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段时间传出一个消息,说中国科技界要搞一个冲击诺贝尔奖的计划。实际上,自然科学在中国也是相同的境遇,没有学派,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出不了科学大师,和中国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中国需要科学大师_社会共生论

5.中国需要科学大师[5]

杨福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胡守钧

赵君亮(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

姚诗煌(文汇报高级记者)

5-1 关于社会环境

杨:在中国,我最敬佩的物理学家是于敏,他为我国氢弹的研制做出了杰出贡献,像他这样杰出的科学家在中国是不多见的。近年来,我有机会接触不少俄罗斯科学家,我发现像于敏这样杰出的科学家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其原因并不是俄罗斯人特别聪明,而是因为俄罗斯的科学家有比较安定的科研环境,而不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在急于出成绩的压力下,科研人员怎么可能静下心来搞科研?事实上,要出大成果必须要有浓厚的学术气氛、宽松的环境。比如说1998年获得数学最高奖——费尔兹特别奖的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他为证明费尔马大定理花费了9年的时间,整整9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没有拿到一个奖,他处在一个非常宽松的研究环境中安心研究,最后终于把这个大定理攻下来了。因此,我认为好的环境对于科学家来说是很重要的,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除了科研人员自己要勤奋,要有才能,还需要有机会和安定的环境。

胡:我们的政策应该让教师在搞科研的时候没有柴米油盐的后顾之忧。我认为国家的政策应该让一流的学生能争先恐后想留在大学。因为大学是创新的基地,科学的龙头,应该把最好的学生留在学校。在科学比较发达的国家,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愿意留在高校。但我们的大学,优秀的学生大都想出国,或者宁愿到三资企业卖可乐、电器和保洁护肤品。留下来当教师的很多只是二三流的。这今后怎么可能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创新的龙头呢?又怎么能教出一流的学生呢?中国如果能把优秀的人才聚集在大学,这样的教育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这样中国的科学振兴就有希望。

赵:环境问题的实质是政策问题。比如,有关部门曾经有过规定,科学院系统内单位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的比例要达到1比1甚至1比1.5。也就是说有100个正式编制就要招150个研究生,因此每年不管生源如何都要招很多研究生,这就造成研究生的质量有所下降。我不清楚为什么要给出这样的比例,是不是研究生多了就会多出人才呢?我看不一定,这些都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此外,科学研究的评估体系也有问题,我们现在不停地定计划,不停地搞评估,要求一年要出多少文章,然后还有年终总结,稍微有点能力搞科研的人要花很多精力去应付这些事。有些地方还订出被SCI收录一篇文章就奖励1万元的奖励措施,驱使一些人为了多得奖金,把一篇文章拆成3篇发表。这不是搞科学的态度。

前段时间传出一个消息,说中国科技界要搞一个冲击诺贝尔奖的计划。如果确有其事的话,那是挺荒唐的,哪有为得诺贝尔奖定计划的?科学上的突破是平时科学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的,哪能定计划呢?我看是缺乏科学精神的典型表现。科学精神的定义是什么?我觉得就是精益求精、实事求是。

开普勒是怎么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他首先观测到行星的位置和哥白尼理论的位置要差8至9分,他没有放过这一点点差异,开始潜心研究,终于得出了椭圆轨道定律,证明行星的轨迹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哥白尼所说的圆形;后来又进一步引出了等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而他的发现又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5-2 关于学术环境

胡:我认为科学思想最重要的是独立、独创的精神,要给知识分子以独立人格。如果总是人云亦云,你就永远得不到诺贝尔奖,永远成不了大师。一个人应该跨越传统的范式,拥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和新的方法,这样才能有独立的人格。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中国的科学家很难有这样的独立性,他们不敢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敢思考。开始是不敢,后来就是不能,由于不敢,造成了后来的不能,最后讲出来的话就是套话。因此,我认为应该营造一个氛围,让每一个学者都能独立发表他的观点,不管他的话是对还是错,听上去是荒唐的还是稀奇古怪的。要鼓励各种观点的自由竞争,在合作中自由探讨,给科学家包括人文科学知识分子提供畅所欲言的环境,鼓励建立各种学派。没有学派是一个不健康的现象。我认为,没有学派就没有科学。因为科学是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视角、语言和方法。面对世界我们都是摸象的瞎子。不同的人对世界的感受不一样,这样我们共同得出的东西可能就和世界的关系同构度高一点。

很多年前,有位学者到复旦哲学系和我们一起讨论为什么中国没有哲学学派。实际上,自然科学在中国也是相同的境遇,没有学派,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国家在立法方面应进行某些调整,要保护各种学派,其中特别要保护另类观点,如果不保护另类观点,我们就不可能有学派,没有学派,我们就不可能有大师,没有大师就不可能得诺贝尔奖。在科学史上任何一次突破都是“异端”战胜传统,都是一个新的发现取代了传统的发现,按照我的说法就是一种允许、认同异化的传统,而中国却有一个对异端进行讨伐的传统,谁做异端学科谁就会倒霉。我们知道在中国,基因论还是毛主席讲话来保护它的,它本不需任何人保护,但为什么在中国还要通过领袖才能保护一个学派的存在呢?

国际上,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都有学派。有学派才有争鸣,才有观点的碰撞,才会产生思想的火花。自然科学学派的形成依靠三个载体,其中两个是最重要的载体:第一,它有出版物,有学术杂志,杂志上可自由发表文章,因为不能自由发表文章,就不可能传播,如孟德尔学派的出现就和皇家学报等学术期刊都有很大的关系。第二就是科学社团,因为学派要以社团作为组织载体,而社团是独立的,它不是官方的,民间社团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会建立很多通道,通过这些通道就会募集到很多科研资金。

中国出不了科学大师,和中国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我认为教育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传承文化,二是创新文化。中国教育在传承方面做得不错,但在鼓励创新方面做得不好。从小学开始,学生就被告知:书要摆好、不可以玩铅笔、不可以出去上厕所、不可以讲话、不可以互相开开玩笑。我最近在呼吁,小学教育要引进游戏这一部分,动物教小动物都是靠游戏,小猫、小狗、老虎它们都是通过玩耍、打闹来学本领。小学应该把游戏作为很重要的一块放进去。我们中学的问题就更大了,因为高考使得应试教育的问题非常严重,一考定终生,使一些高能低分的人不能进大学继续学习。而大学教育要加强学术的创造性,就要结合不同的学科,参加不同的研讨会,因为每一个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所以,我觉得大学教育要把通才和专才结合起来。但是,目前我国更重视专才教育,更注重考试,忽视创新。教育抓得不好,就会扼杀创造性。

5-3 关于人才

杨:现在,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突破,大都不是靠一个人完成的,而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一个诺贝尔奖的背后是一帮人在拼命干活。我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些研究生接触过,发现有很多研究生一星期工作100多个小时。斯坦福、剑桥都有几千人这样拼命干活,获得诺贝尔奖都是经过多年奋斗才得来的。因此,仅靠100万元引进一两个人是没有用的,我们没有一支年轻、优秀的研究队伍很难出成果。

中国的考试有时还不是一考定终生,有时甚至是一分定终生。

中国学生回家后家长一般问:今天考试成绩怎样?而在美国,家长问孩子是你今天又提了几个问题?美国家长认为,勤于思考的孩子才善于提问。中国的孩子回到家都要做很多家庭作业,而美国的学校是不留家庭作业的,这些孩子回家后经常参加一些益智的有趣活动。美国更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锻炼。因此,他们选拔人才的标准也和中国不一样。

我们复旦大学近20年来毕业的最杰出的一个人叫沈世雄,当年他在中美物理教育合作项目选拔赴美国深造的资格考试中成绩并不理想,如果仅凭考分他根本没有资格考上,但美国人并不只看你的成绩,还要看你的能力。后来加上他的面试成绩他才以124名入选人员中的第122名勉强通过。那时他是复旦大学14名赴美留学学生中的最后一名,但仅到美国一年,他就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学生,现在已经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如果他把目前的课题攻下的话,将成为最有希望拿到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之一。

姚: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集体和团队的作用,但不太注重提倡个人的作用,尽管这些年比“文革”的时候有很大的好转,但还是不够。

因此,当我们看到《科学大师》这本书名时,感慨颇深。这本书通过40多位科学大师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来反映科学大事和科学史,这充分反映了在科学的发展中个人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科学大师个人起的作用不仅仅是解决了某个难关,获得某个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智慧和方法对整个人类和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其实,关于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团队的关系,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都说得很清楚了;在政治上我们也很强调领袖的作用,但在科学上面却对科学领军人物和科学大师的作用强调得不够,在谈到个人的作用时总是羞羞答答。

反过来说,个人的发展也离不开一个团队、一帮人和一个环境。我们需要科学大师,而科学大师下面还要有一批能做事的人。最近两年,我们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因为没有诺贝尔奖,缺乏一流的人才和领军人物,怎么办呢?引进!一些科研单位甚至用100多万的年薪吸引人才。这个情况很像我们的足球。中国足球踢不好,就请洋教练和外援。以为洋教练来了,外援来了,中国足球就会马上上去,但是还是上不去。因为中国足球的基础、足球运动的氛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好,来几个洋教练和外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们现在引进人才,一定要避免犯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技术时犯的毛病。那时候我们“关门”了好几年,技术落后了,提出要引进技术,这是对的,但只是引进,甚至只是买进,没有像日本那样把引进的东西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使得我们的技术在多年以后,与国外的差距不但没有缩短,甚至还愈来愈大。所以,这几年强调要创新。当然,人才的引进比引进某一项技术作用要大得多了,但是光靠引进人才,而不注重我们整个周围环境的改善,这不是一个长远之计。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很同意前面几位教授讲的,我们一定要改善我们的环境,改变我们的土壤,在这方面下工夫,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大师级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