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摇椅》:温情的怀旧之旅

电影《摇椅》:温情的怀旧之旅

时间:2022-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摇椅》:温情的怀旧之旅英文名:Crack中文名:摇椅/咔嚓导 演:Frédéric Back片 长:15分钟年 份:1981年国 家:加拿大荣 誉:1982年第5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除此之外还获得各个国际电影节的23项大奖这部歌颂加拿大魁北克省风俗的短片灵感来源于贝克先生女儿的学校的一个课题:收集有关于魁北克历史的童年记忆,以及那个时期所保存下来的一些无名画家的作品。妻子在这把摇椅上充满温情地织着毛衣,静静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摇椅》:温情的怀旧之旅

img36

英文名:Crack

中文名:摇椅/咔嚓

导 演:Frédéric Back(弗雷德里克·贝克)

片 长:15分钟

年 份:1981年

国 家:加拿大

荣 誉:1982年第5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除此之外还获得各个国际电影节的23项大奖

这部歌颂加拿大魁北克省风俗的短片灵感来源于贝克先生女儿的学校的一个课题:收集有关于魁北克历史的童年记忆,以及那个时期所保存下来的一些无名画家的作品。

《摇椅》由16000张单独的原画组成,用彩色铅笔画在冷冻过的磨砂醋酸纤维片上,用丰富的色彩讲述了一把摇椅的故事。贝克先生说:“那是一种更自由的创作形式。当墨水画线时,强烈的动作就不得不停止。它可以缓和亮度。你可以逐渐加深和淡化颜色,用磨砂醋酸纤维片我觉得随心所欲,它也能立刻变干。”

关于导演

弗雷德里克·贝克,1924年4月生于德国,在法国留学,1952年加入加拿大广播电视公司(简称CBC),1968年进入该公司的动画部门,开始了其辉煌的动画之旅,并为CBC赢得了无数动画大奖,他本人曾四次获得奥斯卡提名,两次获得奥斯卡奖。弗雷德里克·贝克的动画作品多是关于自然生态或者加拿大魁北克的文化,其动画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以1978年的动画作品《一无所有》(Nothing Everything Nothing)为界限,前期作品画面质朴,较有说教气息;后期作品从《摇椅》开始,形成了以动画形式讴歌大自然,提醒人们增强环保意识的风格。

img37

弗雷德里克·贝克一生都坚持着自己的艺术追求,他说:“我的作品和其他动画片都应该富有思想。现在很多动画片缺乏思想,缺乏美好的创意和想象力。我传达出思想,让人们去思考和去做点什么。”他的主要作品有:

《魔咒》(Abracadabra)(1970)

《圣火》(Inon,or the Conquest of Fire)(1971)

《小鸟的创造》(The Creation of the Birds)(1972)

《幻想》(Illusion)(1975)

《游行》(Taratata)(1976)

《一无所有》(Nothing Everything Nothing)(1978)

《摇椅》(Crack)(1981)

《植树的人》(The Man Who Planted Trees)(1987)

《狂野之河》(The Mighty River)(1993)

内容介绍

img38

这是一部通过一把摇椅的历史把对过去温情的怀旧的情感传递给我们的短片。一位农夫为了自己的婚礼从森林中伐下一棵树制作成一把摇椅送给自己的妻子,摇椅也便随着农夫见证了他的人生之旅。在一场隆重的田园牧歌式的婚礼庆典之后,摇椅开始了它的旅程。妻子在这把摇椅上充满温情地织着毛衣,静静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不久,他们的孩子来到了这个充满新奇的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把摇椅成为了他们童年的乐园,是他们想象中的火车、渔船、军舰……随着时间的流逝,代表着现代工业进程的火车在画面中出现了,农夫也老了,这把陪伴着他们多年的摇椅也坏了,并被扔在了郊外。岁月流转,摇椅一直静静地躺在一个角落,曾经的乡村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摇椅被美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捡了回去,修补好作为自己的椅子。但是前来参观的孩子们对墙上的现代艺术作品毫不感兴趣,这把老旧的摇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轮流坐上这把摇椅,正如这把摇椅曾经作为孩子们的乐园一样。夜幕降临之后,摇椅与墙上的现代艺术作品一同加入到自然奔放的乡村舞蹈中。

创意与主题分析:一把摇椅的见证

这部短片的创意非常精巧,用一把摇椅见证了一段历史和一个家庭的变迁。摇椅是整部短片的主角,这和我们经常看到的以人为主要角色的影片不同,摇椅作为一个最主要的角色贯穿了短片的始终,它不再是一个毫无生命的物件,而是作者整个理想的一个化身,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灌注在它身上的对于自然和生命强烈热爱的情感。

img39

从《摇椅》中我们不仅看到导演对人发自内心的悲悯和对原生态自然的无限热爱,更看到了他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思。生活在所谓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是否发现自己已经把那些人性中最基本、最温馨的东西遗忘了?回顾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一系列的负面问题: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曾经对发达的工业社会做过深刻的反思: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社会通过技术来控制人的精神、思想和灵魂,社会一方面不断地满足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恰恰是通过人对物质的需要,人沦为物,人成了工业文明的奴隶。

img40

短片的前半部分是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温馨怀旧,后半部分则展现了工业社会的发展,核电站、军队、游行……前后对比强烈。导演本人是一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我们也不难理解导演贝克对科技、工业化问题进行存在层面的思考,虽然影片导演在影片的最后给了我们一个算是光明的结尾,但是我们在那把代表着原初自然的摇椅与现代艺术品一起投入到自然奔放的乡村舞蹈的场景中,依然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人类未来深深的忧思。

角色分析:对动画本质的探寻

1.简洁的造型设计

弗雷德里克·贝克的动画作品以优雅和简单的造型设计,以及对时间的精确掌控见长。在这部可以准确反映他的创作理念的作品中,角色的造型设计简洁朴拙而不失情趣。短片中出现的人物造型都是以看似松散、粗犷的线条来表现的,吸收了魁北克民间美术形式,恰是这样一种设计传递出一种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的视觉感受,同时还表现出整部短片温情欢快的基调。角色五官的设计简洁,脸的轮廓线若有若无,眼睛甚至就用两个黑点去表示,嘴是一条简单的线,表情的变化就靠嘴和眼睛线条的变化来表现,即使这样我们在看人物表情时,丝毫不会感觉到因为造型简单而导致的模式化,这足以证明导演的深厚功力。

img41

整个人物造型也是用看似松散的线条组成,很多线条并不是封闭的,这和我们经常观看到的动画造型有很大的区别,这看似轻松的线条却要耗费制作者大量的时间。我们知道,正常的动画片制作是采取单线平涂的方式进行的,所谓单线平涂是指通过勾勒线条,在线条围成的区域内填色,而这些勾勒的线条则有严格的限制,粗细、浓淡、匀挺……都要统一,并且所有线条都要封闭,以方便后期电脑上色。

img42

而像《摇椅》这种人物造型则需要在每一帧上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基本上每一帧都要以一种重新创作的精神去完成。这种制作方式是和导演的艺术追求相一致的,贝克从不用电脑制作动画片,因为他相信只有手与笔尖的接触才能反映出他对大自然的尊敬与向往,他曾对数字时代的动画片发表了这样的见解:“如今大多数动画片都是逗乐的,其实我们更需要动画片来促成行动。用电脑制作出来的动画片缺乏思想、缺乏实质、也缺乏稳定性……不少动画片纯粹是消磨时间、消灭艺术和毁灭人的审美能力的。动作、特技效果,直到一连串的活动,可什么意思也没表达出来。世界需要解释疑惑,但是动画片却在利用各种技术消磨时间,生产垃圾。以前对艺术家来说,有的是感觉和感情。可是现在不再有了,现在有的是动作和空虚。”

所以贝克始终坚持了自己的手绘理想,以看似简洁的造型、轻松的线条有效地营造出了一种空灵闲散、温馨怀旧的意境,表达出了人物最本质的东西,笔简意周,味久蕴深。

2.细腻流畅的动作

《摇椅》的角色造型虽然以简洁为特色,但是角色的动作却极其细腻流畅。在动画片中如果为了追求角色动作的细腻流畅,所需帧数就会增加,一般角色走路需要画7帧,有的为了节省成本帧数会更少。而对《摇椅》这部以特殊方式绘制的短片来说,角色动作是极其细腻流畅的。以影片开头的农夫走路为例,足足画全了8 帧(如图所示),而这只有在以动作流畅见长的迪斯尼影片中我们才可以看得到,这种对于每一帧几乎是重画的制作方式其工作量的巨大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不能不为导演严谨的工作态度所折服。而这种流畅的动作贯穿了短片的始终,当教堂的钟声响起,人们在婚礼上载歌载舞的那段成为了整部影片动作的华彩篇章。在多达16000张单独原画组成的短短15分钟的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导演对每一个细节完美的追求。

img43

视听语言分析:温馨怀旧的视觉呈献

1.“绘画性”的美术风格

短片的美术风格极具绘画性,和普通动画片单线平涂的千篇一律的绘制方式相当遥远。导演贝克本人深受欧洲印象派画风的影响,印象派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其观察、直接感受表现色彩变化的微妙画风,都对导演贝克有着深远影响,这在《摇椅》的美术风格体现上是非常明显的。如果静帧地去看短片中的每一帧图片我们都会发现贝克对于色彩的探索,侧重于用色彩和光线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瞬间印象,对画面空间感的处理是由物体的色彩及色彩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的。短片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绘画性”美术风格是该片的一大特色,我们看到的是充满明亮的光线和色调微妙变化的绚丽画面。这种美术风格充分体现了抒情的气质,给观众带来了华美的视觉享受。

img44

这里不能不提及的是贝克在该片中创新的绘制方式,使用彩色铅笔在磨砂醋酸纤维片上绘制而成,这种方式可以使作画更加自由,更加贴近传统的绘画方式。导演贝克不仅利用了动画片所特有的绘画性,更使用了独特的色彩语言,充分发挥了神奇瑰丽的色彩想象。不仅使我们在银幕上领略到了运动中的绘画美,还用色彩营造的唯美世界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使色彩成为和观众沟通的另类“角色”,其杰出的表意功能支撑起短片杰出的艺术高度。

2.多变的镜头运用

《摇椅》中镜头的运用是非常灵活多变的。在通常动画片的制作中为了节省成本,镜头使用相对简单化和概念化,不会使用多种角度和丰富景别,也不会在固定镜头或运动镜头中做复杂的场面调度。弗雷德里克·贝克则不同,他在镜头的运用上有着独特的个人特色。

img45

农夫婚礼那段奔放的乡村舞蹈共31个镜头,主要是为了表现出婚礼的欢快感,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这段镜头的节奏运用非常成功,无论是时间的长短,还是景别的变化以及角度的俯仰,各种对比非常突出。前10个镜头节奏较慢,是婚礼到达高潮时的前奏。后面21个镜头主要表现人们欢快的舞蹈,时间很短,节奏较快,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舞蹈中人们复杂微妙的动作,还充分地表现出了那种欢乐的情绪。通过对镜头的丰富运用可以对人物动作加以细腻刻画,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欢乐轻快的田园生活。

img46

此外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动画导演都在回避的实拍电影镜头的运用在二维手绘的《摇椅》中频频出现:围绕人物的360度的摄影机旋转与升降镜头,甚至会出现模仿航拍的摄影机运动。比如农夫为制作好的摇椅画上一个笑脸的那个镜头,摄影机镜头围绕着农夫和摇椅做了一个360度的旋转,最终推到摇椅上那张笑脸,这种技术需要背景、摄影和动画的精确配合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样的技术在当时那个时代无疑是难度较大的。婚礼结束后反映农夫在田园劳作的那个镜头就是模仿了航拍的摄影机运动。这些镜头一般二维手绘的动画导演很少会用,因为这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会增加几倍的工作量。而本片无论是镜头的角度、景别还是节奏,都体现出精心的设计和独有的叙事魅力。

3.相得益彰的音乐

img47

整部短片由于没有任何对白,所以故事的发展和音乐的配合就显得极其重要了,音乐成为表达情绪的主要手段。片中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民间音乐随着情节的起伏时而温柔舒缓,时而欢快活泼,摹情拟态将温馨的田园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叙事节奏与音乐节奏相得益彰。比如影片的开始,农夫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进画,伐倒一棵大树,就在大树发出“咔嚓”声倒下之时,音乐戛然而止,片名出现“CRACK”,片名本就是树倒下的拟声词,音乐节奏、人物动作、片名出现配合得十分巧妙。当婚礼结束后那段反映宁静甜美的田园生活画面出现时,音乐随之由欢快变成了一段柔美的旋律,如梦似幻地传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然与悠然的田园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短片的音乐非常出色,直接表现出导演的情感并直达观众的内心,使一帧帧静止的画面有了鲜活的情感。导演就这样通过画面与音乐的相得益彰实现了与不同观众在不同时空的沟通。

文化分析:历史文化的传承

img48

任何创作者都浸润在特定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从中提取元素进行创作。弗雷德里克·贝克于1948年入籍加拿大,在魁北克的蒙特利尔定居。魁北克省是加拿大比较特殊的一个省,继承了法国的传统和文化,该省最大的城市蒙特利尔更是一座法兰西风味浓郁、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对贝克有着极大的影响。比如极具魁北克色彩的“冬季狂欢节”,是魁北克省居民最盛大的节日,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法兰西色彩。节日的项目之一是要推选一位“狂欢节之王”作为魁北克省的临时“统治者”,身着白衣白帽,犹如雪人。短片中描写冬季来临后人们在冰上悠扬的舞蹈则是对这个节日的充分展现,而那位身着白衣,脱帽面对观众的角色则是现实狂欢节中的那位“狂欢节之王”。这样的场景在短片中无处不在:影片开始处的法语民谣,婚礼中的奔放舞蹈,画家笔下优美的魁北克自然风景……整部短片洋溢着一种浓郁的魁北克乡村文化气息。

影片通过一把老式摇椅的乡愁故事,歌颂加拿大魁北克省风俗传统,见证了魁北克省的历史变迁,表达出作者对现在这样一个现代化工业社会进程的反思,以及对于自然深深的眷恋。而这一切的灵感都源自于弗雷德里克·贝克所生长的文化。

《摇椅》这部短片用温馨怀旧的故事、抒情优美的音乐旋律、丰富多变的镜头处理、优雅简洁的人物形象和清新淡雅的视觉画面,构成了一部诗意盎然,格调清新,具有强烈唯美主义倾向又寄托了作者深刻反思的动画作品。

(陶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