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温都车展的“大咖”养成

温都车展的“大咖”养成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刊登在《温州都市报》上的车展广告《温州都市报》刊登的2007年第一届家用汽车展览会的相关报道温州的私家车市场发展较早。但从2010年开始,异军突起的温都车展逐渐赶上了4月份的协会车展,在温州汽车市场形成了一前一后“两大展会”比肩的格局,成为温州众多车商每年必选的两个车展。
温都车展的“大咖”养成_蝶变:温州都市报媒体融合故事

说起车展,很多资深纸媒广告人都喜欢用这么一个词:双刃剑。

在日趋激烈的媒体广告竞争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举办车展,因为车展有利于吸纳、组合更多的车商广告资源及企划经费,但相对应的,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车商为冲抵参展费用而腾挪日常广告资源或广告计划的情况,从而冲击车商对媒体的正常广告投放。因此,不少资深广告人认为,媒体应尽量避免举办车展,即使要办,车展的规模也不能太大。

确实,2007年之前,温州都市报汽车部的业务以接洽车商投放的纸媒广告为主,办过几次称不上正式车展的户外小型赏车会。然而,自2007年举办了第一届家用汽车展览会后,温州都市报的车展规模一届大过一届,对应的展会经济效益也一年好过一年,特别是在2015年全国报纸汽车广告大幅下降的大形势下,当年的这届车展实现实际招商规模和经济效益同比明显增长。有意思的是,这一年,温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15温州商贸流通业年度账单中,汽车位居消费榜第一。

从小打小闹到渐具规模,2007年至2013年间,温都车展完成了品牌确立到品牌升级的第一期进化,不但有力地吸纳了各品牌汽车广告,还创造出了温都车展广泛的品牌效应。2013年,当温州都市报正式进入全媒体时代后,温都车展开始与全媒体元素进行密集深入的融合,依托全媒体营销思维和平台,在近两年温州整体经济不景气和纸媒势衰的背景下依旧保持住了温都车展的经济效益。

刊登在《温州都市报》上的车展广告

《温州都市报》刊登的2007年第一届家用汽车展览会的相关报道

温州的私家车市场发展较早。2001年温州国际会展中心落成之后,基本上每年上下半年都会举行一届大型车展。温州市相关部门规定,每年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只能举办两届大型车展,分别在4月和11月,相关的办展许可需要向工商部门申请,这是很多人想要却得不到的稀缺资源。

可是按照惯例,2006年上半年的车展后,下半年也要举行一次,但这一届却突然不办了。赶紧打听才知道,原来握有举办权的展览公司因经营不善,暂停了下半年的车展。于是,温州都市报经营中心汽车部在2007年年初,向市工商局申领展览登记证,差不多半年时间,终于获得温州下半年大型车展的举办权。

然而拿到了举办权,摆在汽车部面前的却是种种困难。

通过一线业务人员深入市场调查,发现大部分车商并不看好下半年的车展,厂家也没有额外的资源支持下半年车展,加之温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场地成本高企不下,在申领车展举办权后,有人提出质疑:承接汽车行业的广告业务就好了,媒体为什么还要接手连专业的展览公司都搞不定的“苦差事”呢?

经营主管经过各种分析,发现了一些对11月车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有利因素,预判汽车销量会猛增。2005年左右,温州私家车上牌全面放开,全市的汽车需求量经一个过渡期后应该会快速增长,因为温州的私家车销售本身就走在全国前列,很多汽车品牌都将温州选入其第一第二批开出4S店的城市,温州的汽车4S店相比国内同等城市要多出很多。当时有一个案例,温州华特别克4S店一年能卖出3000多辆汽车,这个数字相当于湖南全省的别克车销量。不仅如此,不管是本地的温州人还是在外经商的温州人都青睐豪车,当时坊间流传:全国卖出10辆宝马车,其中就有一辆是卖给温州人的。

除了让人信服的温州人的汽车消费实力,作为和车商长期打交道的半个行家,温都经营中心汽车部基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与车商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客户关系,对车展招商非常有利。此外,汽车部一线业务人员还了解到,每年的11、12月,为了完成厂家的冲量任务,各地4S店都会在这两个月推出相关的促销活动,并且也愿意投入成本去冲量,这对车展来说十分有利。当然也少不了媒体独到的自身优势,温都结合报纸,将展位和广告进行捆绑销售,利用广告宣传和话题策划有效带动购车热情,这是展览公司所不具备的。

2007年,温州都市报第一届家用汽车展览会在11月16日开展,为期三天的展会共展出汽车品牌近40个,成交近千辆车。

2008年,温州都市报第二届家用汽车展览会于11月7日开展,同样是为期三天的展会,但规模大大超过第一届,共有48个汽车品牌参展,使用了温州国际会展中心的3个展馆。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这届车展现场成交量依然近千辆,展会收入近300万元。

2009年,温州都市报将家用汽车展览会升级为汽车博览会,展会的时间也由原来的三天增加到四天,展区规模扩充到了4个展馆,同时增加了1个户外试驾区,参展汽车品牌达50多个。不管是人气、规模、档次还是影响力都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经统计,该届展会共计收入400多万元。

2010年,温都车展规模再上一个台阶:6个展馆、1个户外试驾区,几乎租用了温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所有场地,实现收入640万元。

2011年、2012年,温都车展延续高规格、高档次展会要求,每年都有近70个汽车品牌、六七百款车型参展,包括了捷豹、路虎、奔驰雷克萨斯、宝马、大众、别克、斯柯达、雪佛兰、观致、凯迪拉克、标致、奥迪、丰田、雷诺、smart等几乎所有汽车品牌,5天的展期让温都车展成为温州汽车展中展出周期最长的一个。两次车展,成交车辆均近4000辆,平均入场观众数量均近7万人次。

每年,温州大大小小的车展并不少,但一直以来,不管是规模、档次还是专业性,都以4月份温州汽车流通协会举办的协会车展最为突出,这个协会车展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众多车商中形成了不错的口碑。但从2010年开始,异军突起的温都车展逐渐赶上了4月份的协会车展,在温州汽车市场形成了一前一后“两大展会”比肩的格局,成为温州众多车商每年必选的两个车展。由于温都车展的销售效果更为明显,在某些车商心目中,对它的认可度甚至超越了4月份的老牌协会车展。从2013年到2015年的温都车展,每一届的成交量都保持在4000辆左右,短短几年温都创造了比肩协会车展的口碑。

对此,温都人的理解是:市场还是那个市场,客户还是那批客户,展会还是那个展会,但因为借助了媒体的力量,展会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2015年,温都借助全媒体的力量办车展,是温都车展的一场实力考验。

首先,在车展布展前,温都全媒体充分利用其报纸自身的资源高频率刊登车展系列预告广告,“戚柏辉”的《寻人启事》广告就是一则典型的案例。同时,启动掌上温州、温州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温都微博、温州都市报车友会微信公众号、温都车博会微站等新媒体进行融合宣传。不仅如此,还要加上公交车体、道旗、户外等各种形式予以配合。通过这种预先设计策划的立体宣传形式,大力烘托展会气氛,也为车展人气和效果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次,温都全媒体还充分利用自身作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通过新闻进行市场引导。比如在车展开展前的两个月,温都全媒体会进行连续新闻议程设置,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展会本身的介绍上,而是切入消费者的购车心理进行市场消费引导。如结合市场情况,介绍经销商库存情况,向消费者透露年底前是车商库存压力最大、最需要销售冲量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买车往往能够获得比平时更大的优惠。另一方面,温都全媒体也推介车展中车商可能推出的各种优惠措施,把消费者的购车需求锁定并将其引导到车展来释放。

车展期间,温都全媒体直播中心搬到活动现场,设置车博会直播台,现场派驻多名记者,与观看车展的市民面对面交流,将车展最新资讯实时传播到掌上温州、微信公众号以及车展微站等平台。同时联手同城媒体宣传车博会,温州交通广播、温州新闻广播等频率在现场直播车展动态,易车网、汽车之家、网上车市、温州汽车网等网站实时更新车展信息,进行网上直播。

有车商曾说:温都没办车展之前,温州汽车销售的旺季在“金九银十”,但有了温都车展后, 9月、10月汽车销售都要沉寂冷清一段时间,直至11月的温都车展后销量才上来。可以说,温都车展的成功不仅仅是主流媒体传统优势的体现,更见证了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在全媒体融合转型后转化为生产力后的巨大能量。

“影响力、公信力、创新力”,对一家主流媒体而言,这是其核心价值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三样东西?抛开专业化、概念化的解释,用一种更直白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就是:我说你听,我说你信,勇于创新。

温都全媒体在第九届温都车展(2015年11月)的举办过程中,合理地利用了其在当地作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并充分发挥了其广告策划能力、新闻运作能力、政府资源,等等。不仅如此,还在车展营销模式、传播模式,以及招商模式上不断创新,最终实现全媒体融合带来的盈利新模式。

对报纸整体长期运作来说,展会经济也许只是其多元化创收的一种形式而已,甚至只是一种有益尝试,但由温都全媒体九年车展的实践来看,其成功给纸媒转型带来了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恰当利用报纸媒体的传统品牌优势,融合全媒体营销,打造适应新时代的新品牌,它们也许就能成为一种效益颇高的生产力;从传统的报纸版面广告收入,到广告加适当收取车展展位费,再到纯广告减少,而场地费收入增至车展收入的80%,几年来温都车展收入比例的变化,展现了温都在汽车领域营销模式的不断换位转变,从“旁观者”到“车展大咖”,换位带来了更稳健的品牌效益,也带来了更稳定的经济收益,丰富了媒体广告营销的模式。由于报纸读者结构的多元性,相信这些传统品牌融合进全媒体优势后发挥作用的舞台应该不仅仅在车展,而是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其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