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哪些药物容易诱发水肿

哪些药物容易诱发水肿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药物引起PG分泌不足可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重吸收亢进,钠排泄量减少,从而使水、钠潴留,导致水肿。水杨酸盐类药物在中毒情况下容易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肿。轻者仅表现为下肢水肿,重者致全身性水肿。糖尿病控制不良的患者,持续使用此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诱发水肿。甘草甜素主要在肝脏代谢,因此患有肝病者更易诱发水肿。鉴于上述,长期使用某种药物的病人,一旦出现水肿,应减量或停药。

水肿是一种较常见的病理过程,它不是独立的疾病,发生原因比较复杂。长期或不适当地使用一些药物也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水肿,现就引起水肿的一些药物简介如下:

(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布洛芬等能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PG具有扩张肾血管、抑制肾小管对钠的再吸收作用外,还可影响血管升压素。药物引起PG分泌不足可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重吸收亢进,钠排泄量减少,从而使水、钠潴留,导致水肿。水杨酸盐类药物在中毒情况下容易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肿。36例水杨酸中毒病人,其水杨酸血药浓度>300毫克 / 升,其中8例发生肺水肿,这些病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吸烟者和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者。还有少数病人可致脑水肿和蛋白尿。非普拉宗为非甾体抗炎药。有报道,8例患者,口服0.2克,每日3次,1周后改用维持量0.1克,每日2次。用药3~10天后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其中3例自觉手足肿胀,眼睑水肿,停药后症状消失。其余5例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逐渐延及头面部,查血、尿常规,肝功能无异常。停药,对症处理,待症状好转或消失,再次服药0.2克,每日3次,3天后症状复现,再次停药症状消退。

(2)类固醇类

①皮质激素:可分为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去氧皮质酮等)及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氟氢缩松等)。它们都可以引起水、钠潴留和水肿,特别是盐皮质激素,可促进远端肾小管钠的再吸收和钾的排出,影响机体水、钠代谢,引起血钾,可使心脏病患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及严重水肿。

②性激素: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可使醛固酮分泌亢进,促进钠再吸收,导致钠潴留,同时还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这都是引起水肿的诱因。

胰岛素:使钠排泄量减少,引起水肿。轻者仅表现为下肢水肿,重者致全身性水肿。糖尿病控制不良的患者,持续使用此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诱发水肿。

另外,甘草的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大量进入体内,可使钠潴留而致水肿。甘草甜素主要在肝脏代谢,因此患有肝病者更易诱发水肿。

(3)钙拮抗药

①硝苯地平:1例冠心病患者,给予此药5毫克,心血康0.2克,每日3次口服,2天后两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停药数日后,水肿消退。

②尼卡地平、尼群地平:也可引起水肿。本类药物引起水肿的特点为早晨轻,午后重,以下肢凹陷性水肿多见,也可见单纯眼睑水肿者,停药后可消失。其机制认为与其对局部血管的扩张作用引起血液再分配有关。

(4)抗高血压药物:大多数本类药物若不并用利尿药,均有可能引起水肿,如用利血平、甲基多巴、二氮嗪、胍乙啶治疗的病人,有水、钠潴留者高达1/3。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氧烯洛尔、阿替洛尔等可伴随心排血量减少、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管对钠的再吸收亢进,影响钠的排泄而导致钠、水潴留,一般停药后可恢复。

(5)抗组胺药:阿斯咪唑1例48岁的女患者,因颈部皮肤瘙痒,12小时内先后3次服用40毫克。1次服药后40分钟自觉口周、眼睑、外生殖器处灼热及有木胀感,午夜全身皮肤出现粟粒样丘疹,奇痒。次日早晨眼睑睁不开,面部、口唇、手足、背部、外生殖器部位水肿,呼吸困难。经对症治疗3天后痊愈。

(6)抗生素

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口服本类抗生素2~3天后出现皮肤黏膜血管神经性水肿,主要分布于头面部、胸腹部、皮肤呈弥漫性弹性肿胀、潮红,瘙痒明显,常有抓痕。对症治疗后症状消退。

②羧苄西林(羧苄青霉素)、磺苄西林(磺苄青霉素)、红霉素:这些抗生素含有较多的钠,含钠量可占25%,如长期大量使用,有可能通过钠潴留而诱发水肿。在使用这些抗菌药物时,要观察尿量和全身反应。

(7)吩噻嗪类:长期服用氯丙嗪等吩噻嗪类药物的患者,有1%~3%可出现水肿。其机制与拮抗多巴胺能神经活性而致水、钠潴留有关,某些具有潜在体液潴留倾向的患者,更易引起水肿。

鉴于上述,长期使用某种药物的病人,一旦出现水肿,应减量或停药。若因治疗需要,无法减量或停药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用药或更换其他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