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明显的视力下降,视力可降至眼前指数或手动,但不似中央动脉阻塞时那样严重至光感消失。2.半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患眼视盘上出现2支中央静脉主干,其中一支发生阻塞。3.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临床上较中央静脉阻塞为多见。上述表现称为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当患者眼底出血较少而稀薄,视力较佳,荧光造影未出现毛细血管无灌注,称为非缺血型或淤滞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第二节 视网膜静脉阻塞

【概述】

视网膜静脉阻塞比动脉阻塞较为常见,阻塞可发生在中央主干,也见于其分支。阻塞发生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视网膜广泛的出血、水肿和渗出。视网膜静脉阻塞对视网膜的损害虽然不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那样迅速和严重,但也可以造成内层视网膜的广泛萎缩和变性,严重影响视力

发病原因包括:①血管病变,静脉血管壁的改变,高血压动脉硬化;②血液流变性改变,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增强;血液其他成分的改变,如红细胞、血小板增多,血浆脂类和蛋白质增加;③血栓形成;④血管炎症多见于年轻患者。

【临床表现】

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明显的视力下降,视力可降至眼前指数或手动,但不似中央动脉阻塞时那样严重至光感消失。多半在清晨起床时忽然发现视物模糊。眼底检查可见视盘色红,边界模糊,整个视网膜满布出血斑,以后极部最为显著。主要为浅层火焰状或条状,在出血较少或近周边处也可见到圆形或不规则的深层出血。渗出斑掺杂于出血之间。视网膜水肿,尤以后极部为明显。视网膜动脉管径狭窄,可能因反射性功能性收缩或有动脉硬化,静脉扩张与迂曲。视网膜水肿与出血将血管部分遮挡,常累及黄斑。当阻塞不完全时,上述眼底改变的程度较轻,有的阻塞发展缓慢。

2.半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患眼视盘上出现2支中央静脉主干,其中一支发生阻塞。视网膜出血、水肿与渗出出现在阻塞静脉所引流的半侧眼底。

3.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临床上较中央静脉阻塞为多见。常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并发症。青年患者可于血管炎后发病。眼底病变局限于阻塞支的引流范围。常位于动静脉交叉处。视网膜出血、水肿与渗出呈三角形分布。三角形的尖端指示阻塞所在处。对视功能的影响因阻塞支的大小与所在部位不同而异。黄斑区小分支阻塞也严重地影响视力。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表现为出血遮挡荧光。当浅层出血逐渐吸收,荧光造影显示大量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在发病后2~3个月,荧光造影可显示微血管瘤或新生血管形成,侧支循环或短路交通支。上述表现称为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当患者眼底出血较少而稀薄,视力较佳,荧光造影未出现毛细血管无灌注,称为非缺血型或淤滞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诊断。

【治疗】

无特殊有效药物。首先寻找病因,对因治疗。

1.对症治疗

(1)抗凝血药:尿激酶,常用剂量为1万U,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内静脉滴注或加入生理盐水20ml内静脉注射,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

(2)乙酰水杨酸肠溶片50~75mg,每日1次,饭后服。潘生丁25~50mg,口服,每日1次。

2.血液稀释疗法 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500ml,10~15d为一疗程。除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外,还能改变静脉管壁内膜损害处的电荷,阻止血小板凝集。

3.糖皮质激素药 对于伴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水肿。地塞米松注射液10~1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3~5d减量,应用时要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

4.激光光凝 激光光凝能减少毛细血管渗漏,特别是阻止渗漏液进入黄斑部引起囊样水肿;光凝无灌注区,可预防新生血管形成或封闭已形成的新生血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