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质脊髓束由什么神经元组成

皮质脊髓束由什么神经元组成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脑的功能虽较脊髓、脑干复杂,但也是通过反射弧实现其各种功能的。由感受器将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质者,称感觉(上行)传导通路;将大脑皮质发出的冲动传至效应器者,称运动(下行)传导通路。这一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视觉传导通路和不同部位损伤,临床表现不同。锥体束包括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交叉后的纤维,在脊髓外侧索内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

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大脑的功能虽较脊髓、脑干复杂,但也是通过反射弧实现其各种功能的。由感受器将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质(或其他高位中枢)者,称感觉(上行)传导通路;将大脑皮质(或皮质下中枢)发出的冲动传至效应器者,称运动(下行)传导通路。这些传导通路都由两个以上的神经元组成。主要的传导通路有:

一、感觉传导通路

img321

图10-62 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径

(一)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本体觉,即肌、腱、关节的感觉(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皮肤的精细触觉(如辨别两点距离、物体纹理粗细等)。这一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它的周围突布于肌、腱、关节及皮肤的感受器,中枢突经脊髓的后根,进入脊髓同侧的后索,其中来自第5胸节段以下的纤维,组成薄束;来自第4胸节段以上的纤维,组成楔束。两束上升至延髓,分别终于薄束核与楔束核(图10-62)。两核内神经元发出的二级纤维,向前绕至中央管的腹侧。左、右相互交叉,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的两侧上升,构成内侧丘系。内侧丘系向上经脑桥、中脑至背侧丘脑的腹后核,更换神经元。由腹后核内神经元发出的三级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头面部的本体觉一般认为通过三叉神经,经三叉神经中脑核中继后,传入脑,但其途径尚不够明确。

(二)躯干和四肢的痛、温度、触(粗)觉传导通路

痛、温度、触(粗)觉又称浅感觉,这一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布于躯干和四肢皮肤的痛、温度及触觉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入脊髓,与后角的神经元形成突触(图10-63)。后角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先向对侧斜升1~2个脊髓节段,至对侧外侧索的前部和前索,再折而上升形成脊髓丘脑束,经脑干至背侧丘脑的腹后核更换神经元。腹后核内的神经元是第三级神经元,其轴突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上2/3部及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img322

图10-63 痛、温度、触(粗)觉传导通路

(三)头面部的痛、温度、触(粗)觉传导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内。其周围突经三叉神经布于头面部的痛、温度和触觉感觉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入脑,终于同侧的三叉神经感觉核群。三叉神经感觉核群发出的二级纤维交叉至对侧,伴内侧丘系上升,终于背侧丘脑的腹后核。腹后核发出的三级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下1/3部(图10-63)。

(四)视觉传导通路

视网膜的视锥和视杆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冲动经双极细胞传给节细胞,节细胞的轴突集成视神经。两侧视神经在蝶鞍的上方,形成视交叉,视交叉后连视束(图10-64)。在视交叉中,仅有来自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左、右相互交叉,而来自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经视交叉的外侧部,进入同侧视束。所以,每侧视束都是由来自同侧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和来自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共同组成的。视束的大部分纤维向后绕过大脑脚,终于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发出的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的后部,投射到枕叶距状沟两侧。

img323

图10-64 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视束的另一部分纤维终于中脑上丘的上方,此处发出的纤维到达两侧的动眼神经副核,后者发出的纤维完成瞳孔对光反射(一眼受到强光刺激时,引起双眼瞳孔缩小的反应)。

视觉传导通路和不同部位损伤,临床表现不同。如一侧视神经损伤,伤侧眼全盲;而当一侧视束完全损伤时,则引起同侧眼的鼻侧半视野偏盲,对侧眼颞侧半视野偏盲。

二、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锥体束和锥体外系。

(一)锥体束

锥体束主要司骨骼肌的随意运动,一般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大脑皮质内;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干或脊髓内。锥体束包括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

img324

图10-65 皮质核束

1.皮质核束(图10-65)

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是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1/3部的锥体细胞。其轴突经内囊膝部下降至脑干,陆续止于双侧脑神经运动核,但面神经核的下部(支配下部面肌的核群)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纤维。脑神经运动核内的神经元,即下运动神经元,其轴突组成脑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头、颈及咽、喉等部的骨骼肌。

由于其他脑神经的运动核受到两侧皮质核束的控制,故即使一侧皮质核束损伤,也不致引起下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骨骼肌瘫痪。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由于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控制,故一侧皮质核束损伤,可引起下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骨骼肌瘫痪,即对侧睑裂以下的面肌瘫痪和对侧舌肌瘫痪。这种瘫痪由于损伤发生在脑神经运动核以上的神经元,故临床称为核上瘫;而脑神经运动核或其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的脑神经损伤,则导致所支配的同侧骨骼肌瘫痪称为核下瘫(图10-66,图10-67)。

img325

图10-66 面神经核上、下瘫

img326

图10-67 舌下神经核上下瘫

2.皮质脊髓束(图10-68)

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是中央前回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其轴突行经内囊后肢的前部、中脑的大脑脚、脑桥的腹侧部,至延髓集聚成锥体。在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脊髓外侧索内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此束的纤维沿途止于脊髓各节段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在延髓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的前索内下降,形成皮质脊髓前束。此束一般只达上胸节段,并逐节终于对侧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皮质脊髓侧束和前束都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的轴突随脊神经分布到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皮质脊髓前束有少量始终不交叉的纤维,终于同侧的前角运动神经元,这些纤维通过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肌。因而躯干肌受双侧皮质脊髓束支配。

img327

图10-68 皮质脊髓束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一侧皮质脊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包括其轴突)损伤时,可引起对侧上、下肢肌的瘫痪,而躯干肌的瘫痪并不明显;下运动神经元(包括其轴突)损伤时,则瘫痪出现于同侧它所支配的骨骼肌。由于下运动神经元接受上运动神经元的控制和调节,所以两级神经受损后表现不同(表10-6)。

表10-6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区别

img328

(二)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是指锥体束以外的控制骨骼肌运动的纤维束。这些纤维束起自中央前回以外的皮质(主要起自额叶和顶叶),在下降过程中,与纹状体、小脑、红核、黑质及网状结构等有广泛联系,经多次更换神经元,最后终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或脑神经运动核,然后通过脊神经或脑神经支配骨骼肌。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肌群的运动、维持肌张力,以协助锥体束完成精细的随意运动。

链接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按病损部位可分为根性坐骨神经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

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且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时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

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有:①卧床休息: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应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能自行缓解;②药物治疗: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③理疗: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以及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

img329

习 题

1.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简述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3.简述脊髓外形特点和位置。

4.简述脊髓的内部结构。

5.简述脑的分部。

6.简述脑干的外形及与脑神经的连结关系。

7.简述脑干的神经核的位置与脑神经关系。

8.简述脑干的功能。

9.简述第三、四脑室的位置、交通。

10.简述小脑位置、外形及损伤的临床表现。

11.简述间脑的位置及分部。

12.简述大脑半球的主要沟裂、分叶和各叶上的主要沟、回的位置。

13.简述内囊的位置、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14.简述硬脑膜的结构特点及硬脑膜静脉窦的流注关系。

15.简述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16.简述脊神经的组成、分支、分布。

17.简述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的位置、主要分支和分布。

18.简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19.简述各感觉传导通路走行特点和损伤后的主要功能障碍。

20.某人右手背被蚊子叮咬,立即用左手去拍打它。请问该神经传导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