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社会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方法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过程。统计设计在统计工作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_社会统计学

第三节 社会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统计”有着多种含义。就小范围的统计而言,班长要统计准时上课学生的人数;学校年终要统计每个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篮球比赛中教练员要统计每个队员的投篮命中或犯规的次数;领导要统计每个员工的工作业绩;农户在农作物收获后统计其产量和产值等等。当然,本文讲的是大范围的统计。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方法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过程。

一、社会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

统计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现分述如下:

(一)大量观察法

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之中,脱离整体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统计意义的。统计就是把研究的现象作为一个总体来观察的,因而,统计必须运用大量观察法。所谓大量观察法就是对所要研究事物的全部或足够多数的单位进行观察。

在医院通过一滴血液化验而知全身,城市里几十毫升空气可以获知周围几十公里的空气质量,通过少量抽样样本可以知道人们生活水平变化。但是,社会现象异质性大、社会现象变化快、需要样本量大、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要比自然现象复杂得多。在社会现象的总体中,个别现象往往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孤立地就少数单位进行观察,其结果常常不足以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特征。通过大量观察,一方面可以掌握认识事物所必需的各种总体总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个体离差的相互抵消,在一定范围内排除某些个别现象偶然因素的影响,从数量上反映出总体的本质特征。

在我国统计实践中,广泛运用了大量观察法组织多种统计调查,如各种普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等。这些都是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以保证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当然,在统计观察和分析中,也常常对个别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说明总体的本质特征。

(二)分组法

根据所研究对象总体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任务,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所研究的现象总体划分为不同性质或类型的组,这种方法在统计上称为统计分组法。

社会经济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从数量方面认识事物不能离开事物质的方面,将所研究的现象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部分是统计进行加工整理和深入分析的前提。例如,不同划分标准下贫困(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不同。统计分组法贯穿社会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有些统计分组本身就是社会学研究,如社会分层问题、“三好”学生评选标准问题、中产阶级标准问题等。统计调查离不开分组,统计资料加工整理中,分组是关键环节;统计分析更是不能没有分组,统计分析中综合指标的应用更是要建立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之上,没有科学的分组,要制定正确的指标体系也是不可能的。

(三)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是指利用综合指标(如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等)对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综合、概括和分析的方法。综合指标从静态上和动态上综合反映和分析现象总体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和依存关系等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社会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所以,从总体认识事物是统计研究的根本原则,它表现在统计分析上就构成了综合指标法,它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

社会统计工作中还要运用典型调查法、回归与相关、科学估算法和综合评价法等。在运用社会统计研究方法时,还必须注意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需要与可能,分别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要善于把多种统计方法结合运用,相互补充。

二、社会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

社会统计工作是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以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认识活动。统计认识活动就一般意义上说,也和其他认识活动一样,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不断深化的无止境的过程,随着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统计认识活动也要不断进行。但是,从社会统计认识活动的特殊意义上说,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可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主要阶段。

(一)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是指根据社会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既是一种务虚又是一种务实。统计设计的结果表现为颁布或出台各种标准、规定、制度、方案和办法,如统计分类标准、目录、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案、普查办法、统计整理或汇总方案等等。统计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分类和分组设计、统计表设计、统计资料搜集方法的设计、统计工作各个部门和各个阶段的协调与联系和统计力量的组织与安排等。

统计设计在统计工作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统计工作是一项要求高度集中统一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统计总体范围、统计指标的口径和计算方法,还是统计分类和分组的标准,都必须统一,不允许各行其是。因此,只有事先进行设计,才能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步骤、统一行动,使整个统计工作有秩序地、协调地进行,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

(二)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即统计资料的搜集,它是根据统计方案的要求,采用各种调查组织形式和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所研究总体的各个单位进行观察、登记,准确、及时、系统、完整地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

统计调查是统计认识活动由初始定性认识过渡到定量认识的阶段,这个阶段所搜集的资料是否客观、周密、系统,直接关系到统计整理的好坏,关系到统计分析结论是否正确,决定统计工作的质量,所以,它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

(三)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调查阶段搜集的原始资料,按照一定标志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将反映各个单位个别特征的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和各组数量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中间环节,是使我们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由对个体的认识过渡到对总体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是统计调查的必然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必要前提。

(四)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指对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资料,应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基本的数量分析,认识和揭示所研究的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做出科学的结论,进而提出建议和进行预测的活动过程。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也是统计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的关键阶段。

统计工作过程上述四个阶段各有自己的特定内容和作用。一般来说,是依先后次序进行的。但是,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任何一个阶段的工作失误,都会影响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从整体上取得良好效果,有时因工作需要,在某些情况下,各阶段工作要相互渗透、交叉进行。例如,有时在统计分析中因为已有资料不能满足需要,而做一些必要的补充调查、加工整理和计算工作,补充、改进设计方案,等等。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目的是认识社会本质和规律性。因此,整个统计工作的过程必须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统计设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定性认识的工作,是定量认识的必要准备;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是搜集、整理统计资料,使个体特征过渡到总体特征的定量认识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统计分析则是运用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比较、判断、推理、评价,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重要阶段。这四个阶段体现了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量的方面的原则要求。所以,在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它们各自的任务和关系,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