学术承包,到处申请课题,招揽学术生意,然后发包给研究生承担,从中渔利。此种现象同样不利于学术创新。无论学术成为权力的婢女,还是学术成为金钱的奴隶,都将导致学术自由的丧失,从而难以在理论创新上有大的作为。

当然,倡导学术自由并非是鼓励学术无政府状态,中国学派的形成还有赖于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评价和管理制度。当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阻碍就是缺乏学术规范,学术评价不严格,学术制度不合理。中国学者大多深受传统治学方法和欧洲大陆思辨哲学的影响,习惯于个体研究和经院理论研究,而现代科学的发展迫切要求学者能够在学术规范的严格约束下参与到集体中来,尤其对于学派建构来说,传统的孤军奋战的作业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利于学术争论,也不利于学术评价和学术群体智慧的产生。同时,中国学派的产生还必须建立健全学术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学术评价衡量制度方面,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学术创新评估系统,特别是下大力气治理核心期刊的有偿论文行为,真正做到文不在多而在精。

总之,中国理论的形成催生中国学派的产生。中国学派是一种内在的综合品质,是学术争论、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只要在学术界形成健康的学术争论,在整个社会保障学术自由以及在学术出版中严格学术规范,中国理论和中国学派便指日可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