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自然变化

人口自然变化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人口自然变化出生与死亡是决定人口自然变动的两个基本要素。第六次人口普查10%长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的生育水平维持了稳定适度的较低生育水平。受大量外来人口的影响,全市育龄妇女总量明显增多。(一)人口死亡率维持较低水平,但县域差异悬殊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温州市死亡人口为44423人,其中男性26410人,女性18013人。大量省外流入的青壮年掩盖了本市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死亡水平。
人口自然变化_2010浙江人口发展报告·地市篇

第三章 人口自然变化

出生与死亡是决定人口自然变动的两个基本要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市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数量控制成效显著,晚婚晚育大力推行,人口质量有所提高。近十年来,在外来育龄妇女数量大幅增加的影响下,全市出生率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死亡率渐趋稳定;人口再生产总体维持“较低出生、低死亡、较低自然增长”模式。

一、出生人口与生育水平

生育水平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所有出生后有生命标志的婴儿总数与育龄妇女(指15—49周岁的女性人口)总数相比达到的程度。第六次人口普查10%长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的生育水平维持了稳定适度的较低生育水平。受大量外来人口的影响,全市育龄妇女总量明显增多。一般生育率、出生率保持较低水平,2010年较2000年略有上升,出生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育龄妇女峰值生育年龄后移,一孩率有所下降,二孩率和多孩率有所上升。

(一)育龄妇女人数增多,省外流入迅猛增长

2010年全市育龄妇女达281.76万人,比2000年增加55万人,年均增长2.2%,高于总人口1.9%的增长速度。育龄妇女人数占女性常住人口比重为65.2%,比2000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87.58万人,比2000年增加7.06万人,占育龄妇女比重为31.08%,比2000年下降4.43个百分点(见表3-3-1)。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育龄妇女110.02万人(含省外105.44万人),其中生育旺盛期妇女41.50万人,占全市生育旺盛期妇女的47.4%。市外流入大量的生育旺盛期妇女明显拉升了我市常住人口的一般生育率、出生率。

表3-3-1 1990-2010年温州市育龄妇女数量及比重

(二)低生育水平适度稳定,生育峰值年龄后移

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温州市出生婴儿12.30万人,比2000年“五普”多生2.94万人,出生率(活产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为13.7‰,比“五普”上升1.2个千分点(见图3-3-1)。

图3-3-1 1982-2010年温州市常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

长表数据显示,2010年我市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指普查年度出生数与平均育龄妇女人数之比)为36.5‰,比2000年上升1.96个千分点。分年龄组来看,随着妇女受教育程度、劳动参与率和职业发展的提升,妇女婚育年龄更具有自主性,存在着不断延后现象。20—24岁年龄组生育率下降33.6个千分点,其他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率比2000年都有所上升,30—34岁年龄组生育率升幅最大,升幅达到30.84个千分点(见表3-3-2、图3-3-2)。育龄妇女峰值生育年龄从2000年的24岁后移至2010年的25岁,生育年龄中位数从24岁后移到27岁。但同时,法定婚龄前生育也有所增加。15—19岁年龄段育龄妇女生育率为9.19‰,比2000年提高5.52个千分点。在15—19岁当年有生育的妇女中,外省户籍人口占90.3%。

表3-3-2 温州育龄妇女分年龄构成与生育率

图3-3-2 历次人口普查育龄妇女分年龄构成的生育率

(三)一孩率有所下降,二孩和多孩率有所上升

受江西、贵州、云南、重庆等外省(市)流入的育龄妇女人口影响,2010年与2000年的生育孩次构成相比较,一孩率明显下降,二孩率明显上升,三孩以上的比例略有上升。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有生育的15—49岁育龄妇女中,生育一孩的比例为59.85%,比2000年的75.71%下降15.86个百分点;生育二孩的比例为35.58%,比2000年上升14.07个百分点;生育三孩及以上的比例为4.57%,比2000年上升1.79个百分点(见表3-3-3)。

表3-3-3 2000-2010年温州市育龄妇女年龄组生育孩次比例

(四)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其子女数越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文化已由传统的多子多福、早婚早育逐步转变为现代的少生、优生。女性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等因素都会对生育带来影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改变女性的生育观念,尤其是已婚妇女受教育年限与生育子女数呈现负相关关系。文化程度高的女性生育子女少,一孩率越高;文化程度低的女性生育子女多,多孩率越高。从全市普查年度有生育孩子的育龄妇女来看,占69.6%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女性,生育一孩率、二孩率、多孩率分别为51.2%、42.7%、6.1%;占15.1%的高中文化程度的女性,生育孩次比重分别为71.2%、27.0%、1.9%;占15.3%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生育孩次占比分别为87.9%、11.7%、0.3%(见表3-3-4)。

表3-3-4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15—49岁妇女生育状况

续表

二、死亡人口与预期寿命

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是测量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一)人口死亡率维持较低水平,但县域差异悬殊

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温州市死亡人口为44423人,其中男性26410人,女性18013人。全市常住人口死亡率为4.96‰,比2000年下降了个0.6个千分点。大量省外流入的青壮年掩盖了本市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死亡水平。

分县市来看,县域死亡率差距悬殊。文成、洞头、泰顺等山区海岛县由于青壮年人口流出,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偏高;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等三区两市因外来务工的青壮年多,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死亡率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见表3-3-5)。

(二)死亡峰值年龄后移,婴幼儿死亡率渐趋稳定

全市死亡人口75—89岁年龄组2.04万人,占总数的46.0%。死亡人口的峰值年龄83岁,比2000年提高3岁。分性别来看,女性存活优势明显,除0周岁组之外,在其他年龄组男性死亡率都高于女性(见图3-3-3)。低年龄组尤其是婴幼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敏感指标,当前全市婴幼儿死亡率下降趋向稳定。2010年0周岁婴儿死亡率4.44‰,其中男性4.04‰,女性4.98‰;0—4岁婴儿死亡率1.30‰,其中男性0.85‰,女性1.02‰。但是多胎妊娠增多,对婴儿死亡率造成一定影响。

表3-3-5 2000-2010温州市分县(市、区)常住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图3-3-3 2010年温州市分年龄、性别的死亡率

(三)人口预期寿命稳定增长,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指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它以当前分年龄死亡概率为基础,通过编制生命表计算得来,摆脱了年龄构成的影响,综合地反映了人口的死亡水平。这是度量人口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民生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预期寿命为79.0岁,比2000年提高4.0岁,其中男性76.9岁,女性81.5岁,比2000年分别提高4.3岁和3.6岁。城镇人口预期寿命为81.0岁,高于农村人口,城镇人口预期寿命为81.0岁,其中男性79.2岁,女性83.2岁;乡村人口预期寿命为76.3岁,其中男性73.9岁,女性79.4岁。人口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见图3-3-4)。

图3-3-4 历次普查人口预期寿命(岁)

三、人口自然增长

2010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3.71‰,死亡率4.95‰,自然增长率为8.76‰。与2000年相比,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上升1.25、1.89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0.64个千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高出3.4、4.1个千分点,死亡率低0.5个千分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