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休克微循环改善的重要指标

休克微循环改善的重要指标

时间:2022-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感染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虽然无明显的失液,但由于血管床容量扩大,有效循环血量也显著减少,所以也应该及时补液。一般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首选缩血管药,早期轻型休克或高排低阻型休克,缩血管药也是最佳选择。休克晚期一旦发生脏器功能衰竭,除采取一般治疗外,还应针对不同的衰竭器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第四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一、休克的防治

(一)病因学防治

积极防治引起休克的原发病,去除休克的原始动因,如控制感染、止血、镇痛、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使用易过敏药物做皮试等,是防治休克的重要措施。

(二)发病学治疗

1.补充血容量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血容量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因此,补充血容量是提高心排血量和改善微循环灌流的根本措施,也是适当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提高治疗效果的基础。补液应按照“需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补充量应大于失液量。感染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虽然无明显的失液,但由于血管床容量扩大,有效循环血量也显著减少,所以也应该及时补液。但对心源性休克患者需谨慎。

2.纠正酸中毒

休克过程中缺血、缺氧必然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能加重微循环障碍,抑制心肌收缩力,破坏生物膜,引起高钾血症,促进DIC形成,并且直接影响血管活性药物的疗效,故必须及时纠正。

3.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在纠正酸中毒和充分扩容的情况下适当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有利于改善组织微循环血液灌流量。血管活性药物包括缩血管药和扩血管药,应根据休克的类型、发展阶段等来选择使用。一般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首选缩血管药,早期轻型休克或高排低阻型休克,缩血管药也是最佳选择。对于低排高阻型休克或心源性休克,以及休克中晚期体内儿茶酚胺浓度过高的患者,扩血管药则有较好疗效。

4.防治细胞损伤

改善微循环,去除休克动因是保护细胞功能的根本措施,还可用细胞膜稳定剂、能量合剂、自由基清除剂等保护细胞功能,防治细胞损伤。

5.防治器官功能衰竭

休克晚期一旦发生脏器功能衰竭,除采取一般治疗外,还应针对不同的衰竭器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发生急性肾衰竭时可以利尿、透析,出现休克肺时可以正压给氧,改善呼吸功能,急性心力衰竭时可以减少或停止输液,强心、利尿等。

小 结

1.休克的概念: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各重要器官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细胞损害的功能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img169

4.休克总结

img170

能力检测

一、名词解释

休克

二、简答题

1.休克按病因分为哪几类?

2.简述休克发展过程及各期微循环的变化。

三、单项选择题

1.各种休克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  )。

A.组织缺氧   B.代谢改变

C.血压下降   D.重要器官受损

E.微循环灌流不足

2.机体快速失血超过机体总血量多少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

A.5%   B.15%   C.20%   D.25%   E.50%

3.抗休克治疗最根本的措施是(  )。

A.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B.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C.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D.及时、快速、足量补充血容量

E.应用强心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

4.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A.心肌抑制因子   B.儿茶酚胺   C.血栓素A2

D.血管紧张素Ⅱ   E.内皮素

5.休克早期“自身输血”的作用主要是指(  )。

A.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B.组织液回流增多

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6.休克早期血流量基本不变的器官是(  )。

A.肾  B.肝  C.心脏  D.肺  E.脾

7.休克期正确的补液原则(  )。

A.补液“宁多勿少”    B.补液“宁少勿多”

C.补液“失多少,补多少” D.补液“需多少,补多少”

E.血压变化不明显时可不必补液

8.休克微循环衰竭期的主要特点是(  )。

A.肢端青紫   B.皮肤苍白   C.血压下降

D.脉搏细速   E.皮肤出现淤点淤斑

9.DIC最主要的特征是(  )。

A.广泛性微血栓形成  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严重出血      D.纤溶过程亢进

E.以上都不对

10.休克早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  )。

A.肾脏血液灌流不足  B.持续性肾缺血

C.肾毒素作用     D.急性肾小管坏死

E.输尿管阻塞

四、病例分析

患者,男,22岁,外出务工,不慎从高处坠落,事发后由他人救起,送往诊所,检查发现,患者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冰冷、出汗,左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大片淤斑、血肿。体格检查:血压100/70mmHg,呼吸125次/分,体温36.8℃。转往上级医院,途中患者渐转入昏迷,血压进行性下降,皮肤出现淤斑,最终死亡

(1)按病因分类该患者发生了何种休克?按始动环节分类则为何种休克?

(2)送医院前属于休克哪个阶段?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休克的表现?解释其发生机制。

(3)转院途中休克如何进展?解释其临床表现。

(4)在转院途中应对患者进行哪方面做治疗?

(李 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