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人口变化

—年人口变化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白色地区表示数据空缺地区。除战争造成的直接人口损失,战争的暴发,对人口产生多方面的负面间接影响。是导致这10年间人口负增长的另一重要原因。灾害的发生不仅导致了人口的直接死亡,也间接地抑制了生育率和结婚率。根据1911—1936年的人口增长率计算,1946年中国的人口将达到5.87亿,这比1946年的实际人口多出6 000多万,这说明抗日战争及自然灾害对中国造成的人口损失是巨大的。
—年人口变化_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动态发展: 人文空间的新视野

四、1936—1946年人口变化

(一)抗战期间人口变化

由于1936年与1946年的行政区划发生了明显的变更,致使两图层无法叠加,不能以行政单元(县)计算人口变化率。我们首先用ArcGIS软件中这两年的矢量数据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并通过Spatial Analyst中Raster Calculator工具计算每个栅格单元的人口变化率,并制作专题图。得到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的行政单元为1936年的省级行政单元。图中偏浅色区域表示人口负增长地区,偏黑色区域表示正增长。白色地区表示数据空缺地区。

img47

图4 1936—1946年中国人口变化图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用数据可能与实际有所出入。第一,虽然1936年的数据比较可靠,但是1946年的人口数据特别是华北地区多为共产党占领区,因此并没有进行实际的人口调查,有些是根据战前数据估测的。第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是主要的兵源地,其中军人的伤亡以及参军人口并没有计入1946年的统计。这些都造成了数据的不准确,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大体看到抗战期间的中国人口变化的。

可以看到1936—1946中国人口变化图(图4)中除东北地区、热河省(位于目前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带)、山西省、广西省、贵州省和青海省西部地区外,其他所有地区均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这表明抗日战争期间给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

(二)人口负增长原因分析

毋庸置疑,战争是导致人口负增长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1937—1945年抗日战争中,由国共双方公布的统计数字合计,中国军人死亡人口数字为1 911 583人,平民死亡人口为760万人,军民死亡共950万(8)。而从图5中也可直观地看到,战火所触及的区域人口基本都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除战争造成的直接人口损失,战争的暴发,对人口产生多方面的负面间接影响。如生活质量的下降、社会服务的缺失、基础设施的损坏、公共卫生得不到保障、流行病的蔓延,而男性青壮年服役所引起的死亡率上升、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也降低了人口的增长速度

其次是灾荒。根据《中国灾荒史记》记录(9),1936年至1946年中国水灾、旱灾、虫灾、疫病各种灾情连年不断,往往各种灾情并发。受到战争的影响,医疗、社会服务水平下降甚至缺失,致使灾民家破人亡、被迫离乡。是导致这10年间人口负增长的另一重要原因。以1938年的“花园口事件”及1942年、1943年的中原大荒灾为最。花园口决口事件是一场“以水代兵”的人为灾难,据《中国洪水史》所述从1938年一直持续到1947年,致使豫皖苏三个省,44个县市,1 250万人口受灾,死亡89万人。是近代史上一场巨大灾难。然而,沙淤、旱荒和蝗害等次生灾害,也纷纷降落到千百万灾民的头上。在1942年、1943年两年,一场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夹杂着蝗、风、雹、水等各种灾害,横扫了黄河中下游两岸的中原大地(10)。灾民共计3 000余万,饿死约300万人(11)

灾害的发生不仅导致了人口的直接死亡,也间接地抑制了生育率和结婚率。使其长期对人口增长产生副作用力。

根据1911—1936年的人口增长率计算,1946年中国的人口将达到5.87亿,这比1946年的实际人口多出6 000多万,这说明抗日战争及自然灾害对中国造成的人口损失是巨大的。

(三)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趋势通常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传统的人口迁移方向一般是向发达区域的迁移。(12)抗日战争的暴发则改变了这一趋势,反而是由较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迁移。对当时流民人数的估计,专家看法各不相同。通过《中华民国史》第三卷对战区各省市难民及流民人数统计(见图5),我们对这一格局可窥见一斑,以河南、湖南、江苏和山东的难民人数为最。再结合县级沦陷区图(图6,图中数值为1的区域为沦陷区),不难看出,此十年的人口迁移与战争存在着必然的关系。

img48

图5 战区各省市难民及流民人数

人口迁移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向东北的移民。图4中显示东北地区的人口正增长是最为明显的,也是增长率最快的地区。这主要是由于在此期间的东北地区是日本占领了的非战区,本身没有受到过多战争的影响,死亡率偏低。日本在全面抗战暴发后,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为了开发东北的战略资源,日本从1938年开始改变以往限制中国关内移民进入东北的政策,转而鼓励乃至强制关内青壮年劳动力迁入东北。大批关内移民的迁入,也是东北地区人口正增长的一大原因。(13)据统计,1936—1942年进入东北的人数就达5 402 172人。(14)

人口西迁,是抗战时期人口迁移的另一主流。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国民政府西迁,我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重心也逐步西移,这对抗战初期人口迁移的路线起到了指导和引领作用。(15)而1942年的中原大旱,广大灾民纷纷向后方的抗日根据地转移,再次掀起了灾民西迁的高潮。抗战后期,豫湘桂战役推动了抗战时期最后一次巨大的人口迁移浪潮,豫省民众除就近避入安全地带外,大都向陕西、甘肃迁移。湘、桂等地难民则向四处避难,其中不少迁往西南地区。(16)

另外一个趋势是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迁移。1942年广东地区的旱情,以及流行病的蔓延,致使广东的灾民由沿海到内地的大迁移。受上文提到的豫湘贵战役的影响,西迁的移民也加入了向内地逃难的大潮。

img49

图6 1936—1946年县级沦陷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