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道疾病特殊检查与护理

胆道疾病特殊检查与护理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胆道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PTC可清楚地显示肝内外胆管的情况,包括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和性质等,有助于胆道疾病特别是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由于造影清晰,不受肝功能影响,目前已成为诊断胰腺和胆道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胆道手术中由胆总管的切口插入胆道镜,可以检查胆总管下端的病变,还可以向上导入肝内,检查Ⅱ、Ⅲ级胆管的病变,如发现结石可通过胆道镜用网套、冲洗等方法取出结石。

一、胆道疾病特殊检查与护理

目前临床常用的特殊检查有:

(一)B型超声

为胆道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对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癌等病变,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具有无创、简便易行、可多次重复检查、经济、准确率高等特点。检查前一天晚餐需进清淡饮食,禁食12 h,禁水4 h。

(二)放射线胆道造影检查

口服胆囊造影和静脉注射胆道造影现已较少应用,目前多被B型超声及下列造影方法所取代。

1.手术中胆管造影和手术后经T形管胆管造影 手术时经胆囊管置管或胆总管穿刺注入造影剂直接造影,可清楚地显示肝内外胆管,了解胆管内病变以便决定是否需探查胆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行胆管造影,可观察有无术中胆管损伤;术后2周后可经T形管注入造影剂造影,以判定有无残余结石或胆管狭窄;胆道T形管拔管前应常规行胆道造影。造影前应做碘过敏试验。

2.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是指在X射线透视或B超引导下,利用特制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再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管而使肝内外胆管迅速显影的一种顺行性胆道直接造影方法,其检查不受肝功能和血胆红素浓度的影响。PTC可清楚地显示肝内外胆管的情况,包括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和性质等,有助于胆道疾病特别是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有胆管扩张者更易成功。但该法为有创检查,有可能会出现胆漏、出血、急性胆管炎等并发症,术前应检查凝血功能及注射维生素K 2~3 d,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常规行碘过敏试验,并做好造影后即刻剖腹探查的各种准备工作,以备及时处理胆汁性腹膜炎、出血等紧急并发症。造影后应卧床休息,定时测血压和脉搏,注意有无内出血及胆漏发生。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是在PTC的基础上,借助导丝向扩张的肝内胆管置入导管以行胆道减压并引流胆道,既可达到诊断的目的,又可术前减黄,对不能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还可作为治疗措施。

3.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 是将纤维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将导管插入胆管和(或)胰管内进行造影的方法。由于造影清晰,不受肝功能影响,目前已成为诊断胰腺和胆道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

(1)目的 ①直接观察十二指肠及乳头部的病变,对病变部位取材做活检;②收集十二指肠液、胆汁及胰液进行理化及细胞学检查;③通过造影显示并诊断胆道系统和胰腺的病变;④治疗,如胰胆管引流术、Oddi括约肌狭窄切开术、胆总管下端取石及蛔虫术等。

(2)适应证 ①胆道疾病伴黄疸;②疑为胆源性胰腺炎、胆胰或壶腹部肿瘤;③先天性胆胰异常;④可经内镜治疗的胆管及胰腺疾病。

(3)禁忌证 急性胰腺炎、碘过敏者、严重胆道感染、严重的心肺或肾功能不全者禁忌做此项检查。

(4)护理 ①检查前准备:基本同其他内镜检查前的准备,检查前15 min常规注射地西泮5~10 mg,东莨菪碱20 mg;②检查中护理:插入内镜时指导患者深呼吸并放松,造影过程中若发现特殊情况应及时终止操作、留观察并做对应的处理;③检查后护理:造影2 h后方可进食,由于本检查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和胆管炎等并发症,故造影后3 h内及第二日晨各检测血清淀粉酶1次,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和腹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4.电子计算机X射线体层摄影(CT) 能清楚地显示胆道系统不同层面的图像,具有成像无重叠、分辨率高的特点。对肝内胆管扩张、胆囊结石及其他病变,胆管梗阻部位和因素等,均可使用CT协助诊断。

(三)术中及术后胆道镜检查

胆道手术中由胆总管的切口插入胆道镜,可以检查胆总管下端的病变,还可以向上导入肝内,检查Ⅱ、Ⅲ级胆管的病变,如发现结石可通过胆道镜用网套、冲洗等方法取出结石。手术后6周后可经T形管瘘管等途径置入胆道镜行检查、取石、取虫、冲洗、灌药、气囊扩张狭窄等。

(四)磁共振成像(MRI)或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

磁共振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以及多层面多角度成像的能力,显示优于CT,更重要的是MRI具有独特的水成像技术,可以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可显示整个胆道系统的影像,在诊断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及梗阻性黄疸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