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时间:2022-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生在十二指肠的良性肿瘤占全小肠良性肿瘤的20%~30%,其中上皮性肿瘤与非上皮性肿瘤的比例为2∶1。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以降部最常见,其次为水平部、球部和升部。从发病率来看,以Brunner腺瘤最多,其次是平滑肌瘤、十二指肠腺瘤及类癌。刘宝华收集我国40年文献报道262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其中腺瘤占60%,平滑肌瘤占28%,其他占12%。

第三节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发生在十二指肠的良性肿瘤占全小肠良性肿瘤的20%~30%,其中上皮性肿瘤与非上皮性肿瘤的比例为2∶1。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以降部最常见,其次为水平部、球部和升部。绒毛状腺瘤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腺瘤病多发生于十二指肠水平部、升部;Brunner腺瘤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且为十二指肠所特有;间叶性肿瘤是一组起源于胃肠道的间叶性肿瘤,其基本肿瘤细胞是一种未定向分化的多潜能梭形或上皮间叶样细胞。

从发病率来看,以Brunner腺瘤最多,其次是平滑肌瘤、十二指肠腺瘤及类癌。多数病例无任何临床症状,偶可并发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梗阻、上腹部疼痛及黄疸等。刘宝华收集我国40年文献报道262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其中腺瘤占60%,平滑肌瘤占28%,其他占12%。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在临床上,常表现:①中上腹部隐痛不适,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但无特异性;②中上腹部肿块,有诊断价值,但少见;③反复黑便或呕血,是常见甚至首发表现。

临床诊断可依据上消化道造影(hypotonic duodenography)、十二指肠镜检查(duodenal fiberscope)及黏膜组织活检明确诊断。低张十二指肠造影可在十二指肠腔内见到球部半球形或不规则充盈缺损。内镜是诊断本病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结合活检组织学检查可明确其病理类型。

二、治疗

伴有临床症状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是外科切除的绝对适应证,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套圈摘除术(polypectomy)、肿瘤摘除术(enucleation)、十二指肠部分切除(partial resection of the duodenum)、包含肿瘤的胃部分切除术(gastrectomy)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等。

1.内镜下套圈摘除术 治疗对直径<2.5cm,距十二指肠乳头1.0cm以上带蒂或亚蒂肿瘤,可在内镜下行钢丝圈电凝摘除,合并出血者可在其基底部注射硬化剂或采用尼龙圈套结扎出血。

2.局部切除术 对位于非十二指肠乳头区域者,可选择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或肠段切除术。手术要点:①切除3~5mm肿瘤周围的正常十二指肠黏膜,以保证完全切除肿瘤;②肿物切除后,仔细检查胆管、胰管内是否有残余肿瘤组织;③胆管、胰管括约肌楔形切除后应成形,以防止术后狭窄。局部切除的主要缺点是切除范围不够,易复发。

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发生于十二指肠乳头或十二指肠乳头附近者,则需要十二指肠降部切除、胆总管和胰腺管成形术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