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龙泉好人榜尊老爱幼事迹

龙泉好人榜尊老爱幼事迹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 康龙泉,不仅是“桃花盛开的地方”,而且是崇尚精神文明,讲求道德风尚,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地方。首先要提到的是刘晓双的《厚德善行》。他采写的“龙泉第一好人”张光荣,被誉为“桃都城里的花甲明星”。而且,她因此被评为“龙泉好人”,在十多名当选者中名列前茅——得票最多,排名第一。36年的爱心摆渡,安全接送乡亲20余万人次,为龙泉湖乡亲献出了大爱。龙泉的好人好事太感人,作者的美文华章太动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_序报告文学集《龙泉驿好人行》_龙泉驿好人行

徐 康

龙泉,不仅是“桃花盛开的地方”,而且是崇尚精神文明,讲求道德风尚,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地方。由中共龙泉驿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发起并实施,由龙泉驿区文联组织并主编,由本土作家写龙泉好人好事的这本集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为一体的文集,便是最好的佐证。

首先要提到的是刘晓双的《厚德善行》。二十多年前,我在四川省作家协会主持巴金文学院工作时,晓双就曾三次受聘为巴金文学院专业创作员,以其小说改编的电影《吴二哥请神》荣获第十六届电影金鸡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蜚声四川文坛。我怀着浓厚的兴趣读了他这篇以“龙泉好市民”刘启贵为采写对象的《厚德善行》。文章以刘启贵“近乎于傻、近乎于癫”的助人为乐的优秀事迹为主线,写出了主人公“生命坚强、不屈不挠、乐善好施”的人格精神。作者将这位老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事迹一件件娓娓道来。比如他巧设“鸿门宴”筹款四万元用于捐资修路的一段佳话;他自行筹资七万元,为村民修建长达千余米的提灌渡水槽,解决了上百亩土地的灌溉问题;他动员家人拿出十万元,为乡亲们新修一条水泥路……晓双还以《刘启贵义举善行长镜头》为题,娴熟地运用自己过去写作影视剧本的手法,以“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铺排了主人公的生动事迹,犹如电影里的一幕幕长镜头,没有直白的说教,没有空洞的概念,没有干巴巴的道理,而是通过形象思维的特质、清晰的思路,将主人公刘启贵出资修路的先进事迹和行为特征表现得十分自然生动。刘启贵这位“面容慈祥的古稀老人”的“大善大爱大胸怀”的形象跃然纸上,给读者以深刻的感染和启迪。

傅全章先生是我在龙泉驿熟识的另一位作者,早年他担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作家协会主席时,我就读过他的作品。如今他虽年过古稀,却堪称“宝刀不老”。他采写的“龙泉第一好人”张光荣,被誉为“桃都城里的花甲明星”。他从张光荣1966年回乡写起,一直写到1999年光荣内退,然后写“张光荣的退休生活,却有一些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什么地方呢?张光荣继续“发挥余热”:编剧本、演小品、做善事!而且,她因此被评为“龙泉好人”,在十多名当选者中名列前茅——得票最多,排名第一。这就自然地突出了女主人公的“明星”特征。傅全章写道,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女同志,毅然地选择了本来是“大作家特别是剧作家”的事——编剧本,她不仅“干上了”,还干得像模像样,有声有色。张光荣编写的数篇小品,都是从现实中发掘题材的,而且是对纠正不正之风、倡扬正气有着推动作用的题材,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哩!她自编、自讲、自演,既不为名,又不为利,非常热心,十分投入。此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这位“在生活中只当好人”的老太太,古道热肠,热爱文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文中描写她救助老太婆、揭露“取虫子”的街头骗局、带病当好艺术团团长等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令人叹服。傅全章通过许多故事性的情节和细节“由小见大”,将主人公张光荣的“光荣”和可爱描绘出来,给读者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诚如他在“采访手记”中所说:“采访别人也是一个接受教育和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作者这种善于学习、严于律己的态度,值得肯定。

李云记叙了黄土镇三村村党支书黄家才这位“芝麻官”带民致富、“一年一个新台阶”的敬业事迹和奉献精神,用《小官铭》(仿写《陋室铭》)结尾,饶有趣味。李云的另一篇《新苗》,写“四川省美德少年”王跃龙,为我们树起了“一面道德模范的旗帜,一个众生学习的榜样”。

这本文学集中,篇章最多、用力甚勤的王金城值得一提。他一共写了四篇,且水准较为一致,足见其写作认真与功夫扎实。他的《独腿追梦“郎”》在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奇特的问题:“假如上帝只给你一条腿,你还会有梦想吗?”从而引出了文章主人公——独腿医生陈永根。王金城在文中浓墨重彩地抒写了自幼“因患脱骨症失去大腿”的陈永根医生立志学医,以学得的医技“帮助贫穷的乡亲看病治病,守护他们的健康”这一动人的故事。的确,“他用自己残缺的身躯支撑起了整个红花村乡亲的健康之梦!”读罢文章,再参看他附在文后的照片,我对陈永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正如作者写在文末的感叹:“青山依旧青,少年已发白……龙泉山啊,你可看到,追梦儿郎心在路上!龙泉山啊,你可听到,追梦的心永远不老!”作者的呼唤,犹如清晰的钟声,长久地萦绕于读者心中。在《龙泉之“剑”》中,王金城记叙和刻画了刑警大队命案组中队长陈靖舍小家、顾大家,制服嫌犯,擒拿悍匪,在危难关头舍生忘死的故事,读之令人感动。作者在结尾处写道:“中国自古就有‘龙泉宝剑’闻名天下。而在成都的龙泉,有个刑警叫陈靖,他犹如一柄保护人民安宁和幸福的‘龙泉之剑’,剑锋出鞘,除暴安良!”这结语,既凝练又精粹,堪称画龙点睛。在《夕阳正红霞满天》中,作者充满激情地描写了德高望重的离休老中医范忠贵大爷的感人事迹。这位“十年摆摊义诊上万人次”的八旬抗日老兵,这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好人,昔日在烽火中征战南北,而今在医室里救死扶伤,看他的每一枚勋章、纪念章,都辉映着他光辉的过去;看他的每一篇医案,每一次把脉问诊,都记录着不朽的人生。读罢此篇,带给人“夕阳正红、彩霞满天”的明亮开阔的境界。王金城的另一篇《鹭伴春秋船渡爱》,写的是“老船长”彭长江在龙泉湖上为乡亲摆渡几十年的先进事迹。这件事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看似平易,实则艰难而又崇高!36年的爱心摆渡,安全接送乡亲20余万人次,为龙泉湖乡亲献出了大爱。诚如作者所说:“龙泉湖的水深,恐怕不及彭长江对乡亲的情谊深;龙泉湖温泉的热度,恐怕也不及彭长江对乡亲的热情热吧!”

龙泉的好人好事太感人,作者的美文华章太动人。若是如此“评”下去,这篇文章必然拉得太长。所以,剩下的若干篇,就只能“点到为止”了。廖富香的《心怀感恩,甘于奉献》,描写年近80的付明炳,从新中国成立后参军,参加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到现今仍然热心公益事业的感人故事。张永康的《一双手的“正能量”》,使读者通过一个抢险救人的惊险故事,感受到“正义和助人为乐已成习惯”的陈丰显和“平凡人生坚守不平凡信念”的伍真明的正能量,从而深切地体会到:社会正能量的形成,要靠几代人的培养;而弘扬正义,表彰英雄,则是崇尚正能量的重要方面。陈国英笔下的独臂慈善书画家周俊明老人,遭遇了因工失去右臂、大儿子在部队因公殉职等多重灾难,却将岁月的磨砺演化为“好人传奇”,他致力于书画,卓有成就,在“从向善到行善的人生中走出了一条人生的五彩路、光明路、幸福路”。尊丽(王蓉)的两篇作品:《桃乡车线暖心人》记叙了出租车司机丰祝,处处为顾客着想,事事使顾客舒心,文明驾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事迹,十分感人;另一篇《桃乡场上“放心店”的放心人》,记叙了“放心店”的店主张光华,不顾参军时负伤致残的痛苦与生活上的不便,将谋生的小店办成了“诚信为本、有口皆碑”的“放心店”,从而跃入了“中国好人榜”的荣誉队列。徐倩采写的《春风化雨润无声》,将东街腰鼓队教练黄朝秀热爱公益、不辞辛劳、带病工作的奉献精神描绘得真切动人。梁佐政记叙了“好书记”张文萱,在社区党总支书记的岗位上十年辛苦、潜心贡献的事迹,使我们看到了“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他的另一篇记叙初三学生刘叶辉的文章,则通过这位好学生拾金不昧的可贵品质,进一步探索青少年健康成长、美德播种发芽的根源,从而得出了“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的结论。曾明伟以《星光照耀希望》为题,记叙了“中国好人”陈奎安和他的志愿者服务团队。从组织献血到投身于抗震救灾,再到“龙泉驿区新市民志愿者协会”,组织、发展、带动志愿者10万人以上,成为对社会无私奉献的一名道德模范的事迹。向德菊的《雨中飞鸟》,记叙了主人公付章慧,面对童年失学、妹妹不幸离世等一次次打击,通过艰辛努力而最终考上大学,而后又自愿做了大学生村官,成了村里产权制度改革的责任人,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被评为“龙泉好市民”——“如今阳光明媚的岁月里,她这只美丽的百灵鸟为着新梦依然在奋飞!”杨海云的《让微笑常驻心中》,记叙了57岁的“龙泉好人”王小勇老师,在龙泉七中以公认的工作业绩取得了大众的信任,被誉为“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人”。若是“把正能量无限传送下去……我们的世界,是不是会因此而变得更为缤纷?变得更为美好、更为温暖?”我想,答案应当是肯定的。杨海云的另一篇《桃花故里是桃源》,记叙了一对“公交(车)夫妻”潜心工作、拾金不昧、救助贫困农民和生病老人等感人事迹。作者夹叙夹议——“让善名远播,善行义举,必将温暖并照亮别人的世界”。说得真有道理。龙水蓉在《我抓小偷我怕谁》一文中,记叙了一位“瘦小身影”的送水工张同理对社会上素昧平生的被窃者寄予同情,给予关心;同时,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勇抓小偷。他“坚信雷锋精神一定能够完善这个社会”,而“我们的社会会因此而更加和谐幸福”。

一口气写完了这么多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作品的评述,似乎觉得篇幅长了,字数多了,然而却又同时感到言犹未尽,心中的感受和情愫尚未抒发尽净。产生这种想法,源于对这些真人真事的深切感受,对这些生动事迹的由衷折服。是的,龙泉是我熟悉的一块土地,巴金文学院从勘地、兴建,一直到建院后的院务工作,我前后去过龙泉数十趟,甚至上百趟。然而,对这片热土上的好人和好事,我却了解甚少,更谈不上熟悉。这次为《龙泉驿好人行》作序,才算是概略地有所了解,并为之深深感动。这便是好人好事的力量,报告文学的力量,也可以说是写作的力量,讲述的力量。这本文集,用“报告”的方式引领文学,用“文学”的手段使“报告”趋于艺术化,因而就更具有感人的魅力。我相信,待这本书出版之后,所有读到它的人们,也会如同我一样,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力量。联想到数十年前读焦裕禄优秀事迹时,曾读到过一句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我受托写这篇序言的时候,我想借用这句话,作为该序言的标题,应当说,这是较为妥帖的。

我为这些榜样感到骄傲,为孕育这些榜样的沃土而感到骄傲。

我向树立这些榜样、“标杆”的人,向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先进者、优秀者、普通劳动者,致以深深的敬意!

同时,我向这些榜样事迹的采访者、记录者、撰写者,向龙泉的作家同行们,也致以深深的敬意。

是为序。

作者简介

徐康,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曾长期担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巴金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连续四次当选全国作家大会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作家代表大会。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共计发表文学作品500余万字,结集出版21部文学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