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致牛钊(二)

致牛钊(二)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致牛钊(二)牛钊同志大鉴:春节后来信,及随信寄的文章和邮票一一收到。我的老伴李凡英,今年七十六岁,河南人,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最后在甘肃日报离休。精忠报国剧及还乡诗,我都一再拜读,深受教益。我读了你的《还乡诗》,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现将整理的稿件及发表的稿件一并寄来。可告孩子和她联系。今年将作些调整,增加一点休闲时间,放松放松。祝您健康流萤2月15日
致牛钊(二)_萤光集

致牛钊(二)

牛钊同志大鉴:

春节后来信,及随信寄的文章和邮票一一收到。

我的老伴李凡英,今年七十六岁,河南人,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最后在甘肃日报离休。她爱集邮,但只是积攒,时而拿出来欣赏,又没专题,不作研究。她收到您寄的邮票非常高兴,再三表示感谢!

精忠报国剧及还乡诗,我都一再拜读,深受教益。五九年我在通渭采访,挨饿、浮肿、消瘦、死亡、啃树皮,我都亲眼所见。我读了你的《还乡诗》,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当时状况就是那样。杜甫《石壕吏》仅仅是抓兵,“有吏夜捉人”而已,而《还乡诗》所反映的,则深沉多了,更悲惨了。甘肃死了很多人。您曾讲,前三十年,知识分子受的苦难虽然少,还有一点记述。我看到的有巴金随想录,季羡林牛棚杂忆,杨绎干校六记,以及最近看到的章怡和《往事并不如烟》。这最后一本,读后心情特别沉重,为什么要那样干?对农民的苦难,却少见诸文字。对这一课,应该补。最近听说,安徽有人写了本中国农民调查,还可以,我没有看。面对真实,以史为鉴,有什么不好呢?何必像胡乔木同志那样,为维护面子,不让人记述呢?

以前寄来的文章,情况这样:邓丽君篇,我将文后附记的文化修养部分和悼萧红词加了进去,交兰州晨报,发表时,略有压缩。现将整理的稿件及发表的稿件一并寄来。

邓小平篇,交甘肃日报,发表时,略有删节。现将报纸寄来五份。

邓颖超篇,因为是写政协主席的,已交民主协商报。

以上诸篇,都附作者简介,让老家人有所了解。

我的外孙女叫陈雨思,在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系上二年级,电话:65902224(宿舍)、13816841989(手机)。她晚上十点以后回宿舍。给手机发短信最方便。我已将您和钟明的住址和电话告诉了她。可告孩子和她联系。去年整理两篇资料,一是左宗棠的,一是安维峻的,寄您指正,我生性愚鲁,缺乏灵气,且长年任记者、编辑,只能做些真实性、资料性的东西。

碑林的事情,已将近完成,不太费力了。今年将作些调整,增加一点休闲时间,放松放松。

您要整理牛大人的东西,需要这边找的,写信来,我和树华去找。

祝您

健康

流萤

2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